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寶寶幾天一大便,只要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睡能玩沒有不舒服,就一般是正常的。我家寶寶就是三四天一次大便。從小時候開始就是這樣,一開始也比較緊張,後來發現他也沒什麼異常,慢慢就放鬆了。

寶寶即使是兩三天沒大便,只要大便的質地不是干硬的、顏色也都正常,那麼也就不用太糾結這個次數問題。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沒有太多的食物殘渣刺激,那麼也有可能是三四天甚至五六天大便一次。

如果寶寶已經比較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正常的飲食,好幾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的時候痛苦哭鬧,大便干硬,甚至伴隨有肛裂,鮮血等,那就是便秘了。便秘的話需要找到原因,然後對症治療。有的寶寶不喜歡喝水,水分攝入過少,有的寶寶吃肉蛋奶太多,蔬果太少,導致了輔食搭配不合理從而引起便秘,那麼就需要調整飲食上的習慣。

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含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比如芹菜,韭菜等等,它們可以刺激腸道的蠕動。如果嚴重便秘的話,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服用乳果糖或者使用開塞露。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每個寶寶的排便規律和排便習慣都不同。寶寶的排便時間間隔久不一定是便秘,只要寶寶感覺排便不困難並且精神狀態良好,父母就不必太擔心。

攢肚也會造成寶寶排便間隔久

寶寶的攢肚也會出現三到四天沒有排便。只要寶寶正常且精神狀態正常,寶媽就不用擔心。攢肚是嬰兒在滿月提高消化能力後可以充分消化和吸收母乳的常見現象,導致每天少量食物殘渣,這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這種情況還表明母親的母乳質量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非常好,而且營養成分吸收過多,使寶寶不需要完全蠕動腸子,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一般發生在6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哪種情況是便秘?

便秘是所有年齡段嬰兒的常見問題。當寶寶便秘時,不僅大便次數減少,而且大便的形狀也會發生很大變化。

如果寶寶排便困難,排出的大便質地變硬,或是呈小顆粒狀,甚至大便上有血,寶寶在排便時可能會疼痛,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疼痛而拒絕排便。這些情況通常表明嬰兒已經發生便秘。

家長不僅要看嬰兒大便的數量,以減少排便次數,以確定便秘,減少排便次數不一定是便秘,重點是看寶寶大便的形狀。

寶寶便秘怎麼辦?

1、注意飲水量

當嬰兒使用奶水作為主食時,6個月前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但在開始添加輔食後,必須注意嬰兒每天飲用的水量。通過觀察尿布的數量和重量可以粗略地判斷嬰兒的水攝入量。

2、引導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父母可以慢慢培養寶寶坐著解便的習慣。這種姿勢有利於括約肌的放鬆,並有利於嬰兒的解便。

建議在寶寶一歲半或者兩歲左右進行排便訓練(這個要根據寶寶的月齡以及具體能力而定):為嬰兒準備兒童馬桶,或在成人上安裝兒童馬桶座圈上廁所,或在他腳下放上穩定的腳凳,穩固腳凳,以便嬰兒在使用成人馬桶時可以支撐嬰兒。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感謝邀請。

如果是母乳餵養為主的孩子,大便間隔時間長,但性狀不幹硬,能自主排便,沒有太大問題,只需要加強餵養就可以了,不放心可以口服益生菌,或者輕柔刺激肛門幫助排便,但如果是奶粉餵養,就需要考慮是否有進奶不足或者奶粉不耐受的可能,必要時考慮換奶。

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不看次數,而是看性質,只要性質好,一天幾次或者幾天一次,都是正常的,當然,這也不能太離譜,

排除2個月嬰兒的攢肚,如果20天才拉一次大便或者大孩子一天拉個7-8次,有可能巨結腸,(曾經有個典型案例,10天拉一次,檢查巨結腸,差點要做手術,調理後孩子恢復正常),那也需要去檢查下,看是否有問題。

