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15發動機現在批量裝殲20戰機了嗎?服役了嗎?


直直爽爽地說:沒有

以下答案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講

  1. 殲20現在在用什麼發動機

  2. 渦扇15目前狀況


按照目前獲得信息推測,殲20戰機應該分為:

A1,A2,B三個不同的技術狀態

其中A1狀態是裝備了俄制AL31FM發動機的殲20目前,絕大多數的殲20(2001-2017驗證機,78271-78275領先試用機)都是A1狀態的殲20。

如下圖編號78271的殲20,發動機收斂口特徵明顯,是AL31發動機。以前迷惑大家的,只是在發動機收斂口上貼了一層陶瓷片以降低紅外輻射。

A2狀態則是使用了國產新太行發動機的殲20,這個太行估測推力達到14噸,有全許可權數字控制系統,實現飛火推一體。

A2狀態的殲20是最近才曝光的,如下圖,太行發動機的引噴管清晰可見。

當然稍早前還出現過殲20同時上AL和太行的照片

而B狀態則是採用渦扇15峨眉的殲20了



剛才我們講了目前殲20是什麼發動機,現在我們來看看渦扇15的情況。

更具網上公開信息推測

渦扇15是在2000年左右立項(渦扇10太行是在1987年),2004年官八股曝光完成CJ-1000A核心機試製,2006-2008年核心機首次試車。

(核心機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發動機的核心部分,同一個核心機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發動機,比如美國F15/16戰鬥機的用的F110,給軍艦用的LM2500,以及給民航737/777用的發動機都是從GE9一款核心機衍生來的)

而CJ-1000A核心機延伸出的渦扇15首次正式確認其實應該是在2014年,也就是下圖這張由ACIV申請的專利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2006-2008年核心機試車後,在2010年左右渦扇15才初具雛形,在2013-2015年渦扇15應該完成了第一台樣機的試製,目前渦扇15應該仍在進行地面測試,最快的話我們可能在18-19年左右就能看到裝渦扇15的殲20首飛,不過假如會和渦扇10一樣出現嚴重的可靠性問題…………那一切都是未知數了………………



上面我們梳理了渦扇15研製的歷程,但其實即使是渦扇15研製成功裝機,真正使用該發動機的殲20服役也還需要一段時間的。

首先就是可靠性問題,渦扇10在2003年就首飛,直到最近才真正可靠堪用,希望渦扇15不要重蹈覆轍。

其次,渦扇15和目前的太行和AL有著巨大的區別,更高的推重比和矢推可能會要求殲20重新進行氣動修形,不排除會有3-4架殲20擔負起渦扇15氣動驗證機的使命。由此,渦扇15殲20何時能正式服役又更是難以猜測的了。

但假如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可能會在2025年左右看到渦扇15的殲20加入人民空軍戰鬥序列!

另,小編只是00後,錯漏不可避免,望海涵並指正


還沒有呢,雖然我國空軍現在非常需要渦扇15,但是仍然需要等待2--3年的時間才能獲得這款發動機,因為他太重要了,也正是因為重要,所以才需要精益求精和慎之又慎。

圖為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戰鬥機發動機太行WS10發動機,他服役初期曾經出現過嚴重的質量問題。

渦扇15發動機可以裝備我國的殲20戰鬥機,也可以作為單發動力直接裝備我國新一代的中型或者輕型第五代戰鬥機,極大的改善他們的作戰性能,畢竟這是一款推力達到18噸,擁有三維矢量能力的大推力發動機。我國現役推力最大的渦扇發動機是渦扇10發動機,其改進型WS10B的推力達到了14噸級,基本可以滿足第四代戰鬥機所需,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第五代戰鬥機的需求,考慮到我國還需要發展新的輕型五代機保證隱身戰鬥機的密度和數量,因此對於渦扇15的需求可謂迫切。

圖為裝備太行發動機起飛中的殲20量產型戰鬥機。

但是我國的殲20戰鬥機目前已經開始小批量產了,因為西方五代機數量的持續擴大,我國也會加快五代機的製造步伐,殲20的生產量將會很大。但是目前的殲20並非是完整版的,他因為採用了太行發動機,因此終究還是存在一些動力短板,面對周邊的五代機部署密度,我國有必要加速渦扇15發動機的研製步伐,不過在這個方面我們也得謹慎。

