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與宋朝皆是以文治武,明朝卻沒有發生靖康之恥這樣的事件?
誰說明朝沒有靖康之恥這樣的事件?土木堡之變跟靖康之恥如出一轍,都是喪師辱國,君王朝臣被活捉的奇恥大辱。
所不同的是宋朝徽欽二帝身死塞外漠北,終身未能還朝。明英宗朱祁鎮卻被也先主動放還。這個結果的不同就在於兵部侍郎于謙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擁立新帝、陳兵備戰,堅守國都,堅持抵抗,反擊了也先的進一步入侵,使明英宗朱祁鎮成了也先手上毫無價值的一個俘虜。
如此一來,也先即便把朱祁鎮北掠,也不過多養一個吃飯的人,對明朝毫無威脅意義,所謂國無二君,也先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他就是要讓明朝國有二君,而陷入內亂。事實證明也許的高明之處,于謙即便有再大的本領,終歸是人臣,無力過問皇帝的家事。
最後朱祁鎮回到明帝國後被朱祁鈺軟禁起來,在朱祁鈺年邁生病之際發動了奪門之變,不但顛覆了天下,還誅殺了以于謙為代表的一乾重臣。一切都如也先算計,朱祁鎮還朝不但最後掀起政治風暴,還幫瓦剌除去了于謙等一干大敵。
當年宋高宗不鼓勵岳飛北伐迎回徽欽二帝,便是出於這種顧慮,歷史驚人相似,明朝卻未能阻止悲劇上演,終致釀成奪門之變。
我在「北宋靖康之恥和明朝土木堡之變,過程差不多,結果為何大不相同」這個問題已經詳細說明了,「土木堡之變」只是重大戰役失敗;「靖康之恥」是亡國之敗,此一敗作為朝代的宋朝已經消失,後面的宋朝只是一個地方政權。兩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以下我主要說說北宋的事情,一說大家就能明白為什麼明朝沒有「靖康之恥」。
(1)宋朝開創的「千年以文治國」時代,比過去的「武人治國」是歷史進步
眾所周知,宋仁宗作為宋朝第四帝時期發生了狄青被整個文臣集團造謠污衊氣死的惡性事件。論對武人的戕害,比「岳飛慘死」要惡劣百倍。
趙匡胤北宋開創了「千年文臣治國」的時代,屬於「以文制武」制衡時代。
「文臣」愛貪腐、不好殺生打仗;
「武將」不但好殺生愛打仗同樣愛貪腐。
相比較來說,「文臣」治國對於老百姓還是比較合適的,文臣對老百姓不好,喜歡用行政手段;武將如果不愛民,那可就不是行政而是刀槍了!
(2)花錢買太平思想,直接促發了「以文辱武」的宋朝主體歷史時期
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就「以文治武」,用文臣壓制武臣。最大的不足是導致對外容易苟且偷安。很可惜,宋真宗還真想苟且了,到了宋仁宗時期就是「以文辱武」。
宋神宗對西夏戰役就是如此。對武將非常不信任,卻對「愚蠢神棍」徐禧青睞有加。經過王安石改革,北宋實力大增遠遠高於西夏的情況下仍然慘敗。
北宋「以文辱武」輕視武將價值的思想非常嚴重。從宋仁宗到宋徽宗的近百年時間裡愈演愈烈,南宋也是如此。
(3)明朝根本沒有「以文辱武」的階段,真正掌握天下的一直是皇權
經過對宋朝的介紹,我們再來看看明朝。
明朝顯然沒有到「以文辱武」的地步。
朱元璋時期的文臣李善長本來就是臣子之首,徐達等武將也沒有治國的權力,文武制衡各管一攤兒的「以文制武」很明顯。
朱棣治國時期,根本就不是「以文治武」而是「特務統治文武下的以文治武」。
我們可以看看,從朱棣之後的明朝歷史,文臣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威風於武臣,但是,哪位知名文臣背後沒有一位宦官站著?
