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投降的名將不少,有的甚至功成名就,為何于禁下場凄慘?


于禁或許是三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背景帝,因為我們每每提及武聖人關羽的業績時都會說「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于禁不是一般人,他乃曹魏陣營的「五子良將」之一。正因為于禁是名將,才越發顯得關羽的牛逼。

于禁絕非浪得虛名,他以治軍嚴謹著稱。公元197年,張綉第一次投降曹操後突然反叛,曹軍措手不及,全軍潰逃。在亂軍之中,唯有于禁所率領的數百名士兵一直保持陣型,且戰且退,「雖有死傷不相離」(《三國志》),漸漸遏止了敵人的進攻。

待敵軍退去後,于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途中遇見部分青州兵違法亂紀劫掠百姓,他怒而率部清剿。青州兵是曹操早期特別倚重的一個軍團,他們平時多有驕橫跋扈的行為,曹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曹軍194年屠殺搶劫徐州百姓事件中,青州兵就扮演了主角。此番于禁竟敢動青州兵,他們自然不會善罷甘休,馬上去找曹操告狀。

很快有人提醒于禁:你趕緊去跟老頭子說說情況吧,青州兵把你告了。于禁說,退敵事大,分辯事小。他先不慌不忙指揮士兵們構築好防禦工事,安營紮寨,然後才去拜見曹操,說明情況。曹操聽完不怒反喜,說于禁有「不可動之節,雖古之名將,何以加之!」,馬上封他為益壽亭侯。

于禁後來在滅呂布、打袁紹和一系列平叛行動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享受的待遇也是節節攀升,封邑達到1400戶。于禁個性剛毅,特別注重維護紀律和制度的嚴肅性,頗有法家思想,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他殺昌豨和接管朱靈的軍隊。

昌豨是山東境內一個擁兵自重的小軍閥(或者叫土匪頭目),曾反反覆復歸順反叛曹操N次,是個出爾反爾的投機分子,不過他和于禁是舊相識,私人關係不錯。昌豨最後一次反叛時,曹操派出了于禁去對付他,昌豨一看于禁圍城,很快就識趣投降了,想著再找機會反水。

昌豨投降後,大家都說把這貨綁了送由曹操親自處置,沒想到于禁不同意。于禁說,曹公之前常命令「圍而後降者不赦」,昌豨雖然是我的老朋友,我怎麼能因此違背曹公立下的規矩呢?說罷,他力排眾議,流著淚斬了昌豨。曹操聽後也感嘆說,真不該派于禁去,他一去昌豨肯定活不成。

朱靈原來是袁紹的部下,他在曹操早期和陶謙打仗時被派來支援曹操。來了後,他覺得曹操比袁紹有前途,就帶著自己的部隊轉而追隨了曹操,不再返回袁紹的陣營。朱靈跟著曹操東征西討,立下了不少功勞,但他仗著自己是帶著團隊加盟,平時有點不太受曹操管束,讓曹操很惱火。

有一天,曹操決定派人去剝奪朱靈的兵權,但派誰去非常難辦。朱靈一個人不足為慮,關鍵是他那一幫老部下很難鎮得住,弄不好就反了。最後,曹操派去了于禁。于禁帶著幾十個人大搖大擺進了朱靈的軍營,公開宣布了曹操的命令。所有人都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誰都知道于禁是一個嚴格照章辦事的狠角色。就這樣,于禁兵不血刃解除了朱靈兵權。

然而,于禁二十多年的的赫赫功勛卻在公元219年毀於一旦。那一年秋天,他在襄樊遇到了把自己打入人生底谷的男人--關羽。在襄樊之戰中,于禁率領的襄樊守軍全軍覆沒,自己也淪為了戰俘。

《三國志》描寫襄樊之戰的過程極其簡略,個中勝負的真實原因已經搞不清楚了。不過,于禁兵敗是確鑿無疑的,我想講的是他投降後的遭遇。關羽敗了後,他又被孫權接收,整整兩年後,他才隨著孫權派出的使者返回曹魏。那時曹操已死,曹丕已稱帝。

