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五年級十二歲小女孩因每天作業太多,壓力過大割腕自殺的事件,大家怎麼看?
對五年級12歲小女孩自殺來說,深感到惋惜,這個女孩,還這麼小,才12歲,她為什麼自殺呢?
「小女孩留言說道,他每天早上醒來,都有成堆成堆的作業,每天每科老師,都有很多的作業布置,做不完還被罰站,還被同學,嘲笑,他以為每天等到,她的是,早晨上的陽光,可惜的是,他每天等到的是,做不完的作業,對於他來說自己感覺到壓力很大。」
這我們也不得不反思,現在我們的教育,和老師的教育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應該值得我們,深刻和反思的,是什麼造成之外女生的自殺,如果家長和老師在發現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出來,給他指正,給他分析,教他怎麼,做,呀他怎麼釋放壓力,那麼,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還有就是老師布置的作業真的有那麼多嗎,還有老師罰站同學,這屬於變相還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就知道這個同學,他壓力真的很大對於他自己來說,所以我們,作為家長的,作為老師的,作為社會的,都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在他們的背後默默的關注著他們,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出來,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最後,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釋放壓力,找回自己。
從孩子的「遺書」來看,孩子是以委屈,不被理解,孤立無助的口吻在傾述。作業多是孩子傾述的原因之一,但是從「遺書」的內容看,作業太多,好累,完不成作業要被老師批評還有同學嘲笑,還有家長的嚴厲督促。
給我的感覺就是,「業已經這麼多了,如果沒有完成還要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實在是壓的人喘不過氣來了」,一個5年級12歲的孩子,還是有一點判斷力和認知力了,出現了心裡問題,感覺她自己無法跨越這個問題,從而產生了抑鬱,會聯想各種不好的結果,身邊也沒有人開導理解,從而產生割腕自殺的念頭。
看到這裡,作為父母我們可能要客觀的分析一下自己的原因了,是不是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心理問題呢?該怎麼辦呢?我們平時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無可厚非,但是適當的鼓勵,關心是很有必要的,讓孩子有融入感,參與感,做事情積極,不是遇到問題就畏難情緒,培養他們獨立堅強的性格,但是適可而止就行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壓力也大。
作為老師,我們也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問題,布置作業無可厚非,但是切忌題海戰術,畢竟10來歲的孩子,好耍,貪玩才是他們的天性,如果從小就背負他們年齡階段的壓力,反而適得其反。
看到小女孩稚嫩的字體寫下的遺書,不僅潸然淚下,無盡惋惜,但願天堂中不再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愉快的過完童年。
是誰剝奪了孩子們本該玩耍的童年?想想自己小的時候,整天無憂無慮,家長沒空管我們,自由自在,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順便都能把作業寫完,然後瘋玩到天黑才回家。那會還不用學英語,不用上什麼輔導班,即使完不成作業被老師批評,自己還會幸災樂禍不以為然。現在可好,7、8歲,10幾歲的的小學生,一個一個的書包重達幾十斤,累垮了腰,使瞎了眼,好不容易過個周末,還要上個三門、五門的輔導班,即使能有時間寫完作業,但是留給他們玩耍的時間寥寥無幾。孩子們不自由了?父母儘可能把最好的全部給了他們。孩子們不幸福了?家中5個家長一起呵護如掌中明星。孩子們墮落了?看看期末一門門接近滿分的試卷。這樣的教育模式,確實把孩子們的成績提高了,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卻徹徹底底的剝奪了一個孩子本該快樂的童年。試問一下還有多少孩子跟文中的小女孩一樣「什麼時候是個頭」的嘆息,家長說沒辦法,別人都這樣,自己孩子受點苦怎麼了?那如果讓犧牲孩子的健康為代價呢?還有多少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是誰剝奪孩子們應有自由的權利?一問,喊了多年的素質教育,成果怎麼樣?