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上還適合打羽毛球嗎?
羽毛球運動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講,運動量其實是大的驚人的。不僅是要求運動員對於前後左右的跑動都要到位,它還有來球高低的判斷,所以可以說羽毛球是最強調人三維空間感的一種運動。一場羽毛球下來,即使是專業運動員,渾身的球衣被汗水浸透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另外說句玩笑話,你看當今羽壇,哪裡有胖子呢?
但是如果從業餘愛好者的角度來看羽毛球的話,羽毛球運動屬於隔網而立的運動,對陣的雙方是沒有任何的身體接觸的,所以身體上的直接對抗,就不如足球、籃球那樣激烈,也不容易受到對手衝撞的直接傷害。同時羽毛球即使是水平不高的朋友,也能在球網兩段打的有來有回,很容易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
保持對一項運動的愛好,不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放棄,是特別難能可貴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條件也不如從前,肌肉的強度、韌帶的強度都會慢慢衰減,那麼就必須在心中要有熱身的概念,在打羽毛球之前,把熱身作為一項特別重要的事情來做,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的關節和肌肉,對延長自己的運動壽命是大有好處的。同時在運動中也要學會保護自己,過於危險的技術動作,也要適量。在賽場上看著林丹倒地撲救很帥氣瀟洒,輪到我們業餘愛好者,那也許就是會引發受傷的危險動作,應該儘可能的避免。
我們業餘愛好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最大的目的是從這項運動中獲得快樂,同時又能夠強身健體。切不可捨本逐末,不顧自己的身體條件,和別人爭強鬥狠。
年齡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要根據身體狀態和年齡做相應的準備並選擇合適強度而不是最大強度。
簡單八個字可以概括: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循序漸進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是根據打羽毛時間的長度和經驗的累積程度,在發力、擊球等動作和步法正確的前提下,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架拍、移動、擊球等各項速度,也就是所說的熟能生巧;
第二層含義是在一次運動時,關注自己的熱身情況(體溫),從開始的熱身活動開始,將強度和速度一點點的提升,再一點點的冷卻。不要3檔起步5檔急剎!
量力而為就相對比較好理解了:
跟水平比較好或能力比較強的人,不要硬剛,有些球已經在你能力之外了從容的應對吧,接不到就不要用錯誤的動作和發力方式去接。有很大一部分業餘愛好者的錯誤動作都是在於「高手」的對抗當中習得和鞏固。
陳老濕一貫支持:合理運動。
只有不適合的運動項目,永遠沒有不適合運動年齡!
年齡再大,也會有繼續堅持打羽毛球的老年人。只是打得頻率和打得方式,得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進行調節。
防止運動損傷,不管在哪一個年齡段,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事項。
所以,搭配好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後的拉伸動作,做好有備無患,讓運動損傷遠離自身,才是正解。
到了四五十歲,羽毛球這類運動就要看先天的體質了。我是38歲退出業餘足球的,轉打羽毛球,今年50歲,可能又要退出羽毛球了,因為拉傷背肌了。
競技運動對於老傢伙比較不好的地方,是不好控制動作幅度,開始打一定沒問題,打的時間長了,體力下降,有些動作原來做是沒問題的,但體力下降了,做那些動作一不小心就受傷。
50歲了,打不打羽毛球,可以打不可以打,不要看人家,每個人的身體不一樣,人家行不代表你也行。真不行,就只能退出了。我的感覺就是這樣,隨著年紀增大,體力也越來越差了。我現在基本上運動就靠飯後散步了。
作為一名羽毛球愛好者,曾經在北京東單體育館跟一位65歲以上滿頭白髮的老人打過一次。老人精神矍鑠,反應極快!我水平不高,在他老人家面前連三個回合都走不了。
另外周圍打球的人中間,好多50歲以上的球友,很多還跳起來扣殺。35歲打羽毛球是沒有問題的。
羽毛球作為常見的健身項目,即使不是專業的,也很耗費體力。作為愛好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打球的方式應該尋求變化,減少純體力對抗。同時注意控制活動量不要太大,控制打球的次數和場數。按照身體的狀況合理安排,堅持鍛煉身體!祝各位球員好運!
適合!球館裡打球的人,平均年齡都是40以上,還經常遇見60歲左右的人在打球。我的球友們學羽毛球都是40左右。他們大多都是從足球、籃球等其他高強度運動轉過來的,因為年齡的原因,不再適合足球和籃球,就投奔了羽毛球。
當然,學打羽毛球都需要一個過程,動作和步伐標準後,能大幅減少受傷的幾率。一般都是學習兩三年出師。
不建議未經基礎訓練就去打野球。
首先,羽毛球在中國做為僅次於跑步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一定有他的優勢,比如,1、在室內打球不受天氣影響較小,2、隔網打球沒有身體沖闖,3、容易上手,即使沒有基礎,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也能達到運動出汗的目的,4、技巧多,水平提高的範圍大,比起健身跑步更有樂趣,5、運動量可以控制,狀態好就多打會,體力不好隨時可以休息。那麼說完了羽毛球運動的好處,不難看出其實羽毛球適應的人群很廣,幾乎和歲數無關。目前每年舉辦的全球華人杯羽毛球比賽,按年齡分組參賽人數最多的集中在30--50歲,最大參賽隊員年齡達到了96歲,當然90多歲還能參加比賽屬於少數,但不難看出羽毛球運動幾乎和歲數無關。所以35歲以上只要身體健康,可以正常運動就適合打羽毛球,但要控制好活動量,避免受傷。做為業餘羽毛球愛好者,膝關節,腰關節,肘關節都比較容易受傷,而且35歲以後受傷恢復會比較慢,所以打羽毛球應該儘可能規範動作,做一些局部力量練習起到保護作用。
建議大部分人都要少打,特別是要少打那種比賽活動。
如果是為了頸椎病等,可以考慮一些取代的方法,如下,這是一種斜面護脊床墊,仰卧在它的斜面上的動作同打羽毛球很類似,它還配有枕頭,能當普通床墊使用的。是不錯的方法,請參考!
