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還有可能在中國復興么?
就現在而言,通過新一代青年的不斷努力和各種途徑的傳播,個人覺得漢服已經在中國慢慢的開始復興。
從2003年11月22日,電工王樂天先生把漢民族的傳統服裝穿上街頭開始,得到了廣泛媒體的讚美和關注,越來越多的漢服文化愛好者開始湧現。
之後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肯定,每年的11月22日定為漢服出行日。鼓勵民眾穿漢服出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之後,以漢網,漢服社,漢服貼吧為主,越來越多的同袍——即漢服文化愛好者開始聚集起來,宣傳力量日益強大。線上線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而線下聚會時,都會穿上漢服,表現出喜愛之情,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
2007年3月11日,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葉宏明即提議,確立「漢服」為「國服」,這是漢服第一次進入全國兩會議案。表現出不僅民間群眾關注漢服,各級官員領導也開始關注漢服的定義和發展。這絕對是漢服復興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18年,4月18日,農曆三月初三,由共青團中央發起首屆「中國華服日」,並將每年的三月初三定為「中國華服日」。此次事件充分表明了國家對華服對漢服的認可。
喜愛漢服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越來越多。這不僅體現出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也代表了中國在世界上國力的強盛而帶來的名族自豪感自尊感的日益加強。
這都是我們作為中華人民希望看到的。
所以漢服已經在復興的路上,而且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眾所周知,漢族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民族,任何跟不上潮流的東西,都會被毫不猶豫的扔掉,連看都不會回頭看他一眼,但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對漢服念念不忘?
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對那一千多年前的漢唐盛世,中華榮耀念念不忘,一提起漢唐盛世,中國人的眉毛是揚起來的,胸脯挺起來的,心中是驕傲的,一提起漢唐的英雄人物,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
近100年來,由於中國持續疲弱,中國人的自信心被嚴重打擊,明明有著曾經的輝煌,但是卻不敢跟別人說起,怕的是看到外國人那種懷疑的目光,漸漸的我們中國人就缺乏了話語權,一切以歐美的說辭為主,很多的中國人為歐美的馬首是瞻,極盡一切的繼續打擊中國人的精氣神,妄圖滅掉我們曾經的輝煌歷史。
直到現在我們又一次在創造輝煌的路上,老百姓心裡對漢唐遺風的渴望,也逐年在增長,甚至新的高鐵列車都取名為復興號,為什麼?就是想復活漢唐遺風,再次成為偉大的國家,
在這個過程中,老百姓極為渴望能夠繼承漢唐時期的輝煌成就,可是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到現在為止,能夠讓我們繼承的只有漢服文化,它體現了漢唐時期,中國人對生活的嚮往,對盛世的歡愉,對國家強盛的一種根本肯定,繼承漢服,實際上就是繼承民族自信。
而漢唐時代創造了中華的大一統文明,又真正創造了萬國來朝,漢服又是最能代表那個時代的產物,故而漢服之風吹起並不奇怪,也不只研究漢服本身,更是漢服的這種文化象徵。
漢服文化代表的盛世,代表國家統一,民族昌盛,社會繁榮,所以只要國家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漢服之風會越吹越烈,所以朋友們,東風壓倒西風的日已經快到了,只要我們繼續保持這種精氣神,保持著追誰隨漢唐遺風的志願,漢文化會再一次站在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是我對漢服發展的一個觀點,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希望朋友們拍磚,同時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謝謝邀請,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通過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輿服志千年不變。漢服的每一個特點都可以在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經史子集里找到依據。每個民族都有屬於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從黃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時間裡,漢民族憑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民族服飾中都有漢服的影響,當然他們也不是每天都穿著,和服,韓服。只有在重大節日或者婚喪嫁娶的時候穿著,因為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這麼快的節奏中,穿著和服,韓服也是不方便。我們也可以,按照這種生活方式來穿著漢服。而我們的民族相對較多,相對於其他民族而言,漢族又深受滿清,等時期的迫害,致使漢族沒有了自己的傳承。想要我們的漢服傳承下去,第一個要有自己的民族意識,第二個就要從小就養成在重大節日的時候讓我們都穿著漢服,第三,中國本身民族眾多不會把漢服當成國服,只有自己民族有凝聚力才會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傳承下去。
衣冠禮儀是華夏民族的思想文化根脈!是民族身份的標識,需要恢復。因為這一件美麗的衣裳,重若千斤,曾經血流成河,滿清為了達到毀滅漢服的目的,頒布剃髮易服令,殺了上千萬漢人,說明這件衣裳太重要了。上溯到東晉衣冠南渡,北魏孝文帝下令全國改著漢家衣冠。對中國人來說,衣冠禮儀就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有之用之則為華夏,棄之離之則為夷狄!
