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服到底是誰設計的,為何如此設計?


其實,追溯到滿清最開始那撥人,其實是大明的臣工。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的關係,讓他們與北蒙入主中原的元朝別具一格的特徵不同,清朝的官服本質上是對明朝官服的繼承、發展。

比如說,明朝就有明確規定,官服分文武秩,從一品到九品,文官官服前胸後背都會有方塊補子,補子上圖案為飛禽,武官則是走獸,準確地說是猛獸。

比如從一品到九品文官飛禽: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從一品到九品武官走獸: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羆,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大家一看便懂了,類似於仙鶴、黃鸝等,主風雅,是為文。麒麟、虎豹主肅殺,是為武。

其實這套儀制,最開始是唐武則天開始定下的,當時武則天隨喜好賞賜官員的服侍,上面就綉有飛禽走獸,但是並未普及。宋代,趙匡胤重文輕武,別具一格,宋的官服是沒有圖案的,十分簡單。元朝是蒙古人的底子,所以官服多以蒙古傳統方便弓馬為首要。明朝朱元璋文武兼治,開一代先河遺承了武則天這套理念,文武官服分開,讓人一眼明了。

所以,嚴格來說,到了清朝,這並不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去設計,因為清朝官服只需要按照明朝官服飛禽走獸來綉便好了。明清都是佔了唐朝武則天理念的便宜。

有點不同的是,明朝官服飛禽走獸是成雙入對,並且是絲線紋綉,補子方框較大。清的飛禽走獸則是單的,正背各一隻,補子是先紋綉好再綉到官服上,補子方框較小。

其它的不同便是服飾顏色與烏紗罷了。清朝時有六部,其中戶部轄官員人事,禮部轄官員儀制,因此,清朝的官服最終敲定是戶部與禮部聯合敲定的,兩部各派畫師與裁縫共同製作了官服。戶部根據圖案飛禽走獸不同分出了官員品秩,禮部確保官服之間有所區別,不可有半點類同逾越。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清朝的官服總體上是從明朝武官的常用服飾演化而來的。

頂戴花翎源於明朝武官冠飾。

清代官帽中的暖帽源於明朝武官冬天戴的茤檐帽,明制頂較高,沒有紅纓,清制頂較矮,配有紅纓。

官員夏季所戴的涼帽是明代武官士兵夏季出行服用的笠帽,明代以竹藤為胎無加表裡,無纓,清代則以白綾為表,紅綾為里,覆以紅纓。

頂戴的頂珠最早出現在明朝中期,為明朝武官拽撒遮陽帽頂部的配飾,頂珠形制就和清朝頂戴形狀毫無區別,明代無分品級金頂居多,唯清代分品級,制色珠,配以多彩寶石,以紅頂替代明官服紅袍,以藍頂替代明官服藍袍。

孔雀翎是明朝武官茤檐帽或拽撒冠的帽飾,朝鮮也學了去,唯清朝在孔雀翎四周固以馬尾,使之更加厚實,沒有明代的飄逸。明代花翎一般兩根孔雀翎為一組配飾,不分高低,清代則分為四個等級,三眼到藍翎,分高低。

補子更是明朝發明在官員常服上的品級圖案,唯清代補子較明代為小,明代補子無邊飾,清代有邊飾,明代所綉禽獸是雙數,清代為單數,就補子工藝而言,清代色彩較為絢麗,工藝也較好,但清代武官所繡的走獸有點Q,不如明代兇猛。

