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為什麼要叫做「白馬」寺,這其中有什麼典故?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站,因此有「釋源」和「祖庭」的稱謂。白馬寺的創立和一位皇帝有關,這位皇帝是東漢明帝劉庄。

公元64年,漢明帝劉庄做了一個夢,夜夢金人,身高八丈,圍繞柱子盤旋一周之後離開。第二天醒來,感到非常疑惑,非常不解,於是就把自己做的夢告訴了朝中大臣,眾人也非常不解啊,但是啊,有一個人叫叫傅毅,他讀書比較多,他就告訴皇帝說臣聽說西方有神,名曰佛,和陛下所夢的一模一樣。劉庄就非常高興,就派秦景和蔡愔兩個人去印度求取佛經,把這個佛給請回來。

於是就派小琴和小蔡兩個同學千里迢迢去印度把佛給請回來。小琴和小蔡兩個人走到大月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代。小琴和小蔡兩個人碰見了當時兩位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講經說法,非常高興,於是就邀請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原講佛。竺法蘭和攝摩騰一聽,是皇帝請他們,非常高興!於是就和小菜和小秦兩個人千里迢迢來到中原。當時用白馬馱著佛經和佛像。

漢明帝劉庄聽到以後非常高興,就親自迎接這兩位高僧,並且把他們安排在大鴻臚寺,用咱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酒店,相當於咱們今天的釣魚台國賓館。漢明帝劉庄為了攝摩騰和竺法蘭更好地講這個佛法,於是,在第二年專門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建了一個寺院,讓他們來專門講經說法。為了紀念白馬馱經馱佛像之功,就起名為白馬寺。至此之後,寺就成為中國佛教的專有名詞。


白馬寺一般是指位於洛陽市的那一座。這座白馬寺始建於東漢,西曆公元68年,距現代已接近兩千年,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幾經焚毀、復又重建,現在所看到的是明清時復建的遺迹。

公元64年,東漢明帝劉庄因夢見西方有金光聖人,於是派遣使者輾轉西域求取佛經。三年後,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使者一道返回國都洛陽,隨行有用白馬馱載的佛經、佛像。

劉庄對兩位僧人極為敬重,為照顧佛教的教理儀軌,為方便兩位高僧生活起居,為方便翻譯佛經,於是下旨在洛陽郊區新建一座寺廟。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寺廟,也是一所官辦的寺廟。

取名白馬寺,是因為佛經、佛像是用白馬千里迢迢馱載過來的。

佛教經義眾生平等,白馬傳播佛教有功德,所以被紀念。


「寺」最初本義是精舍,泛指古代的官署,秦國官員任職之所都統稱為寺。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時期, 相傳印度佛教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受漢明帝特使相邀前往中原傳經佈道,原本欲用佛教吉祥之物----「白象」馱運經書、以彰顯聖潔和隆重,但考慮路途過於遙遠,象不宜負重徙遠又步履緩慢,故以白馬代替,馱載著佛經、佛像等佛教聖物來到中原。 為了表彰兩位高僧的偉大壯舉,漢明帝特意下旨為高僧修建了精舍,為感念馱經書白馬之功德,故取名「白馬寺」,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國家修建的佛教寺院。

所不同的是,白馬寺並非普通寺院,而是當時全國最高佛教管理機構!由此,「寺」 正式成為代表最高管理機構的專用名詞,如:大理寺。 佛教入駐白馬寺的待遇,使中原本土的道教受到巨大挑戰,由此導致數百年教派矛盾,在後來的唐武宗的「會昌法難」、以及北周和北魏的大肆滅佛運動中慘遭浩劫,白馬寺也由盛及衰,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和地位,但直到今天,白馬寺在佛教及世界仍有著極為廣泛的影響和意義。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我的頭條號:大相無形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後,第一座由官方建造的寺廟。歷史非常悠久,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它的位置在河南洛陽市東,背靠邙山,南臨洛河,東望洛陽故址。據記載,建設之初步,規模宏偉。但歷盡朝代更迭,戰火地震,現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建築。白馬寺為何得名白馬?其中有個典故。相傳東漢永平八年,漢明帝劉庄曾夜夢一金人於殿庭升至天空,後向西飛去。明帝醒後即詢問大臣,太史回答,當年周昭王繼位,狂風大作,江漢滿溢,半夜西方天空紅光遍布,有人告知是西方出大聖人,千年之後當顯聖於世,於是昭王派人將此事刻在石上。如今正好過了千年,皇帝夢中的金人便是大聖人,向西飛去,預示您應派人去西天迎接聖人之經書。於是明帝派遣中郎將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赴西域取經,訪求佛道(西遊記的原型嗎?)。三年後,秦景等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歸返洛陽。永平十一年,漢明帝於國都洛陽城西,按照天竺佛教傳統樣式,建造了一座僧院以供西方隨行二僧居住。為了紀念白馬負經輸像之功,遂名白馬寺。


推薦閱讀:

TAG:白馬寺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