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的八王之亂,結局究竟如何?


八王之亂雖然是藩王作亂,但是跟漢朝的七王之亂有著很大的不同。八王之亂更多的是西晉宗室藩王之間的爭權奪利,漢朝七王之亂是宗室藩王合起伙來跟中央的皇帝干。而作亂的遠遠不止八個宗室藩王。

列舉一下(按先後作亂順序)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常山王司馬乂,淮陵王司馬漼,東萊王司馬蕤,范陽王司馬虓,東海王司馬越。

八王之亂看著很亂,其實只要找到一個主線就很容易理清,就是永遠爭奪最大的權利,哪怕是前一刻還在並肩戰鬥,下一刻就會因權利分配不公而刀兵相向。

①司馬衷當政後,皇后賈南風矯詔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這是八王之亂的開始。

②皇后賈南風謀殺太子,趙王司馬倫矯詔廢掉並且殺掉賈南風。淮南王舉兵討伐趙王司馬倫,兵敗被殺。

③趙王司馬倫篡位,齊王司馬囧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常山王司馬義反司馬倫,淮陵王司馬凗也一併參與。

④齊王司馬囧專政引起司馬穎、司馬顒、新野王司馬歆和范陽王司馬虓的不滿,常山王司馬義趁機殺死齊王司馬囧並取而代之。

⑤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對常山王司馬義不滿起兵討伐,最後司馬義兵敗被殺。

⑥最後是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以及范陽王司馬虓的混戰,東海王司馬越勝出。

看八王之亂的結局,看一下東海王司馬越的結局就知道了,掌權之後誅殺忠良,排除異己,不臣之心引起世人不滿;加上匈奴等少數民族建立的獨立政權勢力愈來愈大,地方不穩;而與苟晞數度交戰,內部爭鬥不絕。內憂外患使司馬越憂懼而死。


第一位:汝南王司馬亮

司馬亮是司馬懿的第四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弟。在西晉建立後,他先被封為扶風王,後被改封為汝南王。在晉武帝司馬炎臨終前,他曾有意託孤於司馬亮。可在楊駿的干擾下被末成功。在楊駿被殺後,司馬亮入朝和衛瓘主政。由於司馬亮大肆封官失去了人心。不久,他就被楚王司馬瑋殺死。

第二位:楚王司馬瑋

司馬瑋是司馬炎的第五子,司馬衷的同父異母弟弟。在西晉建立後,他一開始被封為始平王,後被改封為楚王。在司馬亮和衛瓘主政期間,他們讓司馬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司馬瑋由此懷恨在心。後來,司馬瑋率部下起兵,偽造詔書準備除掉司馬亮等人,最後兵敗被殺。

第三位: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是司馬懿的第九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弟。在西晉建立後,他先被封為琅琊郡王,後被改封為趙王。司馬倫為了爭鬥帝王,他使用離間計使皇后賈南風殺害了太子司馬遹。後來,他又螳螂再後殺死了賈南風,並逼晉惠帝司馬衷退位,自己登基稱帝。司馬倫的這一行為引起了齊王司馬囧、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等人的討伐。最後,司馬倫兵敗被朝廷賜死。

第四位:齊王司馬囧

司馬囧是司馬炎的侄子,齊獻王司馬攸的次子。在司馬攸死後,他襲爵。在討滅司馬倫後,司馬囧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然而,他驕奢淫逸,導致失去了人心。為了長期專政,司馬囧擁立清河王司馬覃為皇太子,在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長沙王司馬乂起兵討伐他,最後司馬囧兵敗被殺。

第五位:長沙王司馬乂

司馬乂是司馬炎的第六個兒子,楚王司馬瑋是他的同母兄。在八王之亂時,由於司馬瑋的緣故,司馬乂被貶為常山王,這讓他懷恨在心。後來,司馬乂響應諸王討伐司馬倫,因軍工復封為長沙王。在公元302年,司馬乂配合河間王司馬顒殺掉了司馬囧。在第二年,司馬乂和司馬顒出現了矛盾。最後,司馬乂被司馬顒部下張方殺死。

