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為什麼滅亡?
這是一個四千字的長回答,我們將從經濟和社會兩個方面,仔細分析元朝滅亡的原因,不同於其他人,簡單討論階級制度、民族壓迫的視角,如果對元朝經濟沒興趣,不看也罷!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擰巴的一個朝代了,蒙古人用一種非常奇葩的方式,將這個幅員遼闊遼闊的大帝國拼了起來,並磕磕絆絆的走了幾十年。
作為一個從游牧部落急速膨脹而成的大帝國,元朝統治者始終沒有徹底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化的轉型。導致國家內部,既有奴隸制的殘餘(農業、手工業),又有當世界上最發達的國際工商貿易。
在兩條道路間左右徘徊的蒙古人,既無力解決農耕百姓的權屬(「漢法」),也無力滿足工商業發展的規則,隨著標誌國家信用「紙鈔」的崩盤,元朝也就重新回到北方草原,繼續過起了游牧的生活。
因此,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可以看成是蒙古族南下,進行的一次社會體制升級嘗試,但最終是以國家經濟奔潰的方式告終。
元朝政府內部,關於如何管理國家一直都存在路線之爭,從忽必烈尚未建立大元開始,便有很多漢族大臣相伴左右,這些「漢法派」大臣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採取傳統封建王朝的賦稅方式,通過大量人口積累的方式來提升國家的總體財富。
但色目人大臣,希望國家以工商業稅收為主,主張增加稅收種類,細化稅收內容,來擴大國家財政的收入。
其實兩種稅收方式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主次的區別,或者說是如何確定國家經濟體系的發展方向。
平心而論,一個國家的徵稅體系,從來都是以剝削一部分人,來補償另一部分人的方式運行的。
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色目大臣和漢族大臣的主張,分別代表著「快錢」和「慢錢」。想快慢通吃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問題估計也曾困擾過馬雲和任正非。
但蒙古人被這個題目搞暈了,弄不清到底怎麼走才是王朝大道。說起來,蒙古人在這方面確實不太靈,以前也從來沒有類似的經驗,以至於根本搞不清楚,如此巨大的一個國家究竟會有多少財富。
窩闊台時期曾有過這樣一樁事,當時蒙古人想法很簡單,自己弄稅太複雜,也不會弄,乾脆包出去得了。
中原鉅賈劉廷玉曾找上門來,答應以140萬兩銀幣,把蒙古帝國中央政府的賦稅承包了。窩闊台一聽都動心了,這多好,簡單快捷、旱澇保收!
他腦袋裡沒有錢的概念,可耶律楚材不傻,死活攔著不同意,把這件事攪黃了。
可等到色目鉅賈奧都喇合蠻加碼到220萬兩時,窩闊台再也忍不住了,當即拍板,就這麼辦了,馬上拿錢!
這就能看出,一方面蒙古人腦子裡,對於治理國家真沒什麼概念。另一方面要是能拿快錢,還是嘎巴溜脆的好!
既然選擇了拿快錢,那就應該重商稅、輕農稅,總要穩住一頭,但蒙古兄弟的選擇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從忽必烈的阿合馬時期開始,元朝增加收入的方式,就成了中原的農稅、西北的牧稅、東南的手工業商稅並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朝各稅種的科目越來越多,稅負負擔也越來越重。
另外,對於農戶來說,蒙古人的賜田制度,簡直就是噩夢。朝廷隨時會將某一地域賜給蒙古人,而這塊土地上的農戶瞬間便會淪為奴隸。這導致生活沒有安全感的,並不僅限於最底層的農民,一些小地主也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懼之中。
因此,在1344年(元惠帝,至正四年)開始的農民起義中,大量的領袖並不是衣食無著的貧苦農戶,而是劉福通、陳友諒這樣的地主階層。
