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任課老師均沒有一次家訪,這是區域現象還是普遍現象呢?


你分析得挺有道理,感覺家訪這個詞兒在我們小時候讀書的那個年代比較常見。

首先,現在是個信息社會,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微信或者QQ聯繫,班級也有微信群,通過手機聯繫還是非常方便的呢。

其次,作為老師,我個人不太喜歡家訪,因為有些家長會誤以為老師去家訪是出於什麼目的,也有些家長是因為客氣吧,得知老師要去家訪,提前準備好禮物甚至是紅包,弄得我們自己也挺尷尬的,真的好想告訴他我真的只是單純地去了解下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啊啊啊啊啊……

我也曾經嘗試過,在去家訪前不提前跟家長聯繫,就是搞突襲吧!後來發現突襲不行,還是要提前約好,有時候到別人家門口了別人不在家,有些人的家庭住址填寫得並不全面等等。

記得12年的時候,我省開展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我們班的學生家住城區內的我幾乎都跑了個遍,感覺怎麼說呢,挺累的,我們累家長也累,當去了以後看到家長端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水果飲料,我真的感覺這類活動其實沒必要每家都去,給家長帶來了一些負擔。

這幾年家訪活動確實比較少見了,可以說算是普遍現象。不過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家校聯繫的方式還有很多,只要家長與老師平時經常溝通,無論什麼方式,都是可以的。

另外,我本身是私立學校的老師,課業壓力相對較大,平時的空餘時間不是很多,對於一些問題學生特殊學生,我想要跟他們家長交流的時候,我一般會打電話約家長抽空到學校來座談,一來我的時間不是很多,二來在學校談事情效率高,也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感謝邀請,這個是普遍現象吧。

反正在我們這裡,一般很少有家訪這個現象。一般只有她的孩子出現什麼重大的錯誤,比如說學生打架鬥毆,嚴重的要開除的地步,老師才會進行家訪,具體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

而且現在,一個班上最少也有五六十個學生,老師家訪只能趁周末時候過去,一個學期只有不到20個周末,每個學生的家裡都去進行家訪的話,比較耽誤老師的時間。而且,有許多家長都比較繁忙,也根本沒有時間接待老師的家訪。

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老師每次都會換,一個老師只教一年,往往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個人性格品格如何,老師會直接詢問上一屆教他的老師。

而有的家長特別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的生活學習,這些家長會自己主動聯繫老師,關心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成長情況,這個時候老師一定不會拒絕的。

我知道你是關心你的學生,但是也請您設身處地為老師想一下,如果您是老師,您會怎麼辦呢?


既不是區域現象,也不是普遍現象,是在於你的孩子不需要老師「家訪」,或是沒有必要親自到你家裡「家訪」。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家訪?家訪的目的是什麼?

先說為什麼要家訪。家訪的原因並不是學生出現嚴重違紀了教師才去向家長「告狀」的,也不是教師為了表示對孩子的關心而去的,而是學生學習或是行為存在問題了,必需要家長配合了才去家訪的。如果一個學生規規矩矩的學習,或是雖然存在一點毛病,也有時候是比較嚴重的問題,但老師自己就能夠解決了,這都不需要家訪。

再說家訪的目的是什麼。家訪的目的就是家校互動,共同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老師通過家訪可以了解孩子不良行為產生的各種主客觀原因,同樣的,也把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給家長進行交流,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糾正學生學習或是行為習慣的目的。如果這個目的不通過「到家裡去」家訪就可以達到。比如電話交流,微信交流,QQ交流,這其實也是「家訪」的一種方式,沒有必要非得親自到家裡去才算是「家訪」。

因此,你的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沒有老師家訪,並不是老師偷懶,而是你的孩子行為或是學習態度不存在問題,或是雖然存在問題,但是在老師的控制範圍內,所以是沒有必要家訪的。


一到六年級都沒有老師來家訪,我覺得這應該是區域現象。像我們學校,要求我們班主任一學年必須每個學生普訪一次。我們的班主任手冊上還要求家長簽字寫意見建議,學校領導會檢查的,每學期都要求填寫家訪表格。

我們是城關小學,家訪起來還算方便。有時候一個晚上可以家訪兩到三家,一般開個小毛驢就可以出去了,事先和家長約好,同一個小區的安排一起。

在農村學校就要困難多了。農村地方大,也不好找,狗多,挺讓人害怕的。像外來的老師不熟悉本地的話根本找不到這個村在哪兒。有時候一天才跑一兩家。

現在通訊發達了,老師也能選擇電話、校訊通等跟家長聯繫。


謝謝邀請。家訪一般都是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任課老師同時擔任多個班級教學工作,不太可能實現去家訪。