第六位:成都王司馬穎

司馬穎是司馬炎的第十六個兒子,在公元289年,他被封為成都王。在趙王司馬倫篡位時,司馬穎起兵響應。之後,他又和司馬顒聯合攻打司馬乂。在除掉司馬乂後,司馬穎被又立皇太弟,封地增封二十郡,官拜丞相,權力達到巔峰。後來,司馬穎被司馬騰等人討伐。司馬穎在兵敗後,他和二個兒子被囚禁在鄴城,最後被賜死。

第七位:河間王司馬顒

司馬顒是司馬炎的堂兄弟,被封為河間王。在公元302年,司馬顒廢掉太子司馬覃,擁立成都王司馬穎為皇太弟。在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起兵討伐司馬顒,司馬顒接連兵敗。最後,司馬越的弟弟南陽王司馬模派人把司馬顒掐死。

第八位: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越是司馬炎的從兄弟。在八王之亂時,司馬越先後擊敗了司馬乂、司馬穎、司馬顒等人,掌握了西晉的政權。在其掌權期間,司馬越殺戮朝臣,造成時局動蕩,弄得人人自危。在公元311年,由於各地紛紛起兵討伐司馬越,司馬越在項城憂鬱和恐懼中死去。

司馬懿歷經千辛萬苦才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為司馬炎建立西晉奠定了堅定的基礎。而他的子孫為了爭鬥權力讓整個西晉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司馬家族奪了曹家天下後,認為魏國的亡國之因,在於沒有分封宗室王親,才使司馬家族得到江山。因此司馬炎上台後,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然而司馬炎卻忘記了漢朝時期就曾因為郡國並行制度,導致了七國之亂。

歷史就是如此相似,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死,惠帝即位,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傻子皇帝。惠帝那彪悍的老婆賈南風賈后想獨攬大權,而太后的老爸楊駿一派也想把持朝政,兩派發生矛盾。291年賈后聯合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殺死楊駿。而後賈南風與汝南王又開始了爭權奪利,此波未平,一波又起,繼而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政治殘殺和戰爭,先後有八個分封為王的皇族,為了爭奪中央政權,進行了大規模的混戰,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因此史稱「八王之亂」。

該戰亂最終以東海王司馬越勝出,設了晉懷帝這個傀儡皇帝,並掌握了朝廷大權。這次戰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壯觀的一場「窩裡斗」了。長年戰亂嚴重地破壞了生產,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西晉很快沒落,北方的少數民族趁機入主中原,匈奴幾次入侵洛陽,日落西山的西晉終於316年滅亡。可以說是八王之亂為西晉的滅亡狠狠地助了把力。

因為五胡亂華,中原人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屠戮,又稱「中原陸沉」,華夏族差點亡族絕種。走投無路的中原子民開始往南方尋找出路,西晉王室司馬睿在建康繼位,稱東晉。這也使得南方得以開發。


「前車之鑒,防患於未然。」西晉武帝自認為曹魏政權不長久的關鍵原因是缺乏宗室捍衛。為了防止士族做大篡奪朝權,晉武帝大封司馬宗室子弟為王,同時賦予宗室王在封國內有自置軍隊、允許宗室王出鎮和參政。殊不知晉武帝此舉是拔虎齒肥豹志,宗室王勢力過度膨脹,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晉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由於晉惠帝是傻呆白痴,形同傀儡。皇后賈南風趁機干政弄權,亂源已成。不久後,八王之亂(不止八王,主要以八王為代表)隨之爆發,參與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這場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動亂期8年),造成全國軍隊傷亡50餘萬,社會經濟嚴重蕭條,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西晉亡國,內遷諸民族乘機舉兵,中國進入三百年「五胡亂華」的動亂時局。

八王之亂參與的核心人物結局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形容:「亂臣賊子,均不得好死」再恰當不過,我們且來細看。

晉武帝臨終時,囑咐汝南王司馬亮及外戚楊駿為顧命大臣,共同輔政晉惠帝。晉武帝死後,司馬亮恐怕楊駿要害他,逃亡許昌,楊駿一時位極人臣,獨攬朝政。他深知晉惠帝皇后賈南風野心勃勃,不是善茬,便刻意掣肘,賈南風對其恨之入骨。

