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關於慈禧的小故事?


拍馬屁這個說法雖說是從遠古時期就有,但這一名詞確卻出現的時間是元朝,蒙古族百姓牽著馬相遇時,雙方都會拍拍對方馬屁股,順帶說幾句好話讚賞一下,博取馬主人的歡心。就算馬瘦弱劣質,也得違心誇幾句。可是拍馬屁也是個技術活,拍到馬腿上去就不好了。

慈禧太后作為晚清四十七年的統治者,無人能敵,三次政變奪權皆成功了,她咳嗽一聲整個中國都得動起來,她發起怒來,死幾千上萬人都是小問題。她也有犯錯尷尬的時候,能安之若素化解的沒幾人,大多數人生怕說錯一句話給自己帶來抄家滅族的罪,而大太監李蓮英正是前者。

慈禧喜歡新潮的COSPLAY,因此流傳下很多她COSPLAY的照片,而喜歡這東西最大的原因就是慈禧本人愛看京劇,喜歡裡面的人物、故事和演員。慈禧看的開心,就會賞賜演員藝人一點東西,金銀財寶、加官進爵、服飾美食等等。

一次慈禧老佛爺看完著名京劇武生演員楊小樓的戲後,便命人把他召到跟前,仔細瞧瞧仔細問問,說完話後就指著滿桌子的糕點甜品說:「想吃什麼自己拿,帶回去吃吧。」楊小樓連忙磕頭謝恩,但他心裡不想要這幾塊只滿足口腹之慾的食物,就壯著膽子說:「多謝老佛爺好意,但這些貴重東西,奴才實在不敢奢望,想請您恩賜點別的東西。」

慈禧心情不錯,便應稱著詢問楊小樓你要些什麼。楊小樓背後全濕了,心想自己賭對了,再次叩首:「小人不敢奢望什麼,就想要沾點老佛爺您的福氣,能否賜下一字墨寶給奴才,好讓奴才做傳家寶。」慈禧一聽還有人不要別的要自己墨寶,心裡挺開心的,便答應下來,命人擺上文房四寶。

慈禧提筆便寫下一個大「福」字,站在一旁的小王爺看了看慈禧的字,再看了看慈禧的臉,悄悄地說:「福字不是「示」字旁嗎,今兒個怎是「衣」字旁。」楊小樓一看還真寫錯了,帶回去必遭他人非議,豈不是欺君之罪,那不死定了?但不拿就是不給面子,更是找死。

楊小樓只能把頭低的更下了,當起了鴕鳥,當聽不見看不見,先得過且過著看情況,生死就在這一會。慈禧聽到了旁邊小王爺的話,自然也發現了,有點不好意思,她既不想楊小樓拿錯字回家顯擺讓人議論,更不好再要回來,這可怎麼辦。

旁邊的李蓮英看著「一觸即發」的情況,動起了腦筋,一瞬間就想到了辦法,樂呵呵地對楊小樓說:「老佛爺齊天的洪福,比天下所有人都多,多出一點也是再正常不過,這是老佛爺故意為之的啊,希望你多一點福。」楊小樓一聽連忙應和,對對對,公公說的沒錯,這萬人之上的福氣奴才要不起,不敢領啊。

慈禧一聽,說的不錯,就順水推舟說道:「好吧,隔天再賜你福氣。」這事算是完結了,賓主盡歡,誰都好,沒損失什麼。不得不說,李蓮英當這麼多年皇城大太監,還是有點過人之處的。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清朝那些事兒。(本文約500字,閱讀需時2分)

關於慈禧的傳聞很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慈禧也是貓奴!

根據文獻和清宮傳世文物可知,慈禧太后很喜歡貓貓狗狗。

貓咪這種動物對主人有時候高冷有時候又特別粘人,是當下很多人養寵物的首選。

古人也養貓,百姓養貓重在抓老鼠保護糧食,統治者也有養貓的,可能有人聽過明朝時嘉靖皇帝養貓,但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是一個重度鏟屎官。

據當時的宮女回憶,慈禧太后養了一隻白貓,老佛爺對它疼愛得不得了,把它當做自己的「心尖子」,宮裡的人給它取名字叫玉獅子。每次宮裡大掃除時怕驚跑了貓咪,掌事的太監還專門派人看管玉獅子。

這隻貓「渾身雪白,兩隻耳朵尖上有一撮尖尖的毛,像猞猁似的,毛底下兩邊有兩片桃樹葉形的黑黑的絨毛長在耳朵尖上,短短的腿,黑黃眼睛,豎起粗粗的一支尾巴,烏黑油亮,一根雜毛沒有,特別顯眼。」