如今國力強盛,國家倡導恢復傅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而漢服是傅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恢復。在國家層面,國慶大典,祭孔祭黃帝陵需要用莊重華美的衣冠禮儀。在個人家庭,當然依自己喜好,節日婚慶穿我們美麗的漢服更有意義。就像穿白色婚紗不是我們的文化,白色象徵肅殺。在這方面我們要以日韓為師,既吸收西方先進科技文化,又保留了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其實,雞與孔雀本無多少不同,只因為翎羽的美與不美,便形成了平庸與高貴。
中國與夷狄,文明與野蠻,只因了這件華夏羽衣!
誰說不重要?現在的碩士服博士帽,都是歐美衣冠!我們的峨冠博帶不見了影蹤。
祭孔著領帶西裝,聖人不識你是誰!
各族常穿民族服,漢族該穿誰家衣?
我們確實需要自己的民族服裝,特別是要有一種國民共同期待和認可的服裝。中國人穿西裝確實感覺不倫不類,極不舒服,就像猴子穿龍袍很不搭配,所以現在的國民服飾極為混亂不堪。沒有一種國際國內普遍認可的服裝樣式,作為中國漢服標準確定下來。中國是最早釆用統一模式的國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連清朝的剃頭、服裝等都強制統一。但是到了如今,社會發展進步了,生活方式多元化了,服裝也各式各樣了,就是感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服裝特色。說統一服裝就是統一西服,可是西服穿了幾十年,到今天依然有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該怎麼穿,什麼場合穿什麼,連領帶也不會打,甚至隨意搭配,風格各異。漢服已經離開我們很遠了,沒有傳承下來說明還是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千百年來胡服騎射,我們追求服裝的改變,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朝代更迭,觀念轉化的過程。到現在還沒有使自己民族服裝基本穩定下來,也是社會體制改革變化的結果。現在國泰民安,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心思安,國民就想要一種自己民族的服裝形式。統一是國家力量的表現,也是民族精神的彰顯,對於國家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極為有利,可以作為一件大事積極推進。
伴隨整體生活水平提高,國人東方審美和文化自信,開始再次萌芽覺醒,這是趨勢,也是對生活的嚮往,(就像大工業時期世界都在模仿英國禮帽??,紳士服,和西裝)
漢服再次流行也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有何不可?
不過,漢服也有兩種,一種是傳統漢服,就像現在網上普及那種。還有種是改進版(既簡潔便利,又含有漢服文化符號)適合現代都市高效工作穿著。
而後者,市場潛力巨大、可以媲美西裝市場的巨大商機!國內優秀設計師要更加努力,在國人自己的領域設計出更美、更簡潔、時尚、實用的新漢服。而不是簡單複製。
美哉,漢服!美哉,中華。
漢服運動背後的漢文化復興之路
當前的漢服復興運動,並非表面上看起來的時髦,或作秀這麼簡單,其背後有著大漢民族百年以來的漢文化尋根與復興之路;
這個,還必須從明朝的滅亡說起;
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鞏固滿洲人對中國的統治,滅絕漢文化,摧毀漢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自尊,在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頒布「剃髮令」,稱「自今布告之後,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滿洲貴族叫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北方漢族人民被迫屈從。之後清軍以武力迫使南方漢人也剃髮,在發布剃髮令的同時,還頒布了「易服令」,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日(1645年8月29日),清廷又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強迫各族人民改滿服。
