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還能代表日本人嗎?


1.你要說傳播方面我覺得還能代表日本人。

《菊與刀》彷彿就是外國人對日本的第一印象,但是搞笑的是外國人又對自己的觀點產生駁論,一方說這書解釋了日本文化的根基,是了解日本的入門必看之書,另一方說作者違背寫的完成不符合常理。其實菊與刀這本書本身沒有那麼多是與非,我感覺就是一群想挑起「戰爭」的人們的別有用心之舉。

2.你說《菊與刀》是什麼?(簡單介紹一下,知道的同學可以跳過)

書名中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徵。「菊與刀」的組合,象徵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如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鬥,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等等)。本尼迪克特在二戰結束後寫成《菊與刀》。《菊與刀》共13章:從對戰爭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述日本人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一直到怎樣「自我訓練」(修養)和孩子怎樣受教育。全書夾敘夾議,拋開了對櫻花、茶道、武士道等煽情描述,更多是對家庭關係、精神信仰進行白描式的對比,諸如美國人和日本人看待健康、物質、戰爭宣傳、家族關係等的不同觀念。《菊與刀》直接影響了美國對日政策,美國戰後對日政策的成功也證明了《菊與刀》對日本人所做研究的成功。從此,西方對日本文化的研究熱潮也揭開了序幕。

以上取材於書簡介。

3.《菊與刀》至今是否還適用,我的回答是某些方面。

《菊與刀》的核心觀點是恥文化

核心觀點是什麼?

我覺得:「日本人沒有自己獨特的思維。」

:「日本人總是以集體活動作為自己的觀點」

以集體活動作為自己觀點在日本當今社會依然常見,大到國家,企業,小到公司,家庭,都有這個觀念是縮影。(個人觀點,小生不才)

頑固的日本人會憑藉環境的改變,立馬改變自己原有的觀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也是普遍的。

換句話說,日本人總是在意別人對他們自己的看法。

再換句話說,他們從來不肯輕言反對集體的觀念。

可以說本尼迪克特是點中了日本人的死穴。

當今是否還能代表所有日本人,那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還保留了日本現今社會的縮影。


應該改為菊花與刀,還有蒼井空。


愚昧的邪教――神道教才是日本的文化主脈。2000年歷史的政教合一的天皇體制塑造了日本人特有的狹隘心理和排它心態。對其他民族產生歧視,並且萌發出奴役和消滅其他民族的衝動和意志。這才是日本文化以及日本大和民族的思想本質。認為日本天皇無罪和日本人民是侵略戰爭受害者的想法簡直就是二逼思維!菊與刀的作者是一個美國娘們,根本沒有去過日本,只是對集中營的日本人採訪後才寫的一片作文,所以僅僅是日本文化的皮毛,而不是本質。神道教不但維繫日本政治,還在經濟上劃分出等級,如華族,貴族,世家,地主,商賈,工人,僱農,乞丐等等階級。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日本人的所謂精神是不可能改變的。他們的高素質,他們的律己,他們的高科技,他們的海上軍事實力隨時可以威脅中華民族的生存。


只有菊,沒了刀!


應該還可以。文化傳承都那麼多年了,想改也需要時間啊。


推薦閱讀:

TAG:菊與刀 | 日本文化 | 影視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