有一次慈禧太后駕到,宮女太監們連忙恭迎老佛爺,但玉獅子「在方凳的紅絨毛墊上睡著,打著輕輕的均勻的呼嚕。」就算老佛爺來了,人家貓咪該睡還是要睡,一幅懶洋洋的樣子。

慈溪太后不僅愛貓,也喜歡養狗。

養狗的地方有兩處,一個在紫禁城內,為「內養狗處」,一個在東華門外的南池子大街,為「外養狗處」,養狗的地方不是狗窩狗棚,而是有專門的屋子,還有專人看管,據史料記載:「內養狗處頭目、副頭目各二人,外養狗處頭目、副頭目各六人,筆帖式三人。」

筆者曾經在承德避暑山莊考察時,拍到了慈禧太后當年給寵物狗穿的衣服,現分享給大家。

慈禧太后給狗穿的衣服

參考文獻:

金易:《宮女談往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170-171頁。

(清)黃本驥撰:《黃本驥集》第2冊,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第934頁。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熊二讀史。


文/搞哥讀史

慈禧是清朝末年,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從一個普通官員家庭出身的女子,入宮選秀為妃,再一步步登上大清權力巔峰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傳奇。加上宮闈秘事自古以來都是大家喜歡八卦的重要話題,因此關於慈禧的各類正傳野史傳奇演義故事層出不窮,許多都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在這裡,我們講一個關於慈禧的比較偏門的小故事。

一、

慈禧姓葉赫那拉氏,父親為安徽寧池廣太道葉赫那拉·惠征,算是出身於一個比較普通的官宦家庭。慈禧剛入宮時,被封為「蘭貴人」,不久後她的父親便去世了,留下一個非常孱弱的母家,在慈禧的「仕途」上幾乎完全起不到任何幫助。

不過,慈禧的運氣是比較好的。在咸豐六年(1856年),當時已經晉陞為懿嬪的慈禧,為咸豐生下了皇長子載淳,這也是咸豐一生中唯一的兒子。所以在咸豐死後,靠著載淳繼承皇位,慈禧母憑子貴,30多歲就當上了大清國的皇太后。

如果說慈禧的後半生,是靠自己的政治手腕逐步奪取了最高權力,那她的前半生,幾乎都是靠著運氣爬上太后這個位子的。

二、

上面是故事背景,我們看到,慈禧在當上皇太后前,始終都是貴妃側室的身份,沒有當過一天正宮皇后。所以,雖然慈安慈禧兩宮太后並尊,但在許多場合之下,慈禧都要屈居慈安太后之後,這對於心高氣傲的慈禧來說,是很難接受的。這也成為了慈禧後半生的一個心病。要是誰有意或無意在這一點上觸怒慈禧,都會遭到她的嫉恨。

根據許多私家筆記的記載,慈禧太后和自己的兒媳婦——同治皇后間的關係很差,尤其是在同治病重以後,兩人經常發生衝突。胡思敬的《國聞備乘》記載,同治有一次病重,嘉順皇后前往探視,慈禧卻以她探病沒有先告訴自己一聲為由,大加斥責。同治皇后反駁道:「妾乘鳳輦從大清門入,天下皆知,今入宮問皇帝疾,有何罪名而勞太后詰問?」

大清門是紫禁城規格最重的一道門,在后妃之中,惟有皇后在大婚之日,方能從此門入。所以皇后說「妾乘鳳輦從大清門入」,便是諷刺慈禧沒有當過中宮娘娘。這句話也惹得慈禧大怒,將皇后狠狠咒罵了一頓。後來同治駕崩,皇后不久就跟著死亡,或許就與她跟慈禧之間的矛盾有關。

三、

還有一個故事,是一個倒霉的大臣,不小心觸犯了慈禧的這個禁忌,遭慈禧懷恨在心。

這個大臣名為張蔭桓,是後來戊戌變法的健將之一。有一次,張蔭桓出使英國,途中買了一個祖母綠戒指和紅寶石戒指,回國後進獻給慈禧和光緒。

因為祖母綠價值較高,張蔭桓特地把祖母綠送給慈禧,紅寶石送給光緒,意圖討好慈禧,沒想到這恰恰觸犯了慈禧的大忌。雖然祖母綠更為貴重,但慈禧並不知情,只以為張蔭桓以她為側室,所以不送代表中宮皇后的紅色給她。加上身邊的李蓮英煽風點火說:「難為他記得那麼清楚,莫非咱們真的就不配使紅的?」更是火上澆油。

後來慈禧發動戊戌政變,誅殺戊戌六君子,曾想藉機將張蔭桓就地正法,但因洋人的阻止才沒能得手,改為流放。過了兩年,慈禧主動挑起與列強的戰爭,招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為了泄憤,慈禧對主和的官員大開殺戒,還不忘曾經經常和洋人打交道的張蔭桓。張蔭桓遠戍新疆,卻依然沒有逃過被處死的命運。


今天來講講慈溪當初西逃受難,借人錢財最後以匾賜之了事的故事!

