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是中國的爵位還是西方的爵位,各爵位之間怎樣劃分的?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這是周的制度。近代以來,剛好用來翻譯西歐的爵位。反過來,歐洲人也有count、duke之類的歐洲爵位,來翻譯中國歷史上的侯、公。
1636年葡萄牙傳教士曾德昭離開中國,後來寫了《大中國志》(Rela??o da propaga??o de fé no reyno da China e outros adjacentes),這裡面還沒有用西方的頭銜來翻譯中國的爵位,只是說中國的爵位制度中有Quecum(國公)、Heus(侯)、Pe(伯)、Chi ho ei(指揮?)。顯然,曾德昭還沒有把公侯伯與歐洲的Duke(公爵)、Marquis(侯爵)、Count(伯爵)聯繫起來。
約六十年後,到了清初,法國傳教士李明(Louis Le Comte)來了一趟中國,回去以後寫了《中國近事報道》(1692年出版)。其中講皇帝會給大臣封爵,這些爵位叫Comte、Duc(今天我們說的伯爵、公爵),還有一堆其他的——「我也不知道這些用我們的語言該怎麼解釋……」(que je ne puis expliquer en nostre langue. p.19、20)
這時,傳教士很早就意識到了中國的爵位和西歐的爵位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並嘗試用歐洲的爵位(Comte、Duc)來解釋清代的爵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李明(Louis Le Comte)並沒有完全使用法國的爵位系統,來對應中國的爵位。甚至,他已經表示,清朝的那一大堆爵位,他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某種意義上,他也意識到清代爵位和法國爵位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
誰最早把中國傳統中的公侯伯子男,和英國傳統下的五級爵位對應起來,我也沒有系統地考察過。就我所見,1711年,衛方濟(Fran?ois No?l )用拉丁文翻譯《孟子》等書出版;其中使用了西方的爵位來翻譯公侯伯子男,不過和現在習慣的對應方式有些區別。其中,侯爵沒有用後來的Marquis,而用了Princeps——本意是領頭者,在羅馬傳統下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官職;子爵也沒有用viscount,而用了Marchio——拉丁文中是邊境將領的意思。
大致來說,中國古代有三次大的爵位改革:
1、西周創立的公、監、侯、伯、子五等爵;
2、秦國商鞅變法後創建的以軍功為晉陞標準的從公士至徹侯二十等爵;
3、曹魏時期魏元帝於公元264年開創的五等爵:公(郡公、縣公)、侯(大國侯、次國侯)、伯(大國伯、次國伯)子(大國子、次國子)、男。西晉時公元前277年,在曹魏五等爵基礎上,增加一個王爵(大國王、次國王、小國王)。
基本上來說,西周的爵位,在秦國、秦朝時基本不用;西漢時因為恢復分封,西周的爵位重新使用,但至少輔助,最主要的還是用秦朝的20等爵;秦制20等爵從秦朝一直使用到曹操時期。
221年,曹魏設立郡公、縣公兩個爵位。264年,曹魏廢除秦朝的20等爵位,創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西晉時增加王爵以封賞皇族。
從此,中國歷史上的爵位基本確定為:王、公、侯、伯、子、男。這個爵位制度從曹魏到清朝都在使用,雖然形式有不同的變化。西周的公、監、侯、伯、子五等爵,只是在周朝時使用。秦朝的20等爵,在秦國、秦朝、西漢、東漢(包括曹操執政時期)都在使用。
五等爵,是用來替代20等爵,是用來賞賜給立功的大臣的。爵位越大,封地就越大,所需的功勛就越高。這是區別各爵位的最基本方法。
秦國20等爵和曹魏5等爵的優劣
秦國20等爵的優點是循環漸進、從易到難,標準也很明確,很容易激起人們建立戰功獲取爵位的激進之心。缺點在於級別太多難以管理。
曹魏5等爵的優點是管理簡單明了,缺點在於獲取不易、沒有明確標準。
簡單來說,秦國20等爵誰都可以從獲取最低爵位慢慢地獲取高爵位,只要你有上進心,夠勇敢,是全民性的,不分士族還是庶民;曹魏5等爵,是限制身份的,不是你有功勞你就可以得到爵位的,你必須是士族才可以獲取爵位。
