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明顯的癌症或防癌謠言?
關於癌症的傳言往往比癌症本身更可怕,它不僅會給大家帶來莫名的壓力,還有可能因此而誤判病情、耽擱治療。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介紹6個常見的癌症謠言。
謠言1. 酸性體質致癌健康人血液呈弱鹼性,pH值在7.35~7.45之間。有人說,隨著環境污染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性。酸性體質的人常常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疼、頭暈、睡眠不實、便秘等問題,85%的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癌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因此,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這個推論是正確的嗎?
健康人的血液的確呈弱鹼性,pH值在7.4左右十分穩定。人體內有呼吸系統、腎臟尿液排泄系統和體液系統,這三套系統協同工作以保證血液的弱鹼性。如果血液的酸性或鹼性有短暫增強,這三套系統會立馬反應,加速或減速排出二氧化碳(酸性),迅速把酸鹼值調節到正常範圍內。
在這三套調節系統的共同監管下,沒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pH小於7.0),所以也就不會有酸性體質致病的說法。況且,別說酸性血液,人類的血液pH 降到中性(pH等於7.0),人就已經死了。
酸性體質論者還常常拿出「酸中毒」這個概念來混淆視聽。臨床上確實有「酸中毒」,它往往是因為呼吸系統出了問題,無法正常排出二氧化碳,或者腎臟出了問題,無法通過尿液排酸,但這些都只是肺部、腎臟疾病的急性臨床表現,和酸性體質沒有關係。
謠言2. 某些食物可以預防癌症
藍莓、大蒜、西蘭花、蒲公英……無數的食物被給予了防癌、抗癌的厚望。但事實是,沒有哪種水果可以幫助我們輕而易舉地對抗癌症。
雖然一些果蔬中的確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癌症的發生機制是非常複雜的,是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靠補充某種營養根本不可能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總而言之,多吃水果、蔬菜大有裨益,但是指望吃某種特定果蔬就能預防癌症就是自欺欺人了。
謠言3:抗氧化保健品可以防癌抗癌
當下,各類的保健品都給自己戴上了「抗氧化」的高帽子。不管是簡單的維生素E、胡蘿蔔素,還是「靈芝孢子粉」、「葡萄籽油」「蝦青素」都是以「抗氧化」為主要賣點。聲稱能預防衰老,預防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改善皮膚、睡眠質量等等。
商家的觀點是: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損耗,損耗會產生氧化自由基。氧化自由基會破壞DNA,導致衰老或癌症。抗氧化保健品的作用就是阻止氧化自由基的形成,從而預防衰老或癌症。真的是這樣嗎?
商家的觀點前半部分是正確的,我們的身體發生損耗後會產生氧化自由基。但是,氧化自由基的破壞作用僅僅只停留在細胞層面,不會觸及DNA。而且被自由基破壞的細胞都會快速被免疫系統清除(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除了殺死入侵的細菌外,就是清除內部死亡的細胞),這是細胞正常的代謝過程,不會引起衰老和癌症。真正導致衰老和癌症的都是更系統性的變化。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靠吃外源性的抗氧化劑技能清除氧化自由基,抗氧化產品的一切好處都發生在商家營造的幻想中。
謠言4. 霧霾是中國肺癌高發的主要原因
霧霾會導致肺癌。而中國的霧霾最嚴重,所以,霧霾是中國肺癌高發的主要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霧霾肯定是致病物、致癌物,必須要治理。但除了霧霾外,誘發肺癌的高危因素還有吸煙(包括二手煙)、裝修污染、廚房油煙、固體燃料(煤球、柴火等)、家族史等。那吸煙和霧霾,究竟哪個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呢?
