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是什麼心理病?
壹
你特別在意別人對你的回應嗎?
學姐以前是。
之前有一陣子,學姐熱衷於烘焙,經常會利用周末時間在家裡做點戚風蛋糕,蔓越莓曲奇,還有各種形狀的小餅乾。每一次烘焙,都會認真拍下製作過程和最終成果,然後修圖30分鐘,文案30分鐘,再發朋友圈。
狀態發布的一分鐘後,學姐總能收到十幾二十條點贊評論,不是誇學姐「心靈手巧」「想娶了」,就是說甜點誘人,「分分鐘想吃到嘴裡」......學姐看到這些都很開心,不得不承認,評論和點贊滿足了學姐的虛榮心。
後來有一天,學姐發完朋友圈以後,開始翻以前的狀態,突然發現,這次做小熊餅乾發的朋友圈和上次做戚風蛋糕、上上次做榴槤披薩收到的評論,幾乎是一樣的。
好像有哪裡不對……
小熊餅乾也好,榴槤披薩也罷,在別人的眼裡看來,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只是證明學姐「熱愛生活」「心靈手巧」的一個例子而已。
但學姐想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看到學姐的更多面貌,因為這些「更多的可能」,讓大家覺得學姐是個「廚藝很了不得,會生活」的人。
那一刻學姐意識到: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自己變成了一個需要通過別人的反饋,才能證明自己的人,好像只有在別人的反饋中,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才能確定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沮喪一下子擊中了學姐,原來,我成了一個被反饋感操縱的人。
貳
什麼是反饋感?
意思是:你的每一次行為,都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回復或者結果,有且僅有通過別人的反饋中確認自己的存在,通過最終落在自己身上的感受,來認識自己。
每天,我們都充斥在「反饋感」的生活里。這些反饋來自朋友、同事、家人,還有自己。
比如工作上,領導會對你工作上的表現進行反饋;生活中,朋友家人會對你的處事態度,交友行為進行反饋;你還會去各種社交平台尋求評價,通過「展示的自己」去獲得相應的回複評論。
只是,對待「反饋感」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你是會進一步「認清自我」還是會陷入「虛假自我」的陷阱。
被「反饋感」操縱的人,更容易活成「虛假的自我」。
學姐的朋友炎炎,可以說是朋友圈「網紅」沒錯了。幾乎每一條朋友圈都是高贊,而且評論里清一色的「女神」。
可是學姐知道,炎炎為了保住「女神」的形象,很多照片都是擺拍出來的。而且拍照從來都照左邊側臉,因為正臉和右側臉不好看;每次發朋友圈之前,她要花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修圖,再加上撰寫文案,沒個把小時,根本發不出一個朋友圈。
從ps到美顏濾鏡的快速發展,社交平台上誕生了很多的「照騙」。人們好像不用付出什麼,動動手指就能呈現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這,就是自己的社交標籤,好像只要一發出去,就可以得到理想的反饋。
這種反饋可以重新定義「自我」,這也就不難理解,「虛假的自我」比「真實的自我」更受歡迎時,很多人覺得沒必要讓別人看到不夠好的自己。
於是被「反饋感」操縱的人開始在這些反饋中膨脹,一步步疏離了原來的自己。
炎炎曾經告訴學姐,她很享受在朋友圈被大家捧成「女神」的感覺,儘管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假,但那是她理想的樣子。而現實生活里的自己,比如在街邊大排檔吃麻辣燙,或者周末在家不洗頭素顏點外賣吃的真實自己,總會讓她覺得不堪。
大家越是誇她美,她就越在這種「虛假的美」中沉溺,並享受快感。這讓她在「虛假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叄
現實有時候很微妙,有像炎炎那樣,活成了被「反饋感」操縱的人,也有像演員俞飛鴻那樣,活成了操縱「反饋感」的人。
前段時間,俞飛鴻和馮唐竇文濤一席關於「女性單身」的話題,就登上了熱搜。
節目里竇文濤先是拋出問題,為什麼俞飛鴻一直單身到現在。俞飛鴻並沒有刻意迴避這個問題,而是坦然地說:「哪個更舒適,就處在哪個階段。」
後來,竇文濤又調侃地說「老是一個人呆著,精神是不是不正常」。
面對這個話題,俞飛鴻也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只要精神世界足夠豐富,那一個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
馮唐還問俞飛鴻:「你一個人待著會覺得煩嗎?你會覺得需要吃點東西,跟人聊聊天嗎?」
俞飛鴻面對這個問題,再一次甩出了100分的回答:精神世界足夠豐富的話,不需要通過聊天,聊天只是一個表達和溝通的方式。
整場訪談下來,俞飛鴻面對所有敏感的話題都從容不迫,回答也表達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她語氣平淡,有條不紊地說著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學姐覺得她成熟優雅,魅力十足!