士族治理在魏晉南北朝的崛起和興盛,是從全民參與的秦國20等爵變為只能士族參與的5等爵的背景和原因。
西歐的爵位
西歐的爵位有:公爵duke、侯爵Marquis 、伯爵earl或count 、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這五個。
公爵duke,拉丁文的意思:統帥,如我們熟悉的郡守、太守等;侯爵Marquis,其拉丁文意思:藩侯,如我們熟悉的唐朝藩鎮,守護邊境的長官;伯爵earl,意思是:勇士;子爵viscount,伯爵的副手;男爵baron,其拉丁文意思是: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即平民。
從上面西歐五個爵位的意思來看,西歐爵位和中國歷史上的爵位最大的區別就是:西歐爵位並沒有嚴格區別,作為統帥的公爵,和作為藩侯的侯爵,地位相差不大;中國歷史上的五等爵界限非常分明,上下界限明顯。
歡迎關注歷史哨聲——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多元化解讀歷史!謝謝您的閱讀!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的爵位,簡稱為五等爵,但不同時期的權力和地位有所差異,最早是源自儒家對周代諸侯等級制度的一種猜測性總結。也就是說,實際上周代沒有真正實行過這種制度。我們現在之所以會感覺周代存在五等爵,主要是因為儒家經典的各種解釋宣傳使後人產生了那麼一種錯覺。真正開始把五等爵制度從理論推向實踐的要到西晉時期。在五等爵之上還有王爵。此後歷代都沿用五等爵,在此基礎上做一些微調,一直到清代的民世爵中還能看到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名號。而之所以將中國的五等爵比附到西方,主要是近代以來,一些中外有識之士開始將西方的地理信息介紹到中國,在翻譯的時候,有人注意點英國的爵位制度恰好有五等,分別是Duke(Duchess)、Marquis(Marchioness)、Earl(Countess)、Viscount(Viscountess)、Baron(Baroness)。對應翻譯為:公爵(公爵夫人或女公爵)、侯爵(侯爵夫人或女侯爵)、伯爵(伯爵夫人或女伯爵)、子爵(子爵夫人或女子爵)、男爵(男爵夫人或女男爵)。需要注意的是,中西方爵位稱呼只是一種翻譯習慣而已,並不能代表雙方是對等的等級。不能簡單以為中國的公爵和英國的公爵具有相同的社會地位。而英國的爵位也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太一樣,他們之間也不完全是對等關係。比較各國爵位之間等級差異和如何展開社交禮儀是一個技術活。
西方社會在金字塔等級基礎上對大小封建主設立爵位
先看第一問,公侯伯子男無疑是我國的爵位,只是西方也有五等爵位制,翻譯的時候就直接拿來用了,正如龍是我國的,但不知誰把西方翅膀蜥蜴給翻譯成了龍!
再看第二問,公伯子男的劃分,其實不論是我國還是西方,五等爵位只是簡單的劃分,不同時期(我國)和不同國家(西方)的具體爵位並不一致,平沙對西方歷史了解不多,這裡只講我國的五等爵位。
我國爵位制的起源應該很早,據《通典·職官·封爵》記載:「昔黃帝旁行天下,分建萬國。至於唐虞,別為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則虞書所謂輯五瑞,修五玉,是其制也。五瑞即公侯伯子男之瑞珪璧也。五玉亦五等諸侯執之玉也。夏與唐虞同。殷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鄭玄云:"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
也就是說,從黃帝之後的帝堯、帝舜和夏朝,都是五等爵位,到了商朝,沒了子爵和男爵,只剩下三等,但這些記載沒有其他材料可以佐證,暫作猜測,尚無定論。
商以後是周,這是我國歷史記載的分水嶺,從周朝開始,歷史資料越發充足,使得後人能夠對那段歷史有所了解。
眾所周知周朝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分封制,其爵位制度也跟分封制息息相關,周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均世襲罔替,稱諸侯,其封地稱國,諸侯在諸侯國內行使統治權,並可以在國內進一步分封給卿、大夫。
