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媽寶男越來越多,爸爸們去哪了呢?


不是媽寶男越來越多,而是隨著信息傳遞的便捷,人們了解的越來越多。古代也有媽寶男,古代的男的幾乎都是媽寶男,媳婦必須聽婆婆的,七出中首個就是「不順父母」,無論是否是媳婦的責任,只要犯了該條,男人就可以「休妻」相比古代,現在的男人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還有很多男人,習慣了被父母尤其是母親照顧,即使自己成家立業後也承擔不起家庭的責任,需要父母時時照拂。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不會沒有媽寶男,也不可能杜絕。


謝悟空邀請。

最近,巨嬰和媽寶男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說實話兩種人在現實生活中還真的蠻多的...而在我看來,產生這兩種心理狀態的原因都是同一個:袖手旁觀的吃瓜爸爸!!!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做過一份調查,在被問到「心情不好時,誰最能理解、安慰你」時,僅有10.0%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空閑時間,你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時,僅有6.9%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誰最尊重你,讓你感到很自信」時,僅有15.5%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內心的秘密,你最願意告訴誰」時,僅有8.5%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

甚至有人調侃:終於知道了為什麼「父愛如山」,因為你需要父親時,他就像山一樣杵在那裡,一動不動!

缺失父愛的女孩難以與男性發展健康良性的關係,她們終生都會從其他男性身上尋找依賴。而對於男孩來說,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更為深遠。每個男孩的一生都或主動、或被動地成為第二個「父親」。

父愛缺失的男孩很難在男性的自信與自製間找到平衡點,對於性格甚至性向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最重要的是讓缺失的父愛重新歸位。

相當一部分在被寵溺中長大的80、90後男性匆匆走入婚姻家庭時,自己的心智還不成熟,他們只是從男孩成長為一個更大的男孩,而不是成為一個男人,難以承擔起一個做父親的角色,在出現問題時,第一選擇的就是逃避。

社會和母親需要做的事情是給這樣的父親多一些鼓勵,把他們拉回到育兒的第一戰場,幫助他們成長。


謝謝邀請,不是媽寶男越來越多,只是這個問題被發現了,所以才有了關注,有了關注,所以就越來越多。

以前媽寶男更多,但是他不叫媽寶男,叫「千古難遇的大孝子」

一個名稱就戳穿了多少偽孝跟愚孝呢?

還有爸爸去哪了?我也很想問爸爸去哪了?

大部分的婚姻普遍都是喪偶式的,寡婦育兒的害處就是母子相依為命,造就了許多的「媽寶男」


謝邀!「媽寶男」是對類似永遠也長不大的獨生子女這代男人的俗稱,之所以以「媽」為為字頭且沒有「爸」字,還是為了好叫口(不是沒有爸,而是爸在後面和媽扮演一樣的角色)。就好比,總是說婆媳關係不好處,那麼除了婆婆,公公哪去了?不能說都是寡婦婆婆吧?都是約定成俗的叫口罷了,把「爸」或「公公」捨去了。但實際也發現,媽媽對媽寶男的寵慣更為直接,造就媽寶男的「功勞」更大,因為,畢竟從小到大帶孩子的是媽媽多一些,吃喝拉撒的事情也多是媽媽操持。也與女人當家多的現實有關係。


推薦閱讀: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發明的「群鑽」絕技了解下,可惜已經快失傳
【特殊教育專欄】他五歲,不說話~特殊孩子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與特殊的對待方法 ■黃文昌 教授
你讀過書的學校有沒有真實發生的詭異事?

TAG:教育 | 育兒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