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姓名」和「名字」意思是一樣的,在平常我們更加習慣使用「名字」這個詞。但是在正式文件中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例如你的戶口本,因為我們今天只有「姓」和「名」,沒有「字」了
(身份證上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名字」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字」也稱「表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一個與本命相關的名字。古人男子是20歲成年,女子是15歲成年。在成年之後,朋友同學和平輩之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要再取一個和本名相關的名字,稱之為「字」,取「字」的標準是以表其德,後來也稱「表字」。
「表字」起源於商朝,到了周代時開始興盛,因為周代的禮法制度更加完善,人們對於名字也更加在乎,直呼其名是對他人的一種冒犯。
一般情況下,名字只用於正式場合或者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時使用,也可以用於自己謙稱。但在平輩之間,或者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時是不能直呼對方姓名的,否則是非常的不敬。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表字」就開始流行起來。古人在成年之後都會起一個表字,表字一般都和本名有著聯繫,而表字就是方便同輩朋友、同學和晚輩及下屬稱呼用的。
我們見到的大多數表字都是兩個字,但是在最初的時候,「表字」的字數是不確定的,有一個字的「表字」,也有兩個字的「表字」。例如項羽的表字就是「羽」,他的本名叫項籍,字羽,只有一個字,後世習慣稱之為項羽。
楚國大詩人屈原,他的本名叫屈平,表字是「原」,也是只有一個字。
還有秦末的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二人,陳勝字「涉」,吳廣字「叔」,都是只有一個字。(項羽劇照)
先秦時期還特別喜歡用「伯、仲、叔、季」來取表字,這代表兄弟之間的排行,例如孔子是家中的第二個兒子,於是孔子的表字叫「仲尼」。
到了漢朝,表字就基本上都是兩個字了,而且名字和表字之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了。
例如:
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周瑜,字公瑾
趙雲,字子龍
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孫權,字仲謀
三國中這些人物的表字基本上都是名字的延伸,例如趙雲,趙子龍,「雲」和「子龍」就是相互關聯的,《周易》云:「雲從龍,風從虎」。張飛,張翼德,「飛」和「翼」也是相關的,翼是翅膀的意思,有了翅膀才能飛。而孫權,孫仲謀,「權」和「謀」也是相呼應的。(長山趙子龍,三國時期人物的「名」和「字」都非常好區分,因為自王莽之後,整個東漢都流行取單字名,而表字則是兩個字)
當然,也有些表字的意思和本名是相反的,例如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韓愈,字退之,「愈」有更加的意思,與「退」的意思恰恰相反。
總之,表字是中國獨有的一種姓名文化,從誕生之日起,表字的歷史延綿了近3000年,就連古代大家世族的女性都擁有表字。有許多人的表字甚至比他的名字都知名,例如上文所說的項羽、屈原,還有近代的蔣介石。其實「介石」是表字,「中正」才是蔣介石的名,但今天我們都習慣稱其為蔣介石。
到建國後,由於表字會導致公民稱呼越來越複雜,不利於社會生活,於是表字漸漸地就不再使用了。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
古代人在名字方面比較嚴格。分為姓、名、字三個部分。姓是記住祖宗用的;名是用來區別自己與他人的,字則一般為兩個;其中一個要納入自己的輩份,輩份不是自己取的是家族敘的,稱為家譜。比如,孔家近代有玉延慶凡祥令等字。另一個則要與名配合,使之意義相近。如岳飛,飛是其名,字鵬舉,舉是其輩份。
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於四方。注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又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名和字的關係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字,是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jī)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繫。有兩種情況:
①「名」和「字」詞義相近或「字」是對「名」的進一步闡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寬闊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韓愈,字退之。後人取字,通常是以兩個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尊敬對方稱自己名,表示自己謙卑時也稱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項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還有別號。別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古時,人們為了尊重別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稱其字,而稱其別號。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繫。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以上字的。例如:陸遊,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字數多的別號有時可以縮為兩個字,如蘇東坡。 此外,有人認為稱別人的字、號還不夠尊敬,於是就以其官職、籍貫來稱呼,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稱柳宗元為「柳河東」。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名字趨向於簡單好記,方便於人們的交往。字這一現象慢慢消失了。
我們在看古裝電視劇時,常能聽到「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等稱呼,其中「子龍」、「翼德」都是人物的「字」。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更是每個人物出場時都會在其旁邊標上姓名和字。那麼,這個「字」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古人起名要有「字」呢?
