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大家如何理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第一章,這一章的全文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是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時」在周秦時代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說,同悅,讀yue,」與「樂」,讀le,有所區別。《論語集注》中程頤認為「樂」與「悅」是有差別的,「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也就是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學而時習之」的「習」字我認為是對這句話理解的關鍵,古漢語中「習」字並沒有現在的「複習」之意。而應該是實習、實踐的意思。將所學用於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學以致用,解決了實際問題,取得了好的結果,發自內心的體會到快樂,才是「不亦說乎」的真正意義。而這種體會更多的是用心做事、工作學習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的。渾渾噩噩生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很少會有這種體會的。

這句話解釋起來就是「學習的知識在一定的時候(或經常)能用於實際,不是很愉快嗎?」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學」是指學說或主張,「時」的意思是時代或社會,「習」則是使用或採用。對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可以理解為,自已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納了,那就太高興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這是論語開篇第一句。論者,討論編次的意思。語者,談說的意思。論語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和對話,經過七十子後學的討論編次,匯集而成。書中也記載了孔子弟子的言行等,大要來說都是孔門之緒言。論語全書共二十篇。

對於這段話的理解,前人註解的很多。主要在其中的幾個關鍵字:「學」「時習」「之」「說」

學:覺也,效也,後覺習傚先覺之所爲謂之學。天地萬物,仰觀俯察,皆可爲學之對象,先覺覺後覺,先覺學得此道,後覺仿效之。「非如今日所說之書本知識」。

時習:時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指季節。四時之時。即四季,春夏秋冬。古者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此以季節爲時。二指年歲。古人八歲入小學,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禮。十五入大學,教之以窮理正心脩己治人之道,此以年歲爲時。三指晨夕。學習,休息,依早晚時間定時而爲。習者,鳥數「音朔」飛也。習如小鳥學習飛翔,一次又一次的反反復復的學習。人之爲學,亦當如鳥習飛一般,日復一日,時復時,年復年,反覆不已。

之:指所學。

說:通悅。心中歡喜之義。

此句大意幷不難解,即:

孔子說:「學了,幷能時時復習所學,心中不也覺得歡喜嗎?」

此句敘述了一理想的學習狀態,也可以說是孔子爲學的自述。學而時習之,乃初學之事,孔子十五而志於學,所學亦所說,學中有說,說中有學。可知初學之人需將學與說結合,這樣日學日深,日深日進,時時反覆,學得其說。

後世爲《論語》做注的人很多,大致略舉一二,選些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供您參考。

《論語集解》·何晏

《論語集注》·朱熹

《論語正義》·劉寶楠

近人楊伯峻《論語譯注》。

看您是一位佛家中人,南懷瑾有《論語別裁》。


《論語》是末學最近在學習的經典,所以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的心得。

傳統文化「經史子集」典籍中,為什麼把「經」排在首位?因為算是帶「經」字的,那一定是先賢總結的精華所在,經的起時間的考驗,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是人生在世所最需要的東西,在浩若煙海的古代著作中,「經」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言歸正傳,雖然以前也曾讀過幾遍《論語》,但未曾深入,只是很膚淺的理解,最近一直學習這部經典,又有很多新的感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直接翻譯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切身體會這句話的,我想不會太多,下面以女兒和末學的事例說說切身感受吧。

女兒上的是傳統文化和體制相結合的小學,今年三年級,讀《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也學英語等體制課程,女兒也是現學現賣,剛學點東西,和人說話時,就張口英語,閉口英語,見個老太太老爺子也跟人家說英語,時不時的還蹦出幾個成語或者經典句子,逗得大家特別樂,她也很開心,覺得長了多大本事似的,天天開心的不得了,早上六點多就自己起床,想讓她多睡會都不行,非要第一個到學校。

再說末學,做頭條已經半年多了,一直是邊學邊做,剛開始什麼都不懂,只是頭條用戶,註冊都不會,看別人可以發文章,自己就不行,問別人,也沒人理,然後就下功夫學習關於自媒體的文章,用了六七天的時間,終於從一篇文章上看到,原來註冊頭條號需要在電腦端上,手機上是註冊不了的,終於有自己的頭條號了,這個開心,真是難以言表。後來做頭條號這多半年裡,磕磕絆絆,出現了很多問題,每當通過學習,解決了一個困難時,那都有說不上來的痛快。