長期吸煙的人,煙霧會麻痹支氣管上的過濾器管(纖毛)。霧霾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顆粒等有害物質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肺泡。因此,吸煙才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流言5. 死於癌症治療的人比直接死於癌症的人多
癌細胞是變異的人體細胞,要消滅他們,往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療的「副作用」。
像傳統的化療藥物,可以殺死快速繁殖的細胞。這對癌細胞當然有用,但可惜,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多正常細胞也在快速生長,比如頭皮下的毛囊細胞。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毛囊細胞,這就是為啥化療的病人頭髮會掉光。不僅如此,負責維持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也會被殺死,因此化療病人的免疫能力非常弱,極易感染病菌。
這麼多的治療副作用,醫生只能在治好癌症與平衡生命質量、維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間不斷權衡,甚至「妥協」。但是,這不代表治療是沒有效果的。網上流傳的化療「只有3%能起效」或化療會刺激腫瘤生長的觀點都是錯誤且過時的。當下,睾丸癌的治癒率已經提高到了96%,患癌症兒童的化療治癒率已經提高到了75%。
流言6. 轉基因食物會致癌
轉基因的本質是給細胞加入新的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質,這些新的蛋白質或許能促進生物生長、或許能產生抗藥性。
但無論如何,吃轉基因食物,就是吃傳統食物+新的蛋白質。那麼轉基因食物是否致病的本質就在於新引入的蛋白質是否對人體有害。
然而,這些新引入的蛋白質大都是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人類還沒掌握自己創造新功能蛋白質的能力。現有的技術只能把生物體A的某種優勢蛋白,加到生物體B上,讓B也獲得這種優勢。那麼,既然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質,對人體有害的幾率可能微乎其微。而且,目前沒有任何一篇經得起推敲的研究論文能證明轉基因食物致癌。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聞「轉」色變。如果您還是害怕轉基因食物,但又沒有時間去鑒別哪種食物是轉基因,不如放輕鬆一點,與其被各種虛張聲勢的新聞牽著鼻子走,還不如出門跑跑步來的實際。
以上內容由「問上醫」為您編輯整理,想了解更多權威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近幾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提高,人們「談癌色變「,朋友圈到處都是防癌、抗癌的話題,本來是多了一個途徑宣傳預防癌症和重視癌症,能夠讓我們重視健康,能夠早發現、早治療,是利益眾生的大好事,無可厚非,但也有不少沒有一點科學根據,充滿人們臆想的消息在到處傳播,誤導了患者,耽誤了治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一,多吃"酸性物質""會得癌
剛聽說時,我也信以為真,羅列了不少的所謂「鹼性物質"",如綠葉菜等,打算多吃鹼性物質,杜絕酸性物質,希望能改變自己的酸性體質,變成百毒不侵的鹼性體質。這個消息很快被證實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謠言。正常的血液PH值是略微偏鹼性的,血液的PH值只在很小的正常範圍內浮動,光吃東西對血液的PH值根本沒有影響,綠葉菜等也無法左右身體的酸鹼度。
二,餓死癌細胞
人們認為少吃或不吃,靠餓肚子,能餓死癌細胞。很快,專家就出來解釋,這只是媒體的誤讀,這個『"餓死『"並不是靠不吃飯不吃東西的餓,而是推測用其他的營養物代替葡萄糖維持正常的細胞代謝,阻斷葡萄糖的運輸途徑,『"餓『』死癌細胞,問題是這些還只是推測,還沒有辦法具體實施。可惜有的患者病急亂投醫,還有對癌症的恐懼,把這謠言信以為真,延誤了治療,造成嚴重的後果。最有名的是復旦女博士于娟接受``神醫""的飢餓療法,病情惡化去世。
不管是『"吃酸性物質生癌『",還是『『餓死癌細胞『",這些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是人們對癌症的恐懼以及別有用心的人推波助瀾,才讓這些謠言肆意傳播。我們不幸患癌後,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聽信所謂的偏方,一定要進行正規的多學科的治療,現在全世界公認的治癌三把刀,依舊是手術、化療、放療,雖然對放、化療人們意見不一,副作用也不可避免,但至少通過這些有效措施減輕了癥狀,延長了生存期,延緩了腫瘤的發展,給了我們創造奇蹟從而繼續生存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人「聞癌色變」,一方面,癌症確實很難治,難以早發現,治癒也低,另一方面,我們身邊充斥太多癌症謠言,很多人一直被誤導。
環境污、飲食不健康,吸煙喝酒等惡習,是導致癌症的主要原因,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癌症就是一種現代病,是現代生活習慣導致的。
