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過於強勢和無暇照顧孩子,還有什麼原因導致了優秀父母無法培養出優秀孩子?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孩子是父母問題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失敗也是父母的失敗。太強勢的父母使孩子受到壓抑,無暇照顧的孩子會沒有安全感,缺乏自我認同,在關鍵時刻無力選擇,孩子自然不會優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的眼界!父母的格局!!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點。眼界=限制

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先聲明,我只是舉例,並沒有責怪父母的意思,因為他們畢竟在能力範圍內對我做到最好,我也一直很孝順他們。)

我是典型的80後,在川南鄉村長大,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一輩子的生活半徑沒有超過縣城,更多的時候就到鎮上。這也是我生命前15年的所能到達的地方。我的生活半徑與我父母的眼界高度一致。

事情要從外公談起。我的外公是早年的私塾先生,他有過10個孩子(7個女孩,3個男孩),在那個多數農村人都篤信女娃讀書無用的時候,他堅持讓所有孩子都讀了書。所以我的前面幾個姨媽在那個年代成了少有的讀書人,繼而獲得了工作,進城的機會,其中有兩個是縣城老師。雖然我媽媽沒有進城,但也在村裡曾謀得過代課老師一職。我媽媽的生活經歷告訴她,讀書時唯一的出路。因為如此,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乃至外公一有空就對我說的是「讀書時唯一的出路,」那個時候他們只要看見我在讀書、學習就會開心,做其它事情就一概否決,我的認知里,只有讀書這一件事,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沒有什麼朋友,成長也不順利。到了初中畢業,那個時候,中師中專還是備受推崇的,我父母的心愿就是我能考上中師,象我的姨媽們一樣。在他們的認知里,好像世界上只有老師這一份工作,只有老師這份工作才是好工作。我的認知也來自於他們。所以,我就這樣讀了師範,當了老師。我就成了我爸媽希望的樣子。他們為此一直很驕傲,認為自己非常對。雖然社會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讀書早已不是唯一的出路,很多讀書差的同齡人現在比我家過得好很多,他們依然沒有改變看法。

那些和我一起長大的小夥伴怎麼樣呢,那些沒有爸媽告訴他老師是最好的工作的夥伴們在哪裡呢?A,初中同學,那時我們都是學校成績的前三甲。初中畢業之後,進入國重,非師範名牌大學,現在在一外企任部門經理,家庭也很圓滿;B,我家親戚,比我小兩歲,她爸爸一直在外面打工,她媽媽一直在家照顧她們姐倆,家庭氛圍一直很寬鬆。可能是因為父親走南闖北的關係,雖然成績不算好,高考後去了北方一個專科,然後學了自己喜歡的編程,現在已常居國外,閱歷,生活,自然比我精彩許多。看得出來,如果孩子在向前,父母開明一些,眼界大一些,孩子給你的會比預想的驚喜太多!再比如說李昌鈺的母親將13個孩子全部培養成博士,都是行業翹楚,別忘了,她自己就是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啊,她的眼界也不是當時一般同齡的孩子可以比擬的。

所以,為了你的孩子有高一點的起點,我們何不堅持提升自己呢?


優秀父母無法培養出優秀孩子,如果除去過於強勢和無暇照顧的原因,那肯定是溺愛之過了!

原因很簡單,父母無暇照顧子女,肯定就要把這責無旁貸的務任推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

中國現在獨生子女是一大風景,四個老人守著一根獨苗,你說那老人得多疼愛、多珍視啊。更何況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隔輩親的傳統。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唱的一首《隔輩親》,將中國人的這種感情描寫的異常細膩感人:

「都說隔輩親 隔輩親在心

都說隔輩愛 隔輩愛在根

摸摸你的小臉蛋

看看你的小眼神

親親你小的腳丫

吻吻你小的腦門

抱起你呀 小寶貝!」

所以把孩子託付給隔輩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肯定老人們高興的不得了,老來每日有繞膝嬉鬧的小孫孫,生活里多了無數樂子和歡聲笑語,真是得了天倫之樂啊。

不過,隔輩老人帶孩子,卻有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老人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以前就聽一個朋友講過她把孩子交給婆婆照看的經歷,簡直就是在害孩子。

本來朋友的女兒從上幼兒園開始,天天早上她都讓孩子自個穿衣洗漱,吃完飯後再自個去上學,當然,為了安全,她天天都會悄悄跟在後邊看著孩子進校園。

可是交給婆婆照看以後,就變了,每次婆婆老是格外勤快的去幫孩子穿衣服,還要送孩子去校園。她說婆婆,婆婆卻說她太懶,讓孩子這麼小就做這些事,過分!朋友哭笑不得,真是無語。

另一件事更讓朋友無法忍受。有一天中午,孩子估計是嘴饞想吃東西,就趁著朋友午睡,躡手躡腳從她包里拿5塊錢,不料讓朋友發現了。錢雖少,可是做法卻十分不當。

為了讓孩子意識到自個的錯誤,朋友就用笤帚打了孩子屁股幾下,倒也沒有太用力,可是孩子由於懼怕和痛感,大哭了出來。婆婆聽到後,就衝上來把朋友推開,將孩子護在身後,指責朋友惡毒,狠心對孩子下這毒手。朋友就忍著肝火跟婆婆解釋,為何要打孩子,沒想到婆婆聽後卻說,不就拿個5塊錢,你怎樣那麼小氣!你不給,我給!肯定是你平常摳門孩子才會這麼做!