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當夜傳聞「夷人要攻東華門」,慈禧太后及其她那幫權臣們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曾經不可一世的她竟決定帶著光緒帝西逃。

西逃的途中糧食缺乏,當初出逃又是穿著布衣,可謂是窩囊到極點。一路上她吃過紅薯、啃過玉米,哪怕得到路人施捨的一碗稀飯也感覺是人間美味!

後來,慈溪逃到山西境內,路過喬家大院的時候,於是讓人試探性的說老佛爺途徑喬家大院的山西祁縣,喬家大院上下這時候也沒有落井下石,從上到下集體出來迎接慈溪進了喬家大院。

慈溪到喬家大院也住了些日子,畢竟這一路逃來,顛沛流離的日子確實讓人很難受,喬家也是大戶人家,接待能力也還跟得上,最後慈溪在離開喬家的時候,開口向喬家借款10萬銀元!

按道理說一國之主借這區區十萬銀元不在話下,回了京城定會加倍償還,但這時候慈溪經營的大清財力睏乏,這還錢之時一直沒有提起,但喬家給她解一時之困她到也沒有忘記,後來派人給送了一塊匾來,那匾上書寫著「福種琅環」,至今這塊匾還在喬家大院的大院門頭上,去這裡遊玩的人都可以看到這幾個字!


嬌生慣養的慈禧太后以奢華著稱,但是她為什麼放著價值連城的鳳輦不坐,偏偏要去騎驢呢?這裡邊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據說有一次在慈禧回頤和園的路上,看見城裡的仕女騎驢去踏青,慈禧感覺很有意思。於是她決定也嘗試一下,下旨騎驢去欣賞西堤的美景。這下可難為到了李蓮英,西堤道路崎嶇不平,萬一摔倒了老佛爺,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但是慈禧太后金口玉言,誰也不能改變她的旨意,李蓮英只好硬著頭皮上了。李蓮英精挑細選的找了一個脾氣好的毛驢,並小心翼翼的扶慈禧太后上去。

慈禧上驢之後,一行人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慈禧太后玩的很高興,不一會就到了又高又彎的玉帶橋,慈禧太后玩意正濃,下旨騎驢過橋。李蓮英聽後嚇了一身冷汗,但又不敢違抗,馬上就帶人前去護衛。等到了玉帶橋頂端的時候,毛驢就開始原地打轉,不肯往前走了。正在進退兩難的時候,李蓮英唱起了《小放牛》的兒歌:「......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壓出了一道溝......」唱完就對慈禧說:「老佛爺,這是張果老在保佑您呢。還怕過不了這橋嗎?」

說話間,眾人穩住了毛驢,讓慈禧太后像張果老那樣倒著騎驢,一步一蹬的下了橋。過了橋的慈禧長噓了一口氣,非常歡喜,下令獎賞隨行的人員。後來,這件事就在民間傳開了,毛驢作為平民老百姓的代步工具,一直被皇室認為難登大雅之堂,慈禧太后的這個舉動,也算是毛驢與皇室貴族的一次接觸了。


這個問題挺有趣的,我來湊個熱鬧。

有的時候,對於歷史人物,我們經常有「面具化」的習慣。比如說講到「慈禧太后」,我們想到的是一個「賣國賊老妖婆」、「老封建」、「陰險狠毒的統治者」、「大權在握的皇太后」。而實際上,說到底,孝欽顯皇后(慈禧),其本體不過是一個宮中的婦人,一位「旗人老太太」而已。

這裡講幾條,都是很有生活氣息的。

第一條,是一位清宮老太監的記錄,他提到有一年,宮外往宮裡送新太監入宮,孝欽顯皇后(慈禧)在人堆兒里挑選自己中意的太監,以放到自己名下伺候。他寫道:

我記得那年交進的二十多幫(個)太監中有三十歲的。老太后問他成過家沒有,回說成過了。問有兒子沒有,回說有。老太后說,好哇,媳婦有了,兒子也有了,又想當太監啦,你倒不錯。說完,咯咯兒直樂。

