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父母就算錯了也不會跟孩子認錯?


感謝邀請!

題主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糾結。

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定是有過這樣的經歷並且內心感到在父母面前有過一些事情讓自己很委屈。

透過現象看本質,想要找到答案或者方法,先要搞清楚,你的委屈經歷都是關於過去父母如何對你的,如果放眼未來,你是想多聽爸媽說:1/他們錯了,還是2/爸媽說,「我兒(閨女)說得好!」?

選項1/想從父母認錯中得到快感或者被認同。

父母永遠都願意為孩子付出的,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和父母玩些他們贏不了你的遊戲,尤其是能光明正大對父母說出「你錯了」讓他們不但不惱,還很開心的遊戲。

選項2/多陪父母聊天,國內外,家內外的大小事,發表自己的觀點的同時,多加一句口頭禪,「你說是吧?」,提高自己看問題分析問題能力,讓他們心服口服,不由自主地為你叫好,點頭稱是!


我補充一點,我覺得年代的代溝有一定的關係,在你的角度覺得這樣是錯,但從父母的出現點就不一定了;有時候他們還會據理力爭,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沒有錯。因為當一個人還沒有認為自己是錯的情況下,他怎麼可能會認錯呢?除非是為了委曲求全。所以你要父母認錯首先一點就是,一定要想辦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真的錯了,同時建議給父母點台階下


為什麼很多時候父母原本錯了,在事情上也不會認錯

大家好,我是燕子塢。我以一個提問者的身份,感謝各位友友參與回答。這個問題在表現上是一個隱形的話題,多數情況會導致愛也不能愛,恨也不能恨的局面。為了更好的認知與促進,讓我們一起思考。同時給予更多人以參考,認真對待所面對的事情。讓愛無隔應,讓愛減少誤解,讓愛無等待。

我提到了:以往的父母VS現在的父母

以往的父母,總是高高在上。常常以長輩的身份自居,掌握著事情對錯上絕對權威。忽略過程中感情細節上的認同,不注重過程中孩子性格的養成。這種專權下面,一直有一雙隱形的推手,試圖將自己變成與他們一樣的人。以前的人、現在的父母,感受到以往種種不好的弊端,自己都間接的受到迫害,不想讓孩子在受與自己同樣的苦,開始注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裡需求。提出:在對待事情上,我們要學會認錯與孩子共同成長。

可能有人會說,這種情況會歸咎在以往傳統教育上。我認為:就算是現在在做不好時,與以往沒有什麼會不一樣,甚至更遭!

這樣做就是好嗎?

在事情還處於過渡,父母權威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有衝突前,不存在傳統父母教育方式,與現代父母教育方式的區別。這樣的做法一定程度會出現土壤不服,認識不夠深刻。很大程度只是為做而做,在頻率上會是嘗試之後、稍微大點或長大後,心態就轉變了。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在你用心的做到關注他們時,會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越來越難管教。

好的理論與實踐,它存在現實中的差距。會不會持之以恆做你認為好的事情?這是我對觀點提出的質疑,希望最好言行合一做好示範,不要因說而說。

下面是我對認錯的看法:

我認為認錯,就是認識到錯誤,不在於只有言語認錯這一種表達方式,它很多時候可以是表現在對事物認錯上的態度。比如:這件事情有錯,成了一定的事實,改變不了,在認錯上意識到了,通過其他事情彌補。也是一種認錯,關鍵在於要看到認識錯誤的態度。

實際上不管以前,還是現在的父母,都不太適應用言語來告訴你:我錯了 都是通過事情反映出來,要學會讀懂這樣一種認錯的用意。

我對認錯的時間上給出了,稍微長大或長大以後就不會認錯。是通過前期孩子小的時候主動認錯,培養默契在到後期建立相互理解的基礎上,表現在事情上的認錯。旨在讓孩子理解你這種認錯方式,不在於言語就可以。用事情表現出來的認錯,或許就是一種最好的態度,中間是信任與認可。


