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遇到一個媽寶男老公要離婚嗎?


 媽寶男的特徵有哪些

媽寶男的10個特徵。

 

 1.不太會做家事,因為媽媽都幫忙做好啦。  

 2.每天都要和媽媽講話。  

 3.行為很像中二屁孩,因為對媽寶男的媽媽來說,書讀好最重要,做人只是其次啦。   

4.和女朋友因家庭的事吵架時,會站在媽媽那邊。

  5.非常孝順嗯...算是媽寶男少數的優點之一。

  6.對母親十分崇拜超愛講母親事迹,像是這地方當年我媽媽也來過、這件事我媽以前也做過。

  7.和母親一起住長不大的孩子,明明出了社會,卻還是堅持住家裡,要母親服侍的好好的。

  8.遇事必問,等等,我先問下我媽無法自己做重大決定,習慣遇到事情就先說,等等,我先問下我媽、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呢?從不自己先思考一下。

  9.愛撒嬌男生會撒嬌,偶爾呈現出柔軟的一面,其實算是萌屬性。但大部分的媽寶是對社會撒嬌,遇到挫折,隨便試一下就放棄抱怨,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就沒辦法啦之類沒出息的話。

  10.只會依賴別人媽寶男當久了,養成了依賴的個性,無法自己作主,喜歡被控制,來到任何地方,會先慌忙尋找媽媽這個角色。這邊所指的媽媽,是指發生事情時,可以詢問,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呢?的人。

  生活習慣上的媽寶,其實並不嚴重,反正做家事這種事不管是煮飯掃地洗衣,多做多學就會了。真正恐怖的是人生的媽寶,放棄自我成長,凡事都要伸手牌,前面有講過,這種人未必是loser,甚至可能是高知識份子,只是從小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哪天隨便一個挫折打過來,如果這時身邊又沒媽媽可以撒嬌,他們過去累積的一切可能就這樣瞬間瓦解,再也倒地不起。

 媽寶男的婚姻真實經歷介紹:  

 菲菲和江某戀愛的時候,無論約會多晚,江某都一定要回家。這個舉動被菲菲視為孝順、顧家,內心給他打了高分。結婚後,江某越發「顧家」了,不但不戀妻子,常住父母家;而且,當菲菲搬過去住的時候,江某竟然要她和母親三人同床,晚上,江某還和媽媽同蓋一床被子!這下,菲菲被雷得外焦內嫩,目瞪口呆。

  上當啦!碰到一個標準媽寶男,說不定連奶都沒斷呢,怎麼跟他做夫妻啊?可是,眼下這號活寶也不少,他們固然病態戀母,但很多人形式上還是要娶一房媳婦。所以,總有姑娘不小心就會著了他們家的道兒,真是不可不防。

  婚前識別媽寶男,其實也不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你多花點時間,時不時和他的家庭接觸,去坐坐、約飯、聊天,如果能夠共同旅遊幾次,很多跡象會暴露無遺。因為媽寶男和媽媽才是「原配」,你是第三者,雖然對他們家有用,但終歸會被視為插足。所以,只要你經常和他們呆在一起,很快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敵意。它在提醒你:這個家有問題。

  媽寶男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人格不獨立。你想想,他一個成年人,為什麼非要和媽媽黏在一起,連睡覺都分不開?只因有些功能,他本人不具備,一定要媽媽給他才行。

  這些功能形形色色,比如安全感,有些媽寶男從嬰兒開始一直和媽媽睡,睡到成年。他習慣有人密不透風地陪伴,給予他安全感。同時,他自己的安全感卻無法鍛煉成長,只好一輩子纏著媽媽,繼續喝這瓶安全感的「奶」。

