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聲勢浩大,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為何最後會失敗?
謝邀!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吳三桂寫好檄文,言說自己委曲求全三十年是處心積慮為替明朝報仇,全然不提當初縊死永曆帝的目的何在。檄文寫的文采飛揚,氣勢宏大,隨後發派全國,誓師起兵。
起兵之時,這種大軍所執戰旗皆為白色,步騎兵頭上所戴的帽盔也都是白氈包裹,意即為南明永曆帝掛孝。於是,這支白色大軍,氣勢洶洶,滿懷悲壯,直向清朝統治區域殺去........
吳三桂起兵,清廷上下對此一無所知。
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本來差往貴州為吳三桂搬遷備辦所需夫役糧草的兵部郎中黨務禮和戶都員外薩穆哈二人,萬分緊急地疾馳到北京兵部衙門。由於日夜兼程,二人下馬差點摔死,一時氣厥,皆口不能言。
吳三桂起兵後,近乎兵不血刃,就把雲南相鄰的貴州拿下。康熙十三年(1674年)元旦,吳三桂正是稱「周王」,改元「利用」,同時宣布廢除康熙制錢,自鑄貨幣,名為「利用通寶」。
雲貴兩省唾手而得,吳三桂頓時間膨脹了,毫不遲疑自率主力北上,他派出馬寶、吳國柱等人又貴州進逼湖南;派王屏藩進川,再逼近陝西。
馬寶所部吳軍勢如破竹,大軍經鎮遠進入湖南境內,三個月時間內,接連攻陷沅州、常德、辰州、長沙、岳州、衡州等戰略重鎮,清軍處處無備,望風而逃,以至於吳三桂大軍「五千里無只騎攔截」。 吳軍所經之地,清朝的諸府州縣將吏,非逃即降。特別是湖南綠旗官兵,踴躍投降。
吳軍在湖南大勝的消息傳開後,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民間對清朝統治壓抑了許久的仇恨,逐漸開始爆發。
四川提督蛟麟與川北總兵官譚弘已經合謀向吳三桂投降,四川降吳軍以後,清朝局勢岌岌可危起來,不僅西南幾省烽煙四起,連清廷政治中心北京,也不斷有密謀暴力事件發生,使得清朝統治險象環生。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聯合福建巡撫劉秉政一起宣布倒向吳三桂,福建總督范承謨被幽禁。
其後,吳軍打到肇慶,廣東廣西兩省投降吳三桂將領日多,已經逼臨廣州。吳三桂
千方百計誘使這位失爵的尚可喜長子投降,答應封尚之信為王,世守廣東。
尚之信毫無意外地投降了吳三桂,把他忠於清廷的老爹尚可喜給氣死了。
其後,正當清廷在南方忙的焦頭爛額之際,駐守平涼的王輔臣因吳三桂之前廣發的檄文,使得與掌握兵權的張勇生出嫌隙,雖然王輔臣上書朝廷表忠心,但康熙還是派了刑部尚書莫洛經略西北,騎虎難下的王輔臣就這樣反了。
形式到了這裡,吳三桂佔盡了先機,王輔臣投降後,山西、甘肅、寧夏等地將領紛紛投附吳三桂。
可為什麼在這麼好的情況下,吳三桂還是敗了呢?
