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隨母姓沒有必要,只會產生矛盾,尤其是在社會中」這句話有道理嗎?
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性,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傳統風俗,社會道德的問題。因為牽扯到財產的繼承以及祖先的祭祀等很多問題,這是一件大事。
現在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是孩子隨父姓,而且女士嫁入夫家以後也要改隨夫姓。在以前的中國也是這樣,只不過解放以後,倡導男女平等,中國廢除了女隨夫姓這一傳統習俗。但是,世界其他國家仍然如此。因此中國是男女最平等的國家,也是唯一的國家。
各種社會習俗的形成不僅僅是某些人的規定,而是人類在生存的過程中,與自然作鬥爭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套適合於人類生存的行為準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而習俗也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所有行為準則(傳統習俗)的總和就叫社會道德。而社會道德才是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強大的民間法則。也可以這樣說,道德就是人的生存法則,他是天地運行規律在某一地域的體現,也符合某一地域人類的生存規律。所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道德標準,這是這個民族若干萬年以來形成的行為法則。因此道德的根本一旦被破壞,人類社會有可能混亂,乃至於導致民族的消亡。歷史上消亡的民族都是這個原因。
法律必須為道德服務,法律只能維護道德,而不能破壞道德,這是制定法律的最根本的原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生活是個人的事情,而生存是一個民族的事情。個人的意志不能凌駕於社會之上,社會的意志不能凌駕於天道之上。天道體現在社會中就是習俗、就是社會道德。
回過頭來再說一下子隨父姓還是子隨母姓的問題。這需要從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說起。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先是以母系(女權)為主的社會。因為那個時候生產力特別低下,男人在外面要採集食物、要打獵,因此照顧孩子就有母親來完成。所以那個時候,以女性分家族的社會有利於人類的生存。
但隨著人口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有限,一個人類群體要想真正的發展起來、生存下來,就不得不拓展生存空間,於是戰爭就來了。戰爭靠男人來進行,在戰爭的過程中逐漸進化成了父系(男權)社會。後來人們發現父系社會更有利於民族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這樣父系社會就逐漸固定了下來,並生成了新的,不同於母系社會的道德和習俗。
姓氏的出現,這是社會的極大進步。他把不同的家族得界限明確開來,有利於家族的發展壯大。現在的科學研究證明,男性所產生的所有後代中,男性的y染色體的結構大致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男性具有家族的特徵。而女性幾代以後家族的特徵就會消失。所以子隨父姓是有道理的。
那麼子隨母姓好不好?沒什麼好和不好之說。只不過子隨母姓,姓氏就體現不出親緣關係的遠近,導致後代姓氏雜亂。在古代,同姓是不能結婚的。即使現在子隨母姓的,很多在父母去世以後,男孩又改回了父姓,而女孩是無所謂的。不是同一個家族的人很難得到家族的認同,更不用說入族譜了,因為這是血緣的關係。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看歷史上很多家族的生生滅滅,也就是說隨父姓隨母姓,也就無所謂了。
在民間,女孩子改姓是無所謂的,但是男孩的改姓需要很多的儀式,即使同一個家族中換不同的家庭也是要舉行儀式的。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個問題太絕對了,相信很多女性同胞都無法贊同。孩子隨母姓,是一個家庭的問題,只要夫妻雙方溝通好,矛盾自然可以解決。現在姓母姓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上門女婿:以前由於男方家庭條件不好,或者女方只要一個女孩,不想讓女孩遠嫁,因此就會招上門女婿。招上門女婿時他們會談好條件,一般第一個孩子隨母姓,後面孩子隨父姓。由於是上門女婿,女婿會覺得在家庭裡面沒有地位,有些想法不敢說出,久而久之,導致矛盾越積越多,問題出現。但是如果女婿能放開心態,積極與家庭成員溝通存在的問題,矛盾自然可以化解。
第二: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由於是獨生子女,有些家庭秉承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的祖訓,會有孩子姓誰的問題。現在國家放開了計劃生育政策,可以生二胎,兩個孩子可以按照家庭需要來定跟誰的姓。
其實在現今社會,孩子跟誰的姓都可以,只要多加溝通和理解,相信矛盾自然可以解決。
孩子的姓氏以老觀念隨父姓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女姓家族對孩子的親近度。尤其年老的一代父母只以家族男子養育子女為親,為近,是同姓的家族血緣最親近之人,之外。以女子出嫁養育的子女與男子養育的子女不認為同樣親。孫子孫女為血緣最近,外孫子外孫女為次之,因為女兒出嫁,對方男氏為主。尤其認為為什麼有外呢?外婆,外孫,是外姓。理所當然在親近程度上不一樣。
對於兒子娶女方,生子有女方血緣不在乎。娶近來就是自家人,沒血緣也親。孫子也是自家人。女兒嫁與外姓,出嫁了,是對方人,外姓人。女兒也不如對待媳婦親,對待媳婦好。姓氏,隔絕了一部分親情。所以有人說出了嫁的女人對於娘家是客人,女兒為客,女兒生的孩子更為客。如果女人與婆家搞不好關係,兩頭不親。這種嫁娶方式,姓氏方式對親情有影響。對待子女的親情度不一樣。
看紅樓夢賈府賈母對待寶玉與迎春,探春,黛玉多少是相差的。寶玉屋子的裝修無人能比,探春也不行。屋內屋外的丫頭也是分大丫頭,小丫頭,小廝。對於別人是達不到的。下人對待寶玉與對待其她姑娘的態度也是不一樣。對他如對鳳凰一般。家產都得給寶玉留著,姑娘們得不到。傳統的婚姻以男性娶親為主,嫁女次之。嫁到好男人命好,嫁不到家裡也漠然置之。迎春便是例子。
婚姻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在當今社會,仍有男尊女卑的現象。而姓氏也是體現這一不平等的根源。所以有的家庭以子女隨母性的也有,過去多子女家庭有,現在獨生子女時代也有。這一現象反映男性尊重女性,自由民主男女真正平等的心態。孩子隨父姓的矛盾早已有之,女人自甘順從幾千年了。隨母性男性立馬不贊同,隨男性幾千年女性怎麼忍的?自古家庭矛盾養老不一樣,男方養。自古兒媳婦也認為父母生養了女兒為何不管?女婿認為父母財產歸了兒子,孫子,兒子養老天經地儀。父母認為兒子養老,對待親疏不一,有的常事與願為。因為養老矛盾上法庭的,兄弟姐妹不合的太常見了。都習以為常了。
不管孩子是隨誰的姓,改變的只是個姓,其它什麼也沒該變!