勇於認錯是一種教養,學會認錯是一種修行。

認錯看起來不是件難事,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看到勇於認錯、會認錯的人。

孩子犯錯受批評,會找理由「他先打我的」;

員工受責備,會申辯「是別的部門沒配合」;

夫妻吵架時,會互相指責「是你先罵我的」。

可見,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並不容易。

認錯是一種能力,不能真誠為自己錯誤行為道歉的人,其實是無法真正反省、沒有勇氣承認過失的人,其本質是低自尊,低認知,自然也無法獲得別人的尊重。

很多人喜歡爭理,不願認錯,認為承認錯誤沒面子。即使非道歉不可,也盡量拖。

俗話說,「賢人爭不是,愚人爭理」,勇於承認錯誤其實是心胸更開闊的表現。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道歉越快越好,有人說48小時內道歉最好,但這個時間因人而異,原則上要在對方感到被漠視之前,因為被忽視帶給人的憤怒甚至大過事情本身。

古人有一首《誤觸人腳》詩很有意思:「碰了行人腳後路,告言得罪我當烹;此方引慝丘山重,彼卻厚情羽發輕。」即踩人腳了,趕緊緻歉。你將自己的罪過說得重如山,對方的怒火往往就會輕如毛。這說明,道歉還要態度誠懇。

還有人認為自己錯了才能道歉。然而,世上事多無對錯之分。心與心是有感應的,遇到蠻不講理的人,不妨低個頭,對方也會反省自己。

傷害、過錯就像一個傷口,而道歉像是一個縫合手術。如果手術過於粗糙或隨意,不僅對傷口無益,甚至會造成更深的傷害。撫平傷害,道歉是門必修課。

把責任推出去是容易的,但這也意味著把成長、真誠交流的機會斷送了。

縱使一件事中有90%是別人的錯,也要找到那10%屬於自己的錯,並且承認它。

每個人為自己的錯誤負起責任,這是成長的開始,也是贏得尊重與信任的開始。

有人雖然認錯道歉了,但話鋒一轉,馬上就開始分析對方的錯誤和責任:「雖然主要是我的錯,但你也有不對呀。」

譬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女藝人道歉事件。明明大號認錯道歉了,又在小號上叫屈,心口不一。

這麼做,即使前面的道歉再真誠,效果也歸於零。因為大家會感受到你道歉是假,後面的轉折才是本意。

所以,道歉就是道歉,非常單純。如果對對方有意見,可以另找合適的機會溝通,效果會更好。

如果服務員把菜湯灑到客人身上,趕緊說「對不起」,下一道菜上來時,又把菜湯潑到客人身上,再說「對不起」也只是枉然。

道歉之後如果沒有改正,會讓人覺得被敷衍和欺騙。

因此,一個會道歉的人應當像孔子最鍾愛的學生顏回一樣「不二過」,犯過的錯誤不再犯第二次,這樣才能真正獲得原諒和信任。

當我們真正在「認錯」這門課上畢業,就會發現:對不起,我錯了。其實是一句最打動人心的話。


父母有錯不會向孩子認錯的,我的父親向我認錯,我的眼淚流得不行!但父親也離我不遠了!沒有多久父親就走了,這就是父母不認錯的道理,這就是逼孩子堅強的道理,你認為對就看你的堅持!父母的不認錯,他明知是錯了也不會向子女認錯,等到向你認錯了,也就告訴你,你的堅持是對的認可了你,他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你了,所以這也是父母對你的愛,不認錯的父母一定要他們不認錯,認錯了就完了,他們也要走了,這就是人生!我現在才懂得父母不認錯的道理!因為他們都不在了!所以做子女的千萬不要父母向你認錯!認錯了,他們的人生也走盡了!等我懂得這道理了我也老了!所以父母的錯永遠是對的,錯的是我們的,倔強!但自己認為錯了,才知道父母是對子女的愛!所以我在流淚,心好酸!