主要原因還是首鼠兩端的王輔臣,王輔臣佔據平涼之後,康熙任命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兵急赴陝西。圖海大軍包圍平涼,在城內糧草斷絕後,王輔臣投降了! 這個人的投降次數比吳三桂多出了一次,也是厲害了。
雖然王輔臣被任命為平涼提督,加太子太保頭銜,可這個傢伙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沒過多久,就畏罪自殺了。
王輔臣的敗降,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東南戰場上的耿精忠和聯合的台灣鄭經鬧翻,清軍入閩後勢如破竹,在耿精忠最倒霉的時候,鄭經還乘機偷襲耿精忠......沒過多久耿精忠也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後,尚之信也很快表示要投降,尚之信投降後,廣西很快也被清軍反攻,由此只短短一年之間,清軍從戰略上實現了對吳三桂的大包圍。
至此,吳三桂的滅亡,其實已經是早晚之事。
細看吳三桂反清,聲勢浩大,但實力不足,西北,東南,王輔臣,耿精忠,尚之信之流與吳三桂根本不是一條心,首鼠兩端,戰況失利,就立馬投降,吳三桂獨木難支,僅憑西南一隅,已經無法對抗清廷。
自古從南攻北,本來在地理上就毫無優勢,如果西北沒有倒的那麼快,迅速推進北京,站住江北的陣腳,那麼東南自然能保,可問題王輔臣敗得太快了,吳三桂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同時各軍之間互不統屬,很難協同作戰,無法形成戰略優勢,所以敗亡之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清初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涉及十多個省,波及大半個中國,起因於康熙的撤藩政策,三藩之亂說是三藩,實際上還有台灣鄭經部,廣西孫延齡部,陝西王輔臣部,主力是平西王吳三桂。三藩之亂時,北部蒙古察哈爾王也起兵反清,北京城內還出現了朱三太子楊奇隆聯合宮內太監的暴動。大清天下一時烽煙四起,風雨飄搖。然而最終還是被清廷消滅,成就了康熙大帝的歷史威名,奠定了大清二百多年的基業。清朝後期的殘酷統治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我大中華被欺辱了百年。
聲勢浩大的三藩之亂最終歸於失敗,有其複雜的社會背景和歷史原因。作為首腦的吳三桂,本是大明名將,大明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的外甥,是崇禎時期的武狀元,英雄善戰,掌大明精銳關東鐵騎,降清後為清王朝立下大功,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三藩中實力最強。
吳三桂原本對於大清王朝忠心耿耿,從他將南明王朝的永曆帝絞殺可見其死心塌地的效忠清王朝。他本不想反叛,只想世襲罔替,永世做平西王,清廷的一紙撤藩令,打破了吳三桂的美夢,才起反叛之心。倉促之間起兵反叛,且反叛之意不堅決,僅想割據為王,壓根沒想統一全國,光復漢家天下,致使大好局面下停止不前,僅想劃江自治,給了清廷喘息之機。這是失敗原因之一。其二,反叛勢力事權不統一,各自為政,形不成統一的戰鬥力,相互之間甚至相互扯皮,相互攻擊。如耿精忠正和吳三桂向江南進攻,鄭經卻背後捅了隊友一刀,攻取福州,使耿精忠腹北受敵,不久便降清,隨後尙之信降清,反清的大好局面隨之逆轉。其三反清戰鬥的策略不正確。吳三桂沒有據江北上,直接進攻清王朝的核心地區,也沒有直接攻擊金陵,佔領清王朝糧賦重地江浙地區,而是長期和清軍相持於兩湖,錯失了戰機。待清政府平定西北王輔臣及蒙古叛亂後,逐步緩出手來和吳三桂打消耗戰,以幾省之力抗全國之力,失敗是最終結局。