第二條,是一位在光緒二十九年入宮當兵的人寫的回憶錄,他回憶了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時候的情形。他寫道:

張勳陪慈禧看閱隊伍行列。慈禧在隊前一邊徐徐走著,一邊和張勳說話:「張勳哪,大兵怎麼沒穿小棉襖呀?(當時是冬天)」張勳說:「回佛爺,兵士的棉襖穿在裡面呢。」那是我們出進宮廷穿的是天青企呢的大號夾制服,棉襖都塞在褲腰裡,不讓露出來。慈禧聽了張勳的回話,說:「咱家不信,我要摸摸。」這時,她正走到我面前,就伸手向我胸前號衣內摸摸棉襖。

第三條,衍聖公府即孔府的檔案,記載了光緒二十年,慈禧六十大壽時,慈禧與孔令貽的母親和妻子的對話。檔案寫道:

衍聖公的母、妻剛一進來,慈禧便對衍聖公之妻說:「你過來我看看你。」又對衍聖公之母說:「我看看你的頭,你的頭髮好。」賞賜了各種首飾之後,又說:「你試試戴上戴不上?你看,你戴上才好,你看看怎麼樣?這是吾平時戴的。」有到了飯點,慈禧則說:「你們吃飯了么?別作假。」後來在給太后行禮祝壽的當天,衍聖公之母雙手捧了一碗面跪進給慈禧,慈禧則開心的說:「你真好,真穩當,你這碗面總要多吃的。」祝壽之後,慈禧說:「其實你們在這裡多住幾時不好么?」衍聖公的母、妻則說:「不會說話恐惹老佛爺生氣。」慈禧聽了大笑,說:「你還會說這些話。」到了臨別時,還特地跟她們說:「回去你有話說,教你們家人給這裡太監說就是了。吾舍不的教你們走。」

這三條,生活氣息都很濃郁。也凸顯了,歷史人物具有多個「側面」。一個「殺伐決斷」的統治者,同時也是一個「親切」的旗人老太太。這也是人物史有趣的地方。


女人當國,觸到要害處,雌性動物那股子非理性、很任性的勁一上來,大事往往如兒戲。

老太太單挑十一個壯小伙,和十一國開戰是一例。接下來聊的這事,沒這個大,但也足以反映慈禧的大殿風采。

1901年,從西安回宮的慈禧,知恥而後勇,決定實行新政,其中有一條:宣布恢復先前被廢除的經濟特科考試。1903年,慈禧太后親自下詔,由光緒親自主持在保和殿舉行第一次經濟特科進士御前殿試。

老太太很銳意進取吧!

很快考試結果出來了,張之洞保薦的梁士詒和楊度分中狀元、榜眼。

按說這試考的不賴吧,一次就為大清淘出倆大才。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出事了。

為了表示對此事的重視,老太太照例要打聽一下狀元的來歷,結果軍機大臣瞿鴻機順口就胡謅起來,估計是不待見張之洞的緣故,老傢伙說:梁士詒是梁啟超的兄弟,孫文的同鄉,又和康祖詒也就是康有為名字末一字相同,瞧見沒太后,梁頭康尾,這小子定非善類呀!

一聽這話,再想到那恨的牙痒痒的康梁,老太太當場就把這鬼都難信的扯淡拍板成了結論。

考的什麼玩意!此次考試全部作廢。

你讓日後被袁世凱視為財神爺的梁士詒到哪兒說理去!楊度更慘,因為跟康梁曾有過一段師生之誼,功力不僅讓擼了,人還遭了通緝!

何等的兒戲!

接下來還有呢。

見一個貢士名叫王國鈞,老太太一念「忘國君」,太晦氣了,趕緊給老娘劃掉。

1904年慈禧七十大壽前,又科舉了。

這回主考官乾的那叫一個漂亮,頭兩榜放的是雲貴兩廣,中榜的分別為李明哲、劉彭年、張星吉、吳慶坻、達壽、景方昶、錢能訓、駱成驤。

是不是覺得沒啥平淡無奇呢?

把八個人名字各取一字連起來就大放異彩了——「明年吉慶,壽景能成」。

不是老太太當國,敢這麼玩?會這麼玩?

據說,就在這次考試上,譚延闓因為和譚嗣同同省又同姓,不幸也讓老太太擼了。

何等的任性荒唐!


推薦閱讀:

翡翠手鐲的好處
光緒帝寵妃珍妃是怎麼死的?
故宮有多少是清朝後來建的?
清朝滅亡後,當初欠列強的大量賠款還了嗎?

TAG:歷史 | 慈禧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