終於回家于禁恢復了爵位,還被拜為安遠將軍,似乎可以安度晚年了。不料,沒多久後曹丕卻故意讓人在一間屋子畫上于禁投降關羽,龐德不投降被殺的畫,並請于禁過來看。于禁看完後,受到刺激,就發病死了。他死後,謚號為偏貶義的「厲侯」,結局相當暗淡。

你可能會覺得,于禁咎由自取,誰叫他投降當戰俘呢?戰俘不是戰鬥英雄,結局暗淡很正常。如果你這樣想,可能是受抗日神劇影響太深。實際上,在三國時期,投降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五子良將」里的張遼、張郃和徐晃都是投降曹操後受重用的,降于禁的關羽自己也投降過。曹操手下曾經有一個叫魏種的官吏,194年張邈呂布叛曹時他也跟著叛變了。曹操抓住他後繼續重用他,魏種後來官至河內太守。220年,原屬劉備集團的孟達投降曹魏,曹丕「甚器愛之,使達為新城太守」,對他好得不得了。所以,投降本身不構成於禁晚景凄涼的理由。

那麼,于禁為什麼結局這麼悲催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他作為曹魏集團里赫赫有名的武將,屈膝投降,嚴重打擊了民心士氣。曹操得知消息後「哀嘆者久之」,氣得說于禁還不如像龐德那樣死了好。曹丕對於禁的態度更加複雜,一方面這是跟隨先帝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臣,雖然犯了錯,但還是該善待;另一方面覺得實在氣不過,就用畫來暗示于禁趕緊自己了結得了。

二是于禁的投降行為和自己信奉的治軍理念嚴重違背,他沒有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道」。于禁最看重軍紀嚴明,這裡面肯定包括不能投降。于禁殺了投降的昌豨,現在自己卻投降了,還有臉見人嗎?古代人常說重義輕生,用死來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是被推崇的行為,你于禁沒有做到。

但是,以上兩個原因還僅僅是表面上的,我覺得最本質的原因是:格局固化。

當時三國間的均衡態勢基本穩定,疆界也基本固定。原先遍地創業公司崛起的時代徹底過去了,現在是三個巨頭級的公司瓜分了所有的市場份額,形成近乎壟斷的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組織的重要性凸顯出來了,而人才的重要性則下降了。

在三國初期,幾乎每個老闆都在不擇手段地招攬人才,根本顧不上你是不是有投降經歷,越是小老闆越明顯,比如劉備。關羽投降曹操後幹了一段時間,跑回劉備身邊,劉備二話不說,該怎麼信任還怎麼信任。因為你搶到的人才越多,你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但是,到了219年,時局完全變了。魏蜀吳三國已經變成了巨頭,市場上幾乎沒有別的公司和它們競爭,任何人才想建功立業,只有從它們當中挑一個。這個時候就不是公司搶你,而是你求公司的時候了。

這時,你的能力也不再是最重要的東西,因為組織有自運行的能力,大部分時候你只需要按流程走。你的態度和忠誠反而是公司特別看重的,因為它要增強內部組織性。

三國中後期投降的人當中,也有待遇還不錯的,比如剛才說到的孟達,還有249年投降蜀國的魏國大將夏侯霸,但他們受到恩遇不是因為個人能力,而是政治拉攏的需要,做個表率給其他人看。不過,孟達後來還因為忠誠度的問題被逼反,又被司馬懿所滅。蜀國還重用了從曹魏投降過來的姜維,最主要原因是蜀國自己人才凋零,加上姜維確實忠誠度沒有問題,能力又出眾。

總體來看,189-280年間的三國時代,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人才的重要性在隨著市場競爭激烈而變得非常高,等到三國鼎立狀態形成、競爭歸於相對平靜時,人才重要性就顯著下降。而于禁就是在人才重要性下降的趨勢中投降的,所以他的結局不太好。


五子良將之首,于禁,唯一一個因投降而受辱於魏蜀吳三國的名將,特別是晚年重回母國時所受的屈辱,直接逼得于禁自殺,一代名將就此落得個凄慘收場!

