「愛國者」導彈為何成了「睜眼瞎」?
愛國者」導彈為何成了「睜眼瞎」?
「愛國者」導彈是美國軍工人員精心設計製造的戰術武器,從技術要求上來講,是不會出現吡漏和偏差的。更不會象瞎子脫離衛星導航系統和自身攜帶的識別系統滿天空亂竄。當然,無論多麼優秀的軍工武器產品都有失效期和故障頻發期,但是,軍工維護人員在日常護理修繕中會認真檢查診斷。一旦發現會立即修復更換。對於高精尖的導彈武器更會認真負責。至於樓上所說愛國者導彈為什麼成了「睜眼瞎」??我想:必有其一定根源原因,或以訛傳訛,或受到敵對勢力反衛星信號破壞干擾,或自身電子零件設備老化失效產生故障,或故弄玄虛在戰略戰術上欺騙敵人,但絕不會如樓上提問者所說「愛國者」導彈為何全部成「睜眼瞎」的荒謬言論。
提問者在文章中沒有給出數量詞,所有通達事理的人只能理解為全部「愛國者」導彈是廢彈瞎彈!!這不可笑嗎???
(愛國者PAC-3型導彈)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路。「桌面戰爭兵棋」專註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文:桌面戰爭兵棋 | 賽文
「愛國者」導彈的起源
以前我們很多人都玩過一個很經典的戰爭遊戲——紅色警戒(簡稱紅警),而一句Construction complete響起時,玩家們的一個個建築都已經建造完成,更是勾起無數人的回憶。而說到盟軍的防空武器,最熟悉的就是我們的「愛國者」導彈,在對付敵方空中單位時,「愛國者」飛彈單發導彈極大的傷害,保衛了我們的領空。
(愛國者PAC-3反導導彈全尺寸模型)
在現實世界中,愛國者導彈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發展了,當時美國為了研製出一種新式的防空武器,既能抵禦敵軍空中單位的襲擊,又能具備反導彈能力的防空裝備。到了1984年,第一套愛國者導彈(MIM-104A)正式服役,由美國雷聲公司為主承包商,交付於美國陸軍使用,成為美軍防空力量的一員。並且在1988年進行了改進升級,衍生出了後來人們熟知的PAC-1型導彈和PAC-2型導彈,並且在1991年著名的海灣戰爭嶄露頭角,取得了較好的表現。
(第三代反導系統作戰概念示意圖)
「愛國者」導彈大顯神威
海灣戰爭可以說是「愛國者」導彈的成名之戰,「愛國者」大戰「飛毛腿」的事件,也讓全世界認識到了「愛國者」導彈,伊拉克發射了10枚「飛毛腿」導彈攻擊沙特,但是卻被部署在沙特的「愛國者」導彈擊落9枚,整個過程僅僅只用了1分鐘時間,只漏放了一枚導彈,攔截率達到了90%。讓整個世界都震驚了,也是讓地對空反導系統走上了舞台,證實了其實用性,其意義十分重大。在遊戲《紅色警戒》中也經常可以看到「愛國者」導彈在空中攔截下了聯軍的V3火箭彈,也是以這個事件為原型。
(海灣戰爭中名聲大作的愛國者導彈)
海灣戰爭中使用的「愛國者」導彈主要部署的是MIM-104C(愛國者導彈PAC-2型),該導彈全長5.2米,直徑410cm,經典造型的尾部採用了4個可活動的尾翼,裝載在四聯裝的發射箱中,由發射車發射,發射速度為3馬赫,在攔截目標時可達到6馬赫,最大有效射程70~100km,射高25km。早起的愛國者導彈都是採用的指揮引導加半自動雷達制導,能有90%的攔截率,還是相當強大了。
(正在發射中的愛國者導彈)
「愛國者」導彈墜落神壇
「愛國者」導彈在海灣戰爭以後迅速的在各個國家火爆起來,訂單需求量大增,德國、荷蘭、希臘、西班牙等國家,中東地區沙特、埃及等,亞洲的日本和韓國也裝備了「愛國者」導彈,但問題也慢慢浮現出來,眾星捧月般的「愛國者」導彈也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鐵板一塊。
(被擊落的飛毛腿導彈)
先是在2003年,「愛國者」導彈打下了美國盟軍英國的龍捲風GR4型戰鬥機,雖然後來美國軍方表示是英國戰鬥機忘記開敵我識別器,才造成「愛國者」導彈對其攻擊,但事實是怎樣也只有美軍自己知道了。這段風波沒過多久,「愛國者」-3又鎖定了美國自家的F-16戰鬥機並準備發射導彈,幸虧美軍飛行員訓練有素,在「愛國者」導彈快要擊中自己的時候先發制人,把「愛國者」的雷達打掉了。另外一名美軍飛行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到一個星期,「愛國者」-3終於成功擊中美軍F/A-18「大黃蜂」戰鬥機,造成該飛行員遇難,然而整場飛行行動中,敵軍伊拉克空軍壓根就沒有出動,「愛國者」導彈卻擊落了自家的飛機,整個事件過後「愛國者」也被戲稱「賣國者」導彈了,在對敵我識別的能力上有著非常大的隱患。