漢人為此進行了一百多年的反坑,最終以失敗告終,無可奈何的接受了現實,自此,代表大漢民族文化的尊嚴與驕傲的漢服被滿族人的暴力手段埋進了歷史煙塵;但這還不夠,深深恐懼於漢文化的千年輝煌,自身毫無文化樹建的滿人貴族階層,一方面強令廢除漢人的日常禮節,另一方面對載於文字上的通過千年積累起來的漢文化進行了系統的破壞;將具鮮活生命力的成份全部銷毀,只留下了糟粕與經過閹割了的原始經典著作,使後來的整體漢人不明其中所以然;自此,締造了五千年輝煌文明的漢文化被滿族人用暴力手段斬斷了根,加工成了一具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殭屍文化;
不過這種過份的做法最終恰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於滿人自己給自己打造的迂腐與僵化反過來將自己變成了井底之蛙,被十八世紀的一場全新世界變革遠遠甩出了局;在西方進步物質文明的無情打擊下,因乘火打劫而建立在華夏大地上的愚昧滿清政權傾刻間土崩瓦解,大漢民族又從新主導了華夏故土;儘管其中飽受了因滿清的腐朽而帶來的眾多沉重災難;
孫中山最早提出了驅逐韃靼,恢復中華;然驅逐外在的韃靼容易,一次意外事件便解決了;而驅逐內在韃靼一一滿人在將近三百年間強加給漢人的殭屍文化決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民國建立之初,大漢民族中的有識之士就意識到,大漢民族若不被滅亡,就絕不能因為西方物質技術的先進而被其完全西化,自那時,漢人的精英就走上了一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民族文化復興拯救之路,儘管因文化的斷層導致了過程當中太多的謎茫與無奈,這一條路始終沒有停止;
最初在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倡導了一次新生活運動,試圖在文化教育與日常生活中達成中西合璧的創新;這其中就有一波服飾革新運動;但遺憾的是這次服飾革新當中的一切男女裝款式都是在滿族人的民族服裝基礎上改良的,毫無任何漢服元素在其中,因為人們早就不知道日常的漢服及漢服元素是什麼樣的;直到中共領導了中國之後,通過官方的考古發堀文史研究,少部分專業人員才得知漢服的存在;
開頭說到漢服復興關聯著大漢民族百年以來的復興尋根之路;中共建國以後,以毛為代表的中共內智者提出了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理念,一方搞現代工業建設,另一方進行系統的文化考古,籍此來探索出一條漢人的文化復興之路;我們說,不管執政者一時信奉的是什麼教條與主義,根本上是漢人從新座回了江山,自然而然的要去探尋一下自己的先祖們曾經走過的輝煌道路;
這個過程中,漢文化的尋根與復興經過了如下兩個波次的在官方推動下與民間互動的全民運動:第一次是毛時代出現的全民發場中醫與氣功健身,那時通過對醫學的考古,官方與民間都發現了漢文化中的中醫與中醫相關的健身氣功的重大價值,由此展開了以醫療與保健為媒介進行的第一波漢文化的尋根與復興運動,官成立中醫與氣功研究機構,全國範圍內建設中醫院校與氣功療養院;這次並沒有受到後來的十年文革的衝擊;
第二次在鄧時代,通過落實宗教政策,興起中華武術熱,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為媒介,推動了第二波次的漢文化的尋根與復興;八十年代,一方面文藝思潮大暴炸,一方面中華武術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林立,街道邊經常看到民間武術表演與民間雜技;而宗教政策的開放將儒釋道的眾多書籍呈現到了眾多傳統文化愛好者的面前,為後來許多國學大師的誕生播下了種子;
不過這中間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波折,一部分現代文藝界的青年人,由於其思維的單純,受到隨改革開放進來的西方現代派藝術與美國為掌控全球而精心打造的現代派無腦娛樂文化的影響,在打著自由民主旗號的公知的誘惑下,對社會民眾的價值觀進行了不正確引導;這些人驚嘆於西方物質的繁榮,而跪拜在物慾的腳下,進而對大漢民族的全部歷史,先祖的智慧,及現任政府進行全面否定,認為大漢民族唯有全盤西化才有出路,由此導致了一場至今誰都不願提及的政治風波,並且導致第二波次漢文化復興運動暫時停下腳步,全面轉向了向錢看齊的經濟深化建設;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一方面,在第二次漢文化復興運動中,明悟了漢文化精魂的人學有所成,成為了國學大師;另一方面,美國無腦娛樂文化穿著種種馬甲滲透到了全球的各個角落;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西方的有識之士發現西方引導的物質技術文明及派生出的無腦娛樂文化帶領人類走向的是一條不歸路,從而將目光轉向華夏故土上的漢文化,經研究後,做出驚人的定論,即二十一世將會是中華文化的世紀,令國人一片嘩然;此時,明了漢文化之真魂的國學大師們心中最清楚,他們究竟指的什麼;一時間,全國興起國學熱,將中國元素,仿古建等紛紛融入商業經濟;
而此時,互聯網的普及為眾多的有志於復興漢文化的民間人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各種關於漢文化的網站,論壇,貼吧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這些自然引起了一直致力於民族復興的官方機構的關注,並極積參於互動;過程中揭示出了眾多的文化原典精義,與多年考古發現出的大漢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其中就有漢服;過程中探討今後實現漢文化復興的眾多途徑,包括普及國學培訓,棋、琴、書丶畫的培養,仿古建築,中國元素,漢服運動等;中央政府更是順應時勢,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民間辦學,辦培訓班,重視傳統佳節;此時中國經濟科技日益強盛,條件上大漢民族的全面復興已趨成熟;
說到漢服,得先說下在進入二千年的前五年,嗅到某種氣息的遊戲開發公司,先後開發出了多款帶有濃厚的漢文化色彩的仙劍修真之類的遊戲,代表作如:仙轅劍,仙劍奇俠傳,大唐豪俠等;這些遊戲曾在80至90後的年輕人中風行一時,而一大部分年輕人不經意發現到其中蘊藏著的漢文化之美;從而對網路上諸多的漢文化信息產生濃厚興趣;大概是這類遊戲中的霓幻服裝的深刻影響,他們對漢服最感興趣,成為在實踐中推廣漢服運動的積先鋒;更驚奇的是他們中一部分有天賦者,在原典漢服基礎上,得之於遊戲中的靈感,大刀闊斧的創新出了眾多款式的現代漢服;
這便是在中國經濟與科技飛速崛起的關鍵時代,正在進行中的第三波漢文化復興;以國學人文教育,中國元素,漢服運動為媒介的這一波民族文化復興,必將是一次全面的,徹底的復興;
個人認為,漢服現在這狀態,已經不錯了,至少大家都知道了。
此外,漢服應該有所改進,比如,把部分漢服元素很自然地反應在現代服裝中。大概可以作為一種選擇。
流行時尚這東西真不好說。比如,小的時候,光腳穿布鞋,跟現在的穿著船襪穿布鞋,是很相似,但又有點那麼不一樣的感覺。還有就是無袖的T恤,過去的時候可是就跟粗布背心一樣一樣的,但也不知道怎麼個回事。
清朝曾說,峨冠博帶前朝之陋習,現在來看,卻也有幾分道理。趙武靈王若不胡服騎射,現在我們又會是什麼樣呢?現在的有些穿漢服的,看著充滿一種陰氣,隱隱讓人感覺怪異。
所謂漢服,也是不斷變化的,歷朝歷代服飾都不太一樣的,說明也是變化的,朝實用發展的。
我想,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應該是充滿包容的,只要是人家先進、好玩的東西,都可以消化吸收進來,創造更輝煌的文化。
對於漢服的復興我本人不會有任何反對的意見,倒不如說我非常希望有一天能看見節日時漢族能穿著專屬於自己這個民族的服裝。但是客觀的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大街上那些華美的「漢服」真的是所謂的漢服嗎?是哪個時期的?我們說復興漢服究竟是要復興漢代服飾還是唐宋的服裝呢?漢族的服飾隨著時間的發展一直在變,我們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漢服究竟是什麼玩意兒了嗎?實際上大部分沒有……我們一直在說復興漢服,但我們看到的那些所謂的漢服大部分都只是戲服罷了。
更何況,在古代,這種華麗的服裝真的是所有人都能穿得起的嗎?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依舊穿著劣質的粗布製成的衣服,這種是平民百姓的漢服,我們口頭上說著要復興的漢服是貴族的服飾。在現在的社會風氣下,是不提倡的(你們知道我是什麼意思)
漢服對於我們而言依舊處於一個模糊的狀態,如果有一天我們正真把他的一切都弄清楚了,再談復興為時不晚。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海蒂和爺爺》?
※為什麼很多大家說好的書法作品,老百姓並沒那麼喜歡?
※上聯:雨打蓮花蛙聲連片,如何對下聯?
※上聯:氣勢激流壺口瀑,如何接下聯?
※為什麼日本人的姓氏有些很奇怪?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