本來勝敗乃兵家常事,古代戰敗投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三國投降的名將更是不少,諸如關羽,張郃,張遼等等,皆做過降臣,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在後世的名聲,不過獨獨于禁卻因此名聲掃地,為何如此呢?兩個原因: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于禁投降和當年關羽,張遼等人投降有個很大的差別,那便是所處的身份地位不同。當年關羽降曹時不過劉備手下一將領,沒多大名氣,張郃張遼則更是如此,張郃原為袁紹部將,袁紹烏巢兵敗後投降曹操,張遼本是呂布部下,曹操破呂布後生擒張遼,張遼因此降曹,二人在降曹前根本沒啥名氣,後來的威名都是跟隨著曹操打天下而來的!而于禁則不同,于禁成名很早,于禁早期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過無數功勛,是當時天下聞名的名將,官至左將軍,在曹操眾多外姓名將中,于禁更是第一位被授予假節鉞之權的人,當時所處的地位甚至超過的曹魏名將曹仁。而于禁是帶著這樣的「榮耀光環」向關羽下跪投降,苟且偷生的,又怎能不受時人鄙視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也許帶著「榮耀光環」投降還有一絲餘地吧,畢竟古代也有成名後投降依舊被後人稱道的英雄,像越王勾踐,「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于禁說不定也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呢?不過老天卻沒給他這個機會,而是一棒子將他敲得死死的,而這個「執棒者」正是和他一同被俘的副將龐德,龐德當時的地位是遠不如于禁的,但戰敗被俘時他卻表現出了極高的氣節,寧死不降關羽,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這樣一對比,于禁則更是無地自容了!

後來關羽被東吳所殺,于禁作為關羽的俘虜輾轉來到了孫吳地盤,在這裡也是受盡了屈辱,其中虞翻辱于禁的故事更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公元221年,曹丕稱帝,孫權向北稱臣,為表誠意,將當年的曹魏名將于禁送回魏國,而此時的于禁早已不受國人的歡迎,他整天面對的都是異樣的眼神,聽到的亦是冷嘲熱諷之語。

來後君主曹丕送給他的一幅畫,徹底打消了于禁苟活的念頭,這幅畫畫了什麼呢?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註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呂布反覆投降,風評不好,被大耳一句話送了性命。劉備自己也是反覆投靠,但是人家混成了皇帝,而且一直是忠於恢復漢室的旗號,所以概念就不一樣了。關羽降曹操,卻反倒被曹操欣賞,倚重,因為關羽不但能力強,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範。張遼,張郃等人的投降,既有形勢問題,更重要的是,前任君主的不重用,投靠新主後,卻煥發光彩。不過,投降背叛總不是忠義之人該乾的事,特別是在一個建立君主的政體內,強調忠誠更是重要。比如,三國鼎立之後,都是以國家君主形勢對抗,除非是內部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比如夏侯霸,淮南三叛等等,否則主動投敵和陣前投敵都是絕對的節氣問題了。而于禁的投降既有節氣的問題,還有政治氣候的問題,甚至有政治博弈的因素。

(其實當時的很多投靠或投降多發生在軍閥割據時代,本質上屬於東漢朝廷。)

于禁的投降,已經接近三國局勢形成的時候,而且曹操在襄樊之戰前,已然稱王,離皇帝雖只差一步,但是魏王體制已經形成。所以,于禁的投降,自然和當年在各個軍閥當中投降來,投降去的呂布,劉備不一樣,更是和關羽,張遼,張郃等人的投降有本質的不同,再說,曹操可沒有虧待過於禁,如果于禁不降,有極大的機會成為「五子良將」之首。因為,于禁在曹魏軍中除了善戰外,還以威重聞名,就是讓軍隊害怕,不敢違反軍令的角色,就是這樣一個大將,卻投降了,讓人大跌眼鏡,更何況有龐德這樣一個參照物,更是無形中擴大了于禁投降的節氣問題。更要命的是,于禁的節氣還不止在這,于禁投降了關羽,就是蜀漢的人了。結果江陵一破,于禁又落到孫權手上,而且孫權又對於禁很好,于禁也坦然受了,從忠誠的角度,這不就是「二次變節」,所以,這也給於禁被羞辱而死,埋下伏筆。

