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的「器官系統」教學方式有何利弊?


這個世界變化比較快的,包括醫學的教育,相信也是很快,因為很多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各種各樣的,包括圖片,包括視頻等資料,因此學習的速度一定會加快的。

在臨床醫學的教學中,僅就十幾年之前,我在做實習生之前的階段,分析一下利弊。

有關於科學,真正的蓬勃起來,是這幾百年的事兒,醫學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也在不斷的延伸,就我所在的血管外科,真正的蓬勃興起,也不過是這20年來的事兒。因此血管外科這個學科,在當年的臨床教學中,那還是比較弱的,大部分都是醫生在臨床中不斷再學習,最終歷練出來。比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從早期的比較大切口的血管搭橋逐漸轉化為內支架的治療。這個例子說明,教學和現實的脫節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在事物發展比較快的階段。所以說要求醫生語言和搜索能力是比較強的。

醫學的教學從基礎的生化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逐漸延伸出診斷學、各科的治療,包括內外婦兒,眼科,口腔,麻醉醫學等等,而血管外科又包含在外科里,除了有關於疾病本身之外,也要涉及到醫學心理學,醫生的人文課等等,所以可以看到,這就相當於一棵很粗壯的樹,血管外科是在那個分叉上。

所以可以看到臨床醫學的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個很系統的過程,至少是在醫學課程上的設計是有其合理性的,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看,醫生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技術問題並不是很大,但是醫學畢竟是一個實踐學科,並且是需要和人打交道,而且需要和生病的人或者對自己的身體有疑慮的人們打交道。在學校中,因為缺少實際的模擬場景,醫生會在臨床中不斷的去進階,直到成為一個注重技術和人文的醫生。在這個時候,醫生的修鍊也基本上算合格了。

至於說教育的方式,裡面的細節很多,參照當前其他行業的教育模式,大體是相通的,但是相信未來教育的多樣化,知識素材的多元化一定會促進醫學教育的儘快發展。


  • 目前國內臨床醫學教學模式多參考國外的方案,因為畢竟西醫源於西方,而西方文化重視客觀事實,注重邏輯,凡事要有根有據,所以西醫的講邏輯性,講循證。而題主問到的按器官系統的教學模式,個人認為比較直觀,從解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然後逐漸延伸到生理、病理、病理生理、再到這個器官、系統的疾病發展、診斷、治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弊端就是考試的時候不分系統和章節考,很容易把學渣整懵,尤其是診斷學。
  • 另外我感覺教材沒有利弊的區分,看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學,你可以不按照系統去複習,自己大融合,把你認為的弊端磨合一下。(僅個人觀點)
  • 以下附上幾個國外教材的目錄,其實和我們的中文教材是差不多的分節,所以說我們的教材也是相當牛的,不要小看它們。

(圖片是好幾年前的教材,僅給大家做個參考)


推薦閱讀:

怎樣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
地黃能不能降低血糖?
精神狀態較差,情緒低落,易感焦慮怎麼辦?
補心酒-治心血不足、驚悸怔忡

TAG:臨床醫學 | 健康 | 教育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