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重是心理問題嗎?


疑心病在心理學上處於常見的一般心理問題,也叫多疑。它是指疑神疑鬼,神經過敏的人格表現缺陷。所以經常我們罵人時說他疑神疑鬼是不是腦子有病呀?

有多疑心態的人,常常通過主觀臆斷想像把生活中不利於自己的偶然事件看作是有意為之的必然事件。比如說同事間談話看到他過來,忽然談話停止,他可能會認為對方在說自己的壞話,其實只不過正好談話結束,或者有突發事情發生導致談話沒有繼續下去。也可能是涉及工作的機密從工作原則上不能給他知曉等。有疑心病的人還會把對自己不利的孤立事件當成有聯繫的必然;把生活中正常發生的事情當成精心策劃的事件。經常性我們會聽到看到有人聽說他妻子和異性說話,馬上就會想到是不是妻子要出軌了。所以多疑的人有一種災難化的心理,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一般也是自卑沒有自信心的表現。

疑心病這種心態一旦形成,就比較頑固,難以消除了。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可能會形成偏執型人格障礙。如果是單純的多疑,在形成這樣一種心態之前通常是在誤會或者有人搬弄是非的情況下發生。也就是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下,疑心病的人才會以主觀現象代替客觀事實。就比如前面所說看到妻子和異性說話便以為他們之間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其實僅僅是談論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而已。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特定誘發情景,也不會發生疑心。

這種類型的人通常心胸比較狹窄,容不得別人的議論和冷淡。如果不能及時改善這種心態,那走向偏執型人格障礙,則可能會影響到他社會功能的正常發揮了。


疑心大應該算是是一種心理上存在的問題,但這種問題更多的是來源於個人的認知系統,也就是一個人對周圍的人和事的固有看法,譬如你認為周圍的人對你不友好,老是和你過不去,甚至迫害你,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合理的信念或者認知,而這種認知和信念一旦在心中固化,那麼外在的表現就是一個人的疑心會很大。

疑心大的人經常無緣無故的懷疑周圍的人和事,但這樣的做法常常會令自己和周圍的人感到很痛苦,畢竟自己整日緊張兮兮的懷疑別人的言語和行為,而別人也會因為你的疑心而感到彆扭,最終是導致自己的人際關係非常緊張,甚至因此造成和他人之間的矛盾,最終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實際上很多疑心大的人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疑心大的毛病主要還是來源於他們人生早期的特殊經歷,他們也許是生活中被人深深的傷害過,或者在家庭中沒有被充分的信任過或者愛過,而這些不良的經歷導致他們不能充分的相信他人和這個世界,進而懷疑周圍的人和事,最終自己深陷懷疑之中無法自拔。

所以如果你是疑心比較大的人,希望你能正視自己的問題,充分意識到疑心的危害,嘗試糾正自己的不良認知和信念,學會相信他人,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那麼疑心大問題也就會得到改善,最終擺脫疑心病的困擾,重新擁有美好輕鬆的生活。


疑心重也就是對身邊的人缺乏信任感,造成這種心態的原因有很多。

1、沒自信

如果題主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就可以很好解釋為什麼會有疑心病,對自己的信心缺失,所以對自己的個人魅力,對親密關係中的人或者日常交往中的人都會缺乏信任感。擔心他們不會忠誠於自己,擔心他們不能完全配合自己,擔心在工作和交往過程中他們對自己帶著私心,都是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

2、創傷經歷

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是否存在一些對自己造成削弱自信心的重大事件,比如被親人和愛人背叛,所以導致了自己現在的疑心,被深深傷害過,害怕再一次被傷害,就建立起心防,不向人坦誠,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向你坦誠,對周圍的一切也都是有保留的。疑心也就會越來重。

3、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

在嬰兒期時,沒有建立起和養育者的安全感,也就不能在成年後和其他人建立很良性的安全感。

疑心是不是病,這個需要依據程度深淺來判斷,如果單純的保持一種對陌生人的警覺,和在新環境中的警惕這種疑心應該是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的。如果疑心已經嚴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比如你無法和人建立穩定的關係,無法結交到朋友,和伴侶也互相不信任,常常因為小事就懷疑對方背叛。

當疑心嚴重到令人痛苦,並且持續時間達到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之久時,你就需要考慮,自己的這種疑心狀態應該去看看專業的心理醫生或者精神科醫生了。

以上內容均為開火車的老濕機·顧老濕原創,轉載請私信

歡迎關注開火車的老濕機


從心理學角度講,猜疑心理是常見的心理之一。猜疑心理是人性的弱點之一。疑心重的人思慮過度,凡事都往壞處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正如培根所說:「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猜疑心理表現在交往過程中,自我牽連傾向太重,何謂自我牽連太重,就是總覺得其他什麼事情都會與自己有關,對他人的言行過分敏感、多疑。

  對環境、對他人、對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說:「長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長相疑。不過,「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聯繫。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別人,實際上也是對自己有懷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認為不如別人,因而總以為別人在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計自己。一個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別人,越不易產生猜疑心理。