從規矩上來說,諸侯國的大小跟國君的封爵是有關係的,即《通典·職官·封爵》記載的「大者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孟子·萬章篇》也記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但實際上,隨著諸侯國的擴張,尤其是鄰近戎狄的諸侯國,他們從戎狄手中奪取土地是受到周天子鼓舞的,而奪來的土地不用上交,完全由他們自己處置。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爵尊而國小、爵卑而國大」的情況,基本上只有天子腳下的王畿(國都千里內)不會出現擴張情況,因為沒辦法搶。
再說回爵位的劃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並不是一貫始終的爵位制,單以「公」來論,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都可以稱公,如周公、召公、畢公等,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爵位,如周公的魯國是侯爵,召公的燕國也是侯爵。
其次就是公爵國的國君可以稱公,按照記載,如宋國作為殷商後裔,周天子待以賓禮,以最高的「公」稱呼,可謂給足了面子,金文中宋公戌、宋公差、宋公得的記載也證實這一點。
再之後就是敬稱了,如齊桓公、鄭莊公這些,他們的爵位都不是公,只是敬稱為公罷了,像蔡桓侯這些,是沒有敬稱為公的。
說簡單些,「公」其實更偏向於敬稱,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爵位,比如虢公,西虢國有數代國君擔任周朝重臣,因而被稱作「公」,但那些沒擔任重臣的虢國國君,都不是「公」,畢竟西虢始封祖是周文王的兒子,他的兄弟們都是侯伯之屬,沒道理他特殊。
如果是」公「的象徵意味很強,那麼「侯」跟「伯」的現實意義就強得多了,周天子的近親屬也多是這個爵位,如魯侯、燕侯、康侯、蔡侯,還有功勞很大的齊侯以及前代帝王之後的陳侯、紀侯,「侯」是周初分封最為普遍的爵位。
「伯」則大多是王畿內的封君,如榮伯、夷伯等,鄭國是伯爵可能也跟它最初處於王畿有關。至於秦國,那是東遷時給護駕有功的秦國升爵一級的獎勵,從子爵改成伯爵。
「子」往往授予偏遠地區的諸侯,如楚國、吳國等,而這兩個國家強大後都紛紛表示不鳥周王,自己稱王了。
「男」是最為稀少的稱號,《春秋》只記載了許國一個,金文證實許國國君的爵稱確為男爵。
春秋時期大家還是有點規矩的,雖然兼并戰爭一波接一波,但稱號總還是遠樣,可到了戰國時期,幾個大國紛紛稱王了,分封制下的五等爵位制就崩潰了。
不過各國依然還有封爵,只是方法不一樣了,如攻滅六國實現大一統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實行的都是二十等爵制,自公士至徹侯共二十級,以功封賞,徹侯又稱君,商君、嚴君、穰侯、武安君,其實都是徹侯這一級別。
東方六國的爵位制與秦國不同,但是隨著六國的滅亡,他們的爵位制度也成為歷史,秦朝的爵位制則被漢朝沿用,只是增加了王爵。
此後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一套封爵系統,雖然大同小異,但論起來也非常麻煩,這裡略過,直接跳到1912年清朝滅亡,民國廢除所有封爵。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公侯伯子男當然是中國古代的爵位,只不過我們在翻譯西方爵位劃分時直接用公侯伯子男翻譯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西方的爵位。
實際上,西方的爵位和我國相比較,差別還是挺大的。在法蘭克王國時期,他們等級劃分嚴格,多大的爵位就代表多少封地。他們遞次從屬但我的封臣的封臣卻又不是我的封臣。不過後來爵位就亂了,公侯基本差不多,但是有的實力強大的伯爵能和公爵抗衡,有的伯爵還是只能在公爵手下混日子。
而且,西方的爵位是很值錢的,基本上都是世襲罔替。由於西方沒有科舉,官員什麼大部分都是貴族擔任,一般公爵就是省長,侯爵就是市長,伯爵就是縣長(舉個例子,不能當真)
而中國古代的爵位,成形於周朝,但是守仁君認為西周的爵位僅僅是用來劃分親疏和表明地位的,因為無論是侯爵還是子爵都是國君,而且有的子爵實力比侯爵都強大,像虞國,虢國等國,貴為公爵,地位那麼高,可實力卻弱得可笑。周天子這麼搞,導致禮制基本沒用。