其實癌症在約3000年前的屍骨上就曾經被發現過,之所以當時沒有「癌症」這個詞,是因為當時的醫療技術手段比較落後,而且在舊時代,人類對癌症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事實上,癌症的主要誘因是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並非是現代社會才有的,所以說癌症並不是一種現代病。
雖然在現在西醫越來越發達,但中西醫的「罵戰」仍然不絕於耳,甚至有些人得了癌症,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醫治療。
中醫是治療癌症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可以起到調節免疫力,減輕患者痛苦,緩解放化療副作用的作用,但這些對癌友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早期癌症,首選的應該是手術治療,這樣才能儘早切除病灶,畢竟腫瘤在體內呆得越久,更有可能擴散轉移。
有些癌症患者還偏信偏方,其實大多數的偏方都是某些醫生的經驗總結,缺乏大量病例支持,未必對所有患者都有效。所以在檢查出自己患有癌症之後還是到一些正規醫院去治療,而不要輕信一些偏方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生活中經常聽到「夫妻癌」「父子癌」,這讓很多人以為癌症會傳染,就連跟癌症患者吃飯時,都顯得極其不自在。
其實,癌症本身是不傳染的,但有些致癌病毒卻有傳染性,比如肝炎病毒、EB病毒、HPV病毒、幽門螺桿菌等,只要不是感染這些病毒,不用擔心「被癌症」。而新聞上所說的「一家人患癌」,只是因為接觸了相同的致癌因素所致,比如,母親感染了乙肝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傳染給子女,如果同時接觸其他的致癌因素,母女有可能都患上肝癌。
「飢餓療法」已經流傳了好一陣子了,但仍然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醫學上所說的「餓死腫瘤」指的是切除相關血液通道,阻止腫瘤生長,並不是讓患者不吃飯。另外,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如果完全不進食,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不利於治療。
又有人說了,腫瘤細胞需要營養物質才能繁殖,患者如果吃得越營養,營養物質被癌細胞吸收,就會快速生長繁殖,因為不吃或少吃營養物質,也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這種想法也是錯的。腫瘤細胞需要營養物質,難道正常細胞就不用?這樣的做法,最終結果就是同歸於盡。
專家表示,腫瘤的手術、放化療都需要患者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如果營養不良,不僅患者體力不支,還會降低治療效果,縮短生存時間。
一份腫瘤科數據顯示,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手術治癒的佔49%,放療的佔40%,而化療治癒的佔比11%,由此可見,放化療早已是跟手術並駕齊驅的治癌方法之一。
那網上所說的「放化療讓人死得更快」的說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化療,指的是通過注射放療藥物,以達到殺滅癌細胞的作用,但藥物會隨著血液進入全身,所以藥物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傷,使患者出現脫髮、噁心、嘔吐等一系列副作用。放療也是一樣,放射治療雖然是局部治療,但也會損傷正常細胞。
不過,有失必有得,依靠放化療的殺傷作用,癌症患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才能得以消滅,讓患者避免複發轉移。另外,已有大量臨床試驗證明,癌症患者正規使用放化療能顯著提高生存期和治癒率。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已經在明顯減輕,即使反應嚴重,臨床上也有辦法可以控制,所以不存在「放化療讓人死得更快」的說法。
癌症雖然和基因有一定的聯繫,但是和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聯。如果長期不注意身體,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和不良習慣,基因再好的人也會患上癌症。
關注「腫瘤的真相與誤區」,每天了解一點腫瘤知識~
宮頸糜爛會導致宮頸癌!
不僅是多年以前,即使是在現在的某些醫院,仍然會給出「宮頸糜爛」的診斷。
在HPV疫苗已經大規模上市的今天,仍然有人拿著「宮頸糜爛」的報告來問我,是不是會變成宮頸癌,或者會不會影響生育。
還有的是一查出所謂的「宮頸糜爛」就被醫生告知「一定要趕緊治療不然會變成癌症」,於是年紀輕輕18歲20歲的小姑娘,就開始攢錢進行各種高壓氧紅光微波利普刀。
宮頸糜爛,這個詞可以說不僅坑害了病人,也愚弄了醫生。
所謂的「宮頸糜爛」,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麼糜爛,不會導致宮頸癌,也不會影響什麼生育。
在高雌激素的反應下,本來該好好老老實實長在宮頸管內部的柱狀上皮跑到了外面,取代了鱗狀上皮的位置。由於柱狀上皮是單層比較薄,看起來紅紅的,不像鱗狀上皮那麼粉粉的,好像「爛了」的樣子,其實並不是真的爛了,目前,婦產科學教科書中已經用「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來取代「宮頸糜爛」。
