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時是該食療還是藥物治療呢?


謝邀,這個問題可能需要結合臨床知識來回答

是葯三分毒,最好少吃藥,能通過食療預防最好用食療,我們普遍這麼認為;頭疼腦熱拉肚子,自己配點葯吃吃就好了,我們身邊也不缺這樣濫用藥的人;人到中年就容易體虛,多買點保健品補一補,總會有人這麼勸你... ... 藥品、食品、保健品,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懂得選擇的人很少。

西藥和中藥都可能有副作用,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客觀的。從劑量、服藥時間、病情變化等不同角度來說,一種藥物對於患者可能是「致命毒藥」而非「救命仙丹」。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1. 不少冠心病患者長期堅持服用一種藥物——華法林,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極大改善病情。但是醫生開藥的時候肯定會叮囑患者:按時複查凝血功能。為什麼呢?因為華法林最大的特點是抑制血管內凝血,這雖然有助於降低血管內血栓形成,但是也會導致患者自發出血,或外傷後血流不止。定期複查凝血功能,有助於判斷是否出現凝血障礙,決定要不要調整服藥劑量;

2. 對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來說並不陌生的中藥——雷公藤,廣泛應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腎小球腎病、腎病綜合征、紫瘢性及狼瘡性腎炎、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但是這是一種讓醫生很謹慎開處方的藥物,需要對患者多個系統檢查結果分析後才能使用,而且一段時間後必須複查。為什麼呢?因為雷公藤是一種有副作用很多的中藥,根據患者自身體質不同,用藥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皮膚黏膜過敏、腎功能損傷、女性月經周期紊亂甚至閉經和不孕,不少患者噁心嘔吐胃痛等消化系統癥狀,還有一些患者有頭暈、乏力、失眠、嗜睡等神經毒性表現。所以,雖然這個藥物可能是這些患者的救命葯,也可能會加重患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

那生病了多吃點好的,應該沒錯了吧?

不,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吃,尤其是有特殊身體狀況的患者。

比如腎功能損傷的患者,要嚴格限制高鉀高鈉等食品,否則很容易加重病情。長期腎病患者普遍貧血、乏力,家人想著多補補身體,水果魚肉一樣也不少。但是像香蕉這類高鉀水果,兩根可能就會加重患者病情,更不用說吃腌制的魚肉、熏制的臘肉這些美食,高鹽高蛋白,都會讓患者病情惡化。

對於保健品,我希望廣大中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除了好好鍛煉身體可以增強體質以外,沒有其他科學依據能夠證實藉助藥品能達到保健目的。尤其市場上的藥品多打著養生、美容、補腎、抗衰老等等幌子,哄騙急於改善身體狀況的中老年人,事實上都是混著激素、各種三無藥品參雜製作的,起初服用覺得精神好一些了,也都是激素起著主要作用,沒多久副作用很快顯現,比如肥胖、痤瘡、免疫力下降等。

有一些保健品甚至含有毒副作用,不少醫院每年都會收治不少因為服用保健品導致肝衰竭、腎衰竭的患者,這類患者普遍對保健品療效十分信賴,長期服用市面推銷的保健品,甚至已經需要肝移植的情況下,還惦記著沒吃完的保健品。希望廣大有養生需求的群眾,一定不要過於相信保健品的效果,被推銷矇騙。感覺身體素質下降了,可以改一下作息方式、減少工作負擔,積极參加鍛煉、戶外活動、做做簡單家務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可以轉發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也歡迎關注 「倩sur」 獲取更多健康小知識。


感謝邀請!

前幾天,不葯不葯博士參加了一幫醫學工作者朋友的聚會。大家同屬於醫藥工作者,席間卻對生病了吃不吃藥的問題展開了一番熱烈討論。

正方:年輕人生個小病,抗一抗,就過去了。

反方:生病了,吃了葯,好的快。

誰對誰錯?

不葯不葯博士認為雙方都對,但是前提是要針對不同的人,考慮以下因素:

1、 缺乏醫學常識的人,建議不要盲目抗病。上述醫藥工作者都是具備專業醫學常識的人,他們很清楚什麼情況可以不吃藥抗一抗,什麼情況必須吃藥。而一般的老百姓,沒有醫生指導,多數不能確切地知道自己當前癥狀是哪種疾病,是小病還是程度較重的並,該疾病是否可以拖著不吃藥。

2、 老人和兒童,免疫力相對較弱,小病不治療就容易拖成大病。發熱、頭痛、乾咳、渾身酸痛,這些感冒的癥狀,同樣也是肺炎的癥狀,特別是兒童,一旦發展成肺炎,痛苦不說,控制不好,還可能致命。雖然說兒童能不用藥盡量不用藥,但是本著風險與獲益的原則,與危及生命相比,還是及時選用兒童可以使用的藥物控制疾病為好。

3、 在已經生病的時候,食療通常起的作用很微弱,或者說只能起輔助的作用。比如風寒感冒了,喝碗薑湯,確實效果不錯。風熱咳嗽吃點百合,煮個冰糖雪梨,也有很不錯的潤肺止咳功效。但是這都不能當成藥物使用。癥狀輕微,可以不用藥,但是癥狀明顯,則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4、不少人可能認為,食療更安全,如果食療採用衛生部公布的100多種葯食同源食物,在正常量的範圍內食用是安全的。但是現在有的人很喜歡用藥膳,沒有醫生的指導,便放一些中藥在食物中。因為我們不能充分的了解這些中藥的藥理及其與其他食物藥物相互作用的情況,這樣做很可能出現一些不可控的安全風險。

不葯不葯博士總結

如果您能判斷就是個頭痛腦熱,癥狀輕微,又對食療有所了解,那麼可以不吃藥,選擇食療的方式。

如果感覺身體不適,程度較重,就請別亂食療,儘早用藥物治療!

【不葯不葯】簡介

清華大學博士,主管藥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諮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葯不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


藥品最好是萬不得已的時候使用,副作用是再一次對身體的一種傷害。食物是我們每天都吃的,種類要多,飲食清淡,營養均衡。保健品可以快速增強人的體質。恢復正常。對於病人來說,如果常吃肉食,吃保健品可以減輕腸胃負擔,也會吸收快。因為結合了先進的生物科技技術,把食物濃縮了,精簡化。


推薦閱讀:

藥品基本信息標準化研究

TAG:食療 | 保健品 | 健康 | 社會 | 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