還有民間服飾也脫胎於晚明,瓜皮帽是明朝初期的六合一統帽。

立領源於明朝中晚期,氣候嚴寒,交領頂不住小冰河的寒冬而發明的。

鈕扣源於唐朝胡服官員圓領衫,漢袍的綁帶固衣其實是一種落後的衣物連接方式,排扣在明朝中後期已經在女服中廣為流行。

此外,清朝的朝服源於明朝的拽撒式飛魚、鬥牛、麒麟服。

清朝的吉服源於明朝的蟒袍,唯獨清制男款因便於騎馬,改明制左右開氣為前後開氣。

清朝的馬褂,馬甲源於明朝的罩甲,比甲。

清朝的盔甲源於明朝的棉甲。

總之,清朝的官方服飾每款都可以從明朝服飾里找到起源。

而朝珠則來源於藏傳佛教的一百單八顆素珠,佛珠記捻較短,朝珠記捻較長。

馬蹄袖源於蒙古族,唯獨硬領的領衣,朝服的披領尚沒有找到與前代相似之淵源,或許這才是滿洲人發明的服飾。

還有,大清初期的統治者們很多都篤信和精通子平命理及堪輿風水。深知隋唐以降的品官以顏色命服制之弊端,滿清統治者認為命格與服色相悖怎麼會不出問題。因此清代袍服不以顏色定品級,除黃色外,官員袍服顏色隨喜,而為了保留明制傳統,又以頂戴色珠來對應明朝服色,高階用紅,中階用藍等,唯外褂色用天青元青(藍黑色),以示莊重整齊。十八世紀的西裝也是五顏六色的,直到19世紀,近代西方才最終以藍黑色為公服西裝,原理是一樣的。

清代公服種類繁多,功能齊全,冬夏分明,這樣成體系的成熟服制不是十年八年乃至幾十年可以設計出來的。而是集漢,蒙,藏等多個民族千年的服制文化,博採多家元素,綜合而成的系統服制。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第一次把皮毛融入公服,明代以前,民間服飾雖也已經運用皮毛,但僅在民服,在公服裡頭幾乎是沒有的。因此漢官冬天穿公服非常冷,無不在裡面多穿幾層,清代則在冬季公服裡頭大量運用皮毛出風,因而清代官服保暖效果較好。

下圖為明制茤檐帽和笠帽,最後一張圖是真正的明朝笠帽實物。茤檐帽和笠帽上有明制頂戴,多為素金。


清朝的官服的設計來源於明朝,官服的圖樣各不相同。

於清朝來說,清朝的官服制度分為了不同的等級,這與清朝官員的等級相匹配。從官服上就可以看出官員的等級以及官員的性質,清朝官服上的圖樣被稱為「補子」,這些「補子」上的圖案代表了官員的品階。

清代官員的官服共分為九品,而且文武官員的圖案類別也不相同,文官的圖案為飛禽,武官的圖案為走獸。

其實在清朝的時候,「飛禽走獸」並非是貶義詞,在這裡只是泛指禽類與獸類兩種類別。清朝官服也是用這兩種不同的類別來區分官員的類別,每個等級的官員,「補子」上的動物類別都不一樣,由動物的高等到低等來區分官員的高等到低等。

清朝官服的制度是隨著官制來製作的

清朝的官員制度區分的非常精細,這個時候的清朝官制其實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的官制也是按照部門分類的,有一部分還是沿襲了明朝的一些官制。

但有別有明朝的,清朝的軍事系統劃分的十分詳細。原來的朝代有宰相,而到了清朝,宰相這一職位就轉移到了內閣,也就是說,國家政務要由內閣來處理。

到了清朝,官員的體系越來越完善,各司其職,哪個部門都有哪個部門的機構。為了更好的區分這些官員的職位,就對這些官員的朝服進行了統一的改制。

所以說,清朝官服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迎合這些官員的職位,為了更好的區分官員的等級。因為上朝的很多大臣,有些對於皇上而言,並不熟悉,但看官服,皇上就能很清楚的辨認該官員的品階。

清朝官服上的圖案象徵著吉祥

在清朝之前的一些朝代,一些官員的官服沒有區分開來,就會給人一種非常亂的感覺。而到了清朝開始,官員的官服劃分的可謂是非常細緻的。不只是文武官員之間的區分,就連官員的等級都區分的非常明顯。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位官員的品階。

比如說文官的朝服「補子」圖案是飛禽,飛禽就象徵著文學,比如說一品官員的「補子」是仙鶴,仙鶴在古時是一種非常吉祥的鳥類,而且他的寓意是長壽。二品官員的「補子」為錦雞,有這樣一個成語叫「前程似錦」。

所以說,這些官員的官服上的圖案其實還有吉祥的寓意。一品武官的圖案為「麒麟」,麒麟可以說是我國的一種瑞獸,如此看來,清朝的官服製作大有吉祥的寓意,不僅是對官員的一種祝福,更是對大清的一種祝福。

清朝官服大部分還是取源於明朝

早在明朝其實就有這種朝服,而到了清朝的時候,由後人進行改制,成了後來的清朝官服。而且清朝的官服是對明朝官服的一種改進,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名為「罩甲」的朝服。

其中「罩甲」在明朝劉若愚的《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中就有記載:

「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帶,皆戎服也。」

說的是明朝時期的一種長款外套、褂子。而這種罩甲的來源,其實就是根據當時穿罩甲的人的實際需求而設計的。

這種衣服的特點與後清官服的特點是非常相似的,在一些明代畫卷中就可以看出來。所以說,清朝的官服來源思路其實就是借鑒了明朝的罩甲。

而後根據清朝自己的需求,對這些官服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劃分,清朝官服的設計,對於清朝的統治很有幫助。


官服,又名章服,泛指我國古代皇帝、后妃、王公貴族、各級官員,按章規定,籍以明辨是非等級的服飾。官服制度,是伴隨著階級分化而誕生的,從奴隸社會誕生到封建社會發展至頂峰,雖朝代更迭不斷,但官服制度作為等級階層分辨的重要工具,卻始終發展和傳承,直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官服的產生,是我國曆朝官服制度的延續和發展,是在堅守滿族文化制度的基礎上,參照漢族服飾制度加以設計,如此既傳承了漢族服裝制度中的特點,又不失滿族的習俗禮儀。

我國古代官服制度

衣為上,上則天,天則尊;裳為下,下則地,地則卑。——《後漢書.輿服下》

我國官服制度的歷史要追溯到堯舜時期,由於等級分化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對應的服飾也產生了等級分明的區別。社會階層制度就是天子為上,庶民為下,天子與庶民的關係亦對應著衣和裳的關係,上下不可顛倒。在「名位不同、禮教異數」的社會制度里,這種天經地義的認知也被記為法典禮儀,不容更改,相對應的階級服裝制度也由此誕生。

我國自奴隸社會起,上至天子下到庶民,衣、食、住、行,都形成嚴格的規定,西漢時《禮記》成文也形成了文字記載,這也是我國歷代王朝相延續、流傳的禮制中一種明辨等級,區別尊卑、區別官階的制度準則。各朝代的官服制度,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官服制度也成為封建社會鞏固統治者統治地位的重要工具。

清代官服制度

清代官服制度是結合滿漢文化制度的特色,傳承與創新的產物,既保留了漢族服制中的某些特點,又不失其本民族的習俗禮儀。諸如保留中國傳統的十二章紋(十二種傳統圖案)作為袞服、朝服的紋飾,以綉有禽獸圖案補子作為文武官員職別的標誌,廢棄以滾冕衣裳為祭祀服裝,以寬袍大袖的絳紗袍服為朝禮之服,以通天冠、粱冠等冠、帽為官帽的傳統官服制度。形成了滿族色彩的冠冕服裝制度。

1、 頂戴花翎

清朝官員佩戴的禮帽上有頂珠和花翎,頂珠和花翎,是區別官員品級的標誌,也是「標識品序」的辦法。頂戴又稱「頂珠」, 也就是冠頂鑲嵌的寶石,冠上的頂珠顏色和材質的不同,對應官員的品級的不同。一品官要用紅寶石,二品用紅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等到了乾隆皇帝以後,這些「頂珠」基本上是以玻璃代替。冠上無頂珠者,意味著無品級,又稱「未入流」,滿洲貴族沒有品級官職的也沒有頂珠可帶。

花翎是插戴在朝冠或吉服冠上的,因與頂珠相聯,統稱為「頂戴花翎」。只有頂戴與花翎配在一起才表明「功名」圓滿。花翎是指帶有「目暈」的孔雀翎,又俗稱「眼」。清初,花翎並不代表品級,只是榮譽的象徵。順治十八年時才對此作出規定,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帶花翎,只有貝子以下,才可以戴,並且還明確規定,貝子應戴三眼花翎,國公應戴雙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員可戴單眼花翎,六品官員以下,一律戴無「眼」的藍翎(鶡的羽毛)。

2、服飾

乾隆初年,服裝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並繪圖載入到清代《會典》之中。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所穿用的官服,除了日常服及出行用服以外,基本上被分成了三大類,即禮服、補服和吉服。

「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經》

其中補服是禮服的一種,也清代文武官服中最重要且最常見的一種。以胸前和背後的補子圖案加以區分官職與官位的不同。《大清會典圖》有規定,文官圖案綉禽鳥類,武官圖案綉獸類。其中,文官一品綉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綉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 ,五品熊羆,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3、朝珠