其四台灣鄭氏的豬隊友助攻。吳三桂曾要求擁有強大海軍的鄭經乘船北上,直接攻取遼東,佔領清王朝的老巢。這一策略是英明的,佔領中原後,遼東兵力空虛,清王朝的水軍還沒形成戰鬥力,如果此計得行,就算不能攻佔遼東,也必將極大震懾清政府,逼其調兵回援,有力支援江南戰場。然而鄭經不僅沒北上,反而攻佔福州,背後捅了耿精忠的刀子,變相援助了清王朝。其五吳三桂威信已失,沒有強大的號召力,凝聚不起來諸多反清勢力。吳三桂長期充當清政府的爪牙,鎮壓民間反清力量,已成名副其實的漢奸走狗。後因和清政府發生矛盾,為了自己的利益才起兵反清,雖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但各反清勢力各有各的打算,最終結果只能是被清政府各個擊破。最後一點是天下戰亂初定,百姓不堪戰爭之苦,人心思定,不願再動刀兵,這時再發動戰爭已經不合民心、不符天時,逆勢而動,必定敗亡。
一家之見,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如您再稍動手指,輕輕點贊,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謝謝悟空邀請! 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即所謂三藩之亂中的三藩,他們都是滿清王朝問鼎中原、進而統一天下的功臣,在多爾袞攝政和順治帝親政時期,均多獲榮寵,因而擁有巨大的軍事實力。康熙帝在一班朝臣的慫恿下,一味削藩,卻沒有真正做好相應的軍事準備,因而在三藩之亂突然爆發後,清廷顯然陷入了被動,不但云南、廣東和福建三省起兵,四川、貴州、廣西、浙江、湖南等也相繼因各種原因而失陷,(例如廣西就因已故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和遼東故將祖澤清的叛亂,而被叛軍輕易得手;貴州則因掌握兵權的李本深原是吳三桂的部將而附逆等等)。再加上台灣明鄭集團的趁機活動,陝西提督王輔臣的首鼠兩端,準噶爾人和察哈爾部在漠北的蠢蠢欲動。。。。康熙帝的清廷確實曾一度陷入危局。但正如題目所說,三藩在曾擁有巨大優勢的局面,卻最終慘遭朝廷鎮壓,我以為原因主要有三,分析如下:
一,三藩政治策略的拙劣
清朝初期完全是依靠武力征服而得天下,廣大漢人在剃髮易服的問題上,曾屢次起義而又被血腥鎮壓。因此,社會上「反清復明」的運動一直方興未艾,以吳三桂為首的三漢人藩王的起兵,最大的政治資本就是擁立明帝後裔、以「反清復明」號召天下志士以驅逐滿清,但可惜的是,吳三桂因出身明朝叛將、又曾俘殺過南明永曆帝,因而與明朝遺老遺少們水火不容,因此,他始終拒絕尊奉明帝後裔為皇;而尚之信、耿精忠、孫延齡等,都是貪圖利益、毫無遠略之輩,滿足於與清廷的割據之態,甚至搖擺不定,故而對政治上的影響視而不見。等到吳三桂利令智昏,自己悍然稱帝後,就基本確立了敗亡的趨勢。
二,三藩軍事計劃的混亂
在吳三桂起兵之初,其謀士曾貢獻三策供其選擇:其一是偽裝撤藩,將全部軍隊按朝廷要求撤往遼東途中,於京畿附近突然起事,攻入北京、一舉顛覆朝廷。其二,是集中主力攻取四川、湖南後,直取南京,與清廷劃江而治。其三,是固守雲貴,實行割據。吳三桂權衡再三,最後取了中策,但是當取得初步戰果、順利奪取湖南後,三藩卻開始各自為戰,沒有集中力量突擊湖北、河南,或東下南京,給了清廷以重新調整、糾集軍隊的機會和時間,當清廷穩定住戰線,憑藉巨大的後方資源,不斷以蒙古、東北及綠營兵補充前線,戰局遂逐漸被扭轉。
三,三藩集團內部勾心鬥角、相互掣肘、全無配合
三藩之亂起兵後,一直缺乏明確的整體政治訴求,吳三桂要當皇帝,而尚之信、耿精忠、孫延齡等,只是想確保自己的地方割據地位。因此,他們之間並無大規模聯合作戰的行動,都是各自與當前的清軍作戰,整個戰局成了幾個互不聯繫的戰場,甚至在後期,耿精忠、尚之信還先後背著吳三桂與清廷秘密議和。台灣鄭經的明鄭集團,以反清為己任,本來可以與福建的耿精忠部合作進取江浙,結果,素有積怨的兩者,居然能在福建沿海地區內訌起來。。。。相反,各路清軍卻在康熙帝的統一調遣下,相互策應、援救,故而在戰爭後期連連得手,最終各個擊破,平定了這場曾一度氣焰熏天的軍事叛亂。
成功與否,無非就是三點:天時地利人和。
吳三桂反清時,因中原幾十年戰亂後,人心思定,不想再折騰了,因此天時已失。或許早十來年動手,成功的希望更大一些。
地利方面,吳是從西南往北打。自古以來還從來沒有割據川滇者最終統一中國的。就算諸葛孔明再世,也不過六出祁山無功而返。你老吳手下又有幾個諸葛孔明?