圖為我國在殲10B戰鬥機上測試的三維矢量尾噴。

因為我國在渦扇發動機的研發上基礎相對美俄而言比較薄弱,渦扇15又屬於直接瞄準F135的世界最強發動機之一,因此需要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整體提高一個水平才能順利量產出來,這個可真急不得,不然發生了類似太行發動機那樣的問題,就不好了。太行剛出來的時候,研發才用了6年時間,速度很快,但是形成實際可靠作戰能力,排出各種故障,卻用了快10年時間,可千萬不要把問題帶到軍隊里去解決,所以我們要有耐心。


咱們種花家為什麼從當初的一窮二白,小米加步槍,農村包圍城市,一國獨挑美帝為首的聯合國軍?上下五千年唯一完整傳承下來的中華民族,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虛虛實實,兵不厭詐玩得倍而溜。難道不可能早就是WS(峨眉15)裝上了殲一20嘛?為什麼不能忽悠下外國?我們國家的外部環境如此險惡,讓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國家感覺我們還不行不是更好嘛?讓我們再默默的發展個幾年,到時一鳴驚人,航發就那麼大個,又是包在飛機里,可以藏著掖著的,不像航母,055.Y20。還沒到我們真正高調的時候,隱忍些,我們不置可否就好,讓一切反動派去猜,去做夢吧!我始終相信我的國,相信我們的軍工,相信我們的科研人員,是他(她)們用一輩子的血汗(淚)去換取祖國的一片藍天,是他(她)們用東方人羸弱的身軀築起中華堅強的盾牌,更是一代人嘔心瀝血的代價拼過西方列強百把年的領先!

題外話了,所以我相信WS15早已配套了J20,非喜勿噴,只是我個人家國情懷的感覺吧!但也有一些的蛛絲馬跡可尋(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是每個軍迷最為關心的問題,渦扇15一旦服役,殲20將擁有更強的戰力。兩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問題:渦扇15如批量裝備殲20,就是渦扇15已經服役了。很可惜,雖然渦扇15早已研製成功(央視曾做過相關的報道),然而其仍未成熟到列裝的程度。

殲20

渦扇15發動機並未批量裝備在殲20戰機上。其最新動態就是:央視曾報道過,殲20試換裝渦扇15發動機。兩個多月過去了,直到今天仍沒動靜,直接沒了下文。看來渦扇15仍存在不足之處,否則後續報道早就鋪天蓋地了。

渦扇15是殲20的配套發動機,其推力比F22的發動機F119—PW—100毫不遜色,甚至更強。渦扇15是我國第一款四代發動機,專為我四代機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

外媒幾年前搞的渦扇15性能參數

發動機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而我國始終在航空發動機領域與西方存在著很大差距,尤其是與美國的差距更大。雖然我們在很多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甚至是世界領先,但是這一領域,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還差的遠。

2016珠海航展上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

我國航發由最初的引進,後來開始在引進的基礎上進行仿製,慢慢的我國航發開始了自研之路:太行發動機等。太行B發動機,也已開始批量生產,並且殲20目前使用的就是太行B(渦扇10B)發動機,其性能比俄羅斯的99M1略高一些。太行已經足夠成熟:殲11B、殲10等安裝的發動機早已換做了太行。

太行發動機細節圖

至於渦扇15,相關數據根本就沒有,網上全是推測的數據。這裡就不提了,沒什麼意義。


沒有,渦扇-15目前仍在研製中。

渦扇-15發動機代號「峨眉」,是我國即渦扇-10「太行」之後研製的又一款軍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CCTV4在今年5月的《走遍中國》欄目中播出了探訪中國航發黎明公司的內容,確定未來殲-20將換裝渦扇-15發動機。

由於渦扇-15的相關信息被嚴格保密,所以目前對這種發動機的目標性能和研製進度只能臆測。綜合各方面資料,渦扇-15的目標推力將達到18噸級,推重比10。

2017年6月,中航工業學術期刊在一篇訪談中航透露渦扇-15發動機驗證機總設計師為江和甫。公開資料顯示在2000~2005年期間,「他擔任某型渦扇發動機核心機總設計師,組織完成了三大核心部件的修改、完善以及核心機的工程設計和試製。在地面台試驗和高空台模擬風扇出口狀態下的試驗,都展示出優良的性能。它不僅標誌著我國新一代發動機核心機研製取得了基本成功,也標誌著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研製取得了重大進展,展示了我國的航空動力技術跨上了新的台階。」

