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殺死母親後將屍體藏在冰箱近一年,你怎麼看?
這個案件的新聞報道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兒子弒母分屍,案件當事人兒子龔宇偉不是大眾印象熟悉的殺人犯形象「內向、沉默寡言、易怒「,在鄰居、同學及母親同事等身邊人對母子倆的描述中是這樣的:「和善兒子如此惡行鄰里均稱意外」 大學同學眼中的龔宇偉「善良、聰明、有人緣、正在攻讀電機工程、活躍於校內的工程俱樂部」母親龔柳雲令同事印象最深的是她「深深以兒子為傲」。在外人眼中母慈子孝且都是優秀的人,他們一家的生活應該美滿幸福,以至於命案發生後母親龔柳雲無故不上班一年也沒人想到她已經遇害。當然這也有可能是美國社會人與人之間不像中國那麼親密,對於突然失蹤的人不會投以過多的關注。
報道中是這樣描述引發命案的原因的:「龔宇偉向警方表示,他和母親去年9月就自己是否應該放棄學業開始工作這個問題上產生爭執,在「意外情況下」將母親殺死。」
母子二人爭議的點在於是否應該繼續學業,兒子龔宇偉希望結束求學開始工作,母親卻堅定的持相反意見,終於在兩人再一次的爭吵中引發血案。母親是無私的,可有時也是專橫而霸道的,作為一個20多歲的成年人,龔宇偉早就應當擁有自主決定自己未來的決定權,可是母親卻不想放手。這樣的母親或者說家長在中國社會並不少見。他們以孩子為中心,將自己所有時間精力、物力財力全部集中到孩子身上,也將自己想實現的生活與目標轉移到孩子身上,後半生的榮辱都捆綁到孩子身上,以子為榮亦以子恥為恥,望子成龍身、望女成鳳。他們的眼中孩子只能做得最好成為父母的榮光,母親襲柳雲便是將兒子「打造」成為自己的驕傲,所以才不能接受兒子放棄學業的想法。
也可以說這個案件就是家庭教育問題的縮影,孩子是獨立的個人,既不附屬於父母更不是父母達成夢想的工具。完全以孩子為中心失去自我,所有的感情精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長大要獨立時這樣的父母會瞬間失去生活的全部,才會對孩子正常的需求表達橫加干涉。這樣的「愛」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都百害而無一利,要麼孩子成為不能獨立的事事需要父母的」巨嬰「,要麼就是本案中的情況,還有一種更好點的,孩子長大之後以上學、工作、結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理由遠離父母。鳥大了要飛,父母應該做的只有放手,孩子重要也請不要失去自我存在的價值,每一個人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某某的妻子/丈夫、某某的兒子/女兒或者某某的母親/父親。
這個弒母案,讓我想起了南橘北枳的典故。
晏嬰出使趙國,楚王設宴款待。酒濃之時,差役押著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裝模作樣地問:「這人犯了什麼罪?」差役連忙問答說:「這個人來自齊國,到我們楚國偷東西被我們抓到了。」楚王回過頭去看著晏嬰,故意裝作很驚訝地說:「啊,難道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就看出楚王是在演戲,於是站起來,不慌不忙地對楚王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出甘甜的橘子,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了。同種植物所結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啊!」
這個兇犯19歲隨母親移民至美國,之前接受的教育和之後接受的教育,肯定截然不同。而他母親還是以中式的教育方法來教育他,致使他喪失了理智,做出了有悖人倫的弒母慘案。
個人以為,這件弒母案與南橘北枳的典故,還是有一點相似之處。因為,他和橘子都是換了不同的環境,不適應,產生了衝突,致使,一個是結出了不甜,叫枳的果實,另一個成為了弒母兇手。假如,母子倆一直留在本國,發生這一後果的可能性,可能會小一些。即便是他母親的教育方式存在極端,但在我國這種大環境里,她兒子應該相對會更容易理解、體諒一些。
以上是我的觀點,不知各位網友是否贊成?
