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沒有錯,錯的都是別人?


「這不是我的錯……」

「我沒有時間去散步去健身」

「我時間不夠用啊,我一直在忙」

「不吃飽哪有動力減肥啊!」

「他一定很忙,所以不聯繫我。」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你是不是也這樣說過?你是不是也一邊養生一邊熬夜作死?

每天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晚的夜,買著保健品收藏著養生文章,早上困到起不來,心裡想著晚上一定要早睡,一定要早睡,默默的給自己說了無數遍早睡,到了晚上又舊態複發,繼續精神的熬著夜不肯早睡。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做的事情,明知道一件事情不應該繼續拖延,卻總能為不做這件事找到理由,明知道應該早睡早起,卻依舊為晚睡找理由,明知道領導安排的任務早完成早好,卻總是卡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很多時候我們明知道不應該做某事或者要立即做某事,但實際行動卻一直和我們所想的相反。我們給自己找理由,也總說自己有拖延症,其實很多的理由我們都是為了欺騙自己,但卻自以為自己很高明。

這幾天正好看了《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人的思維盒子》這本書,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在生活中的這些行為是一種自我欺騙式的自我背叛。

這種自我背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親密關係里、職場生活中都經常出現,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選擇了忽略,總認為是別人的錯。和戀人爭吵是因為他不夠體貼,工作內容理解錯誤是同事表達不清楚,打卡遲到了是因為路上太堵,這些真的都是別人的錯嗎?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你一點錯都沒有嗎?

也許有人會想這些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別人,與我只有一點關係。但真的是這樣嗎?看完《別找替罪羊》這本書後,我想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別找替罪羊》由美國亞賓澤協會所著,被譯為33多種語言,全球銷量逾200萬冊,10年雄踞管理類排行榜前列,是谷歌、微軟、波音、美國海軍親測有效的員工必讀手冊。

《別找替罪羊》這本書並不是枯燥的講道理,而是通過故事讓這些理論變得簡單好理解。我們就如書中的他們一樣,由自我欺騙導致被困在盒子里走不出來。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事例:

巴德去舊金山參加項目會議,被安排在21層客戶辦公室,決策層包括其他同事都在25層,他要根據25層的討論內容起草文件,每一個內容的改變都要起草到文件中,但他卻不怎麼上25樓。

他有兩次因沒有及時在文件中加入項目進展被訓斥,合作夥伴問他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但這些應該他我處理的問題被別人越權處理,他卻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在這個事例中巴德真的有好好工作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巴德不會這麼想。

從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巴德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他被困在自己的思維局限里,對別人的建議和指責有抵觸心理。巴德的這種持續性盲目,被社會學家稱為自我欺騙,也就是「在盒子里」。

換種說法就是,你會發現某人存在問題,然後你會發現這個人抵觸別人對他的批評和建議,這種看不到自己身上缺點的行為就是自我欺騙。

「自我欺騙」——「在盒子里」是所有組織里最普遍也是最嚴重的問題,但他們不知道這些問題,就一直被困在「盒子」里。

一:我們是如何被困在盒子里的?

判斷自己是否在盒子里有一個主要特徵:把自己當人,而把別人當成一個物體。

盒子里的人會用一種自以為正確、公正的眼光看待現實,實際上看到的現實是扭曲的。

就像事例中的巴德,被困在盒子的他會不斷為自己找理由,把自己封閉,切斷與外界的聯繫,使自己變得盲目,認為都是他人的錯誤,而自己是最努力、最用心的人。

在他不斷的自我背叛,為自己找借口,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錯誤上並將其放大,就已經深陷盒子中了,盒子會成為他的特質,而他還會帶著盒子繼續生存下去。

二:在盒子里的特點

1、在盒子里時,我會認為都是別人的錯誤,可以為自己責背對方找到理由,並不斷放大自己的優點。

2、盒子里的我缺乏安全感,急於自我辯解,需要理由證明自己是對的。

3、 我的盒子會促使別人給我找麻煩,但也會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有問題的人。

4、在盒子里的我也容易促使別人走進盒子里。

三:如何跳出盒子

只要身處盒子里,無論你多麼嫻熟的運用溝通技巧,最終還是在盒子里與別人溝通。那麼要怎樣走出盒子呢?