人和方面,你老吳殺了永曆帝朱由榔,基本和明朝遺民絕了情。只要是漢人,都視你為大漢奸,因此基本上沒有得到漢人世族支持。也就是說沒有群眾基礎,你老吳提出的口號並不是反清復明,而是自立國號為"周"。所以並非是驅逐韃奴的公心,而是為自家爭天下而已,這點在漢族知識分子心中一清二楚。
綜上所述,老吳反清,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所以失敗是註定的,這也是中華國運不濟,歷史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選擇了錯誤的老吳。這才讓滿清竊據了三百年的華夏神器。此乃天意國運,非人力所能為也。
三位藩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尚可喜。吳三桂鎮雲南兼轄貴州,尚可喜鎮廣東,耿精忠鎮福建。
康熙繼位後,深知各藩鎮的危害,於是下定決心撤藩。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請辭歸遼,康熙以此藉機撤藩,其他二藩聽聞後,先後奏請撤藩,以試探朝廷撤藩之決心。然而康熙怎能讓他們失望,撤藩聖旨直達雲南,吳三桂也是愣了。於是與其心腹密謀,暗中部署兵馬,只許入而不許出,並勾結他省舊部,又與耿精忠聯絡應和,準備叛亂。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殺雲南巡撫,拘捕不順從的官員,並發布檄文,以興明討清為名,致書平南王、靖南王和各地舊部。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吳三桂兵出雲貴,攻佔湖南,進而佔據四川,。至此,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河南等地漢人紛紛響應。可以說是聲勢浩大,可吳三桂卻在湖南建起了防禦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大有與清廷以河分治的打算。而康熙藉此調整兵力,對其他除吳三桂以外的反叛力量進行招撫,進而離間三藩,通過分化力量來孤立吳三桂。
康熙十五年,清軍攻佔平涼,王輔臣敗降,以此為轉折點。耿精忠因腹背受敵而請降,隨後靖南王也請降。
待平南、靖難兩藩歸順清廷後,吳三桂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這時的吳三桂已經眾叛親離了,不久便抑鬱而終,傳位給其孫子吳世璠。清軍乘勢進攻,叛軍節節敗退,吳世璠只得逃往雲南。
康熙二十年,清軍圍攻昆明,吳世璠自殺,其餘將領出城請降。三藩之亂至此結束。
綜上所述,吳三桂失敗的原因有:
沒有一決稱雄的魄力,在勢頭最盛時停下了腳步,可見目光短淺,無問鼎天下的氣魄。
再一個就是失信於人。起兵時以興明為己任,清兵仍在,大明也未興,卻匆忙稱帝,寒了天下人的心。
大家覺得還有什麼,歡迎評論。
吳三桂,明末清初最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清軍入關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說他是鎮守山海關的定海神針,但在絕多大數人看來,吳三桂無論是出於何種緣由,其投靠多爾袞、洞開山海關大門引滿清入關,最後心甘情願淪落為滿清鷹犬充當起了平南的先鋒,絞死南明永曆帝,吳三桂的劣跡斑斑伴隨著歷史的塵埃落定早有定論。
然而,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民族敗類,為了榮華富貴以滿身帶血的屠刀踩著漢族同胞的累累白骨,最後居然還打起了「興明討虜」的大旗,寡廉鮮恥地發起了反清之役,最終卻又因擅自稱帝,落得了個滿門誅殺的悲慘結局。以儒家教義宣揚的「仁義禮智信」的觀點來看,吳三桂的畢生真可謂詮釋了什麼叫「人不要臉天誅地滅」和「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
客觀的來講,作為清軍入關的頭號功臣,清廷給予吳三桂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清定都北京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此後吳三桂趁熱打鐵一路率關寧鐵騎南下剿滅各種反清勢力,並迫使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親手勒死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滿清朝廷也沒有虧待吳三桂,在其充當馬前卒蕩平大半個南中國後,清廷下詔吳三桂鎮守雲南,委其開藩設府,統轄雲南軍政大權,後因吳三桂擒殺南明桂王,朝廷又任其兼轄貴州,晉爵親王,並加封太子太保,此時的吳三桂權勢熏天,宛如割據西南的土皇帝。
可以說彼時的吳三桂面對清廷的優渥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那麼他為何要選擇造反呢?