秦國為了鼓勵耕戰,施行軍功爵制有公士到徹侯一共二十級。漢承秦制,多了一個王爵。以後朝代多又變化,但是有一點,皇族爵位多高基本上都只能在京城待著(西晉和明除外)沒有實權,對於大臣來說,爵位也僅僅代表了一種榮譽,一份給子孫的保障,看權力還得看你當什麼官。
公候伯子男是中國的爵位體系,但恰逢西方的也將爵位劃分為五等,所以近代就拿著中國的爵位對照著翻譯了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是中國王朝時代的五等異姓爵位,公認起源於周代。
周朝建國後,確立天下之主為周天子,稱號為「王」。
「王」以下設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以此分封給宗室和功勛大臣,每一級所享受的俸祿、冠冕服飾、宅邸規格都是不一樣。
比如,當時的魯國,國君的爵位就是侯爵,因此魯國是一個侯爵國。而魯國北面更加強大的齊國反而在爵位上要比魯國低一級,是伯爵國。
這是因為魯國國君是周天子的宗室,是周公的後裔,所以在爵位上要高於齊國。
除此以外,像是楚國、吳國這些曾經稱霸諸侯的國家,因為出身不高,爵位都比較低,像是楚國就是個子爵。
周代以後,秦代和漢代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爵位體系。但到了曹魏以後,歷朝歷代又基本上延續了周代的爵位制度,只是每朝都會有自己的調整。
明朝建立後,明政府廢止了子爵和男爵,只保留了公候伯三等爵位,是個朝代中爵位最少的。
但到了清代,不僅恢復了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還在每一等上加以細分,外加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共計二十七等,讓清帝國的爵位的數量一舉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多的朝代。
以上所列的爵位都是異姓爵位。從秦代以後,漢代開始,因為最高統治者改稱為「皇帝」,所以「王」也成為一個爵位,主要賜給皇族成員。
(明代親王衣冠)
到了明代,王爵分為親王和郡王兩級,在平時只封給皇子、皇孫。但在戰時也能夠賜予有功大將,以鼓勵其為國征戰。像是明末抗清英雄鄭成功,其封爵就是延平郡王。而南明肱骨大將李定國更是被封為漢王,屬於親王爵位,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的爵位了。
(鄭成功最初被封為親王爵,但他認為不和禮制和法規,堅辭不受,最後改封郡王爵)
而至於西方的爵位劃分大體與中國相當,也是劃分有五級:Duke(公爵)、Marqui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和Baron(男爵)。
因為爵位數量與中國的主要爵位一樣,所以就拿中國的公候伯子男對應著翻譯了。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本來就有的爵位。只是西方也有五等爵位,在翻譯的時候為了更形象更便於理解,就沒有音譯,而是一一對應翻譯成了中國人熟悉的「公侯伯子男」。但二者其實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的爵位是晉陞的,比如從子爵晉陞伯爵,那你就不再是子爵。而西方爵位是可以累加的,比如你是伯爵,但又獲得了一塊男爵土地,你就是某某伯爵兼某某男爵。
(齊國國君原為侯爵,齊桓公時獲封公爵,齊國成為公爵國)
中國周代封列國諸侯,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不用諸侯國國君的爵位不同,封地面積、富饒程度、國君使用的物品隨從規格都不一樣。比如宋國是公爵國,齊國是侯爵國,許國是男爵國等等。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齊桓公尊王攘夷、會盟諸侯後,周天子加封齊桓公為公爵,齊國就變成了公爵國。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紛爭不斷,周天子的命令也被無視,原始的爵位不再重要,到戰國各國紛紛稱王,也不在乎這些爵位了。
(和珅在清代獲封一等忠襄公爵位)