所以,北宋敗就敗在「皇權權力失衡」,明朝勝就勝在「皇權權力制衡」上。
明朝沒有出現靖康之恥這樣的事件?不不不,明朝其實出現過兩次類似的事件,只是沒有像宋朝那麼嚴重罷了,但是影響也不小。一是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二是公元1550年的「庚戌之變」,下面我將分別聊聊這兩次事件;
公元1449年,蒙古後裔也先率軍侵入大明,此時的皇帝是明英宗,時年英宗23歲,正值當年,意氣風發,此時的大明王朝也是如日中天,再加上大太監王振的蠱惑,明英宗竟然決定親征,不曾想明英宗已經沒有了他的老祖宗朱元璋那樣的天賦了,竟然在土木堡大敗,全軍覆沒,連英宗也被俘虜了。也先想用明英宗為政治籌碼威脅大明。可是,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挺身而出,他就是于謙,他認為「社稷為重,君為輕」,便和鄭太后一起擁立了英宗的弟弟為皇帝,是為「明代宗」,並親自組織參加指揮北京保衛戰,讓也先的二十二萬大軍沒有佔到便宜,最後退軍,放回了明英宗。可以這麼說,于謙保住了北京,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北京保衛戰油畫公元1550年的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連年來多次受到蒙古後裔「俺答」的襲擾。這一年,俺答本來想多搶一點,就往進推進了一步,可是大明的軍隊不堪一擊,俺答率軍直接攻入長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大明王朝危在旦夕,此時朝中以「嚴嵩」為首的都主張投降,可是時任禮部尚書的徐階認為俺答沒有滅亡大明的心,他只是想獲取更多的權益,所以他像嘉靖說「俺答送來的招降書,不是蒙古文寫的,是用漢字寫的,這是一個外交笑話,要俺答退到長城之外,再從新用蒙文寫一遍,就這樣回復俺答」。俺答果然大量搶掠以後退兵了,這個時候大明的勤王部隊已經到來。可以說,俺答是沒有想過要滅亡大明,只想獲得更多的權益,不是大明估計真的就止於嘉靖二十九年了。
由此可見,大明出現過兩次像靖康之恥的事件,「土木堡之變」沒有出現更嚴重的原因是因為于謙的奮力保衛北京;「庚戌之變」沒有出現更嚴重的原因是俺答目光短淺,只是想獲得權益,沒有想過要滅亡大明。
明朝沒有靖康之恥,沒別的,只是因為明朝有一個叫于謙的人。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全軍覆沒,被也先俘虜,也先覺得他是皇帝,頓時奇貨可居,準備拿來當開路先鋒。 朱祁鎮也非常有骨氣,充分展現自己作為明朝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本色:
【二十三日,也先擁上至大同城下,索金幣,約賂至即歸上。都督郭登閉門不納。上傳旨曰:朕與登有姻連,何外朕若此!登遣人傳奏曰:臣奉命守城!不敢擅啟閉。】
【初四日到紫荊關北空地駐紮,有通事都指揮岳謙與臣說,喜寧會說達達話,說他領哨馬進紫荊關,去搶北京。臣思喜寧頗知中國虛實,虜用恐其乘虛入關,當以岳謙所說奏聞。上曰:只憑著天理去。初五日,喜寧引前哨進紫荊關北口。初九日,喜寧等燒毀紫荊關,殺都御史孫祥。】
以上材料,出自《明實錄》和袁彬著《北征事迹》,不同的材料都記載著偉大的朱祁鎮大人事必躬親、不惜紆尊降貴為大明王朝的好朋友蒙古導遊的光榮事迹——照這麼鬧下去,不是于謙及時力挽狂瀾,立朱祁鈺為帝,你當土木堡不會比靖康之恥更慘?