  對交往挫折的自我防衛

  有些人以前由於輕信別人,在交往中受過騙,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損失和感情挫折,結果萬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從心理上分析,猜疑心理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相互之間缺乏了解和信任,心理不夠健康。表現在心理上,對別人總有一種不放心感,常常會歪曲地理解別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例如別人讚揚他.他會懷疑是在挖苦、譏諷他:別人批評他。他又會懷疑是攻擊他;別人不理他,他又懷疑別人是在孤立他。狹窄的心胸使他無法容納別人對他的正確評價。

  二是作繭自縛的封閉性思路,即思想方法主觀。猜疑一般總是以某一假設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的。就像一個圓圈,越畫越粗,越畫越圓。同時也經常戴上「有色眼鏡」去觀察人,用別人的舉動來驗證而不是修正自己的看法,因而常常歪曲事實,對別人產生懷疑。

  三是對愛情的片面理解,缺乏自信。愛情就其本性來說是排他的,但是,愛情並不排斥友情,友情不具有排他性,要相信自己和戀人,對自己和戀人有足夠的信心。若沒有這些,自然會萌生猜疑心理。

  四是聽信流言。他們既要以別人的評價作為衡量自己言行的是非標準,又很在乎別人的說長道短。而當別人的態度不明朗時,他們往往要從不利於自己的方面去猜疑、懷疑,自尋煩惱。

  猜疑心理 - 解決方法  第一,優化個人的心理品質。也就是說要加強個人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質的修養,凈化心靈,提高精神境界,拓寬胸懷,以此來增大對別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的干擾。  第二,擺脫錯誤思維方法的束縛。猜疑一般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只有擺脫錯誤思維方法的束縛,擴展思路,走出「先入為主」「按圖索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證實和不能自圓其說的情況下自行消失。  第三,敞開心扉,增加心靈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靈閉鎖者人為設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開心扉,將心靈深處的猜測和疑慮公之於眾,或者面對面地與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談,讓深藏在心底的疑慮來個「曝光」,增加心靈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間的了解溝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閡、排釋誤會、獲得最大限度的消解。  第四,無視「長舌人」傳播的流言。猜疑之火往往在「長舌人」的煽動下,才越燒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釀成惡劇。因此,當人們聽到「長舌人」傳播流言時,千萬要冷靜,謹防受騙上當,必要時還可以當面給予揭露。


你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蔣梅玲,很高興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也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謝謝!

猜疑心理是人性眾多弱點之一,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一點,但如果不過度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可是疑心太重的人一般都有思慮過度,凡事都往壞處想的特點,很多時候他人往往是說者無心,他卻聽者有意常常誤會別人的意思,以致給人際關係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這,可能就是走的朋友。

從精神動力學理論來分析,疑心重的人是缺乏對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而一個人的信任感始建於一歲半以前,所以,良好的母嬰關係就是關鍵點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她就會給自己的孩子一種恆定的愛,孩子在這種穩定的無條件關心愛護,無條件接納抱持的氛圍中成長,就會覺得母親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自己也是可愛的,值得被愛的,於是就會產生對他人和對自己的信任感。

相反,如果一個母親情緒不穩定,或者反覆無常,對嬰兒時好時壞,就會讓嬰兒琢磨不透,認為這個母親不可靠,不值得信任…同時也會認為自己不可愛,不值得被愛…於是嬰兒開始懷疑這個世界!

疑心病由此開始生根發芽,而在往後的生活中,如果母親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這個孩子長大後疑心就會非常嚴重。疑心重可以通過精神分析療法,或者認知行為療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蔣梅玲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疑心重有兩種含義,一是懷疑精神,指的是因為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從而去思考它後面的機制、原因和真相。很多名人大多擁有懷疑精神,比如牛頓,在蘋果掉到他頭上的時候不是簡單的咒罵,而是去想為什麼蘋果會掉落,並持續不斷地研究,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比如名偵探福爾摩斯,因為不夠探索每個案件背後的疑點而不斷偵破重難點案件。擁有這種懷疑精神的人無疑是好的,是促使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

而另一外一種則是猜疑心理,指的是沒有理由的猜忌、懷疑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如果說懷疑精神是因為一件事而產生探究的心理,進而去尋找客觀真實的證據,從而發現真相。那麼猜疑心理正好發相反,是通過懷疑一個人進而去捏造一些莫須有的證據,從而發現他想要的「真相」,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疑人偷斧」,當他覺得是鄰居偷了他的斧子時,就發現鄰居的一舉一動都很鬼祟,而當他發現原來不是鄰居投了斧子,再去看鄰居的表現,就正常了。當這種猜疑的心理達到了一定嚴重的程度,則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經常會看到新聞,丈夫懷疑妻子出軌,於是對妻子施以家暴,甚至虐待致死,可是真讓他拿出證據,他也拿不出,他只是堅定的認為妻子肯定背叛他了,既然背叛了他,就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還有很多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覺得別人看不起他,從而起口角,因為別的車超車而認為別人故意別他車,從而上演公路競賽等。