其實,「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現了,到了周朝,「字」這一制度開始盛行,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根據《禮記·檀弓》的說法,男子在加冠後便正式步入社會,需要和許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間如果只呼其名,顯得不夠尊重,於是迎來二十歲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個「字」。在與人交往時,互相稱對方的字以示尊重。
而男子自己的名字,則只能長輩或者自己來叫。當長輩對晚輩稱名字時,表示親昵;當自己稱名字時,則表示謙遜。步入社會,採用更多的是自己的字,於是我們可以見到在講述古代或者近代的影視劇中,交談雙方互稱對方的字,顯得即尊重又文雅。
至於字的內容,則大多是表示德行或解釋自己的本名,因為它是用來「表德」,所以又被稱為「表字」。亦或者是,字含有和本名相關的意義。著有著名的《顏氏家訓》的北齊文學家顏之推認為,人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而字則是表現自己的德行和願望,用字來約束自己,從而起到督促的作用。
其實,字剛剛誕生時,並沒有特別嚴格和約定俗成的制度,於是民間的字既有後世廣泛的兩個字,也有僅一個字的。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本名屈平,原是他的字。還有西楚霸王項羽,羽其實是他的字,項籍才是他的本名。後人為了表示尊重,便稱呼他們的字,漸漸的,許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本名了。
一言的字並不多,大部分的字因為肩負著解釋說明姓名,表達德行這樣的「重任」,所以常常有兩言。而兩言的字則有著許多不同的規律。比如家中有兄弟數人,那麼其字的首位往往是用「伯仲叔季」來表示長幼。
舉例來說,三國時期雄踞東南的孫吳,其奠基人孫堅生下四子,分別是孫策、孫權、孫翊和孫匡,而他們的表字則分別是伯符、仲謀、叔弼和季佐,正是按照「伯仲叔季」來取字。同時的荊州還有以馬良、馬謖為代表的馬氏兄弟五人。五人的話,就超過了「伯仲叔季」的四位,於是馬良排名老二,字為季常,馬謖排名老五,字為幼常。
另外的著名三國人物中,還有諸如曹操,字孟德,「孟仲季」是古人將季節分成三段時採用的排序方式,可見曹操是家中長子;姜維,字伯約,則表示他是家中的老大;陸遜,字伯言,所以他也是家中的長子,諸如此類。
除了按照兄弟排名,就是和名字相呼應的字了。同樣以三國為例,張飛,字翼德,飛和翼相關;趙雲,字子龍,古語云:「雲從龍,風從虎。」名和字二者還是相關的。曹操的字則即表示排名,又和名相呼應,《荀子》說:「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操」在名中,「德」在字中,可見曹操的名和字在取時都花了不少心思。
古代取字的種類還有很多種,規則大體上比較自由。不過不管是依據什麼,大體都圍繞著表達德行、監督自己,呼應本名,並提供給對方稱呼以示互相尊重這樣的誕生本意,今天很多文人還熱衷於給自己取字,筆者看來,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揚,很有雅趣。
現在中國人的名字大都很簡單,都是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姓是沿襲祖輩,代表血緣關係的,名則含有長輩的殷切希望。
但在中國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據說上古時,嬰兒由父親取名,是在嬰兒出生三個月後,除了有名,古人還有字。男子取字,是在二十歲舉行笄禮時,女子取字,是在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名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用的代表符號,字則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互訓的,相為表裡,所以又稱表字。
古人的名與字往往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繫。例如顏回的字,叫子淵,淵是迴旋的水流的意思,回是旋轉的意思,回和淵有一定的意義上的聯繫。
古人名字的「字」其實與現在的筆名或者小名是一個道理,都是除了真名之外,另一個表示自己身份的稱呼,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寓意,古人的字與現在的小名還是有著不同的。
第一、字在古代是會有著一定身份象徵的,我們現在聽到最多的就是古代的文人雅士字,你有聽說過哪個農民有字嗎?