明朝雖然沒有靖康之恥,但也有土木堡之變這種巨大恥辱,當然最後沒有亡國和南遷,之所以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似乎與重文輕武沒多大關係,主要在於以皇帝為主的統治階層懦弱與否。
歷史發展是充滿變數的也是輪迴的,宋朝發生了靖康之恥,明朝建立後第六次北伐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打的天元帝逃跑,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還有吳王朵兒只和代王達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多人,繳獲了北元寶璽、金銀印信、符敕等物品,堪稱北元版靖康之恥。幾十年後,年少熱血的明英宗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結果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的損失其實與宋朝靖康之恥差不多,也可以稱之為明朝版靖康之恥,只不過明朝處理方式得當,避免了亡國之災,沒有使這場災難真正成為靖康之恥那樣的亡國之禍。
宋朝重文輕武以後,之後朝代都是這種意識形態,明朝肯定也如此,明朝的土木堡之變也差不多與靖康之恥一樣了,都是皇帝被俘,雖然明英宗的後宮佳麗沒有被俘,但是隨行的滿朝文武都全軍覆沒了,而且瓦剌乘勝追擊打到北京城下,留守的官員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主張南遷,不是于謙力挽狂瀾估計就是一個複製版的靖康之恥了。
歷史的發展是充滿著變數的,並不是可以預料的,宋朝重文輕武的弊端有目共睹,那就是軍事不振,軍隊戰鬥力弱雞,而好處就是加強了皇帝集權,這也是宋朝之後元明清沒有出現權臣篡位,甚至很少有權臣的原因。
宋朝發生靖康之恥的原因主要兩點,一是太過重文輕武可以說是歷代之最二是皇帝太懦弱。
明朝雖然也是重文輕武,但並非像宋朝那樣嚴重,而且歷史發展到明朝,制度更加完善,明朝與清朝更是號稱君權高度集中朝代,面對北方蒙古是一直征戰。明太祖時八次北伐打的元朝殘餘勢力北元滅亡,北元滅亡後蒙古重新回歸部族狀態。明成祖時期繼續五征蒙古,按理說別說什麼靖康之恥,就是土木堡之變都不可以發生,原因就在於,明英宗偏偏要作死,非要佔據優勢而去送人頭,這跟重文輕武又能有什麼關係呢。
宋明兩朝都是重文輕武,雖然明朝有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還有世宗嘉靖帝時期的庚戌之變及其崇禎帝時期皇太極繞路攻至北京城下,都與靖康之恥差不多,但與重文輕武並沒有什麼關係,只能說明成祖朱棣當年遷都北京時,想著以攻代守,而朱棣也的確雄才大略在位期間打下明朝最大版圖,北京成為內地城市,後面皇帝不爭氣明朝國力衰弱領土縮水才造成北京幾次被兵臨城下,但是不同於宋朝皇帝的懦弱,明朝皇帝都是死磕到底,所以雖然有外敵幾次兵臨城下的恥辱,但都一一扛過去沒有成為真正的明朝版靖康之恥。
有沒有靖康之恥跟重文輕武沒多大關係,封建社會家天下中,最高統治者皇帝才是影響這個國家走向的人,徽欽二帝懦弱如此,靖康之恥能不發生嘛,明朝好歹還有直臣于謙與有骨氣的皇族,土木堡之變最危險時刻廢英宗為太上皇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死扛到底,才避免成為真正的明朝版靖康之恥。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社會更是。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除當代)最強盛的時期,其經濟發展位居世界第一。這樣的經濟狀況,誰沒事敢招惹它?就像當今哪個國家會隨隨便便去打美國一個道理。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思想極度開放的朝代,思想界異常活躍,明朝的思想家遠遠走在了同時期西方思想家的前面,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王陽明等。
