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翁同龢剋扣北洋水師軍費導致甲午戰爭一敗塗地的嗎?


翁同龢和李鴻章之間確實有私怨,他出任戶部尚書時對於北洋水師的發展也是漠不關心,不過剋扣北洋水師軍費一事倒也說不上,更不是甲午戰陣失敗的主要原因。

說到這個問題,首先要提一下北洋水師的軍費是由常年經費和臨時開支兩部分組成。

在清朝新建海防時,曾經提出了建立南北洋兩支水師,並且每年從關稅厘金中各調撥「海防經費」200萬兩作為海防常年經費。但是實際上由於財政困難,這個200萬兩一直沒有全額調撥到位,實際上北洋水師從籌建到覆沒的20年間,實際收到只有2300萬兩,平均每年115萬兩,只有預算的57.5%。

但是這僅僅是因為財政困難,加上清末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撫之間勾心鬥角,地方上經常拖欠截留經費導致經費調撥不到位而已,並非翁同龢故意刁難剋扣。而且按照《北洋水師章程》規定,常年經費主要是用於艦船維護、各處設施的開支和人員俸祿等,有規定的定額,這一塊軍費翁同龢並未剋扣,每年還是按照定例發放的。所以說翁同龢剋扣北洋經費是不存在的。

北洋水師經費的一個大問題是,隨著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艦艇數量增加,原來用來發展海軍的海防經費卻一直沒有增加,導致經費只夠用來對現有船隻進行維護,而不足以再購買新的軍艦。

在《北洋水師章程》里也寫了需要購買大宗軍火或者有大的工程,北洋大臣可以和海軍衙門協商專案辦理。有人指責在翁同龢任內提出暫緩購買外洋軍火兩年的建議,阻礙了海軍的發展。但是實際在北洋水師成軍以後,清廷上下都未重視這個問題,並未積極考慮繼續更新、擴充艦艇,在翁同龢提出暫緩外購軍火前一樣沒有什麼購買軍艦、軍火的提案,造成了在北洋水師成軍之後不久,反被日本趕超的結果。而且翁同龢提出了暫緩購買外洋軍火兩年也是基於財政困難考慮,並非專門針對北洋水師。

總的來說,清廷對於近代海軍的定位、使用了解還不夠,對於海軍發展也不重視才是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失敗的主因,翁同龢只是其中的一員,所以這個責任,不應由他一人來承擔。


應該說「剋扣北洋軍費」和「翁同龢」都是甲午兵敗的因素之一,剋扣軍餉非自翁帝師始,但翁帝師做得最絕,軍機大臣兼戶部主管任上,四年未撥一兩經費。

翁帝師整北洋也絕非僅僅剋扣軍費。舉個栗子,甲午戰爭期間最不可思異的人事變動就是臨戰將山東巡撫與安徽巡撫對調。

原山東巡撫福潤,與北洋、淮軍關係不錯,因為他們都痛恨翁帝師的清流派,戰端甫起,福潤積極擴軍增練,加強膠州半島海防,策應北洋水師。然而1894年8月,朝廷下旨將李秉衡調任山東巡撫,那可是李鴻章的死對頭。

這位被翁同龢誇為「良吏也,偉人也」的半個老鄉,(李秉衡在江蘇生活過一段時間)果然沒讓翁帝師失望,趕在日軍榮城灣登陸前,將沿線陸軍全部撤防,三萬多倭寇不費一槍一彈登上膠州半島。此時北洋水師已敗既劉公島,日本陸軍猛攻威海衛南北炮台,在光緒、軍部、李鴻章、丁汝昌雪片般的求援電催促中,李巡撫穩座太極台,甚至以辭職相威脅。

連英國的觀戰記者肯寧咸也在他的《乙未威海衛戰記》里說:北洋水師覆滅,本省巡撫(李秉衡)既按兵不動」,不「應約發援兵」是重要原因。


謝邀!

