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自己是樂觀的人嗎?


我不僅覺得自己樂觀,我還覺得自己十分正能量,周邊的人這樣看我,我自己也是這樣看我的。

首先,我是單親貧困家庭,但我一點也不為這個所束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老師諮詢我家裡情況,都覺得我特別不可思議,說我的心態特別高,很積極樂觀。這種東西呢,其實是靠感受的,我這樣說,你們也體會不到,除非你們和我面對面的聊天才能感受的來。

為什麼我會樂觀?因為我覺得我的家庭出身已經是那樣了,既成的現實,我改變不了,我只能通過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比別人更加樂觀積極,這才是我的出路,不然我一直死氣沉沉的,那我的未來,我的夢想,又怎能實現呢?

於是,我到了大學裡面,我天天跑步,愛好特別廣泛,打籃球了,野炊了,寫些詩歌了,外出窮遊了,等等吧,都是一些能讓我愉快的事情,而且把這些事情分享給別人,我也覺得自己很棒,像一些遊記啊,跑步的記錄啊,給他們看看,說不定也會激發身邊朋友體內的腎上腺素,進而走出宿舍,到戶外運動一番。

總之,我就是特別樂觀,特別自信,為什麼?因為我不這樣的話,我就感受不到活著的希望。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蠻樂觀的人,但樂觀的人遇到絕望也可能會有想過自殺,因為那個時候會想這個世界那麼骯髒,不如找個地方奔向極樂凈土。讓自己的靈魂得以升華。

其實樂觀的人遇到絕望並沒有那麼堅強,很多你覺得樂觀的人到最後反而更容易了斷自己,樂觀的人可以忍受失敗,忍受別人的嘲笑,但假如一旦陷入絕望的境地不管如何的樂觀,可能會讓自己轉到死胡同里無法自拔。

生活中遇到很多看似洒脫的人,你會覺得他們很樂觀,但是你真的有了解過他們的內心嗎?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兩面性,一面充滿陽光,一面充滿悲傷。只是有時候為了遮掩自己的悲傷,更多是故作堅強的人展現給別人一種快樂,積極的錯覺。一旦這種快樂和積極無法再持續下去的時候。就會導致個體的壓力越來越強,以致到最後的絕望。這也就是很多人明明感覺有個他比誰笑的都燦爛,為何會自尋短見呢?樂觀的人看待事情都趨於完美,而完美需要代價的,一旦無法承受現實之痛苦的時候也會發狂的。當今社會真正樂觀的人不多,反而裝瘋賣傻的人為了保護自己要麼沉默不語要麼渾渾噩噩。這種人不是樂觀,是麻痹。他們其實已經不懂得自殺了。


人性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不是簡單幾個辭彙就可以概括的,世界上也沒有純粹的單一的事物,僅僅拿樂觀來講,它也不是神經大條一味傻笑。

為什麼一定要計較自己是樂觀還是悲觀呢?只要身心健康的不辜負每一天光陰的活著不就好了嗎?

如果非要說出個子丑寅卯來,那我認為世界上所有看盡了人性和世俗真相而依然選擇活著的人都是樂觀的!這麼看我算一個樂觀的人。

樂觀,意思是遍觀世上人、事、物,皆覺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永遠向陽的自嗨和自我肯定的人生態度。

樂觀的近義詞有樂天派和積極入世;樂觀的反義詞有悲觀失落和消極避世。

樂觀主義(另稱樂天派)是指一種對一切事物采與正面看法的觀念。它是悲觀主義的相反詞。

樂觀的人不會想到一件事的缺點與瑕疵,永遠以正面的想法對待身邊的一切。許多人認為樂觀比悲觀來的好。

而悲觀主義,是一種與樂觀主義相對立的消極的人生觀,其認為惡是統治世界的決定力量,人生註定遭受災難和苦惱;善和正義毫無意義,道德的價值只在於戕滅慾望。其代表人物有叔本華等。

處於自身利益的需要,人對於不同的事物往往有著不同的選擇傾向性,不同的"主義",體現了人對於不同類型事物的價值選擇傾向性。

我認為即使很多人認為樂觀比悲觀來得好,那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對自己適用的主義才是好主義。