可惜了,這麼帥的小伙,喪心病狂。
生命運化以情感,行之以仁、義、禮、信、孝、忠、智、勇、嚴,收穫以七情六慾。
一塊木頭,交與樵夫,變成爛柴;交與刻師,變成藝術。
一把刀,交給殺豬的人,變成屠夫;交給抗日的人,變民族英雄。
人更象種子,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土質去播種,在不同的季節、氣候、地形孕育,過程和結果不一樣。
從相術講:
一、此人印堂窄、凹,「二八三十印堂明」,上半生鬱郁不得志。
二、此人「眉粗壓目神無助」,「羅候、繼都是凶星」,眉毛粗而下垂,主悲觀、消極;眉形如關刀,主有暴力傾向,有軍人之威。
三、眉凶+兩眼無神+顴骨無力,此人內向,朋友少,寡助。
四、此人木形,「木形難得眼有神」,可是他沒神,去年丙申年,他性格特別暴躁、易怒,叫「七殺」,總是遭受無情的打擊。
上面一+二+三+四等於:
一個內向、脾氣暴躁、得不到公眾認可的人,沒有溫暖陽光的沐浴,一怒之下,失去理智,拿起屠刀,最終遁入無止境的黑暗。
可見,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禮義、教育、賢師、良朋、伯樂缺一不可。
任何運動或潮流,即使已經剎車,但還有一個慣性。「出國留學」,在八九十年代以前,是一個風光無限的大喜事,正如「大學擴招」使得大學文憑變得尋常一樣,隨著出國留學的學生日趨增多,出國留學的光芒逐漸散失,昔日的「高薪高就」早已無影無蹤。雖然,還有很多孩子的父母以兒女出國留學為自豪,實際上,留學生在國外群體異常龐大,且整體成績和素質已經江河日下,有很多留學生在國外並沒有勤奮學習,而是遊山玩水,吃喝玩樂玩遊戲,混日子,花錢買文憑。。。他們的內心已經頹廢,就業困難,前途黯淡。在異國他鄉的環境下,孤獨,寂寞,惆悵,思想上受到了沒落的西方思潮的衝擊,接受了很多消極的東西,如金錢萬能,六親不認,甚至疏遠父母子女親情。。。,雖然,這些孩子的很多內心煩惱和外部遭遇,做父母的不一定都知道,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孩子抱著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當這種差距演化成不斷升級的衝突時,出現兒子殺母的悲劇也是一個極端的個例了。
這個社會真可怕,我們的父母親把孩子交給了學校,交給了我最尊敬的老師,而孩子只學文化,不教學生怎樣做人,之所以兒子會殺父母,我們的父母親在外面四海為家,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還不是為了下一代能比父母親過的好一點,而我們的老師又不教學生怎樣做人,怎樣回報祖國,怎樣回報人民,我真的太傷心,留守兒童他們走出社會就象一個小孩子一樣,什麼也不知道,就連父母親是誰都不知道,成了一名無情無義的東西。
對於這樣的人我只能鄭重其事地送他四個字「禽獸不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從這句話里大家不難理解,作為一個年滿26歲的在讀大學生,應該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在處事方面往往謹言慎行。不管是在他的同學還是老師的眼裡,都會對他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有好的評價,然而從他的犯罪行為來看,他確實是個令人絕望的人。他思考問題和處理矛盾的方式方法極其簡單狹隘,因親生母親嘮嘮叨叨個沒完,致使他心煩意亂,為了使自己散漫自由的生活空間不再受到干擾,他認為只有殺死母親,才能改變生活現狀,才能解決心頭之恨。這時的他已經陷入了人格認識誤區,在他眼裡,愛抱怨的母親彷彿成了陌路人,成了仇人,為了使自己心理趨於平衡,他開始走上復仇之路!這種人將來走上社會,同樣會對他周圍的人產生安全的威脅。他的手段非常殘忍,簡直令人髮指,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這種行為本身已罪大惡極、天理難容,但他竟然做出了讓人不敢想像的事,能在犯罪的道路上繼續做出如此令人作嘔的事情:肢解屍體。況且屠刀之下是他的親生母親,屠刀之上沾滿他親生母親的鮮血,這種人純粹是殺人惡魔,是人類社會的毒瘤。我相信他很難得到法庭和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原諒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莫過度!
又是一場子弒母的人間悲劇。
母子之間,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親情,在宇偉這兒竟然演變成血淋淋的殺人案。
從罪嫌的名字――宇偉,宇宙之偉人。不難看出,父母在他身上寄予的厚望。
許多為人父母者,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成為社會的精英。於是,不遺餘力地督促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
漸漸的,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極限,反而使個別孩子心理畸形。
舊社會,人們愛給孩子起名「貓兒」、「狗兒」、「鐵蛋」、「狗剩」……認為這樣孩子好養活。
現在好了,名字都是高大上。
朝也喊,暮也叫,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人生。
世上,不只有參天大樹,還有許多無名的小草。
做不成棟樑,做默默的小草,為大自然奉獻一抹綠色,不也很好嗎?
還能怎麼看。我想說的是首先我們的學校應該教會孩子們做人。這孩子19歲才到的國外,也就是在國內接受了中小學教育,也是三觀形成的時期。學習再好不會做人有什麼用!孩子的起始就是一張白紙。我們要用色彩斑斕的顏色在這張白紙上畫上美好的圖畫而不是只有一個顏色-----學習分數。大概和我們的社會評價一個人成功的標準有關吧。其實一個人只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就是成功。而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則是局限於職位的高低和金錢的多少。大學每年都有一個優秀校友返校日。別以為真的是優秀校友。很多優秀校友今年來給在校生做勵志報告,明年就進了監獄,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優秀校友!
不得不說,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瘋狂,很不羈。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而今卻上演了毒子弒母的悲劇,可悲又可嘆。
具體原因和殺母動機還有待調查,如果真像他輕描淡寫地描述一樣, 因為一次拌嘴吵架就將母親失手,那這哥們只能用心狠手辣來形容了,或者稱其為畜生禽獸也不為過。
最叫人不可思議的是還將屍體肢解藏於冰箱內差不多一年,這得需要什麼樣的心理素質啊,估計連專業的殺手都未必能忍受,難道他晚上不會做噩夢么?
總而言之,他不是人,因為他不符合人的定義,說他是魔鬼也不恰當,還是用禽獸稱呼他吧。
對於哪位被殺害還遭遇肢解的母親,只能替她超度和禱告了,願來生沒有如此橫禍!
推薦閱讀:
※花言巧語的男人可靠嗎?
※乘電梯時,我們總愛仰頭往上看,這與什麼心理效應有關呢?
※在內心很煩的時候,如何儘快使自己安定下來?
※哪些道理大家不說,但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