為除掉楊駿,賈南風暗通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要他們帶兵進京入洛陽。楊駿懼怕楚王司馬瑋,便放行通過。有了靠山後,賈南風底氣十足。迅速以秋風掃落葉般誅殺楊駿三族,楊駿政治勢力就此覆滅。

賈南風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隨意揮霍晉惠帝的指揮權,楚王司馬瑋因殺楊駿有功被委任衛將軍兼領北軍中侯,汝南王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朝政。

惡毒的女人狠起來簡直不是人。賈南風不滿足於現狀,當年六月,遂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使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接著又以司馬瑋偽造聖旨濫殺功臣為名將其處死。八王瞬間削其二。

自此,西晉朝堂變成了皇后賈南風的後花園,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一乾娘家親朋好友紛紛得到重用。賈南風的確也有自己的過人之處,西晉朝廷安穩度過八年。

八年來,皇后賈南風始終不孕不育。她擔憂長此以往,新太子(才人謝玖所生)登基後,會對自己不利。苦思冥想之後,遂發動新一輪政治迫害,首當其衝的便是除掉太子,太子不出意外地作了賈南風的刀下亡魂。太子恩師趙王司馬倫憤怒之下,偽造晉惠帝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發兵逮捕皇后賈南風,並讓其喝下金屑酒而死。不久後,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為帝。

司馬倫的這一行為迅速招來了同宗親王的同仇敵愾,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以為晉惠帝復仇為名,興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戰敗被俘,被賜毒酒而死,八王去其三。

司馬倫死後,晉惠帝複位,改元永寧。司馬冏擔任大司馬一職,主理朝政。司馬顒、司馬穎二王被封高爵,各自返回屬地,擁兵自重。

司馬冏也是個不成器的傢伙。獨攬政權後,整日尋歡作樂,沉迷女色。河間王司馬顒看不下去,率先興兵討伐。同時用疑計迷惑司馬冏,讓司馬冏誤認為駐軍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是內應。不分青紅皂白之下,先派兵攻擊司馬乂。誰知,司馬乂事先得到風聲,親率數百精衛乘車奔襲皇宮,司馬冏不敵被殺,八王去其四,朝廷大權落在司馬乂手中。

司馬顒嫉妒司馬乂的手中大權,遂與成都王司馬穎聯合興兵27萬討伐洛陽,不敵大敗而歸。遂轉換政治手段進行迫害。首先讓在朝中擔任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代言人,暗中聯絡部分禁軍將領,乘司馬乂懈怠之際,深夜將其捕獲,並用火烤至死,八王去其五。

利用成都王司馬穎在朝野素有威望的特點,司馬顒推薦司馬穎為皇位繼承人,簡稱皇太弟。東海王司馬越不服,雲集10多萬士兵攜帶晉惠帝來犯,被司馬穎軍在盪陰擊敗,司馬越落荒而逃,晉惠帝被俘虜。

司馬越潰敗後,投奔親弟弟司馬騰,司馬騰聯絡異族烏丸、羯朱等勢力共同攻擊司馬穎。司馬穎兵敗逃到朝歌,後得益於司馬顒袒護,回朝後駐守河橋。

司馬顒受命入朝輔佐朝政,下詔讓司馬越回朝任職。司馬越由於擔心人身安全,便拒絕回朝。司馬顒憤怒之下欲免除司馬越職位。司馬越氣不過便率領3萬士兵攻擊司馬顒。起初,司馬越軍不敵,後得范陽王司馬虓八百騎兵相助,司馬越軍節節大勝。司馬顒單騎出長安,逃到太白山。司馬穎被活捉後囚禁縊殺,八王去其六。

光熙元年,司馬熾登基繼位,是為晉懷帝。為剷除司馬顒,下假詔書讓其回朝任職。司馬顒不疑有他,就乘車上路。行至半途時,被南陽王司馬模派人掐死於車內,八王去其七。

司馬越由於輔佐新帝有功,官至太傅。輔佐期間,司馬越大肆屠戮朝臣,弄得人人自危,各方紛紛起兵討伐。為平息眾怒,司馬越毛遂自薦請求出征石勒。誰知出征途中,卻憂懼而死。

