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子女出門在外地工作或者遠離父母,對於家中二老來說,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我想了很久,組織不好語言,可是我覺得又不得不說。我講不出大道理,只是體會吧。我父母就是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本身沒有什麼大的本事。一生連省都沒有出過,平時的娛樂就是看看電視劇。

所以當我第一次去上海一個職業學院學習的時候,他們是非常高興的,送我走的時候一個勁的叮囑叫我不要想家。以後每次打電話,他們都是說自己很好。

後來我工作了,很不順心,很不如意,爸爸非常豪氣的說:「丫頭!搞不下去了就回來。爸爸有大魚池,養的有鴨子,咱家還種著地,爸養的起你!」

於是,我回家了。因為畢竟年輕嘛,考慮事情也不成熟。回家以後,爸媽對我是非常好的,後來隔了一段時間,才問我在那裡的工作狀況。交流了很久,我忽然覺得,原來他才是老江湖,他給我分析了我的對錯,總結經驗。

一年之後,我又一次離開家。他們仍然是那一句話,叫我不要想家,叫我混不下去了回家。反正,家裡養的活我。

現在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個用意,因為他們老了,他們所處的環境和地位,註定不能給我更好的生活。雖然他們捨不得我出去打拚,出去吃苦,可是他們也沒辦法改變現狀。他們就只能狠起心,把我趕出去歷練。

所以他們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他們只能把自己的疼愛放在心裡,因為用心疼孩子,鼓勵孩子去社會磨鍊才是正確的,他們不能改變孩子的人生,但是孩子自己能。

如果孩子吃得了苦,成得了事業,這就是他們的責任和驕傲。如果孩子受了挫折回來,他們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排解。

所以我相信題主的父母,此時的心情應該是他們想把你留在家裡,可是留在家裡也不知道你能有怎樣的發展。他們覺得外面的世界才是有機會的,你發展的機會更大一些。他們明知道放你出去會吃苦,可是他們明白唯有吃得了苦,才能有更好的機會降臨到見識多端的你身上。

他們放你出去,就是對你的認可,認為你能經受得各種苦,能夠創得了大的業。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驕傲的,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有能力混得比他們更好。

所以就算是孩子一個人在外闖蕩,他們是非常擔心的,但是他們會安慰自己:小鷹是不能老賴在窩裡的,必須歷練才能成為老鷹。

因此好好的工作學習吧,閑下來,多給老人打打電話,聊聊你見過的各種世面,他們就放心而且安慰了。


不請自來,回答問題,闡明觀點。歡迎關注說語文。

子女不在身邊,父母的內心是很複雜的。穿測一下應該是這樣:

思念,那是一定的,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陪在身邊,看著他的身影穿梭在家裡的各個房間,出門一聲:「媽,我走了!」進門一聲:「爸,我回來了。」看他吃飯時津津有味的砸吧嘴的樣子,聽他講每日的所見所聞,同他一起喜怒哀樂……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個展翅高飛於藍天的自由的小鳥,去見識他自己人生的不同美景;既渴望兒女歷經風雨,因挫折而歷練,又期盼他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既希望自己走向老年的生活有兒女的陪伴,又怕因為自己而牽絆了他們……總之,父母就是這樣時時牽掛著兒女,打發他們的時光……

願我們也以同樣的心牽掛自己的父母。


內心應該是矛盾的吧!

首先,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子女在自己身邊,古人就說過「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母都想在子女身邊,也不是說想享什麼福,是想能幫襯幫襯,為自己的子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但是,現實總是那麼的殘酷!子女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追求!出於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也只能祝福支持,不管子女離自己有多遠,心裡總是牽掛!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他們不圖我們這些作子女的做多大貢獻!所以說,不管你有多忙,你有多遠,多打點電話,多回家看看,他們要的是是陪伴!