(于禁投降時,軍閥已經吞併得差不多了,接近三國形成。)

于禁被孫權放回曹魏陣營時,曹操已經去世,不過,剛繼承了魏王的曹丕,此時並沒有為難於禁,還封官好言安撫于禁。但是,曹丕終究是奔著皇帝的寶座的,再加上和孫權的政治博弈,于禁的處境其實很不妙。前文說了,國家政治體制的形成,更是要強調忠誠的意義,于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於是,曹丕祭奠曹操時,畫水淹七軍時投降之態羞辱于禁,其實是向所有曹魏大臣表達一個信息,就是忠誠的重要性,也就是拿于禁做「殺雞儆猴」的犧牲品。另外,由於孫權要和蜀漢撕破臉皮,才拿于禁作為政治籌碼,放回曹魏。

(影視中登基的曹丕)

其實,孫權這麼做,是有好處的,第一,表示對曹丕的善意。第二,孫權待于禁是上賓,于禁自然也會為兩國合作,說說好話。第三,無形中也是對曹魏陣營昭示,他孫權的仁德,可能會吸引人才南下。(《三國志.孫權傳》記載東吳使者答曹丕話時說:「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特別是第三點,孫權之心,可見一斑。所以,曹丕乾脆拿于禁「殺雞儆猴」,既能化解孫權的居心,還能最後為曹魏的統治最後一用。


于禁是死於自己的羞愧之心,也是死於魏國大臣們的指指點點,更是死於曹丕的刻意羞辱。于禁之死,也算是史上絕無僅有的死法,非戰非病,真應了那句種何因得何國話了。

第一,于禁晚來失節,為了救助曹仁,與蜀將關羽決戰於樊城,因暴雨連連,樊城遭遇水災,魏軍不擅長水戰,被關羽打敗,龐德寧死不屈,關羽怒將龐德斬於陣前。作為老將的于禁,在眾人眼中鐵骨錚錚、忠心不二的于禁卻還不如龐德,投降於關羽,這真是跌破了眾人的眼睛,曹操對於禁大失所望。投降後的于禁被關羽關押在蜀國的荊州地。

第二,當關羽死後,于禁通過吳國孫權幫助回到了魏國,于禁可謂是歷經了多番波折才回到母國,當時的魏國的君主已非曹操,而是曹丕了,于禁見到曹丕後痛哭不止,曹丕稍加安慰,但從此後不論于禁走到何處,均感覺背後有人戳著他的脊梁骨,指責他的賣國賊,指責他有何顏面回到魏國。于禁在魏國的日子可謂是如履薄冰,謹小慎微。

第三,如果說魏國大臣們對於禁的指責是他的催命符,那麼魏國主君曹丕對於禁的暗暗指責則是送于禁歸西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曹操忌日當天,于禁請求去曹操墓碑前拜祭,曹丕應允,但卻命人將于禁降敵,龐德不屈的場景畫成了畫像放於曹操墓前,于禁來到曹操墓前,羞愧不已,暗自垂淚,感覺到已沒有苟活於世的必要了。

幾日後,于禁便發病而死。


投降後的命運取決於 降將自己的人品

如 呂布降曹操,卻被其殺!在如黃忠 馬超 降劉備 都得到了好的待遇!


軍閥混戰時期,趨利避害十分正常,旨在蓄勢待發。但于禁被捉時,曹操主宰朝政,可視為正統,且實力雄厚。而于禁自曹操起兵即隨左右,此時背叛,有如棄明投暗,貪生怕死,理上說不通,故無好果吃。再如關羽第一次被捉投降正處在劉備如喪家之犬,且有兩嫂為由之時,故可理解原諒。如關在第二次被東吳活捉時再次投降,則會遺臭萬年。因那時劉已成氣候,關也是五虎上將了。


推薦閱讀:

淺析三國的滅亡
涼州之亂八 重建涼州
混亂的漢末和三國為何都沒事,統一的晉朝卻被五胡吊打?
多端寡要,好謀無斷——郭嘉何以看衰袁紹(二)
關羽配得起「武聖」這個稱號嗎?

TAG:歷史 | 于禁 | 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