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乙肝疫苗是不是終身免疫啊,以前說是幾年之後需要加強,後來證實可以終身免疫?


在我國2016年版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中,乙肝疫苗共接種3劑次,第一劑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第二劑在滿1月齡時接種,第三劑在滿6月齡時接種。在最後一針接種後1~3個月,如果驗血測得抗體滴度≥10 mIU/ml,即可視為機體已經對乙肝病毒感染具備了抵禦能力。接種三針之後,在95%的嬰兒、兒童和年輕成人中可以誘導出達到保護性的抗體水平。但在40歲以後的成人中,抗體應答率逐漸下降。如果接種三針後,抗HBs滴度<10 mIU/ml的話,再接種三針幾乎都能誘導出抗體應答。

乙肝疫苗接種所形成的保護性效力和抗HBs的誘導相關,但也涉及記憶T細胞的誘導。在不同流行地區開展的大量長期隨訪研究證明,成功接種乙肝疫苗的人當中,即使抗HBs滴度經過一段時間後下降到10 mIU/ml以下,仍罕有受種者出現HBsAg陽性攜帶狀態或發生乙肝病毒相關臨床疾病(HBsAg呈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有傳染性);即使在加強免疫後沒有出現回憶應答,也並不意味著這類人對乙肝病毒易感。

在中國台灣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嬰兒接種4劑次乙肝疫苗15~18年後,儘管有63%的受種者的體內已經沒有了保護性抗HBs,但疫苗對於降低HBsAg陽性率仍然具有極高的效力。此外,一些觀察性研究表明,全程完成乙肝疫苗三針基礎免疫能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感染,其效力可長達22年。

雖然目前對乙肝疫苗接種後防止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的具體持續時間還不是很明確,但也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需要在常規免疫規劃中再增加一針乙肝疫苗加強免疫劑次。


目前,我國國家免疫規劃中使用的乙肝疫苗為10微克重組乙肝疫苗。新生兒全程接種三劑次乙肝疫苗後,95%以上均會產生保護性抗體。即使是既往接種5微克重組乙肝疫苗的兒童,全程免疫後產生保護性抗體的比例也達90%。通常情況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後1-3個月抗體濃度最高,隨後出現下將,免疫後1年抗體濃度下降幅度最快,5-15年後15%-50%的兒童抗體轉為陰性。但是,乙肝疫苗接種不單單產生體液免疫,還有很強的細胞免疫。因為細胞免疫的存在,人體內有較好的免疫記憶,即使體內抗體轉為陰性,但機體仍對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保護效果。現有觀察數據顯示,重組乙肝疫苗接種後保護效果可維持20年以上,且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後慢性化風險顯著下降。因此,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後不推薦加強免疫。


不是的。據專家意見,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兒童在0-1-6程序接種(即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一針5微克乙肝疫苗,1個月和6個月後分別再注射1針)後的免疫效果持續時間較為長久,免疫力一般可維持4年以上。到4周歲時再加強注射一次(由於原來免疫過,機體有一種「回憶反應」,所以只需注射10微克或20微克乙肝疫苗1針),就可以產生較高抗體。

許多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就萬事大吉,不受傳染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許多因素可影響乙肝疫苗的預防效果,不能掉以輕心。1.被動吸煙:有關的調查發現,被動吸煙的兒童體內抗體水平下降較快。2.肥胖:肥胖可能是接種乙肝疫苗後影響免疫效果的因素之一,可能會導致接種疫苗後無應答。3.挑食:挑食的兒童常常有某些營養素的缺乏,使免疫功能降低,體內產生的抗體有限,易受乙肝病毒的感染。以上因素都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的。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家長密切注意。