一些看似以後用不到的課程為什麼佔分比重如此之大。不允許小學階段排名次,留作業,真正落實到下面又會打多少折扣?二問,嚴令在職教師舉辦課外輔導,但是社會輔導機構卻百花齊放,在學校不輔導,全部轉移到課外,試問這樣本末倒置的教育模式是否可行?三問,現在的小學教育真的需要這麼多課程?從教學大綱到教學計劃,從語數外到科學品德美育,在比拼學生成績的同時,留給孩子多少自由玩耍的時間?文中小女孩走了,用他還未看懂世界的筆跡寫下了對教育的失望,他的離去並不會改變任何事情,考試還要考,作業還要做,只希望做父母的能夠看到體會到孩子們的無助和嘆息,適時、適當、適量的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能夠度過一個愉快的童年吧。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點擊「關注」我
第一,學校作業減負沒有做好。第二,孩子自身的作業效率不高,不然別的小孩怎麼沒有這麼極端,以及,小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才五年級就已經做到這個份上,以後有更大的壓力怎麼辦?第三,我認為是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發現了也沒有好好處理,家長不幫助自己的環境也讓孩子感到壓抑。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也要從這三個方面出發。
可憐的女孩兒,從做不完的作業中,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也無法承受日子還得這樣一天天的過,所以她走了。
但一個班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孩子的,其他孩子是怎麼承受的呢?所以作業多是現實狀況,但這個女孩太缺乏有人從心理上支持她,她還小,如果有肩膀可以支撐她,她就有力量承受這份壓力。
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導致作業做得太慢,而女孩是看不到自己的盲點的,如果沒有家長能夠幫助她提升則無法改變這一點。
可能是父母對她的期待太高,孩子也就不敢稍有懈怠。但學習太疲勞的時候,總想放鬆一下,過後看著如山的作業,孩子又愧疚又無望,覺得自己實在無力承受。
五六年級,小升初的壓力確實很大。有時候老師布置很多作業也是為了查漏補缺,可能明裡暗裡都有說,會了就不一定做。能被父母頂的孩子就敢於自己靈活分辨,而有些孩子則不敢。
今天很多的父母,做了孩子很多的角色,唯獨忘了和孩子之間有時候也要講義氣,孩子最難最累的時候要幫她擋一擋,實在做不完時給孩子做個靠山,少做幾張又如何?
一個會因為作業做不完,而愧疚到去死的孩子,少做一張真的是不影響大局的,因為學習態度擺在那裡了。很多時候真的是需要父母幫孩子拿捏一下的,畢竟人生是個馬拉松。
很需要這一份支持,讓孩子卸下過大的壓力。孩子需要放下防衛大哭一場。
關注《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鑒賞學。
事情具體什麼時候發生的、在哪發生的,網上沒有具體信息,不過有好幾家媒體都提到了這個事情。萬幸的是,根據他們的說法,女孩後來被搶救回來了。
就事論事,根據這份遺書來說,我想到了兩點:
1. 女孩的壓力雖然來自於日復一日作業不能寫完,但是她提到的被老師罰站、被同學笑話,才是對她心理造成直接壓力的原因;
2. 女孩提到她沒有寫完作業被罰站被笑話,那麼,很有可能是全班只有她不能完成作業,而其他同學都沒有這個困擾。如果撇除家庭原因(比如其他孩子父母幫忙做作業之類的),她每天都這麼努力但依然和同齡人差距巨大,那麼,女孩可能有學習障礙,是一種心理問題。
我覺得小女孩很可能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sorder),比如在理解、運用語言有關的一種或幾種基本心理過程上的異常,這會導致她在聽、說、讀、寫、思考或數學運算方面顯示出能力不足的現象。如果她真的有學習障礙,那麼,她可能需要更適合她的教育方式(特殊教育),而不是主流方式的教育。
作業沒有完成被罰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處理方式。而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開始注重自己在同齡人中的形象的時候,學習+自尊受到受害,對孩子造成雙重壓力。
不過,如果老師發現孩子努力但是卻和其他小朋友差距巨大的時候,都應該考慮一下是否孩子有學習方面的障礙,而不是默認孩子偷懶之類的。一個中規中矩的孩子,卻長期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很有可能是非主觀的原因。教師培育中應當涉及非 常規發展 兒童特點的一些培訓,對諸如多動症、失語症、學習障礙等常見的心理問題有所了解。而如果老師發現學生可能存在這些問題,推薦他們及早進行專業測試。
你好,謝謝邀請!