甲午戰爭失敗,不完全在北洋水師經費是否撥付。而主要在於:沒有國家戰略構思與設想。戰爭對日本已有充分準備,具有必然性,對中國則是偶然的倉促的!日本崛起沒有引起大清帝國的重視,也沒有制定針對性的戰爭準備預案。甲午戰爭發端於朝鮮。大清馳援是為了鎮壓朝鮮農民起義。結果日本選擇與大清開戰,大清一敗塗地。此時北洋水師也只是向朝鮮運兵,並沒有積極準備海戰,艦隊彈藥準備不足,軍事對敵鬥爭準備不足,結果損失慘重。第三階段更是非常滑稽。劉公島軍港居然被日本拿下了外圍屏障威海旅順,艦隊全部困死港口而覆滅。此外,清政府腐敗奢侈墮落,人民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軍隊建制、裝備、精神狀態十分落後與低迷。大清慘敗實屬必然。即使不修頤和園,經費全部給北洋水師,因為大清帝國已千蒼萬孔,扶不起的,也不能從基本上獲得戰爭優勢。


翁同龢的做法出自黨爭,因為李鴻章在投靠了慈禧太后,被視為後黨,為帝黨所不容,1891年光緒皇帝親政,慈禧太后歸政大權退居頤和園,一直支持海軍的海軍事務衙門醇親王也已去世,李鴻章的兩大靠山都已失去,帝黨找到了反擊的機會;除了黨爭之外還有私仇,翁同龢之兄翁同書早年因與太平軍作戰不利被入幕曾國藩的李鴻章的一封《參翁同書片》實錘了罪名流放發配客死異鄉,老父翁心存鬱悶而終,故翁李兩家因此結仇。所以甲午年翁同龢的做法是將黨爭和家仇放置在國恨之前,無論初衷如何,皆是另人不齒。


多謝邀請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開始了洋務運動,特別的是海軍有了充足的發展。到了中法戰爭以前清朝已經擁有了四個方面的水師,即南洋水師、北洋水師、船政水師(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這些水師里既有國外進口的重性船艦和輕型船艦非常複雜。當然也讓當時的清政府感覺自己的洋務運動"頗有成果"、「行動敏捷」等。

可是到了公元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後,清軍的福建水師竟然在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就被打的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此戰之後清軍傷亡數百人,而法軍僅僅傷亡了5人,整個船政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而當時福建水師可是中國最強大的水師為什麼會敗的這麼慘?我認為有三大問題

第一 : 削減經費 清政府痛定思痛花費了接近九百多萬兩白銀從英國和德國訂購了多艘戰艦,其中就有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等主力艦船,後又花費了2000多萬兩相繼在威海衛、天津、大連三地建造港口基地和招兵買馬,一躍成為了亞洲最強大的海軍,世界第六大艦隊(這裡面有水份)。

可是到了公元1888年清政府感覺自己的船艦夠強大了,同時清政府又每年向海軍投入數百萬兩白銀,這直接給原本就不夠富裕的清朝政府極大的財政壓力。最後在戶部尚書,即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主張下,嚴禁北洋水師再添加新的"艦、炮、軍火,隨之而來的就是經費大幅度的縮減。由於軍費的減少使得這龐大的水師艦隊開始變的舉步維艱,首先就是燃料的問題,當時的丁汝昌曾經數次寫信給開平煤礦總辦趙翼要求重新煉製優質煤炭,給北洋艦隊使用,因為當時北洋艦隊的燃料都是來自開平煤礦。

可是總辦張翼根本不予理會,一是北洋水師的報價太低,根本買不起優質煤;二是朝廷大員和張翼多有瓜葛,甚至連直隸衙門也有開平煤礦的股份,丁汝昌根本拿他沒辦法。由於煤炭太過劣質導致北洋艦隊根本運轉不起來。隨之而來就是鍋爐問題,由於年久失修老化,大部分船艦的鍋爐已經達到了極限。有的鍋爐已經完全報廢,作為當時船艦的心臟,鍋爐一旦有了問題,整艘船就已經成為了固定的海上靶子。甲午海戰前夕,當時的丁汝昌多次上報朝廷請求更換鍋爐,可是由於戶部的政令在此,根本沒人理會。