首先要看自己對羽毛球這項運動的定義,是劇烈運動還是一項健身運動。劇烈運動,那就要找高手拼輸贏,這樣的情況35歲開始打球的就基本別想了,這樣的結果肯定是傷膝蓋傷腳踝,然後徹底遠離羽毛球。如果只是健身運動,輸贏無所謂,35歲算是很年輕啦。
我們社區羽毛球群,是從社區會所里鋪設了一塊塑膠場地後,鄰居們自發搞起來的,參加者大部分都是三十到四十歲的,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進步很快,一兩年後水平提高了,就想組隊到外面去比賽,一搞比賽氛圍就不一樣了,六七名主力受傷,扭腳,扭膝蓋,扭肩膀,倒下一片。有人從此再也不能打球了。剩下的弟兄,還有幾個想出去比賽,大部分就是自己人之間打打,不去找高手了。
我今年已經四十齣頭了,每天都去打上一個多小時,三四局雙打吧。自己人之間打的時候很放鬆,但是出去找俱樂部打球,心態就完全變了,打了兩次,傷了兩次。現在不敢出去打球了,而且自己群裡面也挑水平低的打,健身一下就好了,跟水平高的打球太累了,最關鍵的是受傷是瞬間的事情,根本不能控制。我現在的理論是:開開心心打場球,沒有受傷才是最幸福的。
我們群里歲數最大的老爺子69歲,每天和我們打兩場,他是我們的目標,他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一起打球的年紀最大的超過60歲,平均年齡50左右,每周打2次,大家都能堅持下去,首先是共同的愛好,一起玩超過了10年,而且群是開放的,人來人往,最後留下的,是最合適一起玩的。
所以,最關鍵就是「合適」與否。從年齡上講,任何劇烈運動,都不適合老年人,但總有人特殊些,可以打很久。
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一般年輕的打球,力量和速度突出,落點就不太講究,技術並不精,隨著年齡的增大,體力自然下降,但技術慢慢全面,經驗變得豐富,落點變得刁鑽,即使和年輕人打,未必落下風,打出幾個世界波,其樂無窮。
年紀大了,合不合適繼續打,因人而異。
要打下去,首先就是有合適的球友。大家一起打球,水平相當,輸贏對半,一邊倒的局面很少,這樣才有興緻。不怕跟你們透個潛規則,對於水平相差太大又沒有進步的,我們都會打得他下次不敢再來,差距太大就沒有打球的樂趣了。當然,也會遇到高手,他會用同樣的眼光看我們,下次打球,我們都在,高手走了。這種情況是純粹的興趣愛好,如果想借打球實現其他的目的,不在此例。
然後就是合適的心態,鍛煉為主,輸贏不是太在意,有點年紀的打球,都是雙打,輸球時抱怨拍檔是最大的禁忌,打球嘴碎的人是最不受歡迎的,哪怕你水平牛逼,大家都是來玩的,圖的是高興,不停念叨的人沒人喜歡跟你搭檔。不過,你在場下,也可以指出場上球友的真正不足,畢竟旁觀者清,也容易被接受。
然後就是合適的球文化,說得有點高逼格,一起打球,相處融洽最重要。場上多多贊漂亮球,不管是拍檔打的,還是對手出的,好球大家都欣賞。撿球只是圖方便,不管在網的這邊還是那邊,誰近誰撿球,都是球友,沒那麼多規矩。常常提醒球友,搶不到的球就放棄,免得為一個球受傷不值得,都打了十幾二十多年甚至更多的,誰身上沒點傷,安全最重要。這一點,比較一下就知道,年輕人,一般很少做熱身,上來就打,相反,年紀大的,反而自動自覺的熱身一陣,每個中途到的球友,我們都會和他拉幾個球再開始,這叫保護球友。
能堅持打下去的理由不外呼這些,不再打的理由有千千萬萬,但35歲還合不合適打羽毛球,好像真不是個問題,除非你說的是職業運動員,那真是高齡了(林丹、李宗偉)。對業餘愛好者,35歲漸入佳境。
最後,當你和多年的球友打球時覺得費勁了,就應該考慮退出,羽毛球容易積累小傷,造成大傷,球友保重。
然後,去游泳??是個不錯的主意。
推薦閱讀:
※增進友誼,體驗快樂——第三屆足球友誼賽進行時
※勒布朗詹姆斯傳奇(1)天才少年
※世界盃決賽從來不浪漫 法國隊能像20年前一樣「草莽氣」十足嗎
※阿森納周報9.14
※天天猜球:足壇恐怖故事:短短一年,世界第3成了0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