首先,這個事情是個案。既然是個案,雖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絕對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不能以偏概全!第二、不妨來分析一下小女孩輕生的原因。首先,我們對這個孩子的這種做法感到悲痛和惋惜!這麼幼小的生命,就因為作業問題而選擇走上一條不歸路,讓人不免唏噓不已!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首先,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孩子嫌作業太多,做不完,感覺到壓力,又擔心第二天被老師批評而選擇輕生。無可否認,現在仍然有一些老師,因為總是擔心孩子知識掌握不牢固而會加大作業量,卻忘記了一個學習最基本的定律:學習是要遵循科學規律的,不是只有通過加大作業量,讓學生反覆記憶就能取得效果的!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印象,當你不斷重複寫一個字的時候,到了一定程度,你會發現自己居然不會寫字了!所以,這種高強度的重複訓練不但無助於知識的掌握,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這些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效果卻是極差的!因此,在這個問題上,那些布置過量作業的老師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第二、除去老師的責任,孩子、家長有沒有責任呢?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條件優越,享受著來自祖輩、父輩的萬千寵愛於一身。因此,這些孩子接受的挫折教育就相對很少,遇到困難就很容易產生過激行為。試想,那些因為父母生二胎而選擇輕生的孩子,責任又該誰來承擔呢?所以,這件事老師、父母、孩子都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從老師的角度講,如果真的布置的作業那麼多,那為什麼班裡其他孩子沒有選擇輕生?而只有一個孩子這樣做呢?當然,老師應該考慮到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布置一些基礎性作業,再根據孩子的情況布置一些選做的題目,讓不同基礎的孩子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作業,這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作業量。家長,則更應該加強對孩子抗挫折、抗打擊能力的培養。否則,以後還有孩子因為這事那事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走上輕生這條不歸路!看到這個消息,我難過的想落淚!一是小姑娘割腕自殺本身,二是,透過作業我看見一個孤獨的靈魂。
很多人可能會指責教育制度,謾罵不負責任的老師……這一切有意義嗎?
壓垮她的是「如山」的作業嗎?
不!
我相信中國現行教育制度下,有很多奮戰在題海中的孩子。很多孩子除了作業還會在路上,在吃飯,在學費上消耗時間和精力,還記得冰花男孩嗎?
壓垮她的是孤獨和無助。首先是在學校,她怕罰站,怕嘲笑,她沒有尊嚴和快樂。可能通過她自身的力量,她無力改變什麼。然後是在家,她為什麼要給媽媽寫信呢?她和父母親人之間沒有良性的溝通渠道。從有自殺思想到付諸行動往往有很長的思想鬥爭和諸多行為表現。可怕的不是自殺本身,而是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她在思考甚至付諸行動進行自殺。這值得每一位家長反思。
當孩子覺得作業過多的時候,有以下幾種可能:
1,閱讀,書寫速度慢不適應作業量
2,應知應會內容沒有熟練掌握
3,老師布置的作業量過大或者有受罰情況
前兩項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專題輔導,訓練。第三項需要家長及時和老師,孩子溝通、調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孩子成才成功,父母是最開心的,也是最大受益人。孩子失敗,離世,父母是最痛苦的,也是最大的受害人。學校是一個智力集中訓練的場所,並不是萬能的。孩子的很多能力需要家長發掘,培養,訓練,成就。
學習應該是多麼快樂和幸福的一件事,願所有的孩子都能那樣去生活。
謝謝你的邀請。在這件事情來說,我覺得是極個別特殊的案例,可能會有的人,因為這件事情來炒作來抨擊現在的教育或者拿教師開刀。放眼望去現在整個中國只有兩種職業那隨便讓人踐踏的。一個是教師,另外就是一個醫生。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被一些媒體或者個人小題大做。不知道,現在的媒體輿論導向,成什麼樣子,各位理性的看官自能分辨。
在這個孩子身上出現的現象,很明顯的說明了咱們中國的教育,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說的更大一些,是社會教育,中國孩子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種挫折教育。
什麼是挫折教育?很多的教科書里這種挫折教育我們都有在提到過。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而這種挫折教育首當其衝的就應該是家庭教育。用一句老話來說,現在的孩子很多都像溫室里的花朵,受不得一點風吹雨打。許多家長在對孩子性格塑造的時候,尤其是幼年時期,不是特別注重。但是殊不知很多孩子的性格養成其實在學齡前就已經定性了。對於家長要掌握好孩子性格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培養孩子的信任感。 適用年齡:0~1歲,低幼階段。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其實就具備了人的情感喜怒哀樂,他都是通過哭來表示。大什麼聽到了孩子的哭都給予無條件的滿足,這時候的孩子認為他就是世界的中心只要通過哭,他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這是孩子具有自我意識的開始。這個階段孩子需要家長格外的照顧與養育,家長應該積極的與孩子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對家人及環境產生美好的信任感覺,為與孩子的溝通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適用年齡:1~3歲,幼兒階段。