明朝中國數學家先於牛頓發明了導數的數學工具,可惜直到最近才被認識到。
在工業上,當時的煤礦開採技術也領先於世界,很多礦藏開採和冶煉方面的技術都是從中國流傳入西方的。明末,中國湧現出了很多領先於世界的科學,比如瘟疫學、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等。
軍事上,明朝和西方國家也交過戰,明軍很輕易就用炮轟退了英艦和葡萄牙海軍。 明成祖時期還五次出征蒙古,攻佔越南,後方保障不在話下。
在國家建設上,進行大規模的建築活動,遷都,建紫禁城,南京大報國恩寺,武當山的建築群,還有大運河的疏浚工程,都是輝煌的一筆。
在對外關係上,鄭和七次下西洋,船隊由幾百隻龐大的船隻組成,裝滿了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國力的強大,強盛的唐朝也只是其九牛一毛。
在文化上,明成祖組織了永樂大典的編撰,總字數達到了幾億多字,可見規模之龐大 。
在天文上,14世紀中葉的《白猿獻三光圖》載有132幅雲圖,並與天氣變化聯繫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
在醫學上,1406年,朱棣等主持編成《普濟方》,載有藥方61739個,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1567年試行中國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開端,是醫學史上的重大成就,17世紀初傳入歐洲。 1596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出版刊行。
在化學上,1521年四川嘉州鑿成深達數百米的石油豎井;《本草綱目》中記載了276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蒸餾、蒸發等技術;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述冶煉技術。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問題。
誰說明朝沒有靖康之恥?明朝險些出了兩次靖康之恥2.0版!要不是蒙古人胃口沒有女真人那麼大,再加上有一位逆天改命的存在,明朝會比北宋更慘!
說起這兩次,一個是著名的土木之變,另一個名氣稍小一點,但也很有名氣——庚戌之變。土木之變一戰丟掉五十萬人加一個皇帝,要不是有于謙為明朝逆天改命,恐怕大明的國祚不是七十年就到了頭,就是要把「南明」提前提上議事日程。而庚戌之變,說實話實在是俺答胃口和膽略都不如金太宗,否則就按當時北京的守備力量,很難說會不會重蹈覆轍。
當然,有偶然,也有必然。明朝能挺過土木之變可以說是有于謙,而在庚戌之變的時候,文臣和武將的一把手分別是嚴嵩和仇鸞,兩個名列《奸臣傳》的大佬,還有個痴心道教的皇帝。俺答確實能力不如也先和金太宗,但是硬是沒打下北京,就不能說是純粹的偶然了。
讀《明史》的人會有一個發現,就是很多武將都是文官出身。不僅有前面說的于謙,著名的譚綸和李成梁也都是文臣。文臣不是不能統兵,也不是不能砍人,譚綸將軍一生就砍掉了兩萬餘首級。這就是明朝能比宋朝挺得久的第一個原因:文臣統兵,但是不是不能打仗。
第二個原因,宋朝中央對軍隊干預太多。太宗、真宗兩代皇帝,動輒就畫陣圖指授方略,這種遠隔千里瞎指揮的模式不打敗仗就見鬼了。實際上,整個宋朝的軍制,由於陳橋兵變和燭影斧聲,都處於一種嚴重被壓抑的狀態。所以狄青才被排擠,所以岳飛才成了死的唯一一個樞密。
第三個原因,就是明朝的周圍環境要比宋朝好的多。明朝面對的蒙古人雖然強大,但是很落後,而且內部矛盾重重,相對比較容易對付,更何況幽雲十六州還在明人手裡。而宋朝長期需要用肉搏來防禦河北大平原,身邊的契丹、女真還有党項人都太強,無力相較也情有可原。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明朝也是以文治武,為什麼沒有發生靖康之恥這樣的事件?首先這個問題應該有兩重意思吧?一是為什麼沒有發生被北方游牧民族輕易南下的事件,二是為什麼皇族為什麼沒有像北宋那樣集體被虜走。那石頭君就從這兩方面分別說一下。為什麼北方游牧民族沒能輕易南下?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明朝擁有了北宋沒有的地利,也就是明朝擁有了北宋建立時中原王朝就已經丟失的幽雲十六州。石頭君曾經多次論證過這個問題,這裡再簡單說明一下。首先幽雲十六州所在地既是長城所在地,有了幽雲十六州就有了修建長城的可能。