孩子改母姓,爹還是他的爹,娘還是她的娘,爺爺奶奶還是他的爺爺奶奶,叔叔姑姑還是他的叔叔姑,舅舅姨姨還是他的舅舅姨姨,這些都沒有變!
就是改個母姓,跟社會又有什麼關係,怎麼還能產生社會的矛盾呢?
說「孩子改母姓,只會產生矛盾,尤其是社會中」的話,簡直就是說胡話,說瞎話,孩子改了母姓,一般的都是獨生女的家庭,生了兩個孩子,為了照顧到獨生女父母的情感,把其中的一個孩子改為母姓,而男方的家庭,凡是懂一點人情道理的,也都不會反對的,人家的女兒,給你們家生了兩個孩子,一個父姓,一個母姓,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樣做,反而是和諧了社會,和睦了家庭,怎麼能產生矛盾呢?那矛盾又從哪來?又從何說起哪?
所以,如果孩子母親是獨生女的家庭,需要把女兒生的兩個孩子改一個姓母姓的,也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所以,問題的那句破話,我是不贊同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這問題我覺得我能回答的很完整,因為我自己家就是這樣。
我奶奶家一個女兒,當時舊社會,家裡有點小錢,曾祖父為了家產不給家族占,就跪在祠堂幾天,跪出一個條件,那就是招贅。
我爺爺家那個時候已經很敗落,爺爺招贅到奶家後連自己姓氏都改掉。後生了兩個姑媽,我爸還有小叔(加上前面夭折的姑媽大伯),一共六個孩子,全部隨我奶姓。後面兩個姑媽嫁出去,暫且不論。我爸爸生了我哥還有我(我是女兒),小叔叔兩段婚姻各生了一個女兒,全部隨奶姓。
我奶奶去世時,爺爺家親戚來,都是按照爺爺娘家的親戚相處模式來送葬。爺爺去世時,一樣的,那邊的親戚全部隨娘家送禮送葬形式。
我們那邊沒有任何一個人看不起我爺爺,我爺爺工作也很好,解放前教書,52年土改就調到政府上班,一直到退休後。爸我奶奶這邊的親戚全部當親人,曾祖父,曾祖母去世,我爺爺是按照兒子送終的。爺爺那邊的親戚有人過世,是按照親戚送禮。
我奶奶一輩子沒有上過班,我爺爺被奶奶欺負一輩子(欺負也是甜蜜的,我奶經常說沒有我家你會怎麼樣怎麼樣……)。但爺爺從我懂事沒有和奶有過一次紅臉。因為我爺爺他知道感恩。
所以姓氏隨男隨女根本不重要,心態最重要。一般怕別人看不起,怕別人說閑話的,都是自身沒本事還心眼大的。
最後我奶奶去世後的一年,96歲的爺爺因為不配合治療,去世。我們那裡的人都說他們是鴛鴦蝴蝶命,都很羨慕。坐標四川。
不知道有啥可爭論的,我公公就是上門女婿,我老公就跟婆婆姓,我公公家三個哥兩個姐姐,他最小,他媽媽讓他入贅,也沒你們說的那麼恐怖,每年回我公公家那邊其樂融融的,就是現在三個伯伯兩個姑姑生的兒子女兒過年沒事都聚的一大家子,人家家庭自己樂意就行了唄,哪來牽扯那麼多又是道德又是違背傳統了,以前人能生,兒子多的條件不好的,入贅給女方的也不少的呀。現在獨生子女也多,生一個姓男方,第二個姓女方很多呀,你家要傳宗接代,獨生子女的女方就要斷子絕孫阿,其實也就是姓氏老人家心裡圖個歡喜。有啥可爭議的,看你們熱火朝天的,管好自己家就完了唄。是你的孩子,不跟你姓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啦。又扯什麼男權女權的,家裡人沒意見就行了唄。自己管好自己家,別人家也輪不到你說三道四的呀。??