只要子女過得好,父母任何事都不是事.從不會麻煩子女。還竭力幫助他。心理暖暖。談起子女滿是幸福惑。怕子女吃不好住不好。提著禮物去看。那物是心意。如果拒收滿腹悲涼。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


做父母的和你心情一樣酸楚,我有親身體會,兒子大學畢業留在外地工作,每次走時都有太多的不舍,不管你長多大在父母心裡永遠都是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你們在外工作一定開心的、快樂的工作生活,你們知道嗎?當你們離開家的那一天,父母就在煎熬地忍受著孤獨。


謝謝邀請。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離家三十年了,每次回家都有一種痛。現在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但他們每次送我出門的畫面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想起來就心痛不已。中國有古話叫「父母在,不遠遊」。但很多人的背井離鄉,是迫於無奈。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孫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可又有多少老人會硬把兒女留在身邊的。

我現在也面臨著我的孩子要去外地工作,與我相隔千里,雖然現在交通比較發達,但想想還是遠。我現在可以感受到當時父母的那種不舍,但又所誤我前程的那種糾結。一方面不想讓離開,另一方面又想讓我去過大城市的生活。父母只是覺得遠,但並不阻止我的遠去。現在我也在承受這種糾結,又想讓孩子去見世面,又知道那種想念孩子的苦。這可能也就輪迴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養兒方知父母恩!每一個做兒女的等到做了父母才能理解父母的心。


現在好多家庭的年輕人都是出去打工,人們都習以為常了。對於家中的老人,他們也是很無奈!至於老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這有幾種情況。

一、沒有一個老人不希望兒女留在自己身邊,生活上好有個照應。老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覺得孤獨,非常需要兒女的陪伴。每每兒女打電話回來,他們總是要問一句什麼時候能回來!

二、雖然希望兒女留在身邊,但是他們有覺得應該讓兒女出去打工掙錢!目前生活壓力大,各家顧各家,沒有錢,不只是自己過不好,孩子都要跟著受罪,現在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錢是第一位的。所以老人寧願自己拼著老命照顧孫子孫女,也要讓兒女出去打工掙錢!

三、老人的世界年輕人真的不懂。目前農村孤寡老人眾多,他們大多依靠每年僅有的一千多元養老錢度日,生活很是拮据,又不想連累孩子。還要為兒女分擔看家護院,照看孫子孫女,實屬悲哀無奈!


既希望孩子發展好,又感到孤獨思念,特別是有個病災之時。同時更有對孩子的擔心之情,總之矛盾,糾結。因此,若不是有特別明確好的發展前途,盡量別離父母太遠,我是這樣想的,不贊同勿怪,謝謝邀請。


父母含辛茹苦的供養子女念書,就是盼著有朝一日孩子出人頭地,做個人上人!當初,我的父母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供養我們念書,我們都在大城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然後成立了自己的小家,離父母越來越遠,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母親生病了,我才發現父母確實老了,父母很需要我們的照顧,父母心裡一直挂念著我們,可是怕耽誤了我們的工作,所以和我們通話總是說我們身體好著呢,你們不用挂念!母親得了癌症,躺在病床上僅僅三個月就去世了,我想母親其實早就身體不適,只不過一直強忍著,直到病痛纏身,自己再也無法忍受時才告訴了我們,可是為時已晚,就這樣母親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所以在這裡我奉勸大家,孝順父母要趁早,千萬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即使遠行千里,還是要常回家看看,像親自己的子女一樣親我們的父母!


孩子、在外要三穩、身穩、手穩、嘴穩、、、在外面要注意身體、我和你媽身體好、不要牽掛、下個月不要寄錢來了、??????????你們走的時侯放的錢都沒動!

可憐天下父母心!

兒行千里母擔憂!

捨不得穿、年底還有留下的錢!????????????????????????????????????????????????


推薦閱讀:

「買也後悔,不買也後悔」,這種現象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
為什麼作家和詩人自殺的比較多?
怎麼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心理嗎?
20歲女生,對人很冷漠,對家人也沒有感情,正常嗎?

TAG: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