真正跟宮頸癌有關的,是HPV 感染。尤其是長期的持續的高危型的感染。
所以如果再有醫生告訴你「宮頸糜爛」會導致宮頸癌,你可以乾淨利落換一家醫院或者換一個醫生看看了。
據說陰莖癌會傳染?這是謠言!但引起陰莖癌的病因之一HPV(人乳頭瘤病毒)卻是會傳染的。
手札君要說說讓男同胞顫慄的陰莖癌。
陰莖癌主要發生於老年男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0歲,年齡越大發病可能性越高,在約70歲時發病率達到最高。目前陰莖癌已經屬於較為罕見的腫瘤了(但每年仍有約22000例陰莖癌發生),其中欠發達國家中發病率較高,陰莖癌甚至佔到癌症總數的10%,與當地的衛生條件和民眾健康意識息息相關。
在陰莖癌的發生髮展過程中,人乳頭瘤病毒(HPV)的「貢獻」不可磨滅。2016年,泌尿外科權威雜誌《Eur Urol》刊登名為「Rol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Penile Carcinomas Worldwide.」的文章。該文獻涵蓋了25個國家中從1983到2011年間確診的1010例陰莖癌以及85例陰莖高度上皮內瘤變,深入揭示了HPV與陰莖癌的唇齒相依。研究人員在33.1%的陰莖癌病例中探測到了HPV的DNA,在87.1%的陰莖高度上皮內瘤變病例中探測到了HPV的DNA。其中HPV 16是檢測到最多的HPV分型,佔到HPV陽性陰莖癌的68.7%以及HPV陽性陰莖高度上皮內瘤變的79.6%。
所以,陰莖癌不會傳染,但引起陰莖癌的HPV卻是傳染性疾病。性交時戴安全套,接種HPV疫苗是現有的有效預防措施。
癌症最多的謠言就是,偏方治療癌症,還永不複發。
再具體一點就是「驚爆!沒想到喝了1個月鹼性水,他的癌症居然消失了!」
還有「每天搓搓這個部位,治療癌症的效果醫生都驚嘆!」
或者是「這種神奇的蔬菜連續吃3年,癌症離你遠遠的!!」,這種食物一般是西蘭花、秋葵、洋蔥什麼的。
再有「這種中藥治好了幾萬人的癌症,是你的救命稻草!」
這些好像是寫在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可問題是還有那麼多人相信。
你不相信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是因為沒有走到那一步,如果你也不幸得了小廣告上的頑疾,如果你也失望、絕望得走投無路,你是否也會選擇「病急亂投機」或者「死馬當作活馬醫」呢?
必須承認,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效果並不理想。雖然全世界的實驗室都在做癌症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藥物,我們也沒有找到一個好的理論來全面地理解癌症。手術、化療、放療也僅僅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毫無疑問,這樣的辦法給人體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是也不得不說,他們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至少目前知道腫瘤的複發轉移和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且並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甚至用盡辦法都不能阻止腫瘤生長,那些夸夸其談的廣告更無從談起了。
人們為什麼會被謠言或者虛假廣告蒙蔽?
你為什麼喜歡看這個電視劇,因為這個劇符合你的價值觀;你為什麼喜歡聽這首歌,因為這首歌就是你的調調。
人們永遠最喜歡包治好,絕對沒問題,永不複發,這樣的語言。哪怕多花點錢,哪怕說這句話的人不靠譜。
然而是正規的腫瘤醫生,總是要把一些你不喜歡的聽的話說出來,所以有許多人呢諱疾忌醫,每次從醫生口中聽到都是壞消息,回家看看電視廣告,翻翻微博朋友圈卻又能得到那些「虛假卻讓人想要去相信的所謂「好消息」。
其實,只要你相信「醫學的局限性」,並且能夠坦然面對疾病,那些虛假的宣傳,只能是過眼雲煙。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的關注!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護理知識,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腫瘤真相周】
No.1鋼圈文胸會致癌真相:如果真的會致癌,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女性同胞都不用穿文胸啦!這種說法是錯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內衣材料或穿著不當會導致乳腺癌」。
我們都知道文胸中的鋼圈本是起支撐、承托乳房的作用,如果正確佩戴,根本不會壓到胸部的血管、神經或腋窩,更談不上壓迫「淋巴排毒系統」。建議小仙女們選購鋼圈鬆緊度適中的文胸,按照「白天佩戴晚上取出」這種常規做法,不會對乳房健康造成影響。
No.2隔夜茶喝了會致癌,是真的嗎?真相:最常聽到的對隔夜茶危害的擔心,更多的在於擔心長時間放置的茶里,會產生亞硝酸鹽,但是亞硝酸鹽並不會致癌!目前沒有醫學方面的科學證據證明,喝隔夜茶會造成腫瘤、致癌。