朝珠與朝帶,是清朝禮服中的佩飾,除皇家成員外,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可掛朝珠。但軍機處、科道、侍衛、禮部、國子監所屬的官員,不按品級皆可掛朝珠。此番既有裝飾作用,應當也有宗教信仰的成分。朝珠共有一百零八顆,以四顆大珠將其分成四分,名「分珠」,代表四季,朝珠也是高級官員區分等級的標誌之一。

清代官服也如歷代一樣,是「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產物,是封建社會對統治制度的維護手段之一,清代的官服制度的形成是與滿族的民族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以滿族服飾為基礎,吸納漢族服飾中的元素髮展傳承而來。 清代官服的繼承與演變,說明了清代不單繼承了漢族在歷史上衣著的長處,而且將民族特色保留下來。經過繼承、改造、創新、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傳統中原文化的結晶體。


清朝官服主要是承襲明制,然後加入了滿人特色。順治九年(1652年)頒發了《大清服色肩輿永例》,對文武百官的服飾作了具體的規定。這一規定在康熙朝、雍正朝又進行了幾次改訂,直到乾隆時期,官府制度才臻於完備,並繪圖載入了《欽定大清會典圖》。

清朝官服最大的特點就是官員身著長袍馬褂、肩掛披領和標誌性的馬蹄袖,這些都是滿族在關外時就已形成的民族服裝。體現了大清開國之初全民皆兵又經常符獵的民族習慣。清朝的官服主要有朝服、蟒袍、補服、端罩。

清朝補服上的補子承襲於明朝,但在補子的形狀、花紋圖案等地方都體現出了清朝官服的獨特之處。皇室成員用圓形補子,各級官員均用方形補子。補子為前胸、後背各綴一塊。由於清朝的補服為前對開襟,因此,前補在製作時必須在中間分成兩片,這就使得一套補子需製成三件綉品,做好後再對稱縫於補服上。


清代官服的創始人現在無從考證,但是問其由來還是有資料可以查詢的。但是如果我說清代官服跟明代服飾有密不可分的干係,估計有些腦袋秀逗的人該不高興了,但是不管他高興不高興,這個事實你沒法改變。

現在的留存文獻中記載,清代的官服來自於明朝時期的罩甲,因為後金沒有入關之前,已經有大批漢人與滿人混居一起,這些人也就是後來的漢軍八旗。當時他們的服飾和髮型經過演化已經是半漢半滿。

罩甲就是明代時期的一種長款服飾,主要用於下級士卒和雜役穿著,為什麼滿人選用這種服飾呢。因為早期的女真人很難接觸到明朝士大夫階層,但是卻很容易接觸到普通士卒。由於女真人需要長期從事征戰和狩獵,因為服飾越簡便越好,恰好這種下層士卒穿的罩甲很適合。

這種罩甲採用對襟系扣設計,而且配以氈帽,在出土的明代畫卷和陶瓷雜俑像,你會發現當時的這種對襟罩甲和氈帽是一種常見裝束,女真人恰恰學習並借鑒了這種服飾,於是加以演變,就成了後來的官服。

這種滿清官服前後沿用了近三百年,用女真胡服為基礎,借鑒採納明代服飾,設計出了滿清官員各級別的官服和長袍馬褂,設計出的長袖窄衣與漢家歷代的寬袍大袖和拖裾大冠形成了鮮明反差和對比。後來入關後更是強行推廣滿清服飾,以至於生活在滿清皇帝統治下的漢人很快忘記了自己的服飾是個什麼樣子。


清朝官服衣冠禽獸,只為能回家

清代的官服樣式跟歷史上其他朝代有很大差別,是以官服上的補子和頭上的頂戴來區別官職的大小的,而補子上都是各種動物的圖案,頂戴上又是動物的羽毛,所以被人稱為「衣冠禽獸」。那麼清朝的開創者為何要這樣戲謔自己呢?這裡面是有故事的。

1638年9月,清軍兩路南下進攻大明,陷真定、廣平、順德等地,高陽失守,大學士孫承宗殉職,盧象升在巨鹿陣亡,京師戒嚴。朝廷不得不把當時最有聲望、有能力的主帥洪承疇從西線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

洪承疇在西線戰場鎮壓農民起義連連勝利,俘殺高迎祥,又多次打敗李自成,統治階級內部頌聲大起,稱洪承疇的軍隊為「洪軍」。可是到了抗擊清軍的前線,由於