當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自己獨立去完成,不要總是抱著或者幫他邁步等。孩子逐漸意識到,他不是世界的中心開始知道有很多事情不是通過哭就能夠完成他的每一步發展和站立都需要通過,他自己去努力。時候,孩子完成的是一個從自我開始慢慢轉向社會化的一個過程。在這其中它有很多的挫折和失敗感比如第一次走路卻摔倒了,第一次跑卻給絆倒了。看過有的孩子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是先通過安慰孩子告訴孩子,他自己可以做到他摔倒了,只是她不小心而已,下次注意就可以。很多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帶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安慰孩子的時候通過說都怪這個地方不平,或者是都怪這個石子兒,把這孩子給摔了。孩子哇哇大哭,一看爺爺奶奶這麼安慰,自己認為,這都是怪外界的,跟他自己沒關係,他自己才是受害者。這明顯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不好。很多問題孩子或者是心理出問題的孩子在生活中面臨一些困難的時候,他可能不是尋求的是自己的原因,而是想外界尋找原因來滿足自己。那麼挫折教育就無法繼續。孩子動作發展的同時也是心理的不斷發展完善。孩子稍大後,可以讓他試著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並遷移到以後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階段:培養孩子心理的獨立性。 適用年齡:3~5歲,幼兒園階段。平時我們總會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並且也在身體力行地幫助孩子。然而有時候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卻給予過多幫助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就鼓勵他獨立去做。
第四階段: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適用年齡:5~6歲,學前階段。孩子步入課堂後,傳統的教育重視數理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但這僅僅是學習的一個層面,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的求知慾,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孩子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就是他在思考問題的表現,此時,家長應該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也不要怕丟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進行試驗來探討。
其次就是學校教育。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這是因為,那些自認為自己聰明的人往往會選擇走一些所謂的「捷徑」,這些所謂的「捷徑」往往會喪失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鍛煉機會;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飽經風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麼叫成功。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鍛煉提高學生潛能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學生在學校中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溫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而只有學生在學校中就遭受許多挫折(無論這種挫折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掌握了應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講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在心理學上,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從自我到社會化的一個過程,當中,只有前邊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孩子們有過挫折知道以後面臨這種問題怎麼去處理,他們才具備強大的心理去面對社會面對人生。
在這個日益發展的社會,生存變得越來越難,每個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壓力,而五年級十二歲小女孩因作業過多,壓力過大割腕自殺事件,引起了人們的反思,歸根到底很多因素導致這一悲劇。
首先,跟父母缺乏溝通,父母對孩子期望過大,孩子一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就會打罵,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也從來沒想過與孩子溝通,沒有給予孩子想要的尊重。
其次,老師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給予他們相應的幫助,他們也需要老師的關心與幫助。
最後,很多小學生被父母長輩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在溫室中長大,沒有經歷過什麼困難或挫折,一遇到問題,只會想到很偏激的解決方法,
推薦閱讀:
※校外人士擅自闖入大學宿舍推銷東西怎麼辦?
※如果防彈少年團成員當老師你希望他教什麼?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家長一定要注意8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