其實,清廷自入關伊始對漢人還是心存忌憚的,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特別是對於擁兵自重的漢人武裝,滿清朝廷更不可能毫無防備之心。
清廷表面雖然上對吳三桂封官加爵,但當軍力日益雄厚的吳三桂剿滅李自成部後不久,吳三桂被擢令「出鎮錦州」,吳三桂在剿滅李自成部期間也與南明殘餘勢力暗通款曲,對於這一切雙方可以說心知肚明,吳三桂也自然明白朝廷的用意,不再高喊「復君父之仇」,而是見風轉舵「矢忠新朝」,並大肆血腥鎮壓抗清義士和南明餘孽。
只不過滿清入關不久人心未定、天下未安,清廷還需依仗吳三桂這條「地頭蛇」繼續為其效力,而吳三桂也得倚靠軍功換取清廷的優渥,因此,從滿清入關到康熙前的這段歲月里,兩者表面相安無事,背地實則暗流涌動。
康熙皇帝執掌大清江山後,面對三藩尾大不掉日益耗費國家錢糧的情況下,猶豫不決的康熙皇帝組織召開了多次御前會議,聽取了皇室各大重臣的關於撤藩的意見,經過多次朝會清廷內部仍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其實對於康熙來說,對於撤藩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關乎大清國運的重大決策,就連康熙本人都沒有思慮成熟,否則他就不會頻繁密集的召開撤藩會議,而越是高度機密的決策政令,參與的人自然越少越好,否則,國家危矣!然而由於康熙大張旗鼓的舉動,撤藩的音訊早已傳入吳三桂的耳中。吳三桂被逼反清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1673年11月21日,吳三桂高舉「興明討虜」的旗幟兵分三路揮師北上,關寧鐵騎一路勢如破竹直搗長江以南,各地漢人聞風而動紛紛響應,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四省相繼在不到三個月內落入平西王之手。
此時風頭正盛的吳三桂部已攻取長江南岸的松滋,對面的貫通「七省通衢」的荊州重鎮更是指日可下,而長江以北的清軍此時尚未完成集結,康熙皇帝也被吳三桂突如其來聲勢浩大的造反形勢打的措手不及。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吳三桂駐兵松滋三個月內,卻遲遲未見飲馬黃河、直搗黃龍的舉動,手下謀臣紛紛建議吳三桂應一鼓作氣渡過長江劍指黃河,但吳三桂卻依然不為所動。
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在封建社會謀逆造反是凌遲誅九族的大罪,對於多年縱橫疆場的老狐狸,吳三桂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箭在弦上既已發出,豈有收回的道理,緣何吳三桂未能把握時機突破長江天險直搗帝京呢?
我認為吳三桂沒有抓住有力戰力乘勢渡江北上,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吳三桂「欲出完全」。出兵跨過長江揮師北上就意味著吳三桂要集結現有佔領區內的所有兵力方能逐鹿中原,而僅以臨時駐紮在松滋的兵力顯然無法與長江以北、乃至黃河以北的清廷軍力相抗衡,倘若安穩駐紮於江南之地,即便北伐不成,亦可據江而收,甚至劃江而治。
其次,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尚在北京留作人質,冒然出兵北京必定禍及愛子。根據史料記載,吳三桂駐軍松滋期間曾以書信往來於康熙,並暗中冀希望西藏喇嘛出面調停釋放吳應熊。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吳三桂或許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但絕對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康熙是何等人物?焉能容忍「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最後,吳三桂年事已高,無雄心壯志。三藩之亂爆發後,吳三桂已年屆六旬,作為起事的領頭羊,要想一鼓作氣拿下帝京推翻滿清的統治,顯然完成這個沉重的任務並非朝夕的事情,而這就需要統帥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譬如靖難之役朱棣九戰九敗最後一舉突破南京城,成功問鼎帝位,倘若朱棣不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也許歷史上就少了一位永樂大帝,而多了一位謀逆失敗凌遲處死的藩王,顯然就當時吳軍勢如破竹和長江以北聞風逃匿的清軍來看,吳三桂倘若一鼓作氣殺奔江北,天下易主或未可知也,但從吳三桂久駐松滋的情況來看,此時的他早已喪失了當年策馬揚鞭揮刀沙場的銳意進取精神。
因此,縱觀彼時格局,倘若吳三桂以迅雷之勢揮戈北上,至少飲馬黃河必成定局,畢竟此時距離滿清入關還不足二十餘年,民族問題極為尖銳,加之吳三桂聽從謀臣良策問鼎帝京驅逐韃虜大功可成也,可惜,遲暮之年的吳三桂早已喪失了當年引賊入關、蕩平江南的勇氣,否則,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矣!