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西晉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從公元266年立國,到公元316年亡國。如果以西晉滅掉東吳為開始,那其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37年,而直接導致西晉滅亡的導火索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導致了中國將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

在西晉建立後,司馬炎為了鞏固統治,就分封了大量的司馬家族子弟為王。這些西晉的皇親國戚們到了地方後,逐漸形成了割據一方的實力。在司馬炎死後,由於晉惠帝司馬衷的無能,導致了皇后賈南風的干政,從而引發了西晉皇族內部為了爭鬥中央政權的八王之亂。

第一位:汝南王司馬亮

司馬亮是司馬懿的第四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弟。在西晉建立後,他先被封為扶風王,後被改封為汝南王。在晉武帝司馬炎臨終前,他曾有意託孤於司馬亮。可在楊駿的干擾下被末成功。在楊駿被殺後,司馬亮入朝和衛瓘主政。由於司馬亮大肆封官失去了人心。不久,他就被楚王司馬瑋殺死。

第二位:楚王司馬瑋

司馬瑋是司馬炎的第五子,司馬衷的同父異母弟弟。在西晉建立後,他一開始被封為始平王,後被改封為楚王。在司馬亮和衛瓘主政期間,他們讓司馬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司馬瑋由此懷恨在心。後來,司馬瑋率部下起兵,偽造詔書準備除掉司馬亮等人,最後兵敗被殺。

第三位: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是司馬懿的第九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弟。在西晉建立後,他先被封為琅琊郡王,後被改封為趙王。司馬倫為了爭鬥帝王,他使用離間計使皇后賈南風殺害了太子司馬遹。後來,他又螳螂再後殺死了賈南風,並逼晉惠帝司馬衷退位,自己登基稱帝。司馬倫的這一行為引起了齊王司馬囧、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等人的討伐。最後,司馬倫兵敗被朝廷賜死。

第四位:齊王司馬囧

司馬囧是司馬炎的侄子,齊獻王司馬攸的次子。在司馬攸死後,他襲爵。在討滅司馬倫後,司馬囧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然而,他驕奢淫逸,導致失去了人心。為了長期專政,司馬囧擁立清河王司馬覃為皇太子,在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長沙王司馬乂起兵討伐他,最後司馬囧兵敗被殺。

第五位:長沙王司馬乂

司馬乂是司馬炎的第六個兒子,楚王司馬瑋是他的同母兄。在八王之亂時,由於司馬瑋的緣故,司馬乂被貶為常山王,這讓他懷恨在心。後來,司馬乂響應諸王討伐司馬倫,因軍工復封為長沙王。在公元302年,司馬乂配合河間王司馬顒殺掉了司馬囧。在第二年,司馬乂和司馬顒出現了矛盾。最後,司馬乂被司馬顒部下張方殺死。

第六位:成都王司馬穎

司馬穎是司馬炎的第十六個兒子,在公元289年,他被封為成都王。在趙王司馬倫篡位時,司馬穎起兵響應。之後,他又和司馬顒聯合攻打司馬乂。在除掉司馬乂後,司馬穎被又立皇太弟,封地增封二十郡,官拜丞相,權力達到巔峰。後來,司馬穎被司馬騰等人討伐。司馬穎在兵敗後,他和二個兒子被囚禁在鄴城,最後被賜死。

第七位:河間王司馬顒

司馬顒是司馬炎的堂兄弟,被封為河間王。在公元302年,司馬顒廢掉太子司馬覃,擁立成都王司馬穎為皇太弟。在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起兵討伐司馬顒,司馬顒接連兵敗。最後,司馬越的弟弟南陽王司馬模派人把司馬顒掐死。

第八位: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越是司馬炎的從兄弟。在八王之亂時,司馬越先後擊敗了司馬乂、司馬穎、司馬顒等人,掌握了西晉的政權。在其掌權期間,司馬越殺戮朝臣,造成時局動蕩,弄得人人自危。在公元311年,由於各地紛紛起兵討伐司馬越,司馬越在項城憂鬱和恐懼中死去。