再者,家訪工作量巨大,不同地方要求不一樣。現在的班主任工作很忙碌,不同於過去,現在的班主任要應付各種檢查工作,學習監考聽課等等。但並不是就放棄了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班主任一般都會把這項工作當做重中之重來抓,都是通過電話微信等與家長溝通,也達到了相應的目的,而且減少了工作量。班主任一般不會去學生家裡,現在社會對教師各種質疑,教師不敢去家訪,以免又引起各種猜測。當然,任課老師也會通過電話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畢竟現在通訊設施很發達。所以家長不必疑惑。


這個算是普遍現象吧,現在基本上很少有老師家訪了,老師有事情一般都是直接叫你去學校面談。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

1、學校定期有家長會,你定期去參加有什麼事情就告訴你了。

2、現在孩子都多,每個人都去家訪,老師自己還要備課確實沒時間,有時間還想看下自己的孩子。

3、家訪也不是學校的什麼考核指標,所以一般也不會去,責任心下降了。

所以這就是普遍現象,也算是正常現象,怎麼你問這問題是不是你家孩子老師漂亮?


感謝邀請!這是普遍現象,但也有個別情況。

1、普遍情況:

過去家訪是因為通訊不發達,現在發達了。

2、現在家訪的情況:

(1)關愛留守兒童

(2)關心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果沒有這兩種情況,一般電話告知就行。

歡迎評論!


提到家訪,相信很多七八十年代的人最有感觸吧,那時候的交通不發達,通訊設備更是沒有,老師與家長之間的唯一溝通方式就是靠「家訪」。

經常老師為了孩子的成績,為了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不遠「千里」、「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走到孩子的家裡,只為了能與家長討論一番孩子的未來。

而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信息分秒到達的二十一世紀,電話隨時接通,微信隨時送達,相信這個溝通比「家訪」來的更快速更及時吧!

我家兩個小學生,大寶已經四年級了,也沒見有任課老師有過一次「家訪」,估計現在的老師不家訪已經是普遍現象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交通和通訊還是相對比較落後的,這些地方的老師有可能還會存在一點「家訪」,也是為了及時了解大山裡的孩子和家長的一些情況吧!

反正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每天和老師溝通就是靠「家長會」、「電話」、「微信」之類的來溝通交流,有時候接孩子放學之際也會適當的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當然,得老師有空閑時間的話!


謝謝邀請。我可以肯定的告訴您老師不家訪是普遍現象。我的孩子馬上就要大學畢業了,是2002年開始上小學的,小學、初中和高中都在不同的學校上的,老師從未家訪過,同樓住的一鄰居倒是聽說有老師來過家裡,原因是孩子太淘,家長又不去學校,沒辦法老師才來的。我覺得老師家訪好像是七八十年代的事,那時通信不發達,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時間不多,現在學校和老師家長間溝通渠道很多,固定電話、手機隨時可聯繫,以前的郵箱、QQ、簡訊和飛信都不用了,家長群,班級群分分鐘找到你,要想面對面交流,家長會就可以了,所以家訪只是通信不發達時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方法。老師現在不家訪了,但要是接到老師的電話,家長還是會忐忑不安的,因為不知老師要談孩子什麼事。


謝謝邀請!

作為八十年代的高中生,我深有體會:家訪不家訪都是一普遍現象。

首先說說家訪。在八十年代,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調皮愛打架,老師都會家訪。一來向家長彙報學生在校的表現,學習成績,二來了解一下學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長背景。從而針對其實際情洗,進行個性化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給予合適的引導。

當然學習成績好的,老師也會家訪,表揚學生的同時,也為家長培養出的好孩子而高興。

但是,也有一些素質低下的老師,為了自己的私益,以家訪為名,問家長索要紅包。這是極又道德的行為。

再說隨著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不願下去家訪。微信,QQ群,電話聯繫,大大增加了與家長的溝通。老師的管理越來越制度化,責任越來越大,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他(她)們更著重在完成學校的任務的同時,發微信去和家長溝通。他(她)們也是人,不是神。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她)們實在太累了,理解萬歲!

不管家訪或者網聯,希望老師們發揚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祖國未來的棟樑之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推薦閱讀:

我找到中國造不出晶元,沒有真正高科技的真正原因了!
脾胃氣虛證 - 醫藥/保健 - 百科全書 - 價值中國網:網路就是社會!
江歌案會讓你不敢做好人嗎
梁文道:他們發不了聲,我們不該選擇忽視 | 八分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TAG:教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