我們再來說元朝的商業。
大量元代史料都記載著,元朝的海外貿易,承接南宋的遺產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以至於,我們在研究中古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都稱之為「宋元貿易」。
當時,包括泉州、上海、澉浦、溫州、廣州、杭州、慶元、明州、台州、欽州等地的貿易港都成了吞吐量巨大的商港,尤其是刺桐城(泉州港)一躍而成世界第一大港。
馬可·波羅在書中曾這樣寫道:「假如有一隻載胡椒的船到亞歷山大港或到奉基督教諸國之別地者,比例起來,必有一百隻船到這刺桐(泉州)港。」
同樣,貿易的範圍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元代《島夷志略》、《大德南海志》中涉及的海外貿易地點多達220個。其中包括,今菲律賓諸島、印度支那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波斯灣沿岸、阿拉伯半島,以及東北非洲的港口,比南宋趙汝適《諸蕃志》所記載的國名和地名多了近三十八個。
而且,隨著元代造船技術的進步,中國商品輸出到非洲已經不需要在阿拉伯卸貨轉口,而是跨海直達。
據記載元代商船,「掛十杖之桿,建八翼之櫓,舵碇必良,索纖必精,載必異國絕產」,而馬可波羅書中則明確記載,元船水密艙技術已經廣泛使用,極大提高了船隻的抗沉能力。
東西方貿易商路的貫通,讓外國的香料、珠寶和食品在中國大行其道,除了大量珍珠、寶石成了蒙古人的珍玩,就連菠蘿蜜、椰子、石榴之類的水果也擺上蒙古人的餐桌。
而中國綢緞等紡織品、陶瓷(元青花)、金屬製品、紙紮、樂器、書籍,則成了西亞、非洲最頂級的奢侈品。
大量的貨物往來,帶來的另一個改變是,元朝發行的「紙鈔」在東南亞成了一種通行的貨幣,頗有些「亞元」的意味。
《島夷志略》中記載,在交(越南北部)、羅斛(泰國南部)、烏荼(印度奧里薩邦北部)等地,用交鈔與當地貨幣折兌使用,並稱「甚便民」。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元朝,但必須得承認元朝海外貿易的發展,至少有兩點有賴於蒙古人。
首先,相比於農耕的漢族王朝總有種天下中心的思想,比較喜歡自給自足的經濟,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啥也沒有,自古以來就有貿易的訴求。
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對海外貿易持鼓勵態度(當然也是為了收稅)。1278年(至元十五年),忽必烈在剛剛奪下福建後,就詔諭「誠能來朝,朕將禮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元史》卷10)
另外,蒙古帝國雖然分崩了五個帝國,互相之間看著有點彆扭,但至少都在蒙古人統治之下,對於貿易往來都沒什麼限制。
而商人在蒙古各個汗廷中都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也讓聯絡中亞、阿拉伯、北非、歐洲商路更加通暢。
與此相對應,漢族政權很多時候,並不是貿易的能力,而是沒有貿易的訴求。
平心而論,明朝鄭和之所以能下西洋有賴元朝甚多,如果沒有元朝培養的大量造船工匠、水員,以及海圖航志,單憑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便開始的「禁海民不得私出海」召令,鄭和就是想去,也不見得去得了。
但再好的勢頭也架不住蒙古人折騰,大概是海外貿易太賺錢了,很快就有蒙古勢力從中上下其手。
首先就是朝廷對巨賈大商常借故奪其財利,而後又以放貸的方式參與其中。最後乾脆在至元21年(1284年),廢除了「細物出口十抽一;粗物出口十五抽一」的稅制(這其實就是南宋的稅制)。
代以官商分利制,「官自具船、給本(即所謂官本船),選人入蕃貿易」,所獲贏利,官取其七,商得其三。(《元史》卷94)