之後歷朝歷代,爵位各有變遷,有的朝代不用這五種爵位,比如秦朝,軍功爵制,自成體系。有的部分用,比如漢代,只有王爵(只有皇族才能獲得)和侯爵,侯爵分為縣侯、鄉侯、亭侯等,如果哪個大臣成了侯爵之上的公爵,那基本就是篡位的先兆了(比如安漢公王莽、魏公曹操)。明代有公、侯、伯三等爵位(宗室爵位另成體系),到了清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下還有輕車都尉、騎都尉等低級爵位。而這只是封給功臣的,宗室另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直至奉恩將軍等十幾個級別,不一一贅述了。
在漢代之後,絕大多數時間,中國的爵位都只有封地財權,沒有治權。公侯伯子男們可以享受到至少部分封地的賦稅。而有些時代比如清朝,爵位是虛封,沒有封地,只代表你享受的待遇等級。
(威廉王子身兼一個公爵、一個伯爵、一個男爵)
說完了中國的,就說一下西方的。西方的爵位跟中國有不同的情況。西方的爵位是各個地方的領主。領主的稱號根據土地大小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如果身兼幾個土地的領主,就會身兼好幾個爵位。我們舉一個例子。英國威廉王子,他的爵位就是劍橋公爵、斯特拉森伯爵、卡里克弗格斯男爵。所以他是劍橋這個地方的公爵領主、斯特拉森這個地方的伯爵領主,又是卡里克弗格斯的男爵領主,同時身兼三地領主。
(曹操爵位從亭侯到縣侯到公爵到王爵)
但這種爵位在中國是不會出現的。比如說曹操,在其父曹嵩死後襲封費亭侯爵位,是列侯最低一等亭侯,後來被漢獻帝封為武平侯,是縣侯,他就不再是費亭侯了,之後晉陞魏公,成為公爵,又不再是武平侯,最後成為魏王,是王爵,也不再有公爵爵位。中國的爵位是晉陞的,不能兼任。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國爵位,只不過西方的爵位體系恰好也是五等,所以為了便於理解,就說是公侯伯子男。
關於五等爵的來源,其他答主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補充一點兒。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雖然源於周朝,但在周朝之後並不興盛。秦漢實行的是二十等軍爵制。到了曹魏才開始將公侯伯子男作為爵位賜予大臣。
但歷朝歷代的爵位獲得難度,則大不相同。
大部分的朝代里,爵位僅僅賜予有軍功的人,文官很少能得到爵位。而封侯爵就成為了武將的最高追求(爵通侯),一句「李廣難封」把李廣寒摻了兩千年,就是因為他沒混上個侯爵。
所以在唐朝以前,皇帝一般會把爵位賜予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將和有軍功的文官,比如「漢壽亭侯」關羽,「漢武鄉侯」諸葛亮,就是這種類型。
但唐朝的時候,事情開始有了變化。唐朝立國的時候為了團結關隴集團,拉攏隋朝舊貴族,打進了長安就開始封爵,什麼公爵侯爵隋朝給,像不要錢一樣。反正當時的唐朝還沒個模樣,空頭支票隨便開。結果等大唐建立了,傻眼了,一大堆的爵爺們等著兌現待遇,讓唐朝皇帝很是頭疼,開中國濫爵之先河。
到了宋朝,趙家皇帝更是慷慨,不僅武將有爵位,文官也不能落後!而且上來就給最大的,像蘇軾的弟弟蘇轍,死後追贈魏國公(生前是伯爵),司馬光也是公爵。而王安石和韓琦更是生前是公爵,死後追贈王爵!給文官封王這是歷朝歷代都極其罕見的事情,但是人家宋朝就做了,不僅給文官封,還給太監封,童貫也是王爵。
不過別以為趙家皇帝就是冤大頭,人家的算盤精著呢。宋朝以前的爵位,都是世襲罔替的,且不會降級。而宋朝的爵位,則大多數都是終身爵,人走茶涼,兒子想繼承是不可能的。
像王安石韓琦這種死後封王的,無非是上墳的時候多插幾柱香的事情,還能賣個人情,何樂而不為?
不過到了明清,皇帝們覺得宋朝這種搞法還是不行,封爵太濫,讓爵位不值錢了。於是他們決定縮減編製。明朝只保留公侯伯三等爵位,而且授予的概率極低,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高級爵位都被朱元璋幹掉了,沒剩下幾個。
而清朝則不然,清朝乾脆就不怎麼封。除了建國的時候立下大功的功臣們和旗人,漢人們想獲得一個爵位極其困難。曾國藩那麼大的功勛,也不過只得到一個侯爵,而被慈禧稱作「再造玄黃」的李鴻章也不過是個伯爵,而且兩人的爵位繼承還要降級,公爵更是幾乎沒有。所以,大家可以感受到《紅樓夢》里的賈府,有兩個公爵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兒了吧?