也就是說渦扇-15早在10多年前就完成了驗證階段,其核心機設計基本成功,現正處於漫長的全尺寸發展和測試階段,至於何時能夠列裝,耐心靜候官方消息即可。


渦扇15最近幾年沒有什麼大的進展。目前我國最成熟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僅僅是渦扇10太行發動機,這是一款在俄羅斯的AL31F基礎上開發的大推力發動機,主要裝備殲-11BS和殲-16等重型戰鬥機。

從太行發動機裝備殲-20戰鬥機就知道渦扇15的進度不快,原來殲-20戰鬥機裝備的是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F發動機的改進型號,空軍迫切需要殲-20這些優勢裝備,但是國產發動機的表現又不足以支撐研製進度,所以從原型機到首批裝備都是採用國外的發動機。

國產太行發動機經過多年的使用之後已經非常成熟,雖然推力與AL31F相當,但是也可以讓殲-20能夠使用,所以近來已經被安裝到殲-20上進行測試。

從這些現象看渦扇15距離研製成功還很遙遠,更不用說服役了,一款發動機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運用改進之後才會成熟,少則五年多則十年。渦扇15距離實用還很遙遠啊。


顯然還沒有,發動機的試驗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在裝到要是用的飛機之前就要經過層層測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空中測試,這種測試一般是使用運輸機改裝的試驗平台,試驗時被測試的發動機與其它三個發動機明顯不同。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有任何渦扇15進行測試露面的信息,因此殲20裝備渦扇15顯然還需要一些時日。

但殲20使用國產發動機並非沒有任何進展,上周,殲20使用國產渦扇10發動機的圖片已經批露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說明我國的發動機正在紮實的取得進步。

但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還相對薄弱,我們在相信科研人員的同時尊重科學研究的規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出來的。配殲20的渦扇15同樣如此,他遲早會來,但我們要有耐心。


渦扇15暫時指望不上了,但是我們等得起。

近期官方媒體密集報道了「時代楷模」、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的事迹,這支前身是「王海大隊」的我軍王牌部隊正在改裝殲20,這也是殲20正式裝備空軍一線作戰部隊,標誌著殲20全面形成作戰能力。

殲20已經在公開場合屢屢現身、尤其是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奉上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在裝備部隊後的各種演習中也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殲20已經躋身世界頂級戰機之列。但是在廣大軍迷的心裡還是有一些不痛快---那就是殲20的發動機。

殲20的原型機、試生產型機和目前由空X旅正在接裝的小批量生產型裝備的都是俄制99M1發動機,雖然這型發動機由中國方面進行了改裝,增加了推力(所以你也可以認為是國發),但是仍然不能讓殲20發揮出它全部的實力。

即便是差強人意的99M1系列發動機,由於俄方屢屢出現生產質量問題,目前也無法滿足我國對迅速提高殲20產量的要求。為了不受制於人,自2017年起,我國開始在殲20上面測試渦扇10C發動機,而且根據楊偉總師在珠海航展上的說法,具備矢量推力的殲20也已經開始試飛。

實事求是的說,無論是正在使用的俄制99M1還是正在試飛中的渦扇10C(姑且這麼叫著吧),都不是殲20的理想動力。這兩款發動機的最大軍推均不到9噸、最大加力推力不到14噸,推重比在8左右。裝備這兩款發動機的殲20隻能實現最低限度的超音速巡航(即開加力跨過音速,然後關閉加力實現幾十分鐘的超音速飛行),卻無法實現高馬赫超音速巡航(不開加力實現1.5馬赫以上的持續飛行)。

目前殲20和F22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在超巡上面,F22憑藉先進的F119發動機可以實現1.6M的超巡。F119的最大軍推為10噸左右、最大軍推15.6噸,推重比為10,各方面都甩99M1和渦扇10C幾條大馬路。

所以,廣大軍迷對渦扇15望眼欲穿也是可以理解的。航空發動機已經是中國軍迷最大的一塊心病,這已經成為正在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軍工事業中最大的一塊短板。而對於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渦扇15,大家有太多的期待。但是對於這款傳說中比肩F119的發動機,在中國嚴格的保密制度下,靠譜的消息鳳毛麟角。

根據網路上鳳毛麟角的公開信息,這款推重比為10(與F119相同)的渦扇15於2006年立項,2011年核心機交付,然後完成了高空台實驗和100小時持久試車等實驗。有樂天派的軍迷說渦扇15已經在那架伊爾76上進行了飛行實驗,但是這種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因為那架伊爾76實驗平台目前還是掛著渦扇20試飛呢(說起來渦扇20的進度也非常讓人捉急)。