這個說的太官方也沒有用,說大道理也沒有用,我就說著例子吧。
我們單位有一人姓李的小夥子,他是北方的,畢業於名牌大學。他非常的聰明和出色,大家對他印象都不錯,心想給他介紹對象。
有一次在人事部門的時候,一群人在看資料,忽然翻到他的方案,他的爸爸竟然是姓孫,竟然是姓孫,從事內勤資料的一般是大媽,那群大媽議論紛紛,都在猜測他小時候家庭是不是有變故,他爸爸是不是他繼父。一些事甚至說幸虧沒有給他介紹對象,差點把親戚家女兒介紹給他了,要是成了就坑了親戚女兒了。
因為都是年輕人,我和李姓哥們聊天才知道,他爸爸是入贅的,隨了他奶奶姓,到他又回到他爺爺的姓了。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竟然讓別人想的很複雜了,難道一個一個去解釋,讓大家改變對他的印象嗎?
由此可見,在現在這個社會,如果隨母姓,會造成很大的不便。特別是農村,而且現在宗親觀念和家族觀念都是父系,若果隨母親姓了,明明是一家人還以為你是外人。但是在城裡的話,隨母姓會稍微好些。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這個孩子是否要隨母姓的話題也是非常熱門。年初時候有二胎的時候,土豆爸也跟我提過,不管二寶是男是女都隨我姓!當時聽了之後心頭一熱,回家也跟我爸媽提了這事,兩老拒絕了,說:「不管跟誰姓,都是你們兩的孩子,是我家的外甥!沒必要搞得兩個孩子不一樣的姓氏!」於是我也就釋然了,便也拒絕了這個提議,老公有這個心就已經足夠了!
有些人覺得孩子只是改了個姓氏,其它的沒有任何改變,所以怎麼會有矛盾呢?其實不然!
在農村,若孩子隨母性,給人的第一反應便是「上門女婿」,而上門女婿的話就會有給低人一等的錯覺。雖然現在思想越來越開放了,但難免會有根深蒂固的一些人。
而且現在農村很多都在重新修訂族譜,孩子隨母性了,讓孩子歸入哪裡?
另外還有家產的問題,雖然並不一定大富大貴,但有時候就有一些人,一些親兄弟親姐妹為一分利而反目成仇。孩子隨母姓,那麼以後父親這邊的,母親那邊的……反正挺複雜的,我們這邊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孩子隨母姓,夫妻兩肯定是溝通好了,沒有問題,沒有矛盾的,短時間內也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主要是以後!既然現在是父系社會,個人覺得還是遵循歷來的規則,別出那麼多幺蛾子!
大清朝都亡了這麼多年了,竟然還有人把姓氏看做引起社會矛盾的因素,excuse me?請問你家是有王位要繼承還是怎麼滴?
現在隨母姓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按照某地的要求(可能僅僅是某地,各地要求不一樣),沒有結婚證生育孩子的,隨父親姓需要做親子鑒定,一個親子鑒定需要兩三千元,很多農村家庭為了省錢,乾脆就隨了母姓。
而在正常情況下,不管隨母姓還是隨父姓,孩子的父母又沒有改變,基因也沒有改變,只是名字變了而已,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有那麼重要嗎?
要說矛盾,只要孩子的父母都同意,其他人有什麼矛盾?爺爺奶奶有意見嗎?你們兒子都同意了,哪裡那麼多意見?
我就見過有兩個孩子的,一個隨父親姓,一個隨母親姓的,別說矛盾了,人家過得甜甜蜜蜜不要太幸福哦!
當然,前提就是孩子他爹同意啊!不然這家庭矛盾,肯定是得冒出來的!
孩子隨母姓沒有必要,只會產生矛盾,尤其是在社會中。個人拙見:這句話僅對了一半。
一方面,子女隨父性,是自古以來的中華傳統,也是一種習慣,承載著華夏上千年的歷史;
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家庭之中仍以父為中心、頂樑柱、一家之主,身份地位沒有改變,雖已不是「男權主義」社會,但家庭的權重仍以父當先。
此外,孩子隨母性,表明著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是象徵著社會的進步,即社會對女性更加尊重。尊崇男女平等。
因此,孩子隨母性或隨父性,沒有絕對答案。有的家庭不計較,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有的家庭計較,如果妥協不了,就可以各退一步,生兩個孩子,一人跟父姓,一人跟母性。
總而言之,不管是隨母姓還是隨父姓,都要經過友好的溝通來完成。切不要上綱上線,影響家庭和睦。
推薦閱讀:
※寶寶未滿月就打呼是怎麼回事?
※跟婆婆在育兒觀念上有分歧?我是這樣溝通的,有效又不傷和氣
※新生兒:What!100天寶寶要開葷是什麼鬼?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在選daycare之前,寶媽們需要先了解這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