小孩便秘與否跟大便的性狀有關,跟次數無關。小孩排便最好每天一次,呈均勻條狀(香蕉便)。若一至三天大便一次,且是香蕉便,也正常。若寶寶每天排便但非常乾結,是便秘。

若小朋友三四天解一次大便,但質地很好,排便不費勁,也正常。

關注我,有育兒課程送,未來的9年,陪你一起呵護寶寶的健康成長。

以上內容源於我在青島出版社出版的《營養專家教你輕鬆育兒》,《100節輕鬆育兒智慧媽媽必修課》、《如何通過飲食營養提高免疫力》的課程分享,讓你科學輕鬆育兒,讓天下沒有難養的兒,是媽媽學院的動力。

歡迎點贊、轉發、分享。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當媽媽的人最容易糾結的事情,孩子到底一天幾次正常呢?不同年齡的孩子大便的時間和頻次是不同的。

一歲前的寶寶

新生兒母乳餵養,每天大便少則三四次,多則七八次。

奶粉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比母乳餵養的寶寶少一些,可能三四次,也可能會更少。

攢肚子的純母乳寶寶,可能好幾天才會拉一次臭臭,這是因為母乳好消化,殘渣少。

添加輔食後的寶寶,正常情況下是一天一次或者是兩天一次。

一歲後的寶寶

一歲後的寶寶已經開始正常吃飯,這個時候寶寶的大便次數可能更接近於成人,比如一天一次或者有規律的兩天一次,每個孩子的體質和飲食不同,所以大便的頻次也是不同的。

寶寶幾天大便一次正常

我們知道,孩子的大便直接可以看出孩子的身體狀況,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大便次數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一天一次大便是正常的。孩子的大便不是看頻次,是看大便的性狀的。

比如有的寶寶兩三天一次大便,但是拉便便沒有痛苦的表情,很順暢,大便性狀軟,證明孩子的大便很正常。

相反,就算寶寶每天都大便,但是寶寶每次大便表情痛苦,大便性狀干硬,很難排泄,那麼孩子就是便秘。

所以寶寶大便不要刻意追求幾天一次,相反多觀察孩子大便的形狀和孩子身體的狀況就可以。


不正常,可能是便秘了。

三種情況表示寶寶便秘了

一:排便周期延長,每2~3天一次或者更長時間一次

二:排便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硬排除困難

三:糞質不硬,但排便困難或不暢

便秘分為虛秘和實秘兩種類型

一、實秘原因:

實秘多由飲食引起的,一般病程比較短病症表現: 大便乾結如羊屎,艱澀難排,腹脹拒按,煩躁不安,大便比較臭,並有口乾,口臭,口舌生瘡,面赤身熱,小便發黃,胃口差,舌苔黃膩。

治療原則: 消食導滯,清熱潤腸

二、虛秘原因:

氣血不足,身體虛弱,腸道津液不足引起,一般病程比較長癥狀表現:便質不幹,但排便困難,面色無光澤,神疲懶言,舌苔淡薄

治療原則:理氣通便,益氣養血

寶媽們給寶寶喝酸奶治療便秘,酸奶能治療便秘嗎?

案:不能

因為酸奶裡面有鈣化酪蛋白,寶寶喝酸奶,腸腔中鈣化酪蛋白較多,形成鈣皂使大便變多邊長,時間久了就形成便秘了。所以酸奶不但不能緩解便秘,還易引起便秘。

治療便秘的綠色療法

一、推拿療法實秘:請大腸,退六腑,搏陽池,清胃,順摩腹,下推七節骨,也可選獨穴,清大腸經40分鐘虛秘:清補脾,揉二馬,推上三關,揉足三里,捏脊,下推七節骨

二、貼敷療法大黃碾碎末,取葯末10克,加酒調糊,敷在肚臍,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用於燥熱便秘。

預防調護

適量多飲水,合理添加輔食,多種食物是胃腸發育的必要條件,要隨年齡逐步添加水果汁,菜泥,穀物等,尤其是粗纖維類的蔬菜。

含膳食纖維較多的水果,比如西瓜,香蕉,橙子,柚子,大棗,桑葚,蘋果等。

但並非所有水果都能起到治療便秘的作用,比如山楂,烏梅等水果,具有收斂作用,發而會加重便秘。

不宜亂吃瀉藥,否則易使便秘加重多運動,避免久坐排便是條件反射性運動,對寶寶進行排便訓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寶寶幾天一大便正常的,寶寶不會像大人排便有規律,他們往往會不按常理出牌,想吃就吃,想便就便,一天好幾次便便或者好幾天一次便便,都很正常——能吃能喝能睡能玩沒有不舒服,就是正常。(一般來說,寶寶的很多情況如果都是這樣,那就都正常,爸媽不用太擔心。)

