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和孩子愉快交流?
無論大人小孩,只有是人與人的交流,才有交流下去的慾望。
看到過形容孩子的最好說法是,生命中遇見的一個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終究是人與人的關係。
與年幼的孩子溝通時有一個經典的建議:是蹲下來。因為蹲下來眼睛才可以跟孩子平視,最更重要的是蹲下來那一刻,你才能看見對面站著的那個小小的人,也是跟我們一樣的人。他(她)可能為人的經驗很少,但他依然有自己的想法、思路,哪怕這是幼稚的。
帶著好奇心而非指點評判之心,與年幼的孩子交流,是啟發孩子精神空間和心智水平最好的方法。
大孩子是青少年了,這完全是生命中的另一個人。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更得體現平等的狀態,孩子願意講給父母聽,是把你當成另一個人,而不是凡事都一定是對的的家長。
交流最舒暢的感覺是接得下去話,而只要一有評判心,這話就聊死了。此刻的父母一定要堅守建議者的身份,而不是自詡為指導者。
別擔心年輕人看錯想錯思慮不周,這是成長的經歷。有哪個人不喝幾口水,能學會游泳的呢。感受到父母尊重自己獨立思維的孩子,是很樂意與父母交流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
這階段只要父母子的交流是通暢的,在不被批判的情況下,孩子其實是樂意接受父母比他更高明的建議的。
換句話說,交流越通暢,孩子的叛逆就越不明顯,甚至無需叛逆。因為叛逆的本質為了掙脫父母的束縛而做自己。
還有一點,請父母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孩子有秘密。有秘密並能被父母允許秘密的孩子,其實得到的是一個我可以快樂地 「 成為自己 」 的允許。這樣的孩子,反而是沒有什麼會影響到他內心健康的大秘密的。
關注《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鑒賞學。
推薦閱讀:
※教育不止靠老師,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家長陪或監督作業,怒火從何而來?分析且該如何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長久受壓抑的孩子——人格發展會扭曲
※為什麼孩子對父母的愛與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均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