出道二十多年,47歲的俞飛鴻依舊美麗優雅。時間給她帶來的不光是經歷的增長,還有更多的是面對生活的睿智和沉穩。
她的美麗不僅在於皮相,更在於那份淡定和知性。她從不會因為別人對自己單身多年的看法而動搖自己的內心,更不會因為一兩句「精神不正常」的反饋就選擇將就一個人。
她認可自己的生活態度,有著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她的精神世界足夠豐富。
對她而言,人生重點不在於取悅他人而在於取悅自己。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她並沒有刻意去討好大眾,但到最後卻獲得了大眾的好感,成為了每個女人想成為的樣子。
她認為,一個人的存在感並不是指你被捧在人群中心,受到眾人的關注,贏得一句句讚美的反饋。而是自己的內心賦予的。你只有先自己認可自己,樹立自己的人生觀,擁有富足的內心世界,才能不在別人的反饋中迷失,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存在感。
在現代快速的經濟發展下,社會分工在被不斷地細化,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的運轉系統中變成了一個個小齒輪。生活在這種模式里,人們彷彿變得越來越無差別化,於是開始慢慢得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一些人不能接受暫時不夠美好的自己,想通過建立「虛假的自我」,從而贏得他人的積極反饋獲得存在感。這種「要來」的存在感,反而使他們淪為了被「反感饋」操縱的人;
而另外一些勇於接受真實自己的人,他們通過不斷提升自己,建立了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的人不需要通過「別人的嘴」來認識自我,他們的內心足夠強大,本身就有一種不可忽視的存在感。
在學姐的理解中,後者才是內心強大的女性,她們從不在乎無關痛癢的評價,她們的存在感永遠來自自己真實的內心。學姐希望和學妹們一起修鍊成內心強大的女性,不被「反饋感」操縱,活出高級的人生。
END
關注女子力科學社,了解更多知識吧!