所以,爸媽首先要觀察寶寶的生活情況,沒必要非和自己一樣每天一便才正常,有的寶寶雖說兩三天沒大便,但一旦大便了,質地、顏色都正常,也有的寶寶每天都大便,但質地顏色都有點異樣,也不是沒可能。不用太糾結這個次數問題。

不過作為媽媽,小南也知道光這麼說,爸媽肯定放心不了。

如果你家寶寶還小又是母乳餵養,三五天才便一次的話,很大的可能是攢肚。說白了就是胃腸里的食物殘渣太少,沒法刺激直腸排便,便便就會滯留,排便也就會從原來的一天N次變成N天一次。

這種情況是暫時的,過一兩個月就會好轉,爸媽不放心的話,平時可以多給寶寶按摩按摩肚子。

如果你家寶寶已經是大寶寶了,好幾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的時候還很痛苦,大便還又干又硬的,那就是便秘,這裡就有水分攝入過少、輔食搭配不合理、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家庭遺傳性便秘等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調理,一般性便秘問題都不大。

嚴重便秘的話,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開塞露的使用也要諮詢過醫生。

魚小南:80後兒科醫生媽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寶寶的大便問題,也是困擾好多新手爸媽的養育難題,如果孩子隔好幾天沒有大便,就會時時刻刻盼著寶寶的「黃金屎」早點排出。

如果寶寶幾天拉一次大便,但是排出的是軟便,排便的過程也比較順利,那還是正常的。當然,最好是每天都能排便。

我家小萌寶,2周歲多,也不是每天拉一次大便,一般是2-3天一次大便,每次大便後我都會看一下大便的性狀如何,因為判斷孩子是否便秘的標準並不是單單看拉大便的次數,還要看大便的硬度和性狀如何。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變硬,難以排出,而不是指排便次數變少。正常來講,當食物經過消化進入腸道後,水和養分被吸收廢物則成為大便。這個過程里,無論是水分太少還是肌肉運動太弱,都會導致便秘。

判斷寶寶是否便秘的癥狀:

1、新生兒排便一天不到一次,而且大便堅硬,排便的時候非常用力,很困難。

2、大便乾燥且堅硬,比價粗,寶寶排便時會很難受。

3、大便堅硬得像小鵝卵石,寶寶排便時小臉漲的通紅,兩腿縮向腹部,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4、大便堅硬,排便次數少,肚子不舒服。

如何預防便秘:

1、多喝白開水。

白開水時最容易讓父母忽略的,也是最經濟、最方便的軟便特效劑。

2、少吃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

3、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

適合大一些的孩子吃的膳食纖維食物有全麥麥片、全麥餅乾、全麥麵包、以及豌豆、西蘭花等蔬菜。

4、保證適當的運動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萌媽,日常模式:全職帶娃+兼職寫文,多家自媒體平台簽約作者,歡迎關注萌媽百寶箱,萌媽帶你一起學習如何科學育兒,實現輕鬆帶娃。


寶寶一天大便幾次正常?

1.正常母乳餵養的嬰兒每天大便3-4次;

2.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每天可排便2-3次;

3.添加固體食物後大便一般每天1-2次;

4.對於每隔4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排便的嬰兒,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排便問題。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要麼是沒有吃飽、要麼是便秘。

如果是沒有吃飽,可根據寶寶發育情況,盡量按照醫生指導選擇規律科學的餵養方式。

如果是便秘、大便乾燥,需要從一下方面治療:

1.改變食物結構1歲之內最好不要採用鮮牛奶餵養。添加輔食時,固體食物要從少量加起,比如6個月的時候添加蛋黃,可以從1/3開始。每次添加後,至少觀察3天。若孩子沒有胃腸不適、便秘或者腹瀉、過敏等問題,才可增加固體食物量和種類。

2.增加維生素攝入如果是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把青菜剁碎加入米粉或者麵條餵養。或者,給寶寶吃蘋果、李子等富含山梨醇的水果,可提高結腸存水的能力,防止便秘。

3.緊急時使用藥物如果前面兩種方法無效,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對於嬰兒便秘最常用使用的是「開塞路」,開塞路的成分是甘油,是糖果食物中的一部分,對人體無害。另外,還可選用口服乳果糖、小麥纖維等製劑。

何種情況需要看醫生?

