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莊子·外物》中關於「得意忘言」那一段的論述?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忘形,追本溯源,貴其母而賤其子,大象無言,不言之教,乃是老莊哲學的核心思想。語言本是表達意義的一種工具。有形則敗,無為大道,方可長存。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一言既出,聞者執意,何止千萬,故既得真意,何存工具。
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也有更加詳盡辯證的敘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以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以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核心也是得其意則忘其言,忘其言才真正得其本意。
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而得正法眼藏,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也是得意忘言的經典註解。
《莊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亡蹄,言者所以在意,的意而忘言。
用筌為了得魚,言是表達一切的形式方法介質,為了表達思想的含義大道解釋。當領悟思想的大道的含義的人覺得一切言語都能準確傳達他所表達闡述的到的意蘊的大道。如陶淵明所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領悟了大道的人已經不能言說大道,就像得到魚而忘記撿回筌的人索要筌好逮到魚一樣不可能,所以怎麼能夠與得道之論道那,大覺無聲,大癮無形,大道無言的意在而忘言。
得意忘言,認為語言是工具,意在於的是目的。語言在幫助人們的同時,也容易使人們受到局限在語言的境界里,人們在使用語言方便中,混淆了對外在境界的感知和明智,對新鮮境界和未知的世界視而不見時。莊子輕視言而重視意,是要求人克制語言"不盡意"的缺點。莊子的言意說對後世的思維方式,認知意識,視覺感觀的感受多方面產生很大影響,使得"意在言外"的傳統開始紮根於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並且也是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意境學說的基礎。本文著眼於莊子"得意忘言"說提出的背景,"得意忘言"說的內涵,對後世文章詩歌創作的指導和引領的深淵影響。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與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出自《莊子·天下》,在這句話里「天地精神」指的是源於自然(天地宇宙)的精神。「傲倪」音áo ní (側目斜視,傲慢的樣子。)
這句話應該是指人應處於一種修心養身狀態,這是只有處於與自然界「天人合一」的狀態才能使自己得以休養。對世間萬物、是非同等看待,讓人心態平和,不生貪念以達到養生的目的。縱觀莊子理論,是以人與自然比較,因「天地宇宙何其宏大,人又是何等緲小,人不能超越天地自然,只有求得心性自由,順應天地才能逍遙」為基礎。如何「天人合一」?即不受外物誘惑,如食物,不求多吃一口,如水,解渴了不必多喝一口,如睡眠,黑夜即睡覺,讓大腦得到緩解。如體力活,累了即休息,等體力恢復了再干。"如果不按照這個規律,自我意識或慾望越強,對自身的傷害就越大。離天地精神也就越遠了。過度的追求都會違背往往消磨人的精力。
我認為,就這一句要是按哲學按部就班來闡釋,得寫一本書了,咱不妨世俗一點:
1 得意忘言,就是知道意思(咱就不說意就是道了)了,就不要說出來了。俗話說,看透不說透,才是好朋友,我認為和這一句有相通的地方。把這一句應用到與人相處上,就是,人在社會飄,哪能不挨刀,要想少挨刀,少說才為妙!
2 我想這樣來運用言行不行?人和人相處,可分為三個階段:交淺言淺,交熱言深,交深言淺。說白了就是,開始是和陌生人少說話,升級後是成為對把的兄弟了,知無不言,再升級後就是知心朋友了,反而話少了,全靠眼神和心靈來交流了!
3 據我猜(知識儲備不夠啊),按莊子的哲學來理解,得意忘言,就是說言難盡意,比如工匠的火候,全靠心領神會,難以言傳身教,所以要慎言。學習嗎,無非就是能不能在現代的生活中排解孤獨,調解壓力用的上,所以活學活用最重要,我們不是要當哲學家,只要能覺得讓自己的心靈升華,就值了!
語言只是幫助我們了解事物真相的工具!好比渡河到對岸需要過橋或坐船,但船或車並非對岸,到了對岸我們能把船或橋背在身上不放下來嗎?又好比指示我們看月亮,星星,風景的手指頭,看到了風景我們就應把手指忘掉,專心看風景!
再回到莊子原著上來,提魚抓兔都要工具,但得到所需要的東西,我們就不要太費心思在工具上。語言是幫助我們領會意圖思想的工具,意圖領會了,就不必再糾結於是什麼讓我們領會意圖的!因為時間,地點,形式,環境,閱歷,關係不同,幫助我們領會意圖所需要的言詞與方便工具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以相視一笑,莫逆於心,有的人可以棒喝而悟道,有的人需循循善誘,有的人不論你怎麼說,怎麼作都無法讓他明白!所以,了解意圖與真相就可以了,沒必要再去糾結是怎麼讓我們明白的!(不僅僅局限於文字)
「得意忘言」是《莊子·外物》篇中最後一段中一句話,這段話這樣寫道:「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翻譯過來就是「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後就忘掉了魚笱;兔網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後就忘掉了兔網;言語是用來表達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我怎麼才能尋找到忘掉言語的人而跟他談一談呢!
筌者,蹄者,言者皆工具也,皆橋樑也,通過工具和橋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人們就不會再去關注工具和橋樑了,它們的作用也就隨之而終止,所以也不會再去糾結筌的大小新舊,蹄的好壞優劣,然而於「言」好像不是這樣的,人們在通過語言獲取到「道」和「意」後,有許多人還會去揣摩語言表述流暢否?語言表達精美否?用典正確否?思想正統否?
所以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曉莊子發出這樣一個呼聲,是在為「得道而究言」,「悟道而思言」的一個現象的感慨,為找不到一個「得意而忘言」的「莫逆之交」而鬱悶。
通觀莊子的文章,不難發現其言辭之妙,用典之精,用喻之當,鮮有人能與之比,其文風汪洋恣肆,橫無際涯。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如浩然長風,辭藻絢爛如天邊的雲霞,既然這樣,莊子為啥還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
通過讀莊子《外篇》的《天道》、《秋水》和《雜篇》的《外物》即本文所論之篇發現,莊子認為,語言貴在意義,而「意有所隨」,即言外之意,這是無法用語言傳達的。《莊子·秋水》有這樣一段言論: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莊子以為「道」是無言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游》)他認為,無言是合於道的最高境界。
如果得道,而不究其言,而忘其言是一種智慧。「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莊子齊物論》)。「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莊子在宥》)。「至道」是無可名狀,難以言說的。這與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同出一轍。但是得意而忘言者少之又少!
莊子曾經通過一個寓言故事說明了「意會而不可言傳」的道理: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莊子巧妙地以輪扁斫輪的技巧不能傳給子孫為譬喻,強調了語言文字的局限性,表達了「言不盡意」的思想。既然言不能盡意,言有所不能,得道而忘言有多好啊!只要理解了道獲得了道,我們為什麼還要在糾結這個「道」是怎麼得來的呢?「得其意」「忘其言」應該是最美的人生境界!不應該再去糾結「言」這個橋樑和工具的好與壞,美與陋,即達到「得魚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的境界。然而世人得意忘言者何其少啊!不但古人,今人亦是。所以莊子最後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
@菩提魯
@想半天X
@融舒
@名子劍 @笑一韓 @騰衝只為玉見你 @我心飛揚36552 @汶河詩詞社 @太行高漳水長推薦閱讀: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非相中的第二個相怎麼理解?
※從今若許閑乘月。求下聯?
※元朝為什麼沒滅了高麗?
※古有四大美女,那麼你認為古代最美的女神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