這個就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太過深遠了,很多父母都是報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對待自己的孩子,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生的孩子,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錢,就應該讓孩子聽自己的,把孩子當做一件「物品」,而不是當做一個完整的「人」,總覺得自己是成年人,各方面經驗要比孩子豐富的多,孩子的認知能力太弱,不願意相信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為是錯誤的,好像會一直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錯誤不錯誤的孩子也分辨不了。

這樣的父母在中國佔了一大半,也正是這種教育的方式導致現在國家的整體教育一直處於落後地位。

父母報著這種教育態度,最終的結果一般就是孩子長大容易發生叛逆或者跟父母關係不好,而有些父母碰到了這樣的狀況,又是一直把錯誤指向自己的孩子,不斷的指責孩子不聽話不孝順等等讓孩子傷心的話語,並且會把別人家的孩子拿來進行比較,還會把自己孩子的「不聽話不孝順」行為說給親友、老師聽,極大程度上損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可以說,不少成為罪犯的人都是毀在了父母的這種教育問題上。但是當父母的卻永遠認識不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所犯的錯誤,很少有父母能夠自我反思,總認為自己把孩子辛辛苦苦的拉扯大,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孩子好,卻從不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也從不為自己的錯誤給孩子道歉,把自己的面子看的比孩子的前途還大。

不得不說,中國式的父母是用傳統的不良教育方式,一步一步的把孩子的前途「毀」在了自己手裡!


父母即使錯了也不道歉,這似乎說的是年長一些的父母。原因可能是

一.我是父母,我說的就是正確的。家長制的理念根深蒂固,認為父母就是天,沒有錯。

二.父母明明知道自己是錯了,可就是不願或拉不下面子給「小輩」認錯。「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實心裡內疚得很。

三.父母可能錯誤地認為「認錯以後」在孩子面前再也找不到「威嚴」,從此以後就無法去控制孩子了。


巜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我的父親母親一生中是有錯的,大人的過錯過失,我們作為子女的不會和他們計較的。但是父親在我10來歲的時候,曾經鄭重其事地向我認錯。這個事情,我是始終銘記於心的,卻是從來沒有示人,也許永遠不會示於人了。

現代的社會不一樣了,子女會對我們的過錯不單是批評指正,有時候還得認錯。只是沒有書面形式的檢查報告,暫時還沒有條件放入我的檔案資料袋裡面了。我想這是遲早的事了。但是我要說一聲,老人腦袋瓜不夠用了,你就是指正了批評了,隔天就忘了。你作為子女的還是睜一眼閉一眼的好。


謝邀。這是不對的。是由封建家長制而造成的。總認為自己是長輩,拉不下面了,錯了也不承認。這是不對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他們模仿的標杆,錯了,主動向孩子承認,以後他錯了,他也學著你。再說,古人云,多年的父子,如兄弟。有事與孩子商量著辦,他們頭腦靈活,接收事物快。有些東西,得虛心向他們學習,有了這和睦氣氛,孩子就越發尊重你。這樣就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長。望斧正。


你好朋友謝謝您邀請!

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缺乏質疑和認錯的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中的「三綱五常」,比如三綱中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和夫為妻綱,「君為臣綱」中就是當君王讓臣子去死,臣子就不得不死,而且還要感謝君王的賞賜,這種賜死有時候是替君王承擔錯誤,也就是君王出現錯誤的「替死鬼」。

在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中,「三綱五常」的意思就是君父是不可能有錯誤的,即便是有錯誤也是臣子或者下屬或者孩子的錯誤,因為,君父的威信和面子大於天啊!作為臣子、下屬和兒女的不能質疑和懷疑自己的君父,不然就是不忠、不孝,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中大肆推崇所謂的「孝道」的原因,「二十四孝道」中很多東西是非常喪失人性的,而中國傳統文化中不推崇人性,只是一味地推崇人倫,也就是什麼長者為大、權者為大、金錢為大、死者為大等。


推薦閱讀:

TAG:不完美媽媽 | 成長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