(歷代長城所在地基本都在幽雲十六州地區)
而這也正是明朝所做的。在所有中國古代的朝代里,明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最重視修建長城的朝代,沒有之一。修建長城這種做法雖然始自戰國時期,但真正如此系統如此長時間修建長城,並且在戰略高度以長城為依託系統地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朝代,可以說只有明朝。而且明朝所修建的長城長度遠超以往歷代,根據統計,明朝長城人工牆體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多公里,再加上兩千二百多公里的天然險長度,可以說在差不多一萬七千里的範圍內都針對北方游牧民族修建了堅固的防線,為歷代最長,使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難度大大增加。而歷史也再一次證明長城是非常有效的防禦措施。
再加上擁有了幽雲十六州之後,明朝也和漢唐一樣擁有了充足的馬場,使明朝的騎兵部隊跟北方游牧民族相比並不處於劣勢,因此終明一代,明朝基本始終能把蒙古各部阻礙在長城一線。
而北宋則根本沒有條件修建長城這個天險,而沒有了幽雲十六州,也失去了馬場,致使整個宋代騎兵都奇缺。而華北平原又是步兵對騎兵劣勢最大的地區,所以北宋軍隊無論怎樣布置,都對南下的游牧漁獵民族的騎兵無計可施,最終導致了靖康年的脆敗。
沒人給明朝皇族靖康年的待遇至於明朝皇族為什麼那麼「有血性」,沒有像北宋皇族那樣舉族束手就擒,反而「個個剛烈」,以身殉國?石頭君這裡不想否認明朝皇族的血性,但從客觀來說,血性在這時真的不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原因。而最關鍵的原因是,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入關清軍,都已經沒有攻陷汴梁的金軍那份「雅興」了。
首先是李自成,在攻陷洛陽之後,立馬就把在明朝地位十分重要,封藩在洛陽的福王朱常洵給殺了。儘管根據最新的考古發現,民間傳說的李自成和義軍把朱常洵給吃了的民間傳說並不可信,但抓住就殺了是沒有疑問的。所以崇禎皇帝在北京被圍,跑不了了之後去自殺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了,因為他百分之百確定,李自成破城之後不可能有自己的活路,與其受辱之後被殺,肯定還不如自我了斷受罪少點。
而至於清朝入關以後,南明皇室其實並沒有比北宋皇室表現的更有「氣節」,只是沒有北宋皇室的運氣而已。南明三個皇帝,弘光帝朱由崧是在安徽蕪湖被清軍俘虜之後背押往北京,在北京被關了半年多,期間有記載說他還經常酣飲作樂,最後在北京和其它十幾個明朝皇族一起被處死。
(南明弘光帝,在北京被斬首)
而名氣最大,氣候也最大的永曆帝朱由榔,則是先逃入緬甸,後被緬甸國王俘虜之後獻給吳三桂,也是被關押了半年多之後,被吳三桂勒死。
(南明永曆帝,在昆明被勒死)
而唯一一個表現地有些氣節的其實還是名氣和影響最小的隆武帝朱聿鍵了,他在福建被鄭成功他爹鄭芝龍立為皇帝,後來在福建汀州被俘之後,據說他絕食而死。但同時也有說法說他被清軍包圍之後亂箭射死。
(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絕食而死)
所以從明皇室的結果來看,並沒有看出比北宋皇室多出多少氣節,而只是他們所面臨的敵人比北宋的敵人更加冷酷,沒有給他們太多受辱的機會而已。