主要是沒有政治領袖 如果永曆皇帝沒被吳三桂殺死 然後吳三桂做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號令三軍 還我大明江山天下肯定響應 滿清也就亡了
吳三桂當年發兵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湖南、江西,加上福建、廣東的總督響應他,吳三桂將大清半壁江山握在手中,吳三桂在部隊多年,他一起義,瞬間有超過40萬的軍隊。 反叛之初,在他看來,自己軍隊的戰鬥力遠勝八旗,而揭起反滿的旗幟,可以爭取廣大漢族士民的支持,就指揮才能而言,年輕的康熙皇帝又決非自己的對手。他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是,實際情況恰與吳三桂的願望相反。
一是吳三桂兵力雖然強盛,但卻不具戰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後,既沒有「疾行渡江,全師北向」,設法以軍事上的勝利去推動政治上的成功;也沒有「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鞏固的後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清政府以從容布置反擊的時間。
其次,由於此時清軍入關已經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為次要矛盾。吳三桂以反滿相號召不過是刻舟求劍,脫離實際。而且,吳三桂降清以來的自我表演也太充分了。在民族矛盾最尖銳、民族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矢忠新朝」,對各地抗清義軍極盡鎮壓之能事,曾幾何時,他卻又要「共舉大明之文物」了。吳三桂的自我表演使人們看穿了他是一個見利忘義、口是心非、反覆無常的野心家,一些有氣節的漢族知識分子對之更是嗤之以鼻,恥與為伍。因而吳三桂發出的「反清復明」的號召,在廣大漢族士民中並未產生什麼重要影響,雖然他代表漢族利益,但是廣大漢族知識分子看透了他真面目。
吳三桂的估計相反,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卻有著傑出的政治才幹。早在撤藩之初,便已對撤藩可能導致的後果有所準備,因此在他得知吳三桂反叛的消息後,鎮定自若,措置得當。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而後,又在京師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其同黨,以打擊吳三桂氣焰,鞏固後方。與此同時,為對吳三桂部下進行分化瓦解,康熙帝還宣布,在各省任職的吳三桂部下的親屬概不株連,各安職業。在軍事上,康熙皇帝也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師征討吳三桂,還分別派出得力將領碩岱、赫業、馬哈達、科爾坤等分赴荊州、兗州、太原、四川等軍事重地。雖然在叛亂髮動之初,清軍有所失利,但是,由於在政治上是討逆平叛,經濟上是以全國制一隅,時間不長,便扭轉了軍事上的失利局面,使得正面進攻的吳軍,不能越長江一步,雙方在戰場上暫時出現了相持的局面。
由於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等都相繼降清,鄭經被傑書率軍擊敗,退回廈門。吳三桂感覺到了壓力,在衡州匆匆稱帝,只當了5個月的皇帝,就病死了,孫子吳世璠繼位。從吳三桂給孫子起的名字看來,他應該並不想反叛,只想世世代代做個快樂的藩王就好了。康熙削藩,逼得他不得不反,作為亂世梟雄的吳三桂看得很清楚,卸磨殺驢的時候到了,橫豎都是個死,還不如反了。
吳三桂一死,清軍趁勢猛攻,吳軍缺少掌控全局的人物,局勢急轉而下,很快丟了咽喉要地岳州(今湖南嶽陽),常德、衡州、漢中、重慶、成都等地也相繼失守,只好退回雲貴。清軍各路大軍齊功雲貴,吳軍不敵,吳世璠在昆明自殺,三藩之亂歷時八年,終被平定。
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可嘆吳三桂,歷史已經給了他一個徹底洗刷自己罪行、挽回自己聲譽的大好良機,卻被他戰略目光上的短視葬送。
當然,一心當滿清忠犬,不留後手,垂垂老矣方才被迫起兵,沒有得力繼承人,也可算是他咎由自取,半生作孽的報應。
如果吳三桂能有個年富力強的繼承者,能力參照他自己壯年時水準,吳周政權成功割據西南五省五十年以上,哪怕最終還是被滿清攻滅,他的歷史評價也會徹底翻身。
1.復明的口號雖然很好號召力,但是吳當年所為已然為反清之士唾棄。2.吳在戰略調度上存在遲疑,沒有趁勢北上,沉溺於前期的勝利,待時機一過,康熙已經集結力量,部署完畢,反戈一攻,敗在失時。
沒有共同的理想,只有共同的慾望,必敗!
推薦閱讀:
※嫦娥奔月其實是一場陰謀
※明朝,太監的黃金年代
※一個查看歷史經濟數據與歷史事件的工具
※97年前,那群中國少年!
※?歐陸風雲-第一次達西亞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