接下來就是炮彈的問題,由於多年未添置新的炮彈,導致整個北洋艦隊急缺炮彈。有的船只有一發炮彈,其他的都是練習彈,更有甚者有的船竟然用起了實心炮彈(也就是大鐵蛋子)。更搞笑的實心炮彈大多數還多有尺寸不合格,無法使用的。可以想像一下,在兩支艦隊開戰時,北洋艦隊打出去的鐵疙瘩能否擊沉敵國的軍艦呢?最後是戰艦的問題,由於年久失修,甲午前原本擁有數艘大型戰艦的北洋艦隊開戰後竟只有兩艘戰艦是可以打仗的。同時這些軍艦都是要不缺尾炮,要不就缺主炮,威遠艦的主炮都還是幾十年前的大炮,根本無法轉動。而同時的日本「以國賭運」,購買了大量新式戰艦,中日海軍力量的對比也發生了逆轉。

第二:黨爭問題

光緒時期,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鴻章為代表的北洋洋務派關係日益惡化。其實也就是帝黨和淮軍的爭奪,因為光緒帝是翁同龢的門生,所以也稱「帝黨」。光緒帝認為李鴻章太過軟弱,所以也就向著清流派打壓淮軍。由於黨爭錯綜複雜我就簡單一件,首先帝黨對淮軍的攻擊首先從質疑其戰鬥力開始。清流言官一直認為淮軍畏縮懼敵並深恨痛之。開戰時御史王鵬運在奏陳軍務片中提到,「將牟未經戰陣,遇敵膽怯,林泰曾、方伯謙其明驗也」。同時翁同龢開始調集自己的湘軍和粵軍還有其他地方的軍隊北上禦敵。可是由於這些被清朝予以重任的軍隊缺乏訓練,有的還是臨時招募,其戰鬥力與已經進入朝鮮的淮軍,還有相當距離。而且這些軍隊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一遇戰事就立馬逃跑。其二便是打擊淮系的文武大臣,幾乎整個淮系全部被彈劾和打壓,除了掌管京軍的聶士成以外。其中還包括了史上著名的幾個人物,如丁汝昌、劉步蟾、葉志超、衛汝貴等等一些大臣,幾乎無系善終。

帝三:腐敗內爭 北洋海軍部分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水師後勤管理腐敗,福建人把持著整個艦隊日常職能,甚至在戰鬥中,管帶還在岸上嫖妓。由於創業初期大部分海軍高官都是福建人,所以水師也就由福建人掌控。可是李鴻章並不想這樣,後來調丁汝昌為水師提督,而留學英國 船政學堂畢業的劉步蟾 卻成了下屬加上丁汝昌為人性格跋扈,對屈居於丁汝昌之下感到不滿。劉步蟾便利用鄉情,聯合閩籍軍官,與丁汝昌明爭暗鬥。甚至以劉步蟾的閩黨還逼走了水師教習英國人琅威里。丁汝昌曾經改變這種情況,可是根本無濟於事。

而且北洋艦隊和陸軍的關係的也不融洽。開戰時駐守在山東威海衛的鞏軍和綏軍由於缺乏海軍的配合,被日軍像拔釘子一樣一個個炮台和要塞被拔掉。佔領這些炮台後便掉頭猛轟北洋艦隊導致北洋艦隊未出港就被打的全軍覆沒。實際上早在日軍猛攻威海衛的炮台時,丁汝昌就要求將海岸上的炮台和碉堡全部炸掉防止落入日本人之手,可是鞏軍和綏軍將領戴宗騫執意反對。結果在日軍的猛攻下,守衛炮台的山東鞏軍全部戰死,日軍佔領了炮台,隨即用大炮猛轟北洋水師的軍艦。後來由於戰役失敗,戴宗騫自盡殉國。至此,協同北洋水師作戰的陸軍,全軍覆沒。

其實後來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戰略軍備和人員訓練等。特別是戰略問題,整個戰爭期間海戰和陸戰幾乎沒有準確的目標,各自為戰,混亂不堪。而日本海軍則制定了明確的作戰預案,是以奪取制海權為中心的海軍制勝的方案。從而使聯合艦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導致北洋水師戰略上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在軍備上更是一塌糊塗,如果海上作戰失敗情有可原的話,那麼陸軍方面幾乎所有人認為清軍會靠人數優勢來擊敗日軍。沒想到卻是號稱擁有「百萬大軍」的清軍再短短几十天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還差點打到北京城不得不說呀八旗綠營的這種腐朽和頑固的制度,已經不能勝任當時的戰爭形式了。