《禮記·曲禮》上說:逗男子二十冠而字地,逗女子十五笄而字地,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第二、古人取字也非常講究長幼尊卑
通過對古人的字細心研究,雖然非常複雜,但是還事有著規律可尋的。比如常見的按照長幼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逗子地的情況也很多,因為逗子地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咱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就能發現,裡面的古人們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先說自己大名是什麼,然後介紹字××。這就很明顯,他們說的這個字和我們名字中的字含義是有區別的。其實這就可以看作是一個人擁有了兩個稱呼,在外面的時候,為了表示尊稱,很多人都是稱呼對方的表字。就拿孔子來舉例子,孔子的姓名是孔名丘,他的字就是仲尼,所以以前很多人都是尊稱他為孔仲尼。
通常來說,像這種表字,在沒有成年的時候是不會有的。只有在成年之時,長輩才會為他取表字。因此,這種表字也可以看作是人們成年的特徵。在女子15歲時,她的髮型就會開始變化,不再是少女的髮型。同時,她也能夠擁有自己的表字。而男子則需要在20歲時才會賦予表字。其實古代的男子們都比較的早熟,未到20歲就結婚生子的比比皆是。但一般來講,男子只要到了20歲才會被稱之為是弱冠之年,接著才能冠而字之。
但是要注意,並不是所有古人都能夠有表字。古代讀書識字都很費錢,所以大部分的百姓都沒有讀過書,沒有什麼文化。因此這些人是不可能給家中的孩子取表字的,他們自己家的孩子都是隨意的取一個名字,然後平日里就叫小名、賤名,覺得這樣子好養活。因此,表字其實也能算是書香門第、富豪家庭的一種象徵。只有讀過書的人,或者是家裡面有錢、有權的人,那麼他們才會在孩子的名、字上面花費心思。否則生活都成問題的話,又哪有多餘的精力來糾結於這些細節。
其次,表字還有一個特點,它可以看作是一種寓意。表字並不是隨意取的一個稱呼,它寄託著美好的希望。就比如說諸葛亮,他就是字孔明,象徵著明亮。而劉備的字玄德,曹操的字孟德等,都是表達了品德、心性的寄託。還有孫權的字仲謀,其實就是希望他能夠有謀略、有才智。總之,當長輩們希望後代擁有什麼好的品性之時,就會賦予他們一個有著這些寓意的表字,希望他們能夠不辜負期待,成為擁有這樣品性的人。
但發展到了現代,大家已經不再使用表字,直接就只有一個名字。但我倒是覺得,就這一個名字就足夠我們的社交活動,取名多了,反而會是累贅。
「字」是對「名」的解讀和希望,用土話講;為啥子起這麼個名字,「字」解釋為了什麼,什麼,不什麼。與你奇思妙想是「名」,和我東拉西扯稱「字」。蔣「介石」,頑石的意思,字「中正」美化了「介石」的含義。毛「澤東」,淹東方的意思。字「潤之」滋潤東方大地氣概。
姓、氏、名、字、號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發展,又慢慢地有著變化。它是我們的民族文化特色,大的方面,承載著「禮」的思想,是禮儀之邦的一種映射,小的方面,承載著個人的願景,是歷史文化氛圍的凝結。
姓、氏的來源。姓的源頭,與我們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在遠古,圖騰是一個部落的標誌,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以此區別於其它部落。後來,隨著文字的出現,圖騰與文字一起使用,姓便應運而生。姓,最初代表著共同血緣、血統、血族的種族關係,簡稱為族號。
氏,它是姓的分支,是原來的部落分成了若干新部落之後,為表示區分,便為自己的子部落起一個新的共用代號,這個代號就是氏。在遠古時代,氏往往用地名,像我們的蠶神嫘祖,史料記載她的母親,以西陵氏來稱呼。
這種以地名來稱呼氏的傳統,對後來我們中國人取名字文化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比如推行「戊戌變法」的康有為,因為他出生地是廣東南海,所以人們也叫他為康南海。事實上,這種習慣,我們國家在解放初期還有,很多老人的名字,多是以某鄉鎮的名或者村名來稱呼的,比如某陳姓女子從某村嫁到另一條村,另一條村的人就稱這女子為陳××(村名)。
在春秋時代之前,古人的姓與氏是分開的,非常複雜。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姓與氏漸漸不分,到了漢代,才通通統一稱為姓。
名、字、號的來源。名,是我們每個人的代號,是每個人相互區別的符號。《說文解字》中,對名的解釋是: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能相見,故以口自名。