這不正是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也是流傳最廣的,我們現在用的『『學習』』一詞,正來自這句話。但對這句話的理解,還是存在爭論,只在於『『習』』字該如何解釋。

這個字,我們現在組詞為學習、練習、預習、復興、溫習、習習涼風等,都帶有『『重複』』的意思,用到日常生活也不差,如,學到了知識,要常常複習,這樣才能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

能不能把『『習』』理解為實踐和練習呢?我想也是可以的,孔子所教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書』』是古代典籍,其他的都屬於禮儀和技藝,書本可以是知識,需要復興,技藝則需要練習,如演習禮儀,練習射箭、駕車和樂曲,這些都屬於實踐。

《論語》中還有三則,可以與『『學而時習之』』相互理解: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或許更多的是指實踐、練習,但也包含著復興、溫習的意思,比我們現在的理解該更廣些。


謝邀!此語出自《論語·學而》,孔聖人講了「學和習」的關係及應有的心態,既「學習過知識後就去實踐它,使它變為習慣,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

個人對學習的觀點則來自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自己總結了四個字「學思悟行」,既學習思考轉化實踐。

實踐過程中(既工作中的應用)則是採用質量管理體系原則: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調整(Action)。不細講了,想了解的可以網上查閱。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實,歡迎指正,如果還行,歡迎點贊,凡了拜謝!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出自於孔子的《論語》的《學而》一篇。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老師是這樣翻譯的: "學習並經常複習,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當時年齡尚小,另外理解能力也差,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認為這是確切的譯文。

隨著年紀見長,慢慢地感覺這樣翻譯有點牽強附會,至少邏輯上說不通。學習並經常複習是與心情愉快有必然聯繫嗎?顯然沒有。

學而時習之的「習」字基本釋義一是學過後再溫熟反覆地學,使熟練,如練習、學習、實習等;另外一種釋義就是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如習慣。

如果用「習」字的第二種釋義進行翻譯,那就是 "學習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這樣理解起來,感覺其邏輯關係比較自然。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學習」是件很累的事情,甚至有時候感到也枯燥無味,但當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時,情況截然不同。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不再抵觸,不再應付,不再敷衍了事,慢慢的,我們沉浸於知識的海洋,自由自在游弋,這樣我們就會快樂。而通過學習,如果使我們走向成功,哪怕的小小的成功,這種快樂會被放大,成功會讓我們欣喜若狂,所以這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

從被動學習到習慣學習是種質的變化。願我們養成學習的習慣,慣於學習,終身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在學習中尋找財富,也在學習中收穫愛情。

(圖片來源於網路)

關注安全人視線頭條號,歡迎評論,感謝分享。


這句話有個背景要說明,有學者研究認為,孔子有一個自己的殯葬公司,而且把殯葬過程搞得特複雜,其他人很難模仿,等於說老頭兒的公司一家獨大。

孔子的學生也是有等級的,有一批叫君子儒,有一批叫小人儒。君子儒學習的目的就是去做官的,小人儒學習的目的就是謀生掙錢。

好了,大背景介紹完,大家來看這句話吧。「學而時習之」,就是說,上課學知識,下課去實踐,結束就分錢。他老人家學費又那麼低,幾乎等於不收錢一樣。好嗎!學了本事,不用花錢,過後就在公司上班,工資還挺高,誰不樂??

