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曰:「道聽途說,德之棄也!」的原意是什麼?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這樣翻譯:聽到道路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該革除的作風。

楊先生這句話,後半句屬於意譯。巧妙的避開了「德之棄也」的爭議。

歷來對「德之棄也」的原意爭論不休,爭論點在於「棄德不為」還是「德者棄之」。

這裡我比較認同李零的《喪家狗》里的觀點,就是根據這句話上句「德之賊也」,這句「德之棄也」應該是同樣句式。所以應該解釋為「棄德不為」,而不應該解釋為「有德者棄之」。

所以整體翻譯應該是:孔子說:道聽途說,是棄德不為的行為。

當然,這裡更多的是對德行的考量,但是也可以引申為對事物內在真理的追求。孔子在教育學生對待外來事物第一是要秉持著嚴謹的態度, 明白事實的重要性,追求本質,深入求證。第二則是用理智的做法對待問題,在無實質證據之前絕不傳人所傳,眼見為實才是真道理。


題主這問題問得很奇怪啊!莫非題主有了新的發現?但題主發了提問後怎麼不自己回答呢??

論語17·14陽貨: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這句慣常的翻譯是:「在道路上聽,便在道路上說的那些人,是品德中的棄物呀!」

或者這樣翻譯:「在道路聽到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道是道路的意思,塗,也被解釋為道路。棄,是拋棄。

塗也可解釋為塗抹的意思,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將聽到的話任意塗抹之後,再繼續傳播。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道聽塗說?

有些人是無意識的傳播,這無可指責,只是個人修養不夠,自棄其德而已。

有些人是有意識的傳播,

或是為了引導他人去做自己希望他人去做的事情。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被識破就會被人厭棄、拋棄。

或者是為了增加自己在人群當中的影響力。這是一種自我拋棄道德修養的做法。

所以說,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是德之棄。


這句話另有一些引申出來的意思:

  • 未經證實的話,不要傳播。也許人家只是隨便說說,純粹為了打發時間。

  • 喜歡道聽途說的人,容易失去大家的信任。若是變成被他人利用的對象,成為免費傳播工具,那就真是再怎麼八面玲瓏都自覺不是人了。

  • 聽到任何訊息,務必經過慎思明辨,用心辨明真偽。

  • 搬弄是非的市井之言,無助於個人修養的提升。

這句話還有一種更難以理解的解釋:

道是不能通過聽來理解的,只能通過自己的領悟去理解。

道也不能通過說來傳播的,所有說出來的話都是在道上面流轉的話,但是聽的人只會理解那句話,而理解不了話里的道。

不管是說的,還是聽的,都是有偏差的,都是離道的。

有句名言:失道而後德。

若是只聽只說,那麼連「德」也要失了。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是孔子說的話,出自《論語·陽貨》。意思是「在路上聽到的不可靠的話就在途中傳播,是道德唾棄的行為」 。

道聽而塗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在路上傳播出去。而,連詞,這裡相當於「就」。塗,同「途」。

德之棄也:是道德唾棄的行為。棄,唾棄的行為,認為可恥的行為。之,放在主謂短語「德」與「棄」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

 

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孔子那個時代就存在,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很盛,大概永遠不會絕跡。眾口鑠金,三人成虎。道聽途說,有時也能害人。

《戰國策·秦策》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

正所謂「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戰國策·魏策》還有一個「三人成虎」的典故:「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粱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魏國的太子將到趙國都城邯鄲去當人質,魏王決定派大臣龐蔥陪同前往。龐蔥一直受到魏王重用,怕去趙國後有人背後說他壞話,魏王不再信任他。為此,臨行時特地到王宮裡對魏王說了「三人成虎」的話,結果還是應驗了。

《論語註疏》說:「塗亦道也。言聞之於道路,則於道路傳而說之,必多謬妄,為有德者所棄也。」

君子不要做道聽途說的人,也不要聽信不可靠的話。


我們被《論語》中的「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的錯誤解釋騙了幾千年:

聽到傳聞就到處散布,是背離道德修養的行為的解釋就是造謠的「途說」,而其原文原意是:

「在商品交換、投票選人定事的「道"中,「聽"人動員就選他唯一的候選人和貨,「而"引自己入歧「途」,以動搖自己另選他人他貨的意願的造謠"說"法時,有不看重當選、當官發財(出貨),讓人另選他人他貨的品德的原則是:拋「棄"它。但"也"決不拋棄另選他人他貨的權力、意願。即讓干擾自己的「途說"白說。

為什麼?