其實在你決定為某人走出盒子時,把他當作一個與你一樣有需求的人,那一刻你就已經走了出來。難的是在走出盒子後,要怎樣讓自己在盒子外。

如果你在盒子里,不要對別人產生抗拒心理。如果你發現別人在盒子里時,不要抱怨,要努力讓自己留在盒子外。除此之外,就是不要關注別人做的錯事,而是關注你自己能做什麼正確的事,不要擔心別人能否幫助你,而是自己能否幫助別人。

當你跳出盒子之後,你會發現事情變得簡單,溝通效率提升了,團隊合作更加愉快了。

了解《別找替罪羊》這本書後,知道了什麼是「自我欺騙的思維盒子」,再重新審視一下你生活中遇見的問題,你還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原因,你沒有錯嗎?

當你能夠克服自欺欺人,遇到問題不要只從外面尋找原因,而是多關注自己,承擔起屬於你的責任,你會發現生活變好了,抱怨爭吵少了,能夠理解別人,你也變快樂了。


福天曾經反覆強調過,這世上沒有哪個人喜歡被人否定,都願意被人認可,只是有很多人走入了一個認知上的盲區,以為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或者糾正他錯誤的做法就認為是在否定她,其實根本不是一碼事;這跟否定也扯不上關係,糾正錯誤只是就事論事,跟一個人如何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很多人誤以為他指出自己做的不對,就是在否定他,其實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人和事還是要分開去理解,大家在評判一件事的時候,不一定都是看人去評價的,但很多人接受別人建議的時候,往往脫離不了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總以為別人否定我做的事,就是在否定我這個人,當然不是這樣的。由於被這種習慣性的思維觀念綁架在一起,就不管別人說得對還是不對,都不願意去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是大有人在的,表面上看是以自我為中心,其實並一定完全正確,真相就是他們把人和事綁架在一起,沒有區分,也分不清,人不願被否定是天生的,人人都有這種心理,換在正常人如果被人一頓批評,我相信誰都會不高興,就是很多人潛意識裡面會覺得否定我做的事就是在否定我的功勞。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說話方式方法的問題。就是你在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你是如何去表達的,比如你只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對方,而沒有半點肯定的話,誰聽了心裡都會不舒服,假如你會一點說話技巧,用肯定對方工作的語氣去溝通,我相信沒有人不願意傾聽。造成她有這樣行為的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她自身認知誤區造成的;另一個就是你沒有說話的表達技巧,為了糾錯而糾錯,導致她本能的反抗。一個人如果是由於認知上的誤區造成的會有兩種反應,一種就是當別人指出她的錯誤時,馬上臉色驟變,非常不高興,很生氣,這是不善言辭的人的反應,另一種就如你說的這種,她很能說會道,反客為主,倒打一耙,表現得很強勢,你通常說不過她。再加上你在溝通的時候沒有說話技巧,把話說的很直白,她不強詞奪理才怪,有認知盲區的人對別人的批評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跟這類人在一起合作共事,一定要把肯定放在首位。福天說的肯定並不是說她有錯誤可以不去糾正他的錯誤,只是讓你明白當你在指出她毛病的時候,你要意識到她腦海里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狀態,讓你先肯定就是打消她的疑慮,放下她的包袱,而不是一上來就一頓說教,你是她老師?父母?還是她長輩?你跟她只不過是朋友,是一種平等的關係。當然,造成總把錯誤指向他人的也有其它情況存在,比如推卸責任、要面子愛虛榮等等這涉及到一些人品方面問題,福天不好做出評價,因為太主觀了,我對她的情況也不了解,也只是聽你的一面之詞,所以福天必須要負責任的去客觀分析評價一些事情,不能以莫須有的心態去下結論。


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會出現這類問題,甚至包括某個場景下的我們,為什麼每個人都會這樣呢?因為每個人的情緒底線、情緒彈性都會不同,某一個由於周邊環境的複雜程度,接收到的信息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情緒波動,嚴重者心理學還會稱他們為「情緒障礙」,這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接下來我就簡單說一說,我對情緒障礙的個人看法:

在特定的環境下,我們總會看到一些用強烈的情緒指責他人,或者為了證實自我是正確的,滔滔不絕的論證著,哪怕某些證據看起來過於牽強。這類人群一般都會有自卑、缺乏自信、認知缺陷及對應的情緒障礙問題。

特別是這類人群在工作和生活中由於人際關係處理並不好,因此會有大量的工作、生活的焦慮情況發安生,這就會導致自身沒有能力去解決。核心因素也是由於這類人群無法做到溫和與寬容,只會用攻擊和傷害他人等方式,傾瀉負能量和發泄焦慮情緒。

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宣洩方式是當下對他們自身比較有效的,只不過長時間處於這種發泄情況,會對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我更建議多了解一些情緒障礙的相關知識,來達到自我認知,這樣可以從自身解決一部分情緒難題...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一絲啟發,如果對心理學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也就是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首先,你需要明白一件事,你不可能改變對方。其次你需要問自己:還願不願意繼續和對方做朋友。如果覺得沒必要反目,那麼,就要學會容忍和接納;如果覺得這種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不爽,那麼,讓自己抽離好了。

很多時候,我們對周圍人的不滿其實是因為在做某件事的時候,對方和我們的行為方式不一樣,於是,我們想把別人改變成我們希望的那樣。

想問,憑什麼?或者說,真的有能耐去改變對方嗎?