2018年7月7號,我國航空發動機領域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一次公開講座中首次表示我國第四代軍用小涵道比航空發動機項目進展順利,將在未來3至5年內設計定型。

劉院士雖然沒有點破,但是我國目前第4代軍用小涵道比航空發動機除了渦扇15也沒誰了。很多軍迷就是根據劉院士這個說法認定渦扇15很快就能用了。

但是,筆者覺得對於渦扇15的進度,大家還是保守、謹慎點為好。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會越大。種種細節暗示渦扇15的進度恐怕不樂觀。

研製廠商的內部信息 「XX15發動機外內涵匹配優化」,顯示渦扇15還在不斷的完善、優化。而且,太行版殲20試飛的消息本身就說明了軍方已經等不及渦扇15了,不然為什麼要多此一舉、耗時耗力的加塞一個型號?老實說,太行版的殲20能趕上2021年的建黨一百周年大閱兵就燒了高香了,渦扇15版的殲20能趕上75周年國慶閱兵筆者就喜出望外了。

大家對渦扇15的期待可以理解,但是對於其進度不必太過執念。目前使用99M1的殲20已經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憑藉隱身、綜合信息能力以及優秀的氣動設計已然是大殺四方的空中利劍。渦扇10C也將會使得我們能夠大量生產殲20,在東亞愈演愈烈的四代機競賽中取得一個優勢地位。

在美、日、韓加速在西太地區部署四代機的壓力下,我國當務之急就是擴大殲20的裝備規模,99M1和太行版殲20也足夠抗衡F35和為數不多的F22。

而渦扇10C也會給渦扇15的研製和完善爭取充分的時間。雖然大家對渦扇15望眼欲穿,但是考慮到渦扇15的研發難度以及我國在航發領域相對薄弱的基礎,大家要給渦扇15更多的耐心。而且歷史上也不乏裝備落後發動機但是仍是優秀戰機的例子,比如F-14。

F-14最早裝備的TF-30發動機,推力性能不理想,而且故障多發、可靠性差,但是這不妨礙其成為那個時代性能最強的戰機。後來裝備了F110發動機的F14B,各項性能蓋過了F15。殲20也會重複這個傳奇的故事。


我國研發渦扇15主要是用於雙發隱身戰鬥機上,是一款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2011年中航黎明完成了ws-15驗證機的交付,保節點是2020年完成研製。

加力推力:161865-181373N中間推力:10522daN加力耗油率:1.98kg/daN/h中間耗油率:0.67kg/daN/h推重比:9.7-10.87空氣流量:138kg/s涵道比:0.25總增壓比:30.5渦輪進口溫度:1850K最大直徑:1.02m長度:5.05m質量:1633.7kg

轉子葉片和導向器葉片材料均為國內第三代單晶材料,葉身上有物理氣相沉積的隔熱塗層。尾噴管採用全程可調收斂、擴張三元矢量噴管—在俯仰方向可作±10°偏轉。從+10°到-10°的行程中只需1.5秒鐘。用於調整飛機俯仰飛行姿態。裝有先進的陶瓷基複合材料的尾噴管調節片。

隨便更換髮動機對飛機來說是一件大事,一旦飛機換髮動機,其型號一定會發生變化。因此,如果殲-20要應用新的國產發動機,其對應的飛機型號也會發生變化。由於渦扇15的發動機推重比與矢量推力比俄制的不一樣、殲20的外型氣動也要作很大的改變。光從這個層面上看,截至2017年底,殲-20已批量採用『峨眉』發動機的可能性是相當小的。


說都很輕鬆,殲20用AL31』你們覺的可能嗎?更換髮動機相當於,把殲20從新設計一邊,你覺的科研工作者,閑的沒事兒了。

說到底,殲20一開始設計,發動機就已經有了眉目,尺寸什麼的,都已經定型了。

所以,渦扇15和殲20是同步研發的,只不過型號有變化,發動機和飛機都是如此。

因此,殲20一開始用的就是渦扇15,只不過最早的渦扇15性能,不入現在的。

早期用AL31,後來換渦扇15.

懂的人只當笑話聽聽,當真的,還拿出來說的,都是外行。

戰鬥機是系統工程,不是你的車胎爆,換個車胎就行的事兒。


推薦閱讀:

國內是否會研製類似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
轟20新科技及對空軍的意義
最終下馬的強6攻擊機
亞平寧小鷹——菲亞特G.91輕型攻擊機小史
可以騎的行李箱~簡直就是行李箱中的戰鬥機!顏值還很高

TAG:殲20 | 戰鬥機 | 武器裝備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