因為本句出自《論語.陽貨第十七》篇第十四章,其篇章係數分別代表陽光人和貨的品德品質(十七)、違法造謠(十四)的意思;篇章係數相乘得數是二百三十八,代表的意思是:另選他人他貨(二),不聽「百」般壓制公平競爭(三十八)的造謠說法。這是原文中代詞「之"的代表的內容。

原文是: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論語》是「言」說「吾」龍(五)的傳人傳的文化「語」言體系,不是人們隨"口"亂說的話的意思。其編排非常嚴謹,不是以往誤解的《論語》是雜亂無章的「談話語錄"。詳見《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文/劉樹成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原文出自《論語?陽貨》

子曰:「道聽塗說,德之棄也」。

譯文為,孔子說:在路上聽到話,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道聽:在路上聽;塗:通「途」。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這種行自古就有。

圖片來源於網路

道聽者,人皆有之。塗說者,因人而異。道聽者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偶然聽之,一類為特意為之。聽後不管是有意或者無意的傳播,既「塗說」者。

這句話可以分兩層意思來理解。

第一層,道聽的內容不管是正面的或者是負面的,聽到的後按耐不住,到處傳播。

第二層,因獵奇心而去窺探他人隱私或者到處探聽的道聽者,而後津津樂道逢人便說,以此為樂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不管是哪一層,對於這種行徑,孔子是批判的厭惡的,也是世人所不恥的行為。

感謝您的閱讀!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 陽貨》)道聽途說,這是帶有貶義的話。難道說,孔子他只是在做一般的道德說教?

「喂,喂!那啥,你先把東西放一放,聽我講幾句。」結果他就講,「我跟你們說,啊?以後不要互相說些沒有根據的話,啊!不要瞎扯,那個,那個那個啊,這不道德。唵?聽到沒有?」

我看事情不那麼簡單。

孔子那個時代,正是矛盾非常複雜的過渡時代。天上風雲激變,地上暗流涌動。奴隸制日薄西山,面臨崩潰的邊緣。孔子不畏艱辛,東跑西顛,席不暇暖,到處遊說。把他的胃病都搞發了。那時候,也沒有胃舒平的葯,更沒有吃貝餐,照胃影的症療技術。可是苦了孔老了。

雖然有胃病,又沒有西醫 ,所以呀,該怎麼跑還是要怎麼跑哇。他的做法用得上唐代大文豪韓愈的話: 「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進學解》)完全在那裡做無用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實他就是要阻止所謂的異端泛濫。

當時,少正卯正在青筋直暴地進行演說,旁邊的人端茶給他,都顧不上喝。他說,慢點慢點,先把茶放在那裡。他說的是奴隸制沒前途的話。孔子氣不打一處來,就憤怒地對他的弟子說: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意思就是,不要聽少正卯的,他那是異端邪說,沒有根據瞎說。

就這個意思。


本句出自《論語.陽貨》篇。原文: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孔子說:「聽到傳聞就到處散步,正是背離道德修養的行為。」同時,孔子此言也是告訴我們,即便需要傳話,也不能妄加揣測,而是要善解人意,傳平實之語,切不可斷章取義或言過其實。


語出《論語.陽貨》,孔子說:「道聽途說,德之棄也。」意思是說,在道路上聽來的毫無根據的話,又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出去,這種行為在道德上是要不得的。告誡人們,說話要有依據,不要隨便亂說,因為那是不道德的。信謠傳謠,任何時候對社會都是有害的。


推薦閱讀:

一本《論語》抵得了十萬大軍!文明,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
論語中的成語俗語
《論語 ·學而第一》講要選錄-02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7)

TAG:論語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