在《周禮》中,有「婚生三月而加名」的文字敘述,意思是說孩子出生三個月之後,由父親來為孩子取名。
字,在古代,是人到了二十歲時,進行加冠儀式之後才起的。《禮記·冠禮》中說: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字,其實它是對名的解釋與補充,對名有闡明、表述的作用,所以它又叫「表字」。因此,名與字是相關聯的。
比如蔣介石,他的名是中正,他的字是介石。介石是對中正的補充、表述。他的名字是起源於《易經·豫卦》爻辭: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又曰:介於石,不終日。意思是做人堂堂正正,如磐石般堅定,便能吉祥如意。
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因此也叫「別號」,它主要有自號、贈號、謚號、綽號。在古代,號,有些是自己起,有些是別人起,它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人的地位、興趣、思想等等。比如李白喜歡道學,便自號青蓮居士。
而綽號,我們也常常戲謔地用在同伴身上,有「胖子」「豬頭」「猴子」等等。當然,綽號起得既有氣勢又有個性的,當數《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好漢了,豹子頭林沖、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等等。
古人如何稱呼對方的名與字?在古代社會,大家特別注重禮儀,因此,在名與字的稱呼上,非常的講究。在人與人的交際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者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相互稱字,或下對上,卑對尊的寫信、呼喚時,可以稱字。總的來說,就是「自稱稱名,稱人稱字」。比如,我們通常稱蔣介石,是稱他的字,顯得更加尊重,反而台灣同胞在那邊常稱他的名,稱為蔣中正,尊重程度不及大陸。
根據「自稱稱名,稱人稱字。」的原則,我們可以在古代的文章中發現,若內容涉及到自己名字的時候,一般是寫名,而不是用字,以顯得謙卑,而若是寫別人時,則是用字,以表尊重。比如: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王勃《滕王閣序》
這裡面,詩人王勃用自己的名勃,以表謙卑,而不是用自己的字子安。
再有: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陳情表》。
同樣的,李密用自己的名密,而不是用自己的字玄邃。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乎?賦》」——蘇軾《赤壁賦》
這裡面,蘇軾寫曹操,是用他的字孟德,以示尊重。
名與字的關聯,及兩者之間的趣事。在古代,名和字不是同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但兩者之間有著很多的有趣的聯繫。
一、名與字意義相同。
比如: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意思也是相同的。
二、名與字意義相關。
比如:趙雲,字子龍。《周易》:雲從龍,風從虎。關羽,字雲長。羽與雲長都與飛翔有關。
三、名與字意義相反。
比如:曾點,字皙。點為黑污,皙為白色。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元晦是黑夜。
總而言之,姓、氏、名、字、號是我們民族的特有文化,它承載著我們的民族習俗,多了解了解,能增加我們的學識。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
這是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
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
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
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避諱」制度。
因有「避諱」,所以在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
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許多知識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適字適之,毛爺爺,字潤之!