但海洋貿易變數極多,朝廷實在難以控制,再加上官商之間的利益難以平衡,導致元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封關禁海」。
雖然卻有受到倭寇騷擾的原因(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了倭患),但連續四次封關禁海,顯然有內部利益無法平衡的因素,乾脆採取了殺雞取卵的解決方案。
但管理國家是個複雜的工作,不是砍腦袋這麼痛快。封關禁海讓原本是政府收入大頭的市舶司,逐漸成了雞肋,元朝本就冗員沉重、赤字累累的國家經濟更加捉襟見肘。
元朝統治者最終決定,用濫印紙幣(紙鈔)的方式,來彌補財政赤字,這成了放倒元朝的,最後一記悶棍。
1260年,忽必烈推行紙鈔(中統交鈔、中統元寶鈔)時,元朝尚未建立。早期的紙鈔,以絲綢、銀為本位,以銀兩為單位,施行非常嚴格的銀本位控制,紙鈔幣值非常堅挺。
取得江南後,南宋貨幣廢止,元朝也以「宋會五十貫,准中統鈔一貫」的比價,將南宋政府發行的會子,用中統鈔如數收回,在整個中國境內統一了貨幣。
雖然,紙鈔對元朝早期經濟恢復,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能夠嚴格執行紙幣本位體系,導致紙鈔濫發幾乎成了慣例,宋、元、明皆是如此。
隨著元朝財政虧空缺口不斷擴大,金銀準備金被大量挪用,導致紙鈔的價值不斷縮水。
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新發行的至元寶鈔兌換舊幣的匯率是一比五。這也就意味著不過短短20年,中統元寶鈔的購買力已經貶至原來的五分之一。
1309年(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新頒行的至大銀鈔兌換至元寶鈔的比例又是一比五。這時,忽必烈最早頒行的紙鈔價值只有原來的二十五分之一。
等到末代皇帝元順帝時期,宰相脫脫再次推動經濟改革,開閘放水狂印至正交鈔(元朝最後一種紙鈔),迅速導致全國性的惡性通貨膨脹。
「行之未久,物價騰踴,價逾十倍」,「京師料鈔十錠(每錠50 貫),易斗粟不可得」,紙鈔淪為廢紙一張,百姓拒絕使用,經濟倒退回以貨易貨的方式,「所在郡縣,皆以物貨相貿易,公私所積之鈔,遂俱不行」。(《元史·食貨志》)
也該元朝倒霉,老天也過來添亂。相比於明末連年旱災,元順帝執政時,年年發水。
公元1344(元順帝,至正四年)至1355(至正十五年)這11年里,黃河竟泛濫了9次。
為了疏導河患,元朝徵發15萬人修治黃河,由於國家沒有財力,賑災時只能發放紙鈔,導致民怨鼎沸。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網上曾有人感慨,當時脫脫提兵鎮壓紅巾軍,勝績連連,不但擒殺芝麻李,還圍毆張士誠於高郵城下。但元順帝忌憚脫脫,罷其宰相位,革職流放雲南,導致元朝再無復興之望。
其實,國家玩到了這個地步,就是十個脫脫也沒戲了。我從不相信,歷史會有偶然性,尤其是當它運行在王朝命運轉折點上的時候。
假如說,元順帝嘎巴一下噎死了,換一個新皇帝上來,無限信任脫脫。那他就一定有能力撲滅全部紅巾軍起義,扭轉元朝幾十年來形成的冗員雍余,改變連年赤字的窘境嗎?
其實,他在元朝最後一次貨幣改革中,已經給出了答案(「錢鈔並行」),事實證明不過如此。
說到一個王朝的崩盤,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專註於外敵、內鬥、民變、天災等方面,但一個歷經彌久的王朝,這幾件事時時都在發生,為何有時消弭於無形,而有時成了肘腋之患?其實,都是經濟之手在暗中操弄。
曾有人在網上發問,如果將崇禎換成洪武,是不是明朝就不會亡國?居然還有人作答說:「肯定不會!如何,如何。」真是逗死我了!
以當時明朝經濟凋敝程度,別說是一個朱洪武,就是十八羅漢來了也沒戲,除非他能用手指頭變出錢來。
不過以唐僧西天取經,被阿儺、伽葉兩位尊者索要「人事」來說,佛祖來了,也夠嗆!
您都看到這兒,看在老布辛苦碼字的份兒上,賞個關注唄!哈哈哈!