其實,真想勸勸這些猜疑心理重的人,內心戲不要太多了,大家都很忙,哪有那麼多人關注你,真的。


謝謝邀請。疑心重就是「無病生病」、「無中生有」,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但是是屬於輕微的心理疾病,能夠治好的一種病。

疑心重的人每天疑神疑鬼,充滿猜忌。一個朋友,她的母親在小時候因為父親貪污遭遇了非常嚴重的家庭變故。從那以後,她的母親就變得疑神疑鬼,把錢視若珍寶,結婚後也由她全權掌握經濟大權。自己的丈夫需要用錢,她不給。自己的女兒在銀行上班需要借一天大數額的資金以完成該月的業績,她的母親依然不肯。

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毫無信任可言,這樣的母親也經常讓她的女兒非常無語。她表示她的母親因為經常懷疑別的老師在背後說自己壞話,在學校里也是一個朋友也沒有。

這種疑心重的人,已經不是單純正常人該具有的懷疑心了。這已經是病態的極致了,是由於小時候的安全感缺失所導致的,當然對於一個50歲的人而言,重建安全感已經不大可能了。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萍:

疑心即猜疑之心,指沒有根據地猜測與懷疑,多含貶義。

猜疑之心,人皆有之,它能夠使人提高警惕,屬於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

若猜疑之心並沒有對個人和他人的生活帶來困擾,那就不屬於心理問題。若這種高度戒備的狀態使自己活得很累,也使別人敬而遠之,那麼不論是不是心理問題,都需要嘗試著做出改變。

猜疑之心過重的人對身邊的人和事過於不信任,懷疑大家都在對自己耍心機,認為別人說話做事往往都另有企圖,需要自己高度警惕才能保證安全。

首先,針對這種心理狀態,疑心重的人最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

就算大家都在對自己耍心機、利用自己,那麼自己最後會損失什麼?自己能否承受得起這種損失?損失之後自己的生活狀態將是什麼樣子的?損失之後自己是不是可以補救,或者還可以找到新的方法重新生活?最落魄的狀況是,損失之後自己是不是還能繼續活著?

其次,疑心重的人很多時候是過於追求完美,他需要嘗試接納自己生活中的各種缺憾與不完美。

若能夠對身邊的不完美欣然接受,那麼即使疑心重,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疑心能迅速消逝於形成之際,就不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太大的困擾。

最後,對於那些經常產生錯覺、幻覺的人,由於見到了大家見不到的事物或者聽到了大家聽不到聲音,所以大家說沒看到或沒聽到時他們會懷疑大家在撒謊,久而久之會習慣性地懷疑別人,造成疑心重。而這種狀況是他們自己都無法控制的,因此,我們需要對他們多加體諒,少一些責難與嘲諷。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與指導。


這個問題在網上、在實際當中,曾經有無數人諮詢過我,我都一一做一解答。

疑心重,也就是自閉的開端,他會懷疑周圍的一切人的跡象,怎麼理解呢?

別人輕言交談,他會意向偏見,感覺不妙,不知道又在說我什麼壞話?幾人聯手出門做事沒理他,她會產生不解的自問,他們背著我又不知幹什麼勾當?老公這些日子肯定在外面有對不起我的事……不然為什麼對我不冷不熱,總躲著我……

這就是說,疑心重是部分女性所有的過於敏感的心裡猜忌,當然,個別男性也會出現……也是一種不信任、莫須有、過度敏感、某些疑惑、問號太多而導致,如果針對某事,挑明問題根源,就會雲消霧散。

……只看心理的承受度。


首先明確一下哈: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不同。

或多或少,我們都有心理問題。就像身體有時候會生個小病一樣。

疑心重,心理學稱之為「疑慮心理」,便是因為猜疑引起了焦慮焦慮。一般平常的猜疑,是不會焦慮的,比如你看到外出的孩子身上的衣服髒了,會猜疑他是不是在外面摔了一跤。這是每個關愛孩子的媽媽的最正常的不過的心理。當你看到丈夫身上有別的香水味,有口紅,會猜疑他去了娛樂場所或一夜情。這是每個愛丈夫的女人因愛與嫉妒產生的猜疑心理,也正常。

但是,當猜疑心理變得過分敏感,變成了「疑慮」,就成了心理問題了。比如丈夫的偶然一次外出就讓你十分懷疑是否他有了小三然後和她大吵大鬧甚至離婚;家裡的狗隨意叫了一聲你就懷疑是不是有賊進了家門然後全副武裝,甚至抬出了菜刀。三國時期曹操因為看到要殺豬的呂伯奢家人猜疑他們要謀害自己便殺掉了世交呂伯奢全家。疑慮心理,發展到極端著實讓人害怕。

這時候,如果一些與你猜疑的事情有較少聯繫或幾乎沒有聯繫的事情,都會引起強烈焦慮,便形成了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療了。


推薦閱讀:

大學四年成績平平,以後能找到工作嗎?
12個教育方式讓孩子更喜歡你
飯後運動是健康大忌,易得闌尾炎,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大家為什麼對扒車門老師不依不饒?是對當前教育存在的不正之風的不滿嗎?你認為呢?

TAG:心理學 | 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