德雲社不就是一模一樣的現代版本嗎,難怪一招生就人滿為患的。孔子的公司教人怎麼哭,德雲社教人怎麼樂。掌門水平可能有差距,但公司經營差不多啊。


只要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基本上都不大會錯。但是我們知道任何東西都有個側重點,否則平淡無奇又有何悅可言。學以致用也好,知行合一也好,我相信孔子當時都是把這當成了一個常識在講,這裡面沒有重點,我們知道孔子的這句話其實就是講的我們對為學的態度,他講的是「時習之」,注意是「時習之」,不是「習之」,我個人認為這個「時」應該成為這句話的重點。我們現代人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要終生學習,是因為我們知道對待知識學問不能孤立片面靜止的去看待,一切知識學問都有他的局限性,所以我們現在經常隔三差五的就要知識更新,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我們更要保有學習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習總結,再實踐再總結循環往複,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興趣點,這樣才能不亦悅乎。孔子是個明白人,但我不知道孔子是不是這樣想的?你們認為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這句話,有非常多種解釋,但是還是那個原則,在學這個東西的時候。要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理解。

什麼叫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呢?就是學完這句話之後,比如他有五種不同的解釋。其中有一種對你來講,你覺得這樣理解都能夠使你自己變得更好。你就去學習他。來改造我自己。

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講我的解釋,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解釋。你的解釋只要能對你有幫助。解釋多與少無所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僅僅像我們

通常所講的這個對知識的學習,我們在看後面的文字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學主要是學一些人的很珍貴的品質,或者來講說是人的基礎的品質。忠,信,智,仁,義,禮等等這些。那麼你在學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如果非要在後面加一個這個內容的定義的話。這個學的其實就是學怎麼樣去做人~仁。

大家不要以為說做人很容易,做人其實非常難。尤其做一個真正的人其實是很難的。我們所謂的通俗的仁的定義角度來看啊,他其實是比較苛刻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很多人就壓根就不喜歡學習。他的很多學習都是被動的。何談

為悅。對不對?


這是《論語》開頭孔子的第一句話,也是編寫者精心安排的第一句話,當然這一句是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不慍,不亦君子乎?」組成一個完整句子的。歷來,各路神仙都對其有所理解和解釋,也各有道理或見解,不一足論。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里一直存在著一種現象,這就是「差不多(或差不離)」。在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周立波的《暴風驟雨》里有個「差不多先生」,這既是小說的開頭篇,也是小說主題思想要批評的人之思維惰性。

在中國美術史里,我們都知道國畫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國畫又分為「寫意」和「工筆(或寫真)」兩種。所謂「寫意」,就是「離形」而「似形」。而「工筆」只是平面形式上的工整,非西洋畫三維空間中的真實。

在中國文學作品中,尤其是詩詞作品的表現,若是用「明喻、隱喻和暗喻」等比喻手法來寫,成為好作品,成為絕唱的機會是第一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起丹心照汗青。」、「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就是見證。

在道家文化里講「無為」,講「不爭」、講「無德便是有德」...

在佛教思想里講「因果」,講「緣份」,講「超度」...

這些東西一講起來就滔滔不絕,就漫無邊際,讓普通大眾如墜雲端,玄之又玄。

其實就跟「差不多」文化一樣是一種不著邊際的生活態度。

所以,在中國文化里,中國人最善長的思維方式是抽(粗)象思維。

「學而時習之」本來就是學習的一種態度,它可以是一種邏輯關係,但並非必然的邏輯聯繫。因為,學習的態度會因人、因時和因地而異的。但後再加一句「不亦說乎?」卻讓「學而時習之」完全滑向了「是似而非」概念中,本有的邏輯關係卻瞬間「蕩然無存」了。「有朋友自遠方來」是一件好事,但不一定都是好事,「人不知而不慍」可能是一慊慊君子,但也是真如是。任何絕對化的東西都會滑向「虛偽」。

其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跟「差不多」文化又有何區別呢?

應該承認,由於中國人自古的抽象思維慣性,讓最早關注人的中國文化,只是拚命提倡或提升(個)人的「自身(仁義道德)修養」,而不能通過具象思維引入物質世界的科學精神。

中國的唯物思維形態和辨證思維法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已起步,但直到兩千五百多年後,才在西方的堅船利炮敲打下得以開掘出來。

中國人蠢嗎?不蠢!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嗎?好!但仍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似的「差不多」文化死守傳統文化,那條路就是「死胡同」!

以上,一己之見,??足為道。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寫「人總是在一個地方摔倒」?
拜年的話都有哪些呢?
坐式馬桶好用還是蹲式馬桶便利?
女二婚,男頭婚,怎麼拿結婚證?
老人過世後幾天可以洗澡?

TAG:文化 | 社會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