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在外上班一年又一年,對父母的陪伴少了又少,是否對父母有虧欠?


我想,只要在外打工漂泊的人,都會有這種想法,想想偶爾回來一趟,看見寒風中,父母的白髮又越來越多,心裡的滋味肯定很不好受。

生活艱難。不能為了孝順父母而放棄生存,在外漂泊卻又無法照顧好自己的父母。身為人子的傷感猶如藏在心底的隱痛,只要一孤單的時候,就會想起。

男人有淚不輕彈,每當聽到電話那端的雙親說,最近又不想吃飯了,走路又沒勁的,唉,恐怕離大去之日不遠了……心裡就會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晚上,又做夢了,夢見雙親依然年輕。還有童年的自己……

有夢。真好。


在外面上班,甚至定居異地,一年當中與父母見面的時間少之又少。雖然這是當初自己的選擇---離開家鄉到外面尋找更大的發展。但是,每次想起來不能在父母身邊,在他們越來越需要人照顧的年紀卻不能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難免心存愧疚。

在我們都還是意氣風發,一心嚮往外面的世界時,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如何發展,這本身沒有什麼錯誤,在該奮鬥的年齡就是應該選擇奮鬥,這是人往高處走的自然發展規律。

當生活工作穩定,自己年齡逐漸成熟,甚至自己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了,父母年齡越來越大,我們就意識到離開父母的時間長了,這麼多年只顧著忙乎自己,卻忽略了父母,父母的身體有問題可能在忍著不去檢查看病,父母想念兒女可能害怕兒女擔憂總說自己很好。往往,我們就選擇相信了父母的「謊言」,其實內心是知道他們需要我們的,但是人總是這樣,事情不到萬不得已時,就會默認為接受現狀。

這些都是遠離家鄉,身處異地的不得已,身不由己。我們總想著,等我再奮鬥兩年,把父母接過來云云。但是很多時候事情並不如自己所願,很多客觀原因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所以時常想著如何能為父母儘可能多做些什麼。工作之餘,儘可能多回家陪伴父母,減少一些同學聚會等。陪他們聊聊天,父母很想了解我們的生活,但是卻不敢問太多怕我們嫌煩。

多跟帶著父母去去沒去過的地方逛逛,耐心的多聽聽父母的嘮叨,甚至主動問問父母身體哪裡不舒服,帶著去做做檢查。

也可以在家裡,為父母做點順口的飯菜,不要讓他們總是為我們忙碌一桌子飯菜。為父母做一些日常小事情,讓他們感受被照顧,心裡的幸福感會更高。老人一輩子習慣了付出,很少對兒女提出照顧需求,但是我們也不能毫無知覺。

作為兒女,不能照顧父母還是感覺虧欠很多的。這跟少年時選擇離開父母外出工作有衝突但也並不完全對立。子欲孝而親不待,任何時候只要想到父母,都可以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哪怕不在身邊,一個電話問候也能感受到我們的關心,每年為他們預約好體檢,從網上購買一些稀罕吃的寄送給父母,節假日帶著父母外出旅遊,接父母來自己所在的城市住一段時間等等,都可以盡量為父母盡一些自己的孝行。

馬上就要過年了,多數人都趕著回家就是為了能和父母團圓,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回家不做低頭族忙著給別人拜年卻忽略了身邊的父母,靜下心來,好好陪陪父母,讓他們的年過得不只是辛苦的埋頭於廚房做飯。讓媽媽從廚房解放出來,自己下廚做一桌飯菜,陪父母看個電視,主動檢查家裡缺少什麼記在心裡,記得給買回去,家裡哪裡需要維修了,趁著回家給修理好,看父母平時吃什麼葯,看看是不是合適記得給定期買上,這個年,一定會比忙於應酬同學聚會要實在的多,內心也更安慰。

願我們天下的父母辛苦一生,都能健康如意,開心度過晚年。


俗語說:父母在,不遠遊。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出身並不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想要闖蕩出一番事業,就必須離開父母,遠赴他鄉,因為子女離開身邊爆發出的各種問題也就逐漸顯現了。那麼離開父母工作,為什麼會產生內疚心理,這種心理又該如何調節呢?

傳統思想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對於養育之恩要報答,這是產生內疚心理的主要原因。對父母我們一直懷有想要報答的心理需求,但是年齡漸老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是子女在身邊頤養天年的期待,正當追求事業的年輕人卻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心理落差就產生了。想要滿足父母期待,又身不由己的矛盾,促使了內疚心理產生,產生虧欠感。即使法律明文規定作為父母可以狀告自己的子女沒履行回家探望老人的義務,也不能改變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忙碌忽略父母的現狀。時間是有限的,責任是沉重的。如果留在家鄉,自己可能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離開家鄉,自己在陪伴父母的時間上就會有所欠缺。

其實這種情況的產生和我們的文化背景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因為傳統觀念中父母缺少自己的生活,從小圍著孩子轉,孩子長大了也在關心孩子的事業和家庭。原本父母和孩子的聯繫在成年後依舊像兒童時期一樣,就會讓父母忽略自己的生活,忘記享受自己的人生。

想要自己的遠離家鄉,還不產生內疚心理,只有父母先學會放生,先學會以自己為中心的活著。

以上均為每日談心·顧老濕原創

轉載請聯繫作者


不能說是虧欠吧,是在外上班呀!又不是去玩兒了,這是工作,怎能算虧欠父母呢。

又能陪伴父母,又能賺錢,誰都會願意的,可沒有這麼好的事。

不孝有三:的第二不孝,就是家貧親老。在外上班,是工作。少陪了父母,也是沒辦法的事,也就不能算虧欠了吧!

在父母需要的時候,能陪著父母最好!

回答完了。

敬謝邀請!


如果覺得有虧欠,那就把自己搞的好好的。

父母最大的心愿是能夠看到自己孩子好,滿足他們這個心愿,也算彌補一下虧欠感。

〔圖片來自網路〕

很多時候我們身不由己。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在外面工作又不是在外面玩,又不是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父母在家裡吃糠咽菜,隔三差五給父母打電話,給父母淘一些東西寄回去,每個月給父母一筆生活費改善生活,有時間了回家陪陪父母,給他們講講外面不同的地域風情,難道不比每天守在父母身邊,眼巴巴的看著父母粗糙的手遞過來的皺巴巴的票子要好嗎?


謝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覺的還好,沒覺的有虧欠。


為生活所迫,許多人遠離父母在外漂泊,一年能有幾回團聚?

好在通訊方便,多打個電話,多發個微信,多報個平安,讓父母少一些牽掛吧。

交通也方便,能多回幾趟家更好。子欲孝而親不待,錢永遠掙不完,事業永遠沒有盡頭,父母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擺正親情與事業的位置,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不要留下太多的虧欠和遺憾。

如果父母老了,不僅需要陪伴,也需要照料,如果有可能,就回到他們身邊,或者帶他們在身邊吧。


多少會有一些虧欠感。

但是我會在春節的時候彌補。比如陪伴他們走親戚、購買他們所需要的物品、幫助他們維修物品。當然,最重要的是,陪他們聊天,不要跟他們有衝突。同時,我還會教他們如何應對現實社會的騙局,如何去玩。


推薦閱讀:

老師不喜歡我的孩子怎麼辦?
有人追我女朋友,找她聊天從不拒絕,什麼心理?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種心態有錯嗎?
銀聯的雲閃付抽紅包怎樣?
假如你有一個億,你會繼續學習還是會貪圖享受?

TAG:社會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