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為什麼說50歲已知天命?


五十知天命,這句話最早見於孔子的話。吾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後面的就不說了。

關於五十知天命,本來是對孔子個人思想狀態的一個描述。意思是孔子他老人家到了五十歲已經完全明白自己這輩子究竟要幹什麼了。

後來大家都把這句話拿出來套在一般人身上。須知這也不是完全一定的事情。

大凡人的一生,一般而言是能活到75歲左右的。那麼這樣一來人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以25年為一個階段。第一個25年,我們處於認識世界的過程,至於自己要做的事情,終究還是不清楚,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懵懵懂懂。

到了第二個25年,也就是在而立之年前後,我們人就會逐步覺醒,開始承擔起自己生活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

到了50歲的時候,很多人才逐漸恍然大悟,自己這輩子究竟是要做什麼的。自己的人生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這個時候,很多人也已經開始事業有成,家庭穩定了。他們很多人會明白自己要的是平淡,還是要在哪個方面有所成就。

實際上,人到了五十歲的年齡,各種社會的閱歷已經足夠豐富了。生命開始在內心成長為果實。不過五十歲才醒悟終究會讓人覺得太晚。這個實際上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如喬布斯,可能二十多歲就已經開悟了。而有的人,即便去世了也沒搞明白自己的本心。

五十知天命,只是一個由孔子而來的說法而已,並不是確切的所有人都如此的意思。


這句話不能分開理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知天命。「天命」到底是什麼?

其實孔子這句話,所有的形容,都是在說同一個意思。

知天命,其實並不是指自己,而是指對外界事物的認知。

孔子這句話里的各個年紀其實是泛指,並不一定恰好那樣,不過有個具體的數字比較容易把各個階段隔開。

全句翻譯:我十五歲有了努力的方向,三十歲逐漸有了主見,四十歲不再受環境事物的影響,五十歲理解了社會的道理,六十歲不再關注外界評價,七十歲只做我認為對的事,從來不改變信條。

說成大白話就是:自從我知道什麼值得我去追求以後,我便不再受外界影響,其他人愛說什麼做什麼我都不理會,一心只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從未放棄理想。

孔子知道,不論你說什麼做什麼,總會有人指指點點,按今天的話說,就是總會出現噴子。跟噴子浪費精力是毫無意義的,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正經。

這句話,到了今天也是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

知天命,不是指自己,而是指別人。某些人就那個德行,眼不見心不煩,做自己的事,就是行事最好的原則。於是後人衍生出一句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不是有另一句諺語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呃,讓別人說去吧。


50歲已知天命,出自孔子《論語·為政》。

已知天命,在古代,由於戰爭、生產生活水平普遍低下,醫學不發達還有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的平均壽命都是比較短的。壽命長的一般都是達官貴族或家族條件比較好的,孔子當時是活了72歲,命應該算是比較長的了。

對於人生的50歲來說,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現代,過了這個年齡人的身體等各方面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個人的體力、智商、聽力、眼睛都會在這個年齡階段會逐漸退化,你縱有多大的本事,對於年齡及身體方面的影響,也無能為力了。為此,人一般在這個時候,思想上已經較為成熟了,也已經開始念舊了,脾氣也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變的圓滑了,該想著以後做點有意義的事,為子孫後代留下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財富了,人的想法也就慢慢多了,其實這就叫知天命。

人生不過36500天,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就知道老有所為有所不為了。無論是古今,想法都是大同小異的,知天命的年紀,應該會越來越珍惜以後的人或事了,畢竟時間在一天天的失去。


《說文》:「命,使也。」《漢書·董仲舒傳》:「天令之謂命。」而在現代人看來,「天命」是按照「自然規律」來理解的。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敘述了自己的思想發展歷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對於孔子來說,五十之後的天年就到了這樣一個時候:在這個時候,這個人的生命開始要應天命而動。

孔子的天命是什麼呢?對於這句話前人的解釋主要有三種:

第一,孔子50歲時通過讀《易》,窮理盡性而知天命,天命即萬物之理。孔安國注曰:「知天命之始終。」對此,朱熹注釋稱:「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第二,孔子50歲時意識到到政治理想能否實現並不全在人的努力,而在於上天的意志,天命即宿命。傅斯年便持這一觀點:「孔子所謂知天命,指天之意志,決定人事之成敗吉凶禍福者。……方其壯年,以為天生德於予,庶幾其為東周也。及歲過中年,所如輒不合,乃深感天下事有不可以人力必成者。」

第三,孔子50歲時意識到自己的美德乃上天賦予,按照仁義之道行事是上天賦予自己的使命,天命即德命。劉寶楠說:「蓋夫子當衰周之時,賢聖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學之,知其有得。……則知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與己之不負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他日桓魋之難,夫子言天生德於予。天之所生,是為天命矣。……是故知有仁義禮智之道,奉而行之,此君子之知天命也。知己有得於仁義禮智之道,因而推而行之,此聖人之知天命也。」


謝悟空邀。

春秋末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說過一句話: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以心所,不喻矩。