伴隨著你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你會發現,很多人身上都有讓你反感的元素存在。

其實,你身上也同樣有著讓別人反感的元素,只是,別人或選擇了對你包容,或選擇了從此遠離你。


不是有些,而是大多數人都這樣。

要完成任務,一方面靠自己的能力,一方面靠環境。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背景。背景強大,助力強大,那麼決定因素就較多的掌握在自己手裡。相反,則取決於環境的外力的偶然性。

打個比方,玫瑰花市場價五元一支,如果你有一萬元,那麼買到玫瑰花沒有難度,而且可以挑好的。如果你只有兩元,那麼顯然你不僅買不到好的,還要花費口舌說服店主降價。

而這個社會,大多數是普通人,那麼註定了是後者。換句話說,註定了失敗率遠高於成功率。也就是說,實際上即使你完完全全的努力了,還是會失敗。

這個情況下,可能確實自己沒有什麼錯。而同時,別人或許也沒有什麼錯。但是,失敗者的心態大多數是很低落的。怎樣說服自己以後繼續努力,而不是自暴自棄呢?只有怪別人咯。比如阿Q精神,你可以說不好,但是從心理疏導來說,效果很好。


不請自來!

烏鴉落在煤堆上,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

君不見,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擔當!

有擔當的人,就算是別人錯了也會主動攬到自己身上,無擔當的人,就算是自己做錯了,第一件事也會想的是把錯誤推卸給別人,免得自己受損失!

關注公眾號情感四合院,了解更多人生故事。


  1. 下面是我前天寫的關於噴子的文章,把噴子替換成你的同學

  2. 往往看起來優越感十足,實則是在偽裝自我。他們通常學識與見識水平低,導致訂立目標的能力比較差,對未來感到迷茫,導致生活不如意,與人交際的能力也較差,沒有合理的傾訴方式與手段,在網路上見到生活水平比自己高的往往與自己的生活做對比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不忿,從而肆意發泄這也是噴子噴人的起因!

  3. 上面這一段話我懶得改了,簡單來說不從自身找問題所在的人,往往是為了掩飾,為什麼掩飾?因為她很脆弱。為什麼脆弱?因為她生活的不如意。。。不願承受更多的苦楚

  4. 外表的強大往往對應著內心的軟弱,真正成功的人總是很謙遜,因為他們的內心很強大,善於偽裝!

  5. 例行求贊求關注⊙﹏⊙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決定了他的眼界有多開闊,眼界的開闊程度又決定了他的心胸有多寬廣。所以井底之蛙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都要順從他,哪怕別人善意相勸都是在貶低他,藐視他。他會覺得全世界都負了他。身上滿滿的負能量。他會在你耳邊喋喋不休,訴說著某人的種種罪狀,自己永遠都是無辜的可憐人。 誠然,這種人的卻很可憐。因為已經無可救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的自私,卻以為自己大公無私。離他們遠點吧!沒有其他辦法。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別感染了那種負能量。


站隊這就是社會也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你沒錯可是強者看你不順眼就會有追隨者附庸強者來壓制你,所謂強者就是會籠絡人心,會拉攏人的人。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基於以下幾種情況:1是表現的太出色令他人嫉妒;2是表現的太差令人鄙視;3是性格懦弱讓人輕視;4是特立獨行不合群被擠壓排斥。


你要先把誰對誰錯先搞清楚 比如我這樣的 是我的錯我認 每件事我都要去思考 和下象棋一樣 是我的錯我認 你看到第二步然後說我錯 其實如果你看到第三步你就知道對的是我 別和沉默寡言的人 說話不動聲色的人爭 人家比你想得多 想得全面


推薦閱讀:

最近新出了共享男/女朋友,你是怎麼看待的?
如果你愛上一個人但你們又無法結婚,你會選擇繼續做朋友嗎?
人際關係中什麼是深交?
真正愛過的人還能做朋友嗎?
借了朋友的錢,到還時真沒有怎麼說啊。愁?

TAG:朋友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