出生後48小時無大便;

剛出生就開始存在便秘;

生長緩慢;

腹部持續膨隆;

便秘並伴有全身肌肉無力。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幾天拉一次大便的情況,這時媽媽就會很著急,擔心寶寶是不是喂水太少了?上火了?

媽媽首先要看一下寶寶的便便性狀如何?如果是軟軟的,顏色呈金黃色,寶寶在便便時是比較輕鬆的話,那麼就是在攢肚呢,一般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滿月後會出現攢肚現象。有的寶寶三五天便一次,有的一周甚至時間更久,這是因為隨著寶寶的成長,消化功能也在不斷地完善,能夠很好的、很充分的消化和吸收乳汁營養,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就會變得很少,導致攢肚現象。這種情況寶媽不用擔心,只要寶寶吃的好,玩的好,長的好就沒什麼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便秘,寶寶的便便是乾乾的,硬硬的,便便的時候感覺很痛苦,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混合餵養和單純奶粉的寶寶身上,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太可能出現便秘,因為母乳里的水分足夠。

如果寶寶發生便秘,媽媽要注意在兩餐奶粉間給他喂水,對他的腹部做一下順時針的按摩,幫助他進行排便。也可以吃一點益生菌,混合餵養的媽媽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必要時就醫。

我是張家口高級催乳師郭雯,歡迎各位寶媽一起交流各種哺乳餵養問題!


您好,如果寶寶大便是軟的,顏色黃黃的,大便時不痛不哭,那就是正常的。

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不看次數,而是看性質,只要性質好,一天幾次或者幾天一次,都是正常的,當然,這也不能太離譜,如果20天才拉一次大便或者大孩子一天拉個7-8次,那也需要去檢查下,看是否有問題。

怎麼看大便的性質是否正常呢?從性狀和顏色區分,從下面這個圖,大家可以區分下性狀正常和異常的大便:

性狀可以理解為性狀,如果是嬰兒,那糊狀便是正常的,就是上圖類型6所示的樣子,含水較多;隨著生長,含水量會減少,兒童和成人是香蕉狀便(就是下圖中的類型4,標香腸樣的)是最適合的。

如果寶寶的大便是類型1,好幾天不大便,並且大便時候有難受表現,那可以診斷便秘啦。

如果1歲以上寶寶的大便是類型6、7這個樣子的,提示大便比較稀,如果長時間這樣,即使好幾天拉一次,也得看下。

然後看顏色:

上圖是大便比色卡,如果孩子大便是1-6樣子的,那是不正常的,因為太白了,這提示孩子干臟或者膽道有問題,圖片中7-9是正常的,是黃色的或者稍綠色的大便。除了上面的顏色外,如果孩子大便是黑色、紅色的可能也有問題。黑色大便可能和孩子吃了含鐵多的食物有關,比如吃了動物血製品,鐵在大便中表現為黑色,但是也可能是孩子上消化道出血,自己的血導致的,如果孩子黑色大便,很不舒服,立即去醫院。紅色大便可能和吃了紅色食物有關,比如火龍果,但也可能是消化道下段出血,也可能是肛裂,這個也要好好檢查下哦。如果孩子大便性質沒問題,大便時不痛,孩子生長發育也挺好的,那就不用擔心了,就是正常的。


推薦閱讀:

乳腺癌骨轉移的特點是什麼?
蘋果帶皮吃好還是不帶皮吃好?
別光吃水果不吃菜,水果和蔬菜到底應該怎麼吃?
獻血對人體好嗎?

TAG:健康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