人首先要尊重自我,欣賞自我,然後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沒必要非得改變自我,去迎合大多數人的想法看法,人云亦云。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無論樂觀悲觀都無所謂,要想在江湖屹立不倒,光有樂觀心態是不夠的,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自我,一個堅強有力的心態,一個智慧的頭腦,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隨時保持清醒。至於保持清醒來說顯然悲觀主義更有效。

這麼說來,我覺得我整體算是個樂觀的人,但這樂觀裡面充斥了強烈的悲觀主義色彩,儘管如此我依然熱愛我自己!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但人生本來苦短,即使能活百年,也是彈指一揮間。生命在時光的長流中也就是一朵浪花,一瞬而過。

生命是寶貴的,當人生遭遇絕望的時候,有人想到輕生,以悲劇結束自己的一生。留給周圍人幾多唏噓,留給親人的是無盡的傷悲。我不知道投河者那一刻的心理,但知道獲救者事後的後悔。焦仲卿、劉蘭芝為情而死,成為千古絕唱,今人為情而死就不免啼笑皆非。生時痛苦,死是解脫,更是逃避。輕生尋死不是勇者無畏,而是一種懦弱和愚昧。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人事業遭遇不幸,其實是一種磨鍊,走出困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酸甜苦辣,正是人生享受。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我不樂觀,因為樂觀是一種缺乏根據的心態,大部分樂觀是盲目的、沒有根據的、缺乏認知的自以為是的心態。

我特別相信蘇聯女毒舌女演員Faina Ranevskaya 說的一句話:樂觀是信息匱乏的一種表現。

現在很流行說:一個人有多假就有多熱情。那麼我想說,一個人有多做作就有多樂觀。總是表現得很陽光,很開朗,充滿希望的樣子,但真的遇到事情來未必比別人更扛得住,更能撐下去,說不定更不堪一擊,因為他們沒有心理準備,缺乏對事態的現實評估。

如果我對某事樂觀,那麼我希望我是有根據、做足了準備、有底氣的。所以普通情況下,我不樂觀,只去積極投入,並對事物好壞兩面對做出評估,然後,享受其成果,承受其風險。


謝邀,其實我不算個樂觀的人,按照以前的定義,我算比較消極的人,遇到事情總是喜歡往壞處想。最絕望的時候,想過自殺,不過身邊有個很毒舌但對我很好的朋友。他對我說,你去死吧。你要是敢死,就痛痛快快的去死,要是不敢,那就別這樣窩窩囊囊的活著。別整天搞那一套林妹妹的樣子,我看著不順眼。

後來我想了想,我怕疼,不敢割手腕,恐高,不敢跳樓,怕水,不敢把自己溺死。說白了我就是怕死,然後所有的消極都治好了,因為我知道,我不敢去死,而活著就必須去面對所有的不痛快。既然必須去面對,那就使勁打倒他們!


人的信念和毅力是世間最偉大的精神財富,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不懼怕。細細品嘗生活中的各種滋味,象嚼口香糖一樣,咀嚼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是非成敗、得意與失意。在面對這一切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擁有一顆堅定強大的內心更重要!生命寶貴,健康無價。一切愛恨情仇及財富都只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基礎之上。如果生命不在,一切都化作雲煙,人活著,只是為了體驗生活,體驗生命的感覺。——孟之媛


樂觀與悲觀厭世也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沒有絕對一成不變的模式。樂觀當然會是一種求之不得的狀態,但陷入無可奈何無能為力的絕望時,或許一死了之的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的某種心理發泄,而未必都是真正意義上負面情緒的爆發。樂觀自然而然會在各種境遇下,都能快快樂樂的向前探索;而悲觀有時只是多愁善感的落差,不一定完全的和自殺相提並論。


推薦閱讀:

線上教育如何從零開始
不會英語,將來真的會成睜眼瞎嗎?
哈佛大學的6個優秀習慣,對照下和你的習慣有什麼不同?
中國大學與外國有什麼區別?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校開設網頁設計課,這不改是計算機專業的課程么?

TAG:教育 | 心理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