你好,謝謝你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狀態,說了一句話會不由自主想我是否說錯話了。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無法表現出真正的自己。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會錯過很多機會,不敢去追求適合自己的機會,因為懼怕別人的眼光,和別人不一樣就會有壓力,最終會安於平庸。
再好的人,也會有人討厭;再討厭的人,也會有人喜歡。所以,想要所有人都喜歡你,不反對你的話,就只能什麼都不做。在別人的眼光中故步自封,是活的是自己的人生,還是別人的?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主張的人。馬雲爸爸創業的時候,去很多公司談商業模式推銷中國黃頁,大家都覺得他是騙子。如果他止步於別人的看法,哪裡還有現在的阿里。在被人認為他的模式毫無意義的時候,他堅信這個東西能創造價值,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越努力,你的世界越大,周圍人的觀點越不重要。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大城市,因為逃離了那種人人品論你的熟人圈,在大城市,你可以自由做自己,不必在乎周圍人的看法。當然,你太在乎的話,工作中同事的看法,家庭里父母的看法也不會完全擺脫。試著做自己吧,畢竟你已經長大了。
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
每日談心,心理學領域最有乾貨的答主。
內容來自每日談心 龐靜,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也許是職業習慣,看到問題,首先印入腦海的是那個「病」字,隨之而來的是當事人處於病痛中的恐慌、焦慮的面部表情和情緒表現。無論是否真的有「病」,若自己的內心已這麼認定,離病入膏肓不遠矣。
回到如何從心理來分析「對別人看法的過度在意」的問題,我們可以從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中找到些端倪。人格的三大部分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三者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
「本我」是內心最原始的自己,代表著本能和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是理智和意識的部分,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是理想的部分,由社會規範構建,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超我和本我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常見的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題主對別人看法很在意的心理活動,可以理解為超我與本我的拉鋸戰中,超我目前佔據了極大的優勢,而自我啟動了壓抑、否認、退行的防禦機制。因此,題主需要進行些自我覺察和心理分析,如列出事件中自我的應對行為是什麼?引發的感受是什麼,感受的感受又是什麼?從而分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層面的需求是什麼。心理諮詢的治療性元素,往往在於自我探索的方向和深度,以及對思維邏輯梳理的清晰順暢度,諮詢技術只是引領的工具和手段。
社會上有很多事件和現象,每個事件和現象背後都有無數個相關人的心理活動,而每個心理活動又都有不同的意識、潛意識、前意識,融合帶動著自我、本我、超我不斷的互動、博弈。細想之,著實有意思。
先要認識看法,1.對客觀事物所抱的見解、觀點2.意見看問題的方式方法。
在意:留意,放在心上。
「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
這張圖能清楚的告訴你,在意別人看法的結果是什麼?你是倆個騎?還是一個人騎?還是都不騎?四種意見都是別人的看法。這裡要問第一個為什麼?我們倆騎驢跟評價的這倆人有關係嗎?1.沒有。既然沒有為什麼要改變自己的主意呢?缺乏認知,怕人笑話。自己要作的事情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2.我們作事情是幹什麼的?是專為別人評價而作呢?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是為什麼不停的改變主意?缺乏自信,懷疑自己,是自卑心理作崇。3.在此事件中別人的評價是否正確?自己失去判斷力,畏首畏尾、猶豫徘徊、此事中幾種評價根本沒有評價標準。作事,為什麼根據評價而行動呢?改變這種心理,1,看到自己,2認識自己3.接納自己。走自己的路,任憑人家去說吧。林語堂先生說」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裡當配角」。感謝邀請。我們大多數普通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應該是少數吧?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經常會因過於注意自身形象而倍感約束,總是希望給別人留下完美的印象,總覺得自己什麼地方沒做好讓對方不滿意,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其實,也許對方壓根就不當回事。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太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因為你大多數時間根本沒有形象。當我們能輕鬆面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身邊的人,不是么?