總而言之,明朝和宋朝這兩個以文治武的朝代,總體上除了個別時期之外,軍事實力都比較弱,只是明朝因為有了長城的地利,所以比北宋堅持的長久一些,但最終的結果沒有太多不同。宋朝和明朝都是由漢人統治的,兩個比較鼎盛的王朝,都存在自己鮮明的特徵。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命運:即亡於少數民族的入侵。宋亡於蒙古人即元朝,明亡於滿人,即清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首先出自日本史學家的論述中,主要是用來渲染漢人政權的沒落,同時為自己的入侵找理由,是一種詆毀中華文明的論調。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出一些歷史規律和結論。
宋朝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靖康之難,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了東京(即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一番,更為恥辱的是俘虜了漢人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的皇族子弟、後宮嬪妃、王公貴族等,後來才有了岳飛的精忠報國,發誓要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宗,正所謂:「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而在北宋滅亡後,南宋也發生過一次與少數民族的大戰,更為特別的是,這次大戰發生在海上,史稱「崖山海戰」這次大戰也是宋元之間的最後大決戰,沒想到擅長野外騎兵作戰的蒙古人居然以少勝多,宋少帝在大臣的陪伴下,投海自盡,趙家王朝自此隕落,漢人的南宋政權也破滅了,蒙古人建立了元朝。
宋朝就是在一次次的外敵入侵,一次次的妥協賠款,漸漸的消亡了,其實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強盛王朝,國家十分的富裕。從「清明上河圖」就可以看出來,那是商貿十分發達,近代紙幣、客棧、物流業都是那個時候發芽的,只是宋朝的從唐朝那裡接過政權,被唐代末年,各地節度使搞軍閥割據,軍閥混戰給嚇怕了。以至於宋朝重文輕武,嚴重的收縮了地方武裝,剝奪了地方財政權,使得宋朝在周邊少數民族環繞的情況下,「一打就跪,一跪就賠錢」。尤其是蒙古人驍勇善戰、善騎射,敢衝鋒,在文人當權的宋朝,這絕對是無法抵擋的。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從一個叫花子,當上起義軍的領袖,繼而推翻了蒙古人的政權,建立朱明政權。眾所周知,宋亡於外敵,而明朝實際上亡於內政,明朝後期皇帝基本上都不幹正事,愛打仗的,愛木工的,不上朝的,比比皆是。再加上朝野上下,東廠、錦衣衛動不動就搞「白色恐怖」,最後在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後,給了滿清可乘之機。但是實際上明朝和宋朝相比,外患很輕,蒙古人被打敗後,內部矛盾重重,無力南顧。
就連滿清八旗實力也比不上明朝,明朝經過萬曆年間的的改革,國家實力還是不錯的,只是經過閹宦和東林黨的爭鬥,是國家的政體鬆散,官場腐敗、民怨沸騰,皇帝治國無能,誅殺能臣,晚期缺乏能打仗的將帥,以至於國破,崇禎皇帝也自縊於煤山,令人唏噓。
因此,雖然明朝沒有靖康之變,但是下場同樣和宋朝一樣凄慘。
宋朝對武將的壓制和防範是從趙匡胤從武將取得政權開始的,不是對武將,而是對所有用兵之處都進行防範,是以文壓武,壓制的是整個帶兵的能力!明朝對用兵從來都是重視的,從朱元璋到朱棣都是重用武將作戰,戰功是被高度表彰的,就算後來用了一些文官做監軍甚至大帥,但是推崇的還是武功,大批懂武事的文官取得戰功之後被大力提拔,和宋朝取得戰功的表彰力度不可同日而語,明朝不僅有武將,還有一大批文官出身又深通武備的人才輩出,比如,王陽明,袁崇煥,孫承宗,熊廷弼,楊嗣昌,整個官場文化氛圍是天壤之別,文人通武事以受重用來解國家之難,而不是文人鄙視武事蔑視武事,自然就不通武事瞎指揮的為相者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