朋友這個氣,惱吧,對方是自己婆婆,孩子奶奶;不惱吧,自己管教孩子,婆婆卻在無理取鬧。

從此,朋友再累,再辛苦,也絕不同意讓婆婆給自己帶女兒。

由此可見,隔輩人無節制、無底線的溺愛,不但無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會使孩子走上邪路,害了孩子。


優秀的父母不一定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其中原因有很多的,除了題目中提到的強勢和無時間等原因,應該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1.不懂孩子,給了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

有的孩子喜歡靜有的孩子西瓜動,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外向,優秀的父母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而不是孩子的願望來培養孩子,這樣培養出的孩子,違背了孩子成長發展的規律,可能不行。

2.過於溺愛孩子,包辦了孩子的一切

太過溺愛的孩子,自己的優秀應該是努力得來的,但是到孩子的時候,不一樣他們過得那麼辛苦,所以給自己太多的物質滿足,給自己包辦了太多的事情,讓孩子失去奮鬥的動力,沒有前進的目標,這樣在蜜罐裡面成長的孩子很難優秀。

3.不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優秀的一部分

看到其他家的孩子學習鋼琴,就給自己家的孩子報鋼琴班,看他他們的孩子學習奧數,他們也讓自己家的孩子學習奧數,美其名曰是為了孩子將來考慮,可是仔細想想,這都是家長自己焦慮所致,把孩子當成炫耀和攀比的工具。

優秀的家長不一定培養優秀的孩子,要愛孩子懂孩子,關心孩子,有愛還要有方法哦!


溺愛絕對是影響孩子的一個重要因素。

現在大部分的獨生子女,一個孩子幾個大人照顧,孩子接受著這些大人給他的無條件的照顧。依賴性很容易在孩子的心裡產生,從以前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現在的追著哄著穿衣吃飯,這種事估計在每個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在發生著。還有很多的家長剝奪了孩子選擇和思考的權力。孩子喜歡的事卻因為臟、不安全被家長制止,甚至有的孩子到小學了都不會系扣子,系鞋帶,這些動手能力能夠很好的開發孩子的左右腦,而家長選擇的更多的是帶孩子去早教班。當孩子受了委屈或是犯了錯誤,家長當面袒護,使孩子對是非的觀念變得模糊,溺愛,對孩子以後人生觀及價值取向的確定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多動手、多動腦,並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正確的呵護,引導。


還有對孩子的過於溺愛、保護,從來沒有將孩子看成個體,總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或許就是所謂的思想綁架吧?

還有一種就是有句老話"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就是父母給孩子帶的榜樣問題吧?孩子會有樣學樣的。如果父母給孩子帶的是壞榜樣的話,這樣應該是不能培養出好孩子的。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了下大部分教育理論都在說優秀的父母太強勢,要求孩子跟自己一樣優秀,有點揠苗助長的意思。

還有能者多勞,優秀父母對工作要求高,有點忽略孩子的教育。那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優秀基因未能順利遺傳呢?我從反面思考了下。還真有呢。

1.優秀父母對工作非常嚴格,但對孩子卻嬌慣過度。別說還真有這樣的父母,上次發生在機場被刺的媽媽就是個例子。

2.父母總是委曲求全事事都要為孩子操心,這樣的孩子還不如父母無暇照顧的呢?孩子被照顧周到的巨嬰這個時代可不缺哦。

上面兩種情況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這就是說教育沒有一成不變的圭臬去遵守,而是隨機應變,因材施教的動態過程。不管父母是貧是富,不管父母是孬是優,孩子是個嶄新的生命,一切都從頭再來!物極必反,把握分寸才是每個父母該反省、該學習的。


謝悟空邀請!

我認為,優秀的父母無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除了過於強勢和無暇照顧孩子外,還有過多幫孩子作選擇。

父母因為自己優秀,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也因為孩子小,所以很容易會自主地幫孩子做選擇。例如孩子上幼兒園,學什麼興趣班。優秀的父母因為見識廣,也想讓自己孩子能更有修為,所以大多數就選擇鋼琴,英語等覺得修養高的興趣班了。而很少去問孩子,想學什麼。甚至孩子提出來想學什麼,父母也直接否決了,就因為父母覺得學那個沒用。他們認為孩子小不懂,所以就有為他選擇的權利。其實這樣做,孩子慢慢就會變得內向,沒有主見,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他每次表達最後的結果都不是聽從他的。久而久之,就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了。


前一陣剛出了一個國外留學博士長文控訴父母,與父母決裂的新聞報道。

該父母都是採用所謂的談話式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成年了都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哪種家長能培養出好孩子?

不是直升機型的家長,任何事情都不做到極端。我覺得這就可以了,很多時候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她的心理素質。


推薦閱讀:

百天內的寶寶應該注意什麼?
我家寶寶愛打人,怎麼辦?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媽媽,同學的媽媽一個月掙2萬,你呢?」你會怎麼回答?
寶寶消化不良積食怎麼辦?東莞育嬰師教你如何幫寶寶消積食

TAG:家庭教育 | 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