是中國的爵位,準確來說,是西周時設置的爵位,後來的歷朝歷代都沿用了這個爵位劃分。
爵位,是中國古代政治等級劃分的一個標準,相對應的還有世襲制度和宗法制度。
西周之前的夏商兩朝,都是「聯邦制」奴隸王朝。就夏朝來說,形式上雖然是統一的,但是除了中央實際控制區之外的地區,其他「聯邦」並不完全受夏王朝的束縛。屬於「依附」於夏朝,也可以理解為「為了保證不亡國,而給夏朝交保護費」。因此他們又被稱作「諸夏」。商朝的情況也類似,只是因為各個「聯邦」的地盤有大有小,為了顯示區別,也就有了政治上的「等級」,而這種政治等級上的表現形式就是「爵位」。
西周時,各種禮樂制度如宗法制度,世襲制度,封建制度等等逐漸完善後,爵位制度也有了最終方案。也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個級別。「公爵」再往上就是「王」了,也就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五個級別的劃分標準有兩個,一個是他的功勞的大小,一個是他是不是「自家人」。
五個爵位代表著五個不同的政治地位,而不同的政治地位也就代表著「待遇」的不同,這個不同體現在封地面積,城邑規格,出行依仗,衣食起居,軍隊數量等等幾乎任何一個方面。
以西周為例,最初的公爵只有兩個,一個是周公的魯國,一個是商朝後裔的宋國。侯爵有不少,比如姜太公的齊國(晉陞公爵是後來的事情了),叔虞的唐國(即後來的晉國,東周時才晉陞公爵)等,伯爵有鄭國和曹國等,子爵有楚國等,(東周五霸時期自封王爵),男爵的記錄較少,有記錄的僅有許國。其中,子爵和男爵地盤非常小,往往很快就被吞併了,因此記錄不多。
西周最初的禮樂制度和封建制度堪稱完美,只是依然沒有解決隨世襲制度而來的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因此,才有了春秋亂世和戰國七雄。強大的諸侯們紛紛稱公稱王。以至於禮壞樂崩,社會一片混亂。直到秦朝一統天下。
中國進入了封建帝國時代以後,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制度被保存了下來,但於西周時已有了本質上的不同。此時的爵位更像是「榮譽稱號」,用來表彰那些對國家社稷有突出貢獻的人,不再給他們大片的封地了,而是「食邑XX戶」,就是享有「xx戶」的賦稅分配權,但沒有他們的統治權。至於什麼爵位食邑多少戶,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基本上就看皇帝當時的心情了。
由於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自稱「皇帝」,因此「王爵」就有了空閑,不過王爵通常是皇家獨享的爵位,而「王」也分為「親王」和「郡王」。通常來說一個字的王爵如「秦王」,「趙王」,「齊王」等等是「親王」,而「郡王」則用兩個字,如長沙王,昌邑王,臨淄王等等。他們的權利遠比公侯伯子男們要大的多,基本上是諸侯的存在。
由於中世紀以後的歐洲,在爵位也分為五個等級,因此在翻譯時,就沿用了中國古代的這五個爵位。比如《魔獸世界》里的安度因·洛薩公爵(A·L-阿爾坎迪·兄弟會之劍),伯瓦爾·弗塔根公爵(新·新巫妖王),卡特拉娜·普瑞斯托女伯爵(黑龍公主奧妮克希亞),瑞文戴爾男爵(我的DK馬啊!)等等。而「領主」和「大領主」即諸侯,於春秋時期的諸侯情況類似,跟爵位也不一定對等。如被剝奪了爵位的大領主提里奧·弗丁和大領主莫格萊尼·灰燼使者等。
額,魔獸世界就不回憶了。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爵位。西方的公爵之類的是翻譯的時候,對應過來比較接近的。就像dog這個詞。因為同樣指狗這個動物才能互相翻譯。
最初的公侯伯子男是周天子分封制的產物。具體來說他們的封地大小是不一樣的。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
後來中央集權之後,公侯伯子男就成了一個人政治地位的反應。大多數時候是榮譽稱號外帶大筆俸祿。不再像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在自己的封地里NO.1。後來絕大部分是沒有封地。
公侯伯子男只是爵位,他們各自獨立,並不具有從屬關係。
推薦閱讀:
※李鴻章自立門戶的機遇:凡成大事者,必不能昧於歷史大勢
※眼鏡是怎麼幫助我們看清的?
※猶太人的歷史(4-5)第一個試圖稱王的小丑:再次血洗示劍城
※人類對糖尿病認識的歷史
※山西有個地方叫武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