每個王朝末年,都有必亡之勢,這是無法改變的,而元朝身為大一統政權,壽命確實有些短促,如果只算他真正滅亡南宋,統一的年份就只有90年。
元朝滅亡大致有這麼幾個因素:
一、元朝上層的統治階級皇位爭奪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元英宗碩德八剌於南坡之變被刺殺後,皇位爭奪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元文宗圖貼睦爾與天順帝阿剌吉八在各自勢力的支持下發動內戰,席捲了整個北方,統治階級內訌的加劇,導致社會極其動蕩,此時再加之自然災害,元朝已經露出滅亡的苗頭。
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存在,且愈演愈烈。
首先,我來說說民族矛盾。儘管在《元史》上並沒有四等人制的相關記載,但是在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族群中,關於官吏任用、科舉和待遇確實有不平等的規定。這在《元史》和《元典章》也是多有記載的。
我就舉一個例子,元朝統治者對其他民族在政治方面卻有多方面的防制措施,就如其就三令五申的規定嚴禁漢人、南人、女真人、契丹人充當地方上的達魯花赤一職,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可以充當。請看《元典章·第九·吏部卷三·有姓達魯花赤革去》。
各投下多是漢兒、契丹、女真做蒙古人的名字,充達魯花赤。今後委付蒙古人者。若無呵,於有根腳色目人內選用。
而元朝確實實行過很多激化民族矛盾的政策,就如停止科舉,在法律上禁止漢人持有兵器。在明代葉子奇所寫的《草木子》中就說元朝的國策是「內北國而外中國,內北人而外南人」,此說法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元朝的民族矛盾。
再來看看階級矛盾。就比如說江南,忽必烈在平定了江南之後,原封不動的保留了那些大地主的土田和租佃制度。由於元朝的對江南大地主的寬容,他們還集中了更多的土地。江南大地主經濟實力的強大在史書上也有體現。請看《元典章·戶部卷十·科添二分稅糧》。
而地主佔用了大量佃農後,餘下自耕農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的,變成了賦役的主要承擔者。而那些租種地主土地的佃農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地主對佃農隨意加派奴役。見《元典章·卷五十七·刑部卷十九·禁主戶典賣佃戶老小》。更田多富戶沒,一年有收三二十萬石租子的,占著三二千佃戶,不納系官差發,他每佃戶身上要的租子重,納的官糧輕。
主家科派,其害甚於官司差發。若地客生男,便供奴役;若有女子,便為俾使,或為妻妾。
以上史料都反應出了元朝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
三、元朝統治階級完全腐化,吏治持續敗壞。關於元朝統治階級晚期的腐朽奢靡,史料上真可謂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我就舉一例,元朝皇帝迷信藏傳佛教,在佛事上的浪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寺院的財產也到達驚人的程度。這在趙翼寫的《陔余叢考·元時崇奉釋教之濫》有過記錄。
此財產之富,雖藩王國戚不及也。
而其認為元朝崇奉藏傳佛教也是導致元亡的原因之一。
隨著統治階級的腐化,地方吏治也是相當敗壞,在元朝末年,貪污腐敗現象達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明代葉子奇的《草木子》中就記載了花樣繁多的行賄項目,所謂「漫不知忠君愛民為何事也」。大家自看史料,我就不舉例了。附圖。第四、元朝紙鈔制度的失敗和修黃河成為了元朝滅亡的導火索。說者謂元之天下半亡於僧,可為烱鑒雲。
元朝紙鈔制度曾經在元初的時候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到元朝末年已經敗壞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統治者為了挽救財政危機,無節制的大量印刷新鈔,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而至正十年,治河期間,徵發了15萬民夫,官府給得交鈔根本就是形同廢紙。高強度得勞役直接逼迫民工們造反。
以上四點才是元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前三點是主要原因,而最後一點是直接原因。
舊政權滅亡,這是歷史的必然。元朝為何短短九十多年就消亡了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是由於政權的不穩固,元朝短短几十年走馬燈似的換了十幾個統治者,他們在不斷的爭權奪利中內耗。使得政權一直就沒有穩定。
第二: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文化傳統,不懂得與漢文化融合。用草原游牧民族那一套來統治一個龐大的農耕文化的國家,肯定會造成百姓的反對。
第三:不斷征戰。在元蒙統治的幾十年就一直沒有停止征伐和內戰。沒有休刀兵以養黎民。戰爭耗費大量物質和兵員。使老百姓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第四:苛政。元朝對於漢人的苛政史書上多有記載,就不贅述。蒙古人入主中原期間,沒有把中原漢人和其他名族的人當成平等的國家臣民,而是對漢人進行殘酷奴役和壓榨。
所以。國家政權不穩,經濟凋敝,民怨沸騰。這樣的政權焉能長久。
斷章取義,一家之言。多有偏頗 ,見諒。
剛者易折!中國歷代的統治,凡是嚴酷,暴虐的,興起很快,衰敗也快。從暴秦,隋,和元都二世即亡。元朝把中國的民族分為四等,中國廣大的漢人處於被壓迫的下等民族,在韓山童和劉福通的領導下,「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全國各地人民紛紛起義。最後,強大的元朝,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元璋一舉推翻,趕出了大都,消滅在捕魚兒海。
山大王的水平,豈能長治夂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