北洋海軍的確曾經是"亞洲第一",但僅僅只是1888年的"亞洲第一",在1888年這個時間點上,中日海軍實力對比的贏家是中國。所以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裡,因為北洋海軍的存在,中國的沿海保持了數年的平靜,李鴻章才有底氣說出(北洋海軍)"就渤海門戶而言,已有深固不搖之勢"的豪言。終於在公元1894年中日戰爭之間「亞洲第一」北洋艦隊得到了訓練和驗證,其後果就是中國在未來五十年里抬不起頭,受盡了侮辱。無疑肯定是日本成了這場「遊戲」中的最後贏家。中國洋務運動先賢們三十餘年的艱難努力成果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如果說這場戰爭是由於慈溪太后挪用了軍費才失敗倒不如說是光緒帝和李鴻章之間的鬥爭的結果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當初大力籌建海軍最得力的人(光緒皇帝)竟成了極力反對,甚至於打擊和打壓海軍的人,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和一個國家的悲哀。清末的政治矛盾非常複雜和無奈,為了一點的蠅頭小利變毀掉一個國家的基礎。事實上整個甲午戰爭期間其實幾乎就是李鴻章個人和日本人在打仗,和其他人沒有一點關係,甚至還拍手相告的說打倒了自己的政敵。李鴻章確實由於戰爭的失敗被光緒帝的帝黨所打敗。可他們卻不知道的是自己不僅打敗了李鴻章,還打敗整個國家,甚至直到現在都還產生著深重的影響。


表面看是這樣,但如果從深處挖,則有如下三點:

1.雖然說不信命,但國運這個東西卻不信不行。晚清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時候,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整個社會都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了,而且內部也已腐朽不堪。儘管有過短暫的同光中興,但那其實是統治階級不瞎折騰民眾自發發展的結果。

2.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統治階級並不知道如何向國外學習,甚至也不知道或者不願意做出改變來適應社會變革,依然是唯我獨尊。特別是後期想改也來不及了,以至於武昌起義一下子就讓清朝覆滅了。說白了,人心散了。

3.中國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朝廷大臣都不具備變革的能力,也白白喪失了機會。儘管有過洋務運動,但那既不徹底,也不深刻,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還不行。

所以,中國不敗的理由在哪裡呢


李鴻章們又開始活動了!賣國吃回扣時髦呀??,不知廉恥!


再撥雙倍的款,北洋也是全軍覆沒。甲午之戰敗在政治,敗在陸戰。海軍起碼還打了兩場勢均力敵的戰鬥。陸軍一觸即潰。

威海,旅順要塞先後失手,北洋艦隊被我們自己的要塞炮轟的全軍覆沒。這些炮本來是用來對付聯合艦隊的。


有一定原因 剋扣軍費 八年沒有給李軍費一分 慈溪太后挪用了軍費 光緒帝和李鴻章之間的鬥爭 當初大力籌建海軍最得力的人(光緒皇帝)竟成了極力反對,甚至於打擊和打壓海軍的人,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和一個國家的悲哀。清末的政治矛盾非常複雜和無奈,為了一點的蠅頭小利變毀掉一個國家的基礎。事實上整個甲午戰爭期間其實幾乎就是李鴻章個人和日本人在打仗,和其他人沒有一點關係,甚至還拍手相告的說打倒了自己的政敵。李鴻章確實由於戰爭的失敗被光緒帝的帝黨所打敗。可他們卻不知道的是自己不僅打敗了李鴻章,還打敗整個國家,甚至直到現在都還產生著深重的影響。


感謝邀請,這只是一個方面,軍紀渙散,後期武器裝備落後,訓練鬆弛,最主要的原因清政府不重視,戰場指揮官指揮不力等。


推薦閱讀:

17位國寶級歷史大家,聯手寫了部中國通史,好看到根本停不下來!
美國宣傳片中的侵華日軍暴行
革命者的豪氣
一名鄉村歷史教師的困境與求索

TAG:歷史 | 翁同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