  有人會問:「結婚後,他不是有老婆嗎?為什麼不能用老婆代替媽媽?」  

 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媽寶男來說,獲取安全感的對象必須是至親。他黏慣了媽媽,根本沒必要去愛別人。所以,媳婦對於他來說就是比不上老媽親。此外,媽寶男和媽媽是一對共生關係,兒子人格不健全,離不開媽媽;媽媽同樣需要兒子終生陪伴,才能彌補自身人格的缺陷。當兒子有可能離開自己的時候,母親就會下意識去阻止。手法包括莫名其妙「生病」、無中生有說媳婦壞話等等,目的就是讓兒子難以離開她。

  這種親子關係的媽寶男,在戀愛中會呈現很多問題,比如特別沒主見(自我確認不足);異常戀母,離開家人就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社會功能發育不足);在外過分膽小,但發作起來又特別驚人(情緒結構不完善),而且,當他情緒出現問題時,總是家人讓步才能擺平……種種跡象都在提示,這個男人的一部分人格「落在家了」,今後必須帶著家人才能過日子。  

 遇到這樣的男人,你就做好心理準備吧。

 媽寶男心裡怎麼想的?

「媽寶男」,網路流行辭彙。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媽媽什麼時候都是對的。戀愛中經常提及「我媽說」「我媽喜歡」「我媽媽不同意」。婆婆半夜潛入卧室親吻兒子,婆婆新婚之夜要和兒子一起睡,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背後,其實有著普遍而深刻的心理成因。

  戀子情結是怎麼來的?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夫妻關係出現問題,必然出現各種扭曲的後果。中國傳統父母為大,父母的重要性大於妻子。女人經常在婚姻關係中感覺自己不被老公重視,情感缺失,於是當了媽媽後,自然地將情感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母憑子貴。   當家庭中父親作為一個丈夫的角色缺位,比如長期出差、早逝,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對兒子的佔有慾和控制欲可能變得非常強,就像是母親在和兒子戀愛,兒媳倒像是第三者。婆婆潛入卧室親吻兒子,甚至新婚之夜「霸佔」兒子,都是在向兒媳婦宣示自己的「正室」地位,讓兒媳婦退居二房。

  兒子為何不擺脫母親的控制?

  為何大多數「媽寶男」不肯向母親宣布獨立,還要和媽媽糾纏在一起?

原因在於,作為兒子的,大多認為母親辛苦養大自己不容易,孝順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自己應該補償給母親幸福的晚年。這些理由,若仔細推敲,其實並不成立。每一個當母親的,養大孩子都付出很多,都非常不容易。兒子孝敬母親,想給母親幸福晚年,這無可厚非,但不一定非要住在一起不可。如果婆媳衝突很大,住在一起誰都不開心,何談幸福?

  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媽寶男」心理尚未斷奶。尚未斷奶不是當兒子的不想斷奶,而是嬰幼兒時期得到的愛實在太少。當母親的看上去似乎非常溺愛兒子,其實她不一定有真愛的能力。尤其在嬰幼兒時期,母親和兒子之間愛的鏈接可能非常少,有的是實際上的分離,比如當母親的要上班,便早早地斷了奶,也有的母親雖然一直待在兒子身邊,但是內心冷漠,和孩子並沒有真正的情感呼應,孩子的內心非常孤獨,心裡依然有「被拋棄」的感覺,這是所有恐懼的根源。

  內心孤獨的孩子,情感上一直處在嬰幼兒時期,渴望得到母親全部的關注和愛。兒子稍微大一些之後,情感孤獨的母親開始在物質照料上過度付出。當兒子的似乎又找到了嬰幼兒時期缺失的母愛,像嬰幼兒一樣被照顧。對這種照顧的渴望,加上早期「被拋棄」的恐懼,當兒子的確實難以在情感上離開母親,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獨立走向新家庭。

  這種病態糾纏的關係有解嗎?  