不少人認為接種乙肝疫苗就等於入了保險,可終身不得乙肝。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

我國當前臨床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製品,副作用小。人體接種乙肝疫苗後,通過主動免疫方式產生抗體,使人獲得對乙肝的免疫力。統計資料表明,接種乙肝疫苗後人體乙肝表面抗體(抗-HBs)轉陽率在95%以上,有效保護持續時間也越長。但也有極少數人在接種乙肝疫苗後,體內產生的抗-HBs滴度很低,達不到保護閾值,這樣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複製。另外,乙肝疫苗接種後,抗-HBs隨時間推移,滴度會逐漸下降,當抗-HBs滴度降至保護閾值以下時,也就不再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因此,為保證預防效果,接種乙肝疫苗後,應抽血化驗,查二對半,若抗-HBs呈陽性,說明接種成功,同時還應查抗-HBs滴度。若抗-HBs滴度最高值僅為10~100 mIU/ml,最好在6個月後複種1次;抗-HBs滴度最值為101~1000 mIU/ml時,應於首次接種後1~2年內複測抗-HBs;若抗-HBs在1001~10000 mIU/ml時,可在4~6年內複測;當發現抗-HBs滴度低於10 mIU/ml時應複種,複種仍按初種的劑量和時間方案進行。還有少數人接種乙肝疫苗後產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肝炎,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乙肝病毒是一種高度變異的病毒,它發生變異後,可變成新結構、新屬性的病毒變異體,原來體內的抗體對新的變異株沒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預防作用。

總之,接種後一定要檢驗接種效果和抗-HBs滴度,並根據抗-HBs滴度情況適時複測,當滴度小於保護閾值時,要及時補種,使體內經常保持有效的抗-HBs滴度。

為了預防乙型肝炎,許多兒童都接種了乙肝疫苗。但是,作父母的不要認為接種了乙肝疫苗,就可以萬事大吉。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專家最近發現,有多種因素可影響乙肝疫苗的功能,如果掉以輕心,很可能使疫苗的抗毒功能付之東流。

專家解釋說,各種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護率,由於受種者個體的差異,少數人接種後不產生保護作用,仍有可能會發病。另外,如果接種疫苗時受種者恰好已處在該疫苗所針對疾病的潛伏期,接種後疫苗還未產生保護作用,所以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偶合發病。

疫苗劑量對接種效果有一定影響。實踐證明,小劑量每次1微克~10微克、共3次的乙肝表面抗體轉陽率近期觀察效果相似,但遠期效果不如每次30微克,特別是首次30微克的預防組。研究發現,接種乙肝疫苗後產生乙肝表面抗體的情況,還與受接種者的免疫狀態、性別、年齡、種族及營養狀況等許多因素有關。

(1)嬰兒對疫苗產生抗體和保護效果的能力比成人強而迅速。

(2)年青人比老年人的接種效果好。

(3)女性同劑量、相同條件接種疫苗後,乙肝表面抗體轉陽率比男性要高。

(4)有免疫缺陷的機體對乙肝疫苗的應答能力明顯降低。

經乙肝疫苗接種後,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則抗體持續存在的時間越長,保護能力也就相應較長。

接種前要介紹孩子的患病史

在給孩子接種疫苗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以下細節:

1、家長應該帶兒童到當地正規的預防接種單位接種疫苗;

2、家長要提供兒童身體健康狀況,包括患病史、過敏史以及是否發熱、腹瀉等詳細情況;

3.接種後兒童應該在接種現場休息30分鐘;

4、接種當日家長不要給孩子洗澡,要保持接種部位皮膚乾淨,不能用手抓撓;避免吃辛辣、油膩等食物,應該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

少部分兒童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一般反應,個別兒童出現異常反應,一般反應癥狀嚴重者和出現異常反應者應及時就醫,並將反應情況告知預防接種單位,具體情況可向接種單位醫生諮詢。

預防接種一般反應,是指在預防接種後發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主要有發熱和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綜合癥狀。反應持續1~2天左右,通常可以自行緩解。

不少人注射乙肝疫苗後,在體格檢查時發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於是有人問:「乙肝疫苗不是預防乙肝的嗎?為什麼已經注射了疫苗還得乙肝?」有的人因此懷疑檢查結果有誤或是疫苗有假,要狀告醫院。那麼接種乙肝疫苗後到底還會不會得乙肝呢?