八王之亂的過程: 先是,統領禁軍的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司馬冏起兵殺賈后。永元年,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趙王司馬倫篡位後,鎮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起兵討倫,鎮鄴的成都王司馬穎與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舉兵響應。洛陽城中的禁軍將領王輿也起兵反倫,迎惠帝複位,殺死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入京輔政。太安元年底,河間王又從關中起兵討冏,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也舉兵入宮殺齊王司馬冏,政權落入司馬乂手。太安二年,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合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司馬顒命都督張方率精兵7萬 ,自函谷關向洛陽推進;司馬穎調動大軍20餘萬,也渡河南向洛陽。二王的聯軍屢次為長沙王司馬乂所敗。

次年正月,洛陽城裡的東海王司馬越與部分禁軍合謀,擒長沙王司馬乂,將其交給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張方,被張方燒死。成都王司馬穎入洛陽為丞相,但仍回根據地鄴城,以皇太弟身份專政,政治中心一時也移到鄴城。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不滿,率領禁軍挾惠帝北上進攻鄴城。盪陰一戰,被成都王司馬穎擊敗,惠帝被俘入鄴,東海王司馬越逃往自己的封國。與此同時,河間王司馬顒派張方率軍佔領洛陽,接著并州刺史司馬騰與幽州刺史王浚聯兵攻破鄴城,成都王司馬穎與惠帝投奔洛陽,轉赴長安。

永興二年,東海王司馬越又從山東起兵進攻關中,擊敗河間王司馬顒。光熙元年,東海王司馬越迎惠帝回洛陽,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相繼為其所殺,大權落入司馬越手中。同年,惠帝死,懷王繼位,八王之亂到此終結。16年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遭嚴重破壞,西晉統治集團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迅速爆發。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不久,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為爭奪中央政府的控制權進行了歷時十六年之久的戰亂。這次戰亂不僅使西晉王朝的統治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擊,還對中國歷史,特別是漢民族的發展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是當政的司馬氏集團吸取曹魏政權被篡奪的教訓,為保住自家江山,開歷史倒車,大封宗室造成的;深層原因則是司馬氏政權缺乏合法性,統治基礎不牢固,社會認同程度低。八王之亂持續時間很長,又主要在當時的統治中心洛陽附近進行,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最終導致了西晉滅亡和「五胡亂華」悲劇的上演。更重要的是,這次戰亂所引發的「五胡亂華」給中原漢族帶來了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還對漢民族的人口結構、心理素質和民族自信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司馬懿歷經千辛萬苦才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為司馬炎建立西晉奠定了堅定的基礎。而他的子孫為了爭鬥權力讓整個西晉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常常被人忽略的時代;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也是一個各民族文化空前融合的時代。讓我們通過那些標誌性的歷史人物,來一窺那個時代的風采。

關注

西晉之所以快速走向滅亡並引來五胡亂華,其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那場八王之亂,這場內鬥不僅嚴重耗損耗了西晉王朝的戰鬥力,同時使整個帝國成為一種無政府狀態,還讓北方的少數名族看到了入侵的機會。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場內鬥,但具體經過是怎樣的呢?

首先來介紹一下八王之亂的八位王爺,分別是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以及它們各自的封地。

晉武帝司馬炎快去世的時候,對自己的傻兒子司馬衷並不是很放心,所以為司馬衷準備了兩位輔國大臣,但趁他臨死前的昏迷,楊皇后和國丈篡改了遺詔,國丈楊駿把持了朝政大權。楊駿上台後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野心勃勃的賈南風便聯合二愣子司馬瑋(司馬炎第五子,司馬衷弟弟),入朝剷除楊駿,八王之亂正式開始。

剷除楊駿之後,賈南風覺得時機不夠成熟,並沒有立即上台,而是推出了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瓘,兩人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很快便穩住了局勢。但賈南風做夢都想獨攬大權,她豈會善罷甘休,所以三個月後便指使司馬瑋暗中殺掉兩位老臣,再將罪名嫁禍給司馬瑋,以擅殺大臣的罪名將這個二愣子斬首。司馬瑋是八個王爺裡面最沒腦子的,一直被賈南風當槍使,死的也是糊裡糊塗;司馬亮可以說是被迫捲入八王之亂,同時還要與那七位草包王爺齊名,估計地下有知會被氣的吐血。