隔夜茶喝多了,可能容易造成飲用者胃部不適;我個人還是不建議喝的!No.3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真相:微波只是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並未發生化學變化,不會產生致癌物。建議用質量過關的微波爐器,注意哪些食物是不能用微波爐加熱。很多人問癌色變,但是我們要學會科學地對待,莫要相信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
有一種愛叫點贊,喜歡的話,為花小護點個讚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了不起的醫生# #真相來了#
我來跟大家分享 一些關於食物的癌症和防癌謠言吧。
謠言1:抗氧化補充劑可以防癌、抗癌。
很多人都認為吃抗氧化的食品能預防癌症 ,最近幾年,很多保健食品也打著抗氧化能抗癌的口號在銷售。但實際上,目前並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我們吃抗氧化食品、保健食品或者抗氧化補充劑就能夠預防癌症。
而且,還有不少研究發現,如果你吃太多抗氧化劑保健食品,不僅不會預防癌症,可能還會導致一些癌症的發生率升高,比如有研究發現,大量β-胡蘿蔔素,反而會讓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更高。
謠言2:「超級食物」可以防癌、抗癌。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超級食物開始流行,比如石榴,紅薯,藍莓、西蘭花、大蒜等等,這些食物都被人們說能抗癌。但實際上,這些食物都只是普通的食物,它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成分,緊靠正常飲食吃的那點量,根本無法起到抗癌的作用。當然,多吃水果蔬菜是有益健康的,但指望它抗癌,那你可能就要失望了。
謠言3:酸性體質導致癌症,吃鹼性食物抗癌。
這種說法由來已久,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實際上,「酸性體質」完全不符合生物學和醫學知識,因為我們所有人的的血液都是略微偏鹼的,通常在7.35-7.45之間。如果人的血液真的變酸了,那就是得了大病,甚至早就直接掛了,根本輪不到得癌症。
而且,人體有自己的調節系統,無論你吃什麼,人體都會自己把血液的pH調節到這個範圍,根本不會發生很大變化。如果調節不到正常範圍,那也要出大事了。僅靠吃點鹼性食物根本不會影響人體血液的酸鹼性。
我是阮光鋒,每天都會在這裡跟解答吃與喝的疑惑,歡迎訂閱。
這些年你聽過的關於腫瘤的謠言,一定不比你懂得的人生道理少。那究竟靠不靠譜呢?
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致癌?有文章曾煞有介事地指出,經微波爐加熱後,食物分子發生改變,變得有「毒性」而致癌。其實微波爐只是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分子本身並沒有改變,更不可能致癌。
喝豆漿導致乳腺癌?有謠言說豆漿含有植物雌激素,多喝可導致乳腺癌,這是真的嗎?植物雌激素和人體雌激素可不一樣,實際上有研究指出,喝豆漿不但不會導致乳腺癌,反而有利於乳腺癌的恢復。不要冤枉好人哦,不,不要冤枉好食物。
使用手機導致腦腫瘤?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循證醫學研究證明使用手機可以導致腦腫瘤,頻繁使用是否增加腦腫瘤的發生仍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研究。目前而言,少用手機當然是好的,但說使用手機就導致腦腫瘤就有點危言聳聽了。
酸性體質容易得腫瘤?現代醫學沒有「酸性體質」這種概念,人體血液精確調節在PH7.35~7.45之間,所有人都一樣。如果酸性體質容易得腫瘤,那胃天天泡在胃酸里,豈不是人人得胃癌?!顯然不靠譜。
牛奶致癌?有文章說,牛奶含有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可以刺激癌細胞複製繁殖。其實牛奶中IGF-1含量遠低於體內含量,而且也喝進體內的IGF-1也不會致癌。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裝懂。
……
要想科學防腫瘤,不被謠言蒙蔽,還是到正規醫院專業醫生那裡找真相。
我是「懸壺小兒科」,用平白易懂的文字講述你感興趣的醫學常識,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轉發、點贊、留言。
(耳趙問答20180419)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所謂「科普文章」的標題是「掏耳朵會致癌」,內容無非是隔離老王平時總喜歡掏耳朵,後來發現耳朵不適,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外耳道癌,然後提醒大家不要頻繁去掏耳朵,有問題應該及時去某某醫院找某某醫生看。這種「科普文章」在我看來就是謠言,因為外耳道癌至今為止並沒有明確的病因,究其原因是極低的發病率(百萬分之一),而且對於已經發現的外耳道癌患者中,找不到明確的誘因。換一個角度來說,掏耳朵是一個普遍現象,一輩子沒掏耳朵的人鳳毛菱角,偶爾掏破耳朵的也不少見,這些人群的數量之龐大和外耳道癌的發病率之低無法牽扯上關聯。我工作快二十年了,總共只遇到過三例外耳道癌,這三名患者都沒有頻繁掏耳朵或者外出采耳的習慣。
規勸大家不要頻繁、盲目地掏耳朵是好的,動機不純或者出言恐嚇就沒意思了。
推薦閱讀:
※吃牡蠣真的可以補腎嗎?
※大家都說喝酒「三不要」,酒後「四不做」你相信嗎?
※寶寶感冒流鼻涕該怎麼辦?
※睡眠中哪些行為或癥狀是不正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