看孔子一生,年輕時曾拜師老子,五十五歲時帶著弟子周遊列國,路途上飢餐渴飲,歷盡艱辛。期間榮華過、富貴過、失意過,貧窮過......總之人的一生會碰到的坎坷,在孔子身上,幾乎全部遭遇過了一個遍。到了晚年,致力於編書修經。後世著名的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就是在此時編著而成。

關於聖人的身世,本身也有著傳奇色彩。據考證,魯國陬邑(今天的山東曲阜)大夫叔梁紇為孔子親生父親。在孔子出生之前,叔梁紇和妻施氏生了九個孩子。竟然全是女孩 ,無一個男童。後又娶妾,終於生了一子,取名孟皮。但孟皮微瘸(照此情況看,孟皮估計是患有輕微的小兒麻痹症可能性),叔梁紇對這個兒子不滿意也不喜歡。

於是又取娶一女顏徵。顏徵當時不滿二十歲,而當時叔梁紇已經是六十六的老者了。二人的年齡懸殊太大,即使在春秋戰國相對開放的年代裡,這種組合也於禮不合。無奈,他們二人就在如今的曲阜市城東南30公里處的尼山居住並懷孕。在古時,這種情況就叫做「野合」。

不久,顏徵產下一子。大家發現這個孩子的頭頂凹陷,跟別的小孩大不相同。人們將這歸於他母親顏徵曾在尼丘山上祈禱過,孩子頭頂才會這樣。所以取名叫「丘」,字「仲尼」。

在公元前512年左右,孔子四十。他感慨四十以前的經歷,因為「野合、」父死被施氏驅趕出家門」、「十幾歲時母顏徵亡故 」「遭世人冷眼相看」「成年的不得意」......種種遭遇,對人生的富貴貧困、高潮低谷、世間冷暖....種種事情都已開始有了一個清楚冷靜的認識了。因而發出了他「四十而不惑」的 感慨之言。

公元前497年左右,孔子當時五十五歲上下。孔子在魯國官場不得意的情況下,就動了去別的國家找出路的念頭,於是開始了他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之路。在十四年周遊列國期間,孔子碰到了各種各樣的磨難。「遭衛國拒絕」、「遭宋國威脅」、「飢七日未食」、「鄭國乏累,狼狽象一條狗一樣。」、也有喜悅的時候,「碰隱者得大道」、「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公元前484年前後,孔子回到了魯國,結束了他長達十四年的遊歷生活。回顧他這十四年的經歷,不禁發出了「五十知天命」的感嘆!

在這裡,什麼是「天命」!問題如果搞清了,就會理解了孔子為什麼發出「五十知天命」這句話的真義。

據我的理解。詩經引文里對天、命 有這樣一個解釋:

「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第十七章)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丕顯,文王之德之純。」(第二十六章)

總得概括來講,所謂「天命」是「有德」之人的。有的友友會說:你這論據有點太勉強的了吧?!別急,還有。在《中庸》里,有一句話「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大德者必受命。」請注意,這五個「必」字。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在這裡,並不像人們理解的那樣,只要歲數上了五十歲,就會自然而然的知「知天達命」了。

在這裡的「命」其實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人生的命運、一層是天地運行的命運。人的命運也就是自己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洞悉、天地運行的命運也就是了解「春夏秋冬四季輪換、明白人力不可強求」的豁達。

最終其實「五十知天命 」也就是人人皆有「天命」,人人都要「有德」。五十歲「有德」才會習慣定型。明白人、社會的常情、明白有些事情並不是單單靠人力就能達到的......這樣人以後的命運才可以慢慢向著好的一面走去。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還請關注、評論、點贊吧!恆實期待您的關注與評論!


五十知天命是孔子的話,他來至於一個典故。

周文王五十歲時被紂王抓起來,他想不通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霉,當了一輩子帝王,還得坐牢,想不通啊,不甘心。於是他潛心研究。寫出了一部中國歷史第一部偉大著作《周易》。周文王得出一個結論:萬物都在周而復始的規律性變化。這就是《周易》的本質。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海有潮起朝落,花有花開花落。