賈南風上台之後,對並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司馬遹感到十分不安,隨著太子的長大,她再也坐不住了,便設計殺害了太子。此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司馬遹是司馬炎親自指定的繼承人,而且素有天才之稱,無故被殺,朝廷上下自然一片混亂。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率先起事,一舉誅殺賈南風及其黨羽,成功掌控朝廷,雖然司馬倫自身能力差的要死,但篡位能力倒是強的很(不愧是司馬懿的兒子),不久就篡位稱帝。

這下可讓其他的諸侯王找到了口實,齊王司馬囧(司馬炎弟弟司馬攸之子)首先舉起討伐大旗,河間王司馬顒(司馬懿弟弟司馬孚的孫子)、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炎第十六子)也起兵響應,聯合討伐司馬倫,司馬倫自然不敵,很快便兵敗被殺,司馬衷恢復帝位,大權落到司馬囧手裡。

司馬囧上台照樣任性妄為、作威作福,司馬顒聲稱接到皇帝密詔,斥責司馬囧破壞朝綱,出兵討伐,但還沒打到洛陽,京城內部的長沙王司馬乂趁著京都空虛,突襲皇宮殺掉了司馬囧,得以獨掌大權。司馬顒自然十分氣憤(可參考劉邦項羽),便聯合司馬穎攻打司馬乂,洛陽兵力本來就不多了,司馬乂很快便被擒獲,隨後被活活烤死。

司馬乂一死,當然是司馬穎執掌朝政,司馬穎坐鎮老巢鄴城,遙控朝局。但司馬穎不愧是司馬子孫,很快便將朝政搞得一團糟,東海王司馬越(司馬懿弟弟司馬馗的孫子)趁機發動政變,控制皇帝司馬衷,並率軍攻打鄴城,但不幸被司馬穎擊敗,狼狽逃回封地東海,洛陽落入司馬顒手中,但朝政大權仍由司馬穎控制。

經過這幾年的戰亂,西晉朝廷威望下降到了最低點,軍隊的戰鬥力呈斷崖式的下跌,其他刺史諸侯也開始各自為政,北方少數名族也逐漸躍躍欲試,刺史王俊聯合鮮卑攻打司馬穎,司馬穎幾乎全軍覆沒,狼狽逃回洛陽,不久被司馬顒貶去所有職位。但司馬顒的好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司馬越聯合王俊共同討伐他,司馬顒與司馬穎均被司馬越殺害,八王之亂正式結束,司馬越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司馬越並沒有辜負司馬家族子孫的身份,照樣將朝政搞得烏煙瘴氣,最終被前趙所滅,西晉的最後一批精銳隨之損失殆盡,司馬越也被挖墳焚屍,挫骨揚灰,八王之亂的八位王爺沒有一個得以善終。

縱觀這場遺臭萬年的八王之亂,作者認為原因有三點:第一,司馬懿司馬昭等人謀權篡位,為後人謀權篡位做了榜樣;第二,司馬炎明知自己的兒子司馬衷難當大任,但還是存在僥倖心理,讓他繼位,一個白痴皇帝怎麼可能會有安定的天下;第三,當時實行九品中正制,只看門第,草包也可以做王爺,真正有本事、有救國之心的人才只能埋沒在歷史洪流中。


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其實質是一場由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內亂,參與造反奪權的藩王們相互攻伐,使得國力下降,民不聊生。而這十六年的大亂,使西晉王朝被摧毀,並且使中國進入了273年的分裂時代,南方先後進入東晉、南朝,北方先後進入五胡十六國、北朝。

八王之亂的導火索是賈后亂政,參與造反的藩王主要有司馬乂、司馬越、司馬穎、司馬瑋、司馬亮、司馬倫、司馬顒、司馬冏八人,所以史稱「八王之亂」,那麼這次大亂之後,八王的結局和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有如何呢?