 一方面是情感極度孤獨的婆婆對兒子的佔有慾;另一方面是恐懼被拋棄的兒子對母親的依戀,二者合力,形成一種病態糾纏的關係。這種關係非常難破解,除非當兒子的心理成熟,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並願意從這種病態糾纏的關係中走出來。遺憾的是,覺得這種關係大有問題,感到非常痛苦的通常是當妻子的,當丈夫的很少認識到這是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當妻子的決定在這樣的婚姻中繼續下去,那麼,首先要承認事實:當婆婆的由於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必然想去控制和佔有兒子,兒子出於被拋棄的恐懼以及對被照顧的依戀,必然不敢離開媽媽。如果當妻子的願意承受這樣的事實,不再跟事實做對抗,不再期待老公或者婆婆作出改變,關係確實可以繼續下去,但需要內心非常堅定,才能承受被排擠的痛苦,繼續活出自己的人生。老公也許會改變,也許不會改變,無論如何,自我成長,是人生永遠的答案。

遇到「媽寶男」丈夫的應對方法

小A是外企白領,最近獲得一次去新加坡學習的機會。公司給她的福利是可以攜帶家眷。小A決定把老公和十個月大的兒子都帶上。

可是當小A老公把這個消息告訴婆婆時,遭到婆婆強烈反對:

這麼小的孩子出不得遠門,坐不得飛機。新加坡氣候炎熱,不比咱們這裡。一冷一熱,孩子准生病。去不得去不得。

小A老公就是一枚標準的媽寶男,覺得媽媽說得正確無比。立即打消念頭。小A很鬱悶……

像小A丈夫這樣的男人俗稱媽寶男。

他們通常有以下特徵:

外形已成年,內心尚幼稚。五穀不一定不分,四體一定不勤。對家庭事務毫不上心,從小到大沒刷過一隻碗。癥狀嚴重者連擠牙膏,倒洗臉水這樣的事也一概有媽媽代勞。更要命的是「媽寶」們決定任何事情前都要先想我媽怎麼說,不出意外就按照「我媽」說的做。

在處理媽寶男的問題上,或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十年前,央視引入第一部韓劇,也是日後韓國家庭劇的鼻祖《愛情是什麼》。這部劇用一句話概括講的正是聰明妻子朴知恩大勝「媽寶」丈夫李大發的故事。

知恩從小長在民主家庭。父母推崇男性尊重女性。家庭氛圍溫馨甜蜜,用知恩妹妹的話說:我爸看我媽後腦勺的眼神都很有愛。

不過知恩愛上的李大發卻長在專制家庭。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李家的家訓是:男人是天,女人是地。

李家媽媽在丈夫那裡得不到的關注全傾注在兒子身上。所以把大發教成巨嬰也毫不奇怪。婚前大發是標準的媽寶男,用大發娘的話說:原本我有一個什麼事情都告訴我,什麼事情都聽我的兒子。

照理說像李家這樣的家庭,一般的姑娘肯定嚇壞了。偏巧知恩不是一般姑娘。她是韓國名牌大學法律專業碩士,在準備要讀博士前夕愛上大發,決定放棄學業,闖入李家。

後面的結局,我們已經知道了。知恩和婆家在兩種觀念的拉鋸戰中大獲全勝:丈夫依然愛她,公公非常器重媳婦,並開始得到婆婆的支持。

知恩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呢?她知道與「媽寶男」奮鬥一定要同時搞定媽寶男和媽寶男的媽,所以她在婆婆和老公那裡分別下了功夫:

婆婆方面:認清現實,搞好關係。

知恩並不是稀里糊塗嫁到李家的。她在結婚前就清楚愛的男人有點幼稚,嫁的家庭有點奇葩。對她來說,結婚相當於為愛走天涯,必須有膽有識,有勇有謀。

她從進入婆家的第一天起就收起小女孩時的公主脾氣,端正態度,放下「准博士」的架子,還有出自民主家庭的優越感,老老實實跟在婆婆後面學做家事,隔三差五給婆婆送個禮物,先與婆婆拉近身體和心理的距離。

