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那氏腺囊腫(多發)是什麼?
宮頸組織中有腺體會分泌粘液,一旦腺體開口堵塞,就會形成「小痘痘」似的青白色小囊泡,稱之為宮頸腺瀦留囊腫。這種囊腫最初由一個叫Nabothian(納博特)的外國學者發現,為了紀念他的醫學貢獻,所以用這位學者的名字來命名,稱為「納氏囊腫」,醫生們簡稱它為「納囊」。
納氏囊腫常有多個,一般只有米粒或綠豆大小,也可達玉米粒大小或更大的。有的略突出於宮頸表面,光滑而有光澤,容易在婦科檢查時被醫生髮現;有的長在宮頸的組織間隙中,不能在婦檢時肉眼所見,僅能通過婦科超聲檢查發現。納氏囊腫內包含的黏液通常清澈透明,但也可能由於合併感染而呈混濁膿性。
試想,既然宮頸組織中有許多小囊腫存在,加上慢性炎症長期刺激,組織反覆發生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宮頸是不是會比正常時「長胖」?因此,宮頸納氏囊腫常常和宮頸肥大合併存在。
我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陳淑琴,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宮頸那氏腺囊腫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 其形成過程與「青春痘」類似,主要發生在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由於新生的鱗狀上皮、增生的結締組織以及癒合瘢痕覆蓋或壓迫腺管,當宮頸腺管被周圍組織擠壓直至腺口阻塞,腺管腔內聚集了大量難以排出的分泌物,分泌物積累日久可使腺腔擴張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狀腫物,即「子宮頸腺瀦留囊腫」,又稱納博特囊腫(通常簡稱「納囊」或「宮頸納囊」)。宮頸納囊一般小而分散,突出於宮頸表面,可單發或多發,小的納囊僅為小米粒樣,大的可超過1厘米,肉眼觀察呈青白色,部分患者可能同時伴有糜爛。
宮頸納囊一般無不適癥狀,通常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合併有急性宮頸炎或宮頸糜爛者則應積極治療並控制炎症,現已有研究顯示宮頸癌的發生與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均有一定關係,少部分慢性宮頸炎患者有惡變傾向,所以還是需要高度關注。另外,一旦急性炎症未及時控制並轉為慢性炎症,長期的炎症刺激會使宮頸組織充血、水腫,同時促使結締組織增生,造成宮頸肥大,嚴重者可增大1倍以上;少部分人還可因炎症擴散引起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等盆腔炎性疾病,對於育齡期女性可進一步導致不孕症、宮外孕等疾患。
那麼,發現宮頸納囊後應該怎麼處理呢?第一,已婚婦女應每年行宮頸防癌篩查,除外宮頸惡性病變。第二、若囊腫小且無任何癥狀,一般不予特殊處理,生活中可使用弱酸性女性護理液清洗外陰即可;若囊腫大,或數量較多,或合併感染者,可考慮進行物理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光療、激光、微波、自凝刀等。
日常生活中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預防:1、勤換內褲,保持外陰清潔。2、同房前後清洗外陰,避免房勞過度。3、經期或產後應禁盆浴、禁性交。4、伴有宮頸炎症者應積極治療。5、慢性宮頸炎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作者:周師師
目前,這幾年很多稀奇古怪的疾病都出現了,其中女性朋友們被就被很多婦科疾病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給她們生活上都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宮頸多發性囊腫,在最近幾年在女性身上發現比較多,很多人當得知自己患有此病的時候,都不知所措,很迷茫,因為對這種病症都比較陌生,不太清楚它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會有什麼危害,會不會很嚴重?那麼,女性得了宮頸多發納氏囊腫嚴重嗎
宮頸多發囊腫是宮頸囊腫的一種,又被稱為宮頸納氏囊腫。它是在宮頸糜爛癒合過程 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令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 堵塞,因此腺體分泌物引流不順暢,從而滯留形成的囊腫。
宮頸多發納氏囊腫的發病原因以及臨床表現。
1.子宮頸多發性囊腫的形成原因:它形成原因與臉上的「青春痘」相似,是在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宮頸多發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滯留形成的囊腫叫宮頸納氏囊腫。
2. 子宮頸多發性囊腫的臨床表現:檢查時可以看到宮頸表面突出多個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內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有的可以長得很大,突出於宮頸表面,甚至到達陰*道口,根部與宮頸之間有蒂相連,常合併有宮頸肥大。
3. 學會處理子宮頸多發性囊腫:既然是炎症,就不嚴重,但需要強調的是慢性宮頸炎與宮頸癌關係非常密切,在長期炎症刺激下,少數慢性宮頸炎患者具有惡變傾向,故仍需高度關注。主要是每年都要做宮頸塗片檢查,除外宮頸癌及癌前期疾患。
宮頸納氏囊腫是在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新生的宮頸鱗狀上皮阻塞了腺管口,導致腺體分泌物排出受阻,從而滯留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腫,小的囊腫有米粒大,較大的也有玉米大,有的甚至突出宮頸表面,也會有突向宮頸較深的部位。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受孕困難,阻擋了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還會引發其他婦科炎症,長期下去會導致宮頸肥大,而且還有癌變可能。
推薦閱讀:
※每個人每天的健康飲水量是多少?
※食管癌的癌前病變如何預防?
※肥肉要怎麼做才會肥而不膩?
※你有時間的時候會健身嗎?
※想當醫生有什麼建議?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