八王的結局

司馬亮,司馬亮是西晉政權奠基人司馬懿的四兒子,論才能論地位司馬亮一直高司馬瑋一大截。司馬亮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叔,按輩分講他是司馬瑋的叔祖。司馬亮一直深得晉武帝的信任,司馬炎駕崩之際,準備託孤給司馬亮,賈后利用司馬瑋和司馬亮不和的矛盾,讓司馬瑋下矯詔要誣陷司馬亮有不臣之心。司馬瑋帶領他的軍隊包圍了司馬亮府,抓住了司馬亮,最後司馬亮被亂兵所殺,棄屍城外,耳朵鼻子被割掉,頭髮也被毀掉。司馬亮就這樣被一道矯詔送了命。後來直到賈后死後,司馬亮才得以昭雪。

司馬瑋,司馬瑋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五子,其實他也是被賈后所利用。賈后利用他誅殺了顧命大臣司馬亮等人,後來又被賈后設計處死。死時年僅21歲。

司馬倫,司馬倫是曹魏大軍師司馬懿的第九子,後來晉武帝司馬炎稱帝,作為皇叔,他被封趙王。司馬倫帶著在滅了賈后,一躍成為西晉的執劍人。可是他甘心執劍人的身份,最後司馬倫廢掉白痴皇帝司馬衷,篡為自立。他這一稱帝,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各地藩王紛紛起兵,討伐司馬倫。最後司馬倫就在眾王的一片喊殺中中黯然謝幕了。兵敗後,由於司馬倫表現良好,司馬冏貶其為庶民,可司馬冏還是放心不下,就賜了毒酒,結束了他的的一生。

司馬冏,司馬冏是司馬攸的兒子,而司馬攸正是晉武帝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早期的司馬冏很出色,為人忠厚善良,名聲也不錯。後來和司馬倫一起誅殺了亂政的賈后賈南風,深受重用。後又因司馬倫篡位而討伐並誅殺了司馬倫,成為權傾一時的重臣,實際統治了西晉一年有餘。司馬冏稱霸後,縱情聲色,脾性大變,那個昔日賢明的齊王開始變得終日覬覦皇位,麻木不仁,油鹽不進,聽不得忠臣的勸諫,最終成為刀下之鬼。

司馬乂,司馬乂和司馬瑋、司馬穎都是晉武帝的兒子。八王之中也只有司馬瑋和司馬乂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的關係。在司馬冏被消滅後,司馬乂執掌政權。後來司馬顒聯合司馬穎等人發動進攻,企圖取代司馬乂。司馬乂與司馬穎最終展開大戰,隨後陷入持久戰。就在勝利在望之時,東海王司馬越害怕叛軍得勝,於是設計囚禁了司馬乂。此後戰局發生逆轉,司馬顒,司馬穎很快攻進了皇城,司馬乂也被活活燒死,年僅28歲。

司馬穎,晉武帝司馬炎第十六子,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的異母兄弟,司馬穎除去朝中的司馬乂後,拜丞相,又立為皇太弟,這時期的成都王司馬穎達到了他的權利頂峰,之後王浚與司馬騰討伐司馬穎,司馬穎等挾惠帝奔洛陽。十二月,太宰司馬顒下詔廢黜司馬穎的皇太弟之位將其遣回封地。光熙元年九月,頓丘太守馮嵩將成都王司馬穎和他的兩個兒子抓住送往鄴城。范陽王司馬虓不忍心殺害司馬穎遂將其幽禁在鄴城,十月,司馬虓暴斃,范陽王長史劉輿矯詔將司馬穎及其二子一併賜死,司馬穎死時年僅二十八歲。

司馬顒,晉宣帝司馬懿三弟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孫,太原烈王司馬瑰之子 [1] ,晉武帝司馬炎的堂兄弟,永寧二年,李含假稱受帝密詔說服司馬顒討伐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永興三年,東海王司馬越率義軍討伐司馬顒,司馬顒接連挫敗,義軍逐佔據關中,司馬顒保守孤城。同年,司馬越以詔書徵召司馬顒入朝任司徒之職,司馬越之弟南陽王司馬模派將軍梁臣將司馬顒掐死,他的三個兒子也一同被殺。

司馬越,晉宣帝司馬懿四弟東武城侯司馬馗之孫,文獻王司馬泰長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兄弟,在八王之亂後期,司馬越在先後擊敗了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等諸王的勢力之後開始掌控西晉政權,並在晉惠帝死後立太弟司馬熾為皇帝,是為晉懷帝。司馬越自任太傅輔佐朝政,輔政期間不思團結官員一致對外,反大權獨攬,殺戮朝臣,弄得人人自危,各方紛紛起兵討伐,司馬越無奈之下自請出征石勒,永嘉五年司馬越在項城憂懼而死。

西晉王朝的結局和影響

至此,八個王圍繞司馬集團掌門人的位子爭奪的血雨腥風告一段落,十六年的時間,讓西晉力量大大削弱,此後,北方和西部的少數民族乘亂進攻中原,使西晉滅亡,也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謝邀,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八王之亂是西晉統一後第二個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在位時期爆發的一場皇室內部的權力角逐!