大量研究和臨床應用結果證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確是預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護率為90%~95%,對少數人可能無效。影響乙肝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這些知識,有助於進一步提高乙肝疫苗的保護作用。

專家介紹,注射疫苗後能否預防乙肝,取決於疫苗能否刺激人體產生抗體以及抗體產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認為,血清抗體滴度大於10國際單位/毫升時才能預防乙肝。約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個月後出現抗體,完成全程注射1個月後抗體達到最高水平。因此,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體未產生或滴度比較低時,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在這段時間裡,人們仍須注意採取其他預防措施。

注射乙肝疫苗後得乙肝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在注射乙肝疫苗前,未做「肝功兩對半」檢查。因為未做這個檢查,你就不知道在注射疫苗前你是否得了乙肝。現在你得了乙肝,說明你注射疫苗前可能就已經得了乙肝。第二,已經感染了乙肝,但處於潛伏期。在乙肝潛伏期做肝功能檢查,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但此時注射乙肝疫苗已經無效了。第三,所使用的乙肝疫苗因保存和使用不當,質量有所改變,影響了抗體的產生。因此,注射了乙肝疫苗並非萬事大吉,仍需要防止乙肝的發生,但當前注射乙肝疫苗仍然是預防乙肝的好方法。

【更多健康資訊和健康問答,請關注「華絡健康」頭條號】


看了上面的回答都很片面,我來全面回答一下。首先,有抗體會分兩種,一種是注射疫苗產生的,這樣的抗體會隨時間減弱甚至消失。另外,有些人沒打過疫苗,去檢測也產生了抗體,為何?這是因為這些人接觸過傳染源,但因為自身身體較好,身體自發產生免疫,形成保護,且打敗了病毒,從而形成終身免疫。

另外,也不用談虎色變,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即使接觸到傳染源也能抵抗過去。兒童老人特別是嬰兒很容易受感染。

再者,即使很不幸背感染了,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一般也沒事。研究表明,我國有約10%的病毒攜帶者(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陽性),這裡面約1%會發展成為患者(就是肝功能不正常),患者裡面1%會發展成為肝硬化。也就是說最終無可救藥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為何我們經常聽說身邊某某人因為肝硬化肝癌去世?那事因為基數太大,每十個人里就有一個攜帶者,自己可以算一下。


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接種乙肝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抗表面抗體監測或加強免疫。但對高危人群需要進行抗表面抗體監測,如抗表面抗體< 10 mIU/ml,可給予加強免疫。體會:一般情況下,接種疫苗後抗體的效果可以維持至少12年,即使表面抗體檢測不出,大部分患者的特定淋巴細胞中依然也會有乙肝抗體的記憶,一旦接觸到乙肝病毒,就會大量釋放乙肝抗體。但是如果高危的人群,比如經常和乙肝病人接觸的人,必要的話應當加強免疫。


不是終身免疫的,乙肝三針一般一針三到五年,免疫期十到十五年不等,定期驗抗體,當抗體減弱馬上補打


應該是可以的,我的印象中我除了很小的時候打過疫苗之外,再也沒有接種過乙肝疫苗。就算是小時候我也沒有清晰的接種過乙肝疫苗的印象。但是我一直有乙肝抗體,有人說可能是母體帶的終身抗體。


又?28、是。

今天下午


對於個別的人還真是能很長時間都會有,但多數人都需要幾年就加強一次,抗體弱時,及時補一針。


推薦閱讀:

父母近視,孩子就一定會近視嗎?近視會不會遺傳?
卵巢癌轉移淋巴瘤不能吃飯怎麼辦?
身高是食物決定的還是基因決定的?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