所以,開導自己,別人根本沒時間對你「有看法」,你卻把時間全用到在意「別人的看法」上面了。有些人和事必須不在乎,才能活得輕鬆。
朋友你好。
與其說是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如說是在意自己的形象。
人與人的社交中,別人看到我們,我們看到別人。朋友你提到的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自然這個看法是針對自己的,那麼,也就是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這裡面就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別人的看法上,我就越來越難做好自己。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我表現出來一個方面,A可能認可,B可能不認可,而自己夾在中間,就陷入兩難境地。
——我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上,就說明,我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是模糊的,我在意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自己眼中的自己。很大程度上,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我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上,那麼,我就會很容易的刻意按照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來改變自己,而這自然是不明智的。我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按照別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最後越改越不像自己。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心理疾病,但是可能是焦慮的一個表現。這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尊心或者虛榮心太強,也可能是因為自己需要別人的看法來證明自己是存在的,因為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但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來說,如果我們自己並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而一直要按照別人的看法去生活,那麼,我們的內在就是很空乏的。以這種狀態去面對生活,會很疲憊,甚至容易真的遇見一些心理問題。畢竟,我們需要來自內在的力量。
當然,單單在意別人的看法來說,這個表現還不足以稱之為有心理疾病。朋友也不需要擔心。這個是一個很普遍的表現,也和年齡段有關。在中學階段出現,是比較正常的,如果年齡已經偏大,還如此的話,就確實可以考慮做出一些改變了。
祝好。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在「以人為中心療法」中 提出了人格及其變化理論,也稱「自我理論」。
羅傑斯認為自我是人格形成、發展和改變的基礎。是實現個體人格完整性的天生傾向和動力。
羅傑斯認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由於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把「自我」一分為二,即「自我」和「自我概念」。
「自我」指的是一個人真實的自我,是客觀存在的,而「自我概念」則是指一個人對他自己經驗和體驗的知覺和評價,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人對他自己的主觀看法。
「自我概念」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個體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嬰幼兒開始並無自我,與世界渾然一體,在自我概念發展過程中,個體與他人的交往,特別是與重要人物的交往,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
羅傑斯使用「價值條件」,這個術語來描述父母或重要他人,影響兒童自我概念形成的方式。
他認為,人在童年期強烈渴望得到別人尤其是父母與重要他人的愛和關注。但是,父母所給予的愛和關注並不都是無條件的。當父母的愛和關注是有條件的時候,如果兒童表現出某種父母認可的行為方式,就會得到這種愛或關注;如果出現其他的行為方式,就得不到這種愛和關注。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兒童就會按照父母的價值觀對自己進行定義。
例如,一個孩子中午不想午休,(睡覺),他並不瞌睡,就是想打一會兒遊戲,孩子覺得這樣很開心。
可媽媽一定要讓他午休(睡覺),
媽媽對孩子說:「你怎麼還不停下來睡覺呢?你這樣讓媽媽很生氣,媽媽不喜歡你了!你總是讓媽媽操心。」
這個時候,小孩子聽到一種差評後,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孩子,讓媽媽費心,他必須要按母親的話去做,才能達到媽媽的滿意。為了讓媽媽不生氣、不操心,不得不停下來睡覺,(孩子並沒有評價母親說的是否合理),而是把媽媽的價值觀當成了自己的價值觀,當然目的只有一個,是為了討好媽媽。
久而久之,母親把自己的價值觀全部灌輸給了孩子,孩子把母親的價值觀當作自己的自我概念時,孩子今後的行為不再有自己的評價過程指導,而只受他人價值規範的指導,這個過程就是價值條件化的過程。
「價值條件化」解釋了人為什麼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當一個人的自我與自我概念一致和協調,他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就能達到自我實現;相反,適應程度低的人自我與自我概念則趨向不一致和不協調,就會出現心理壓抑,心理失調,異常行為,焦慮等各種心理障礙。
