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拿手機處理器和桌面處理器對比?
現在的智能手機發展太快了,跟以前比起來性能提升極大,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別,以前我們可能只能在手機上用用社交軟體,開開網頁,玩玩貪吃蛇,而現在,拍4K視頻、玩大型3D遊戲、使用各種移動版的電腦軟體(比如:office、PS等)、開幾十個手機應用都保持流暢等,性能極為強大,使得我們在很多情況下就能脫離電腦,僅僅使用手機就能完成各種事務,也給了我們一種錯覺:是不是移動處理器已經可以替代電腦CPU了呢?
各手機廠商發售手機時也常說到,我用了高通驍龍845、華為麒麟970、六核、八核、十核心等,特別是還會拿各種跑分來證明自己的手機性能有多優秀。我們可以來看看常用來比拼Geekbench分數上的處理器排名情況:
如果從分值來看的話,可以看到A11 Bionic吊打Intel Core i3,不過我們不能這麼對比,手機處理器跟電腦處理器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首先,兩者間的架構就不一樣,面向的應用對象不同;再有,核心面積/晶體管數目差異很大,電腦處理器的CISC有著複雜的指令集,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晶體管去實現而這個數量可是手機上的數倍之多;還有TDP問題,電腦處理器的部分晶體管在不工作時會提供不小的靜態功耗,在滿負荷下功耗更大,以Intel Core i7為例,其功耗在90W左右,而手機處理器頂多就5W——相當於X86上的超低電壓處理器功耗,性能差距可想而知。
總之,用兩者比較是非常不合理的,雖然現在的手機性能非常強大,但是還請部分有所誤解的人清醒一下吧。如果你覺得我分析得還不夠透徹,可以看一下我們網站的這篇文章:http://www.expreview.com/57834.html。
想了解更多有關科技、數碼、遊戲、硬體等專業問答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我們【超能網】頭條號。
千萬別和他們較真,因為CPU架構不同,指令集不同,運行環境也不同,現在壓根沒有統一的對比標準,沒有誰比誰強多少的說法。
除了常識和信仰以外,很多人可能覺得近幾年手機CPU進步很快,這個進度遠遠超過桌面CPU。像酷睿處理器都連續擠了好幾代牙膏了,單核性能每一代提升個位數都習慣了,到了第八代好歹加了兩個核才有了明顯的多核性能增強;而手機CPU(尤其是蘋果A系)每升級一代不管是哪方面不提升個40%以上都不好意思出來打招呼,安卓這邊更是熱衷於堆核心,八核以上的CPU越來越多,別忘了很多人家的電腦還是雙核呢!再加上手機廠商的大肆宣傳,這麼幾年下來,就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手機CPU的性能已經超過電腦CPU了。
手機CPU和桌面CPU的對比分數目前沒有很嚴謹的,也就看看就好。儘管最新的手機CPU核心數量很多,但真要拿出架構設計、緩存結構、指令集和晶體管規模來說的話,複雜程度和桌面CPU還是沒法比的。
如果說CPU性能很抽象不好表現,那遊戲畫面表現力誰更好總能一眼看出來吧?目前的手機遊戲畫面與PS4、PC端的大作完全沒法比,這一點眼睛不瞎都能看出來,就拿目前流行的吃雞手游來說,和PC端的《絕地求生》不管是材質、遠景還是光影都差距甚遠,當然這裡主要是體現了GPU方面的差距。
在一眾手機SOC里,蘋果的A11晶元相比目前的驍龍、麒麟等SOC在晶體管規模和L1,L2的規格相比確實明顯強一些,但是也絕不會像跑分軟體上那樣明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運行環境的不同。
明年搭載驍龍835處理器的WIN10筆記本就要上市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對比兩者性能區別的一個契機,真要比個高下的話到時候再看看吧。
因為在這些人的應用場景里…手機處理器的表現的確要比桌面處理器好…
桌面處理器主要提供通用計算能力…通用計算的優點就是什麼都能算…但算的效率不一定高…所以桌面提供了很多介面來擴展專用計算能力…也就是3D顯卡…DVD解壓卡…視頻壓縮卡啊…這類專用計算設備…這些設備採用的是DSP或者電路計算…效率極高…功耗極低…但問題就是整體成本會提高…
隨著桌面處理器性能的突飛猛進(前一陣地攤文里還鼓吹什麼摩爾定律…哪有這個定律)…很多專用設備都可以用桌面CPU直接完成計算了…所以很多XX卡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手機處理器則不同…手機處理器能源供應極其有限…功耗極低…這也就決定了手機處理器的通用計算能力極差…並且毫無提升空間…所有計算能力必須完全依靠專用處理器…
這就決定了手機能提供的功能是由手機處理器提供的…而桌面計算機的功能和處理器無關…
因為有了專用處理器…很多手機可以流暢解壓h265視頻…但很多桌面計算機卻解不了…即使是標壓i7處理器…解壓時的佔用率也超過60%…
所以…一些人的常用應用中…比如看看電影啊…錄錄視頻啊…看看網頁…玩玩遊戲…這些場景中…手機處理器的效果不亞於桌面處理器…以後就有了一個錯覺…認為手機處理器跑windows一樣效果很好…
手機處理器就是兩箱小轎車…桌面處理器是卡車…
確實省油確實快…轎車也能運一些小體積的貨物…但不等於轎車能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