就連生死都在不停循環變化。這就是天命啊。這就是五十而知天命的由來。

孔子在這裡告訴人們,五十以前努力奮鬥,五十以後,要懂得上天的意志,順應自然規律,正確認識人生,豁達對待成敗,保持一顆平常心。也就是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還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天命乃自然規律也。知天命,就是告訴人們要知曉天意或神諭是不可抗拒的!應聽天由命。(這是我的理解??)。「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說:人都活到五十歲這一大把年紀了,以後的人生之路可以一眼望到盡頭,還要追求什麼?還能幹什麼?你命中有的,應該已經得到;命中無的 ,就莫再強求。這時,你應該聽任自然發展的變化,順其自然,不要再做主觀的努力了。因此,孔子接下來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到六十歲時,聞人之言,能辨別是非或能聽出言外之意。到七十歲時,即可隨心所欲,但行為得遵循一定的準則。但是,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舊的希望實現或破滅了,新的希望又隨之燃燒起來,人是不能滿足的,人生是不可能圓滿的。這個世界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隨時或偶然發生,沒有什麼不可以改變。你曾經以為不可能改變的事,但許多年以後,你會發現其實都已經改變了。再者,現代人的五十歲跟古代人的五十歲,已不可同日而語,古代人活到五十歲,已算「大壽」,而現代人正值「氣盛」。說正題吧,你問:「古代為什麼說50歲已知天命?」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相生相剋,有很多事是不以人的意志、奮鬥而轉移的,人要知天命。逆水行舟與隨波逐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選擇,逆水行舟需要的是勇氣;人的成功,一半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另一半還得要靠運氣。之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世間的許多事,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一個人做多少事,有多大成就,都是有「定數」的。有些事是無法解釋的,也只能用唯心來釋懷吧。(自我安慰??)。儒家思想的根源在於人性,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50歲已知天命」,就是人到這個年齡上,要有平和的心態去待事接物,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那個寫「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陶淵明 ,他將近50歲時,葉落歸根,在鄉村田園,他找到了自己的樂趣和歸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間就像流水,只能向前奔走,不可能回頭。人也不可能同時踏進不同的河流,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幸福。唉,既已逝去,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謝邀: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前世:孔子窮一生之精力,以六藝教育為手段,以克己復禮為目標,周遊列國,弄才求官,到處碰壁。隨著年齡漸大,性情淡定,可謂達天致地,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番話語,到了四十歲時,遇事而明辯不疑,外界的許多事情已經不能迷惑自己了。到了五十歲時,應該說一切都造就了,懂得了「天命」的涵義了,其實也說明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了,也就是所謂的認命。

今生:那麼有人會說了,或許當時如此,那麼這句話放在現在還對嗎?其實也有他的道理在。

不論我們是否遠比古人延年益壽,可是經過了上學,畢業,工作,我們已經見證了社會上的太多勾心鬥角,也明白自身的地位,距離所謂退休沒有太久了,剩下的時間,如果沒有能力拚搏,本身心態就容易變得安穩。有人又說,也有那些五十才開始發跡的人啊,其實與這句話並不衝突,所謂認命,認得是自己的命,明確自己內心的追求和目標,所謂種瓜得瓜,求錘得錘,正是如此。

而這時候,總難免經歷過生生死死,對於生死別離的親人、朋友也變得淡然許多。正所謂處世不驚,知天命也。


朋友,這是孔子自述生平,而不是說眾生都如此。孔子說我在五十歲的時候知天命,是說自己在這個年紀的時候所處於的一種境界,而非說普通大眾在某個年紀須怎樣怎樣。

聖人幾千年來就那幾個,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凡人只拿來作為目標去實現好了,用以自比,說我五十歲了,已知天命,實則是大大的抬高了自己。一般說法是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而不是達到知天命的程度。

舉個幾個例子:智聖諸葛亮,六出祁山堅持北伐,由於各種原因失敗,耗盡國力;在五丈原,點七星燈向天欲借壽十年,同樣失敗。五十多歲,你能說他知天命嗎?

一個人可能會影響歷史,但是絕不會改變歷史。假設一下,他就算借壽成功,蜀國就會因此統一嗎?就會因此不滅亡嗎?

答案是否!甚至可以這樣說,孔明的死在某些方面對蜀國是有利的,要不按照這樣折騰蜀國別說堅持29年了,9年都未必挺的過。

諸葛亮如果知天命,那他肯定不會窮兵黷武,而是會韜光養晦,增強國力,培養後主與丞相接班人,休養生息。

所以說諸葛亮再牛逼,他也不是聖人。

一個人能達到知天命,並不是年紀到了就頓悟了,而是智慧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爆發。

可是現在的人忙於各類事務,閑於各類娛樂與手機,那會有人會騰出大把的時間來像聖人那樣思考人生?追求那些虛無縹緲又包涵天機的大智慧?


謝邀!

孔夫子對自己一生做總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但很多人理解有偏差,將「知天命」認作聽天由命。

「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強調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刻意追求最終完美的結果。

這其實和道家「無為」思想很相似,無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榮辱不驚,泰然處事,不因一己之私而憤恨,不因個人榮辱而迷惘。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

但,這句話很容易被理解成:聽天由命,消極怠工。

巴菲特有一個合作夥伴,叫查理?芒格,現在94歲高齡了,他在一次哈撒未股東大會上開玩笑說「我的理想是回到90歲,那樣就可以做很多事」。

芒格先生在論老年中,有以下要點:

第一點,晚年的人也有能力做好各種事情,甚至可以比年輕人做得更好。

第二點,「只要一息尚存,就應該不斷學習,自我提高」。活到老,學到老。

第三點,他認為老年人不應該只追求生前的享受,而應該努力為後人造福,哪怕自己可能看不到這種努力的結果。

第四點,他認為老年人不應該抱怨個人的不幸。

大家怎麼看待「五十而知天命」呢,歡迎評論。


推薦閱讀:

榮耀背後的白骨
浸沒在歷史風塵里的村莊
歷史上的「網紅」中醫也曾各種高大上!
蘇聯三部曲中篇——蘇維埃建立
東北大米的起源與發展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