內心明明對婆婆的很多想法,做法不贊成,不喜歡,但一定要忍住。

《莊子》裡面有一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顏回有濟世之志。他看到衛國君主正當壯年,行事獨斷,治理國家輕率,不了解百姓疾苦,便好心想去衛國去幫助君主出謀劃策,共商國是。

但被老師孔子果斷勸阻了。孔子對顏回說:衛國君主暴行不是一時的,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你自己在衛國連腳跟都沒站穩,怎麼可以去揭露大王的劣行。你在他面前大談仁義道德,正好用對方的缺點彰顯自己的優點,這是害人啊。你若害人,對方一定反過來害你。

孔子說的是臣子和國君相處的道理,在知恩那裡也是和婆婆相處的道理。一言蔽之:交淺言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大忌。

於是知恩一邊忍耐,一邊等待一個能走進婆婆內心深處的關鍵性事件。機會出現了。婆婆家有一個小姑子,長得窈窕美麗,一心想成為模特兒。卻因為保守的父親一再反對阻撓,抑鬱不得志。

有一回,小姑子又得到一個試鏡的機會,她決定一鼓作氣離家出走投靠朋友。可沒想到,朋友因故離開了,小姑子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

知恩當機立斷,瞞著發誓要剪掉女兒頭髮的公公,把小姑子暫時安置在娘家。請媽媽好生照顧。先保證婆婆女兒的人生安全,避開氣頭上的公公,再因勢利導,慢慢說服頑固的公公,幫婆婆解決一樁心腹大患。

知恩正是通過此事獲得婆婆的深度好感。從此以後,婆婆開始相信知恩,依靠知恩,完全和知恩站在同一個戰壕里,甚至幫著媳婦責備同樣重男輕女的兒子起來。

婆婆搞定了,就只剩下小菜一碟的媽寶男了。

丈夫方面:知恩一開始就堅持不做從婆婆手中接過一切的全功能型女人。

她從每天早晨讓大發自己記住起床時間,而不是像婆婆那樣充當人體鬧鐘開始;

然後讓大發自己買煙,不再像婆婆那樣樂顛顛地為兒子跑腿;

再接著趁爸媽熟睡,無人干涉的後半夜,培訓大發掏爐灰,洗浴缸,自己站在一邊捂嘴偷樂……

逐漸讓大發成為一個能對自己的事情負責,能對妻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的心智成熟的丈夫。

知恩的做法其實剛好符合心理學上的宜家效應。

這個效應來自行為經濟學家艾瑞利在《不理性的力量》這本書中提到過的一個例子:他家買了一組完全diy的宜家書櫃,結果等到搬家時,其他多貴的傢具都不想帶走,唯獨那組廉價的宜家書櫃卻捨不得丟下。

這個故事道出了人類的一大心理特質就是格外珍視自己付出的心力,對投入過的人和事更有感情,更容易樹立正面的態度。

那麼我們把這一特質複製到夫妻關係里,想要讓原本懶惰,習慣媽媽服務,對妻子的辛苦視而不見的丈夫改變,抱怨和說教都沒用。真正有效的是讓丈夫在服務妻子和家庭事務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宜家效應」提醒我們,付出會改變人們對投入對象的看法,付出越多,認同越深,態度也越積極正面。

丈夫並不是等到愛才投入,而恰恰是不斷投入才使他更愛。


怕的是到時候不是你要離婚而是被離婚,寶媽男的通病就是十分戀母,媽說的話都是對的,即使錯了也是對的,什麼都聽他媽媽的,把他媽媽的話當聖旨,久而久之你自然就成了外人,他們之間的第三者,排斥你是早晚的事,即使你做的再好也無濟於事。


推薦閱讀:

那些結婚不看重錢的人,生活都過得怎麼樣了?
婚姻和工作特別不順,再加上家庭負債,常出現輕生的念頭怎麼辦?
結婚十年的夫妻,話越來越少了,怎麼辦?
假如你未婚,你會跟一個離異帶著孩子的人在一起嗎?
在中國有多少人不想生孩子,不想結婚?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