「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上面我說到了字的由來,和要取字的意義和大概取字的方法和方向,那什麼是字呢?就是取了一個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
如你說的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還有關羽字雲長。
先說曹操字孟德。
孟:古人以孟(伯)、仲、叔、季作為兄弟長幼之序,這裡可解為「首和第一」的意思。
德:仁德、德行、道德、品行。
在看他的名:操:操守,節操之意,本來就是德的體現
聯合起來代表就是特別好的品行,道德操守,或者說非常有節操!也代表曹操父母希望曹操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品行,有節操的操守之人!
劉備字玄德
備:可解為準備預備的意思,玄德:指潛蓄而不著於外的德性。在《書·舜典》:「玄德升聞,乃命以位。」孔傳:「玄謂幽潛,潛行道德。」《文選·劉琨<勸進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李周翰註:「玄德謂潛行道德也。」
聯合起來代表就是時刻修行並準備和預備著自己的德行和道德,不管人前人後都要保持自己的品行道德,人後更是修行和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也是他父母所希望的。
關羽字雲長
關羽本字長生,關羽關長生,按照父母的意願,他本來應該要關閉他展翅高飛的心思,明哲保身,在亂世之中得一長生才對。但是長生,在那個年代其實倒是一種奢望,其實也就是希望關羽平平安安過完一生,做個普通人。
而字雲長是關羽後來改的,雲長,意指天雲廣闊,他想飛,想看這廣闊的天空和雲彩。可以看出關羽有展翅高飛,成就一番事業的心!不想就此平凡過一生!他也這樣做了,也成功了!
古人的字,不是和名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名的延申。代表的是父母的思想和期望,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負!
尊風說個人見解歡迎討論指正.
今人稱謂較之古人,可謂是簡而又簡了,基本都是又「姓」和「名」構成「名字」。不過,古人卻要講究得多。從漫長的歷史演變來看,常用以作為區分的「標籤」便有姓、氏、名、字、號等,這些如今也多半只能從影視劇中有所反映了。
前面所提到的五種區分符號中,姓與氏可簡單理解為族群和氏族的劃分,而名、字、號則是對於個體的人的區分,可以視為人的姓名符號,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行為,反映著一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徵。
隨著人類個體意識的產生和強化,除了族群與氏族外,個體區分的要求也日益凸顯,於是名、字、號也就應運而生了。最初的「字」,多是標明人物在家族中的行輩,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孔子,就是姓孔名丘字仲尼,其字中的「仲」,便是按照伯、仲的順序來確定的,表示其在家中排行第二。
表示家中輩分的字,除了古代表示順序的辭彙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同輩間共用某一相同的「字」。這一點比較典型的便是宋代的蘇氏兄弟,蘇軾字子瞻、蘇轍字子由,這兩兄弟名中均有「車」字偏旁,而字中均用一「子」。
除了表示輩分外,古人的字還具有解釋或補充「名」的作用。這種字也是比較普遍的,比如東漢的張衡,字平子,「衡」與「平」為同義;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而著名愛國將領岳飛,字鵬舉,則是以對名「飛」的補充了。
另外,古人的字還有較為重要的兩種情況,一是「字」與「名」相通,二者共同表示某一含義,比如白居易,字樂天,意在表達「樂天」「居易」;二是根據某些典故來取「字」,比如明朝的于謙,字廷益,便是取自「滿招損,謙受益」。
當然,大家在聽評書或是看古裝劇時,還常聽到「表字」的說法,這便是針對「名」與「字」互為表裡的情況,也就是以「字」解釋或補充「名」,這是古代較為常見的取字方式。
最後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古代一些文人,隨著身份、地位和心態的變化,還會給自己取「號」,用以表達在不同階段的心境和好惡。舉例而言,著名詞人李清照,曾在亂世中給自己取了個「易安居士」的號,表達了自己渴求安定生活的心境。
推薦閱讀:
※2018最感人的一句情話有哪些?
※上聯:一朝許下三生願;男耕女織淌春秋?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形容什麼?
※古代生孩子為什麼要不停燒熱水?
※怎麼評價魯迅的詩歌?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