《心境障礙》
最終兩種結果: 不是把自己累死,就是被別人整死。
人的大腦資源長期被固有概念佔有,就會失去其它可能性。
原因:
第一,他沒有達到別人的層次,
第二,別人擁有的東西,他沒有,
第三,一直模仿別人生活未遂,
第四,自己沒有成功經驗,被別人認可的經歷。
第五,自卑,對自己不自信,對自已評價太低。
什麼事都追求別人認可的結果時,其實結果就是你在別人眼裡什麼都不是。
特徵:
①自卑,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覺得別人在評價自己關注自己,所以總是在別人面前偽裝自己,讓別人認為自己很好。
②敏感,有時候會有一些想法,比如嫉妒,怨恨,等,有了這些想法,就會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至於懷疑別人說自己什麼,就會很討厭自己
③多疑,常常對別人言行疑神疑鬼的,跟異性他們不知道怎麼相處,會經常把自己真實的一面隱藏起來,來扮演異性喜歡的一面。
人的情緒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下,就會失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會使應有的能力得不到發揮。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內心的東西不能釋懷,自己價值自己不能認可,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肯定,人只有拋開虛偽、虛榮、自卑、多疑、敏感、嫉妒、丟掉攀比才能活得輕鬆,所謂幸福,就是自身意識的安全感和滿足感,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來肯定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就是可以不完美。
從心理學角度,每個人內心都有 「自我」的 概念。其中 自尊 就是一個重要的成分。
自我的概念,通俗解釋就是: 我是什麼樣的人,我這個人 怎麼樣。
自尊在 個人內心的 最重要的體會就是:自我評價。通俗解釋就是 包括:自己對自己的態度是否積極樂觀;自己是否感受到很多值得自己驕傲的地方;自己是否感到成就感和價值感。
上述這些 對一個人 無論是 生活還是工作學習,都會時時刻刻影響著自己的言行與情緒。
提問里 講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恰恰就屬於 一個人自尊的內容。
一個人 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這說明,此人自尊水平低。意思是:自己經常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感,無法體會到自己的積極方面,沒有讓自己感受驕傲的層面。自己對自己 是 不自信的。由此,周圍人,只要話語行為 流露出 是在評說自己,自己馬上敏感、感受是否自己讓大家不滿意?是否大家都在說自己什麼什麼? 這就是低自尊的心理狀態。
高自尊的人,處處是自信滿滿。高自尊的人,總是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優勢,通過社會活動,去找到發揮自己優勢的地方,即刻收穫滿足感。即便 他人對自己是不同看法,甚至是不認可自己,那麼高自尊的人,也能客觀的分析理性判斷自己的優缺點,進行調整和 取長補短,讓自己優勢更強,缺點及時修正。
高自尊的人,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家庭教育環境培養的。
百姓常說的 情商高,人緣好,會處理問題,心態積極向上,這都是高自尊人的表現。
對於成年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呢?
1、首先自知之明,客觀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明確自己哪裡具有優勢。工作人際生活中,多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劣勢。
2、與他人進行比較的時候,禁忌 用自己缺點去對比他人的優點!!激勵自己方法是 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多發現自己缺點即刻加以糾正。不縱容自己缺點、更不能任性缺點擴大!
3、工作生活中,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做的,做的時候用心發揮自己優勢。對自己不擅長的、對自己劣勢的 工作,多虛心請教,多自己查閱資料 擬補自己不足!!禁止做 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更禁止為了虛榮心而一意孤行 去做明知不可為的事情,這就等於自己故意讓自己去失敗,自己特意讓自己傷自尊!
這是大眾的心理,就是平常說的愛面子,活著是為別人而活。生活中經常會有此種心理,造成的從眾心理。比如,網路事件一經報道,評論者眾,本身自己初始的現點,在觀看別人的評論後,特別是尖銳的評論後,停止了想噴的嘴。這叫保護也好,在意也好,總之是怕傷害。老婆去參加一普通朋友母親的葬禮,在家計劃200元夠了的禮錢,結果和另一熟人一起去,別人利索拿了300,自己也隨多加了100元,不落別人,自然心中也有微詞,又不是攀比,表示尊重就可以了,幹嗎一個比一個多?是的,現在的紅白事,人情往來,為何越來越重?多是金錢惹的禍,有錢的通過錢來炫富,來顯示關係的厚重,這可苦了家庭情況不太好的人了,給少禮錢怕別人說的心裡。使之寧肯克苦自己,也不能輸了面子。事實上,就是勢利環境造成的,疲於面子的維護。母親一農民,曾說,在農村,你有錢,別人就嫉妒你,你沒錢別人就看不起你。這就是生活經驗的總結。人總是活的這麼不瀟洒,為別人而活的大眾心裡。
推薦閱讀:
※26歲左右對未來感覺很焦慮,怎麼辦?
※有沒有一首歌能讓你反覆播放?
※應該怎樣看待和制止「網路噴子」?
※如今社會生活壓力那麼大,大家都是如何減壓的?
※分手時女友很冷漠,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