(美軍的愛國者導彈)
結語
雖然目前看來「愛國者」導彈有著許多的隱患問題,但是它依然是美國現役最主要的導彈防禦系統,並且「愛國者」大戰「飛毛腿」也有著非凡的意義,證明了地空導彈反導的技術可行性,即便是這次實戰的戰績存在了部分水分(前文中提到的90%的攔截率,實際有可能大部分是擊中了「飛毛腿」導彈進入大氣層被燒毀脫落的碎片),但無論如何實際戰績如何,海灣戰爭後「愛國者」導彈開啟了地空導彈反導系統技術的快速發展,奠定了「愛國者」導彈在國際上的意義。
愛國者導彈雷達系統工作負擔大,過於簡單,自身也有較大問題
一提到美式裝備,很多人喜歡「言必稱實戰」,但是愛國者導彈實戰戰績比較尷尬,因為是負數,擊殺自己人數量遠比擊落對方高的多。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期間,愛國者導彈進行三次誤擊,先後擊落英國皇家空軍的一架狂風戰鬥轟炸機,以及美國海軍的一架F/A-18大黃蜂戰鬥機,造成4名飛行員陣亡。有意思的是在愛國者系統第三次鎖定並準備攻擊美國空軍一架F-16C戰鬥機時,F-16C飛行員搶先一步動手,發射反輻射導彈摧毀了愛國者系統的雷達,從而轉危為安。
這個情況先要說一下愛國者導彈系統的構架,他的編製太過於簡單了。大部分地面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是以營級為基本作戰單位。雷達系統包括遠程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兩個單元,營指揮部控制遠程搜索雷達,對下面各發射連下達作戰指令,發射連使用火控雷達對具體目標進行攻擊。但是美國不一樣,因為美國陸軍最主要防空武器是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的戰機,所以愛國者導彈系統被設計成一個能夠快速部署的「補網型」防空系統,在美國空軍和海軍戰機一時鞭長莫及的地方進行防空作戰。愛國者導彈系統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整個發射連的所有裝備(包括維護必要備件)和人員可以塞進3架C-17運輸機裡面,然後滿地球跑
所以愛國者導彈系統的基本作戰單位是連,連級就有自主的發射攻擊許可權,全部的搜索、火控和敵我識別功能都集成在一部無源相控陣的AN/MPQ-53雷達上。這就為日後的「眼瞎」和「誤擊」事件奠定伏筆,好牛也架不住長期這種使喚法。比如在擊落英國狂風戰鬥轟炸機後,美軍辯稱是狂風戰鬥機沒有打開敵我識別系統,而英軍說肯定開了,飛行員甚至說拒絕前往愛國者導彈防空區域執行任務,不管怎麼樣,這個敵我識別方面肯定出問題。AN/MPQ-53雷達既當爹,又當媽,節假日無休,還要管身份識別,工作負擔太大。看到隔壁S-400,一整個發射旅有43部各種遠程警戒、火控、低空補盲進行團隊分工,想想都是淚啊。
不僅如此,因為攔截彈道導彈時間窗口很短,美國雷神公司為了提高愛國者導彈反應速度,設計了套自動應擊系統,對於判定為「彈道導彈」的目標,計算機有許可權可以立即自動發射導彈進行攔截。但是有些戰鬥機在進行俯衝等快速下降高度的戰術動作時,也會被愛國者導彈的雷達系統認定為「彈道導彈」,從而自動發射導彈進行攻擊。美軍在後來調查發現,自己的F/A-18和F-16C都是這種情況下被愛國者導彈自動攻擊。老布希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參觀雷神公司愛國者導彈製造廠時,宣稱擊落了伊拉克發射的42枚飛毛腿導彈中的41枚,攔截成功率超過97%,事後被確認證實的只有2枚。
除此之外,以色列還報告聲稱愛國者導彈系統的電池組和電子時鐘也有問題,當雷達系統長時間開機後,會出現零點幾秒的時間誤差,這會大大降低攔截成功率。這方面以色列與美國進行多次改進,但最後以色列軍方採取的辦法卻是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重啟的土辦法,估計這個問題也比較難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