先後八個王參與其中,它們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開始於291年到前306年結束,歷時十五年時間,最終以東海王司馬越勝出!

起因是晉惠帝本身智力缺陷,同時缺乏良臣輔佐,身邊又有野心皇后賈南風!導致宗室覬覦皇位,最終爆發!這場動亂嚴重削弱了東晉實力,結束十年後,西晉就滅亡,開啟五胡亂華時代!


結局三個字:死 亂 逃

死,西晉的王爺們為了獨攬大權都急著去見了閻王,導致八王之亂的罪灰禍首賈南風也自食惡果,害死了自己。

亂,本來是自己家的矛盾,兄弟間打打架也就算了,最後為了增加自己的實力找外族來幫忙,外族能和你是一條心嗎?這就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逃,眼看著中原地區已經全部被外族所佔領,晉朝只能跑到江東偏安一隅了。好不容易統一起來的中國又變的四分五裂。


  晉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晉皇室諸王爭奪中央朝權的作戰。其代表人物為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史稱「八王之亂」

  西晉初建,晉武帝司馬炎以曹魏亡國之鑒而大封同姓諸侯王。太熙元年(290年),武帝死,晉惠帝司馬衷繼位。此時同姓諸王的勢力已發展到出則總督一方軍政、入則控制中央朝權的程度。元康元年,武帝後族楊氏與惠帝後族賈氏為爭權衝突激烈,皇后賈南風聯合司馬瑋、司馬亮髮禁軍圍殺太尉楊駿,廢楊太后,以司馬亮輔政。旋即,賈后矯詔先使司馬瑋率京城洛陽各軍攻殺司馬亮,又借擅殺大臣之罪處死司馬瑋,進而獨攬大權。永康元年(300年),禁軍將領司馬倫舉兵殺賈后,廢惠帝自立。至此,宮廷政變轉為皇族爭奪朝權,演成「八王之亂」。次年,司馬冏、司馬穎和司馬顒等共同起兵討伐司馬倫,聯軍數十萬向洛陽進攻,司馬倫戰敗被殺,惠帝複位,由司馬同專權輔政。永寧二年(302年)驃騎將軍司馬乂與司馬顒等裡應外合攻殺司馬冏,司馬乂掌握朝權。太安二年(303年),司馬顒與司馬穎不滿司馬乂專權,借口其「論功不平」,聯軍進攻洛陽。司馬顒任張方為都督,率精兵7萬東進;司馬穎也發兵20餘萬南下;司馬乂麾下也不下數萬人。交戰各方兵力約在30萬人以上,號稱百萬,為「八王之亂」以來軍隊集結最多的一次。雙方大戰數月相持不下。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馬越發動兵變殺司馬乂,迎司馬穎進佔洛陽,控制朝政。是年七月,司馬越等挾惠帝進攻司馬穎,兵敗東逃。司馬顒乘機出兵攻佔洛陽,迫惠帝與司馬穎遷都長安,獨專朝政。永興二年(305年),司馬越再度起兵,西攻長安,司馬顒戰敗。次年六月,司馬越迎晉惠帝還洛陽,不久,司馬顒與司馬穎相繼被殺。十一月,司馬越毒死惠帝,立晉懷帝司馬熾,至此,這場持續16年的西晉「八王之亂」結束。


推薦閱讀:

明朝滅亡源於世襲君主制的固有缺陷
雪茄名人海明威|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歷史上的今天:盟軍首次擊毀Me-262
歷史驚人發現,統一台灣有時間表
湘軍抗日:一個個軍人倒下了,一個國家站起來

TAG:今天有啥好笑的 | 西晉 | 中國古代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