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結婚大家都在談彩禮,卻很少說道嫁妝了?
在我國,彩禮和嫁妝都是婚姻習俗和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大家真的都在說道彩禮,卻鮮有人提及嫁妝了嗎?
雖然在我的生活圈中,確實很久沒聽到有人說嫁妝了,但出於嚴謹,我剛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事實確實如此:彩禮才是婚嫁的頭等話題。
不是說存在就是合理,至少它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不妨拋開一腔憤憤不平,心平氣和的來想想,到底是何種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產生。
首先,在我國古代的農耕社會,交通不便,女兒外嫁,大多餘生相見機會甚少,嫁出去也就等於是別人家的人了,也就有了「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一說。而那時候的彩禮相當於男方補貼女方十幾年的養育費用,讓女方父母可以養老,女方再象徵性的隨點嫁妝希望女兒能過的好些。
所以,古代彩禮比嫁妝多是正常的,但今非昔比,外嫁女兒也可隨時回家探望,並且對雙親也還有贍養義務,那為何婚嫁這一習俗又回到了古代那一套了呢?
其實,這跟近年彩禮錢大漲是有關係的。(昨天我也回答過兩個關於彩禮和嫁妝的問題,大家也比較認同,有興趣的可以回看,這裡就不重複累述了)
相對於討論嫁妝,還不如說道彩禮來得更有話題性些,畢竟彩禮已經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話題,彩禮只有更高,沒有最高,所以男方所給的彩禮,女方大多不會覺得是過多。
其次,嫁妝是娘家賠送的,給多少娘家說了算,心裡也有底數,所以一般就不怎麼提了。彩禮就不同了,那是婆家送給女方的。給的少了娘家沒面子,多了又怕婆家不願出。這時雙方往往會有一個調和的方法,最終確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數目來,以此解決多與少的矛盾。相對的,彩禮就比嫁妝在婚嫁上佔有更多的精力與比重。
以上,可能就是人們只提彩禮而少談嫁妝的原因吧。
不過婚姻進步到今天,大家的思想認識應該更開明、理智,不要把保守的習俗捆綁得太死,理智點、圓活點才是生活的真章。
最後,謝邀。
推薦閱讀:
※哪一刻你覺得你們做不成夫妻了?
※你們怎麼看待奉子成婚的現象?
※老公生氣了發信道歉了,還沒消氣怎麼辦?
※作為妻子是希望自己的丈夫愛自己多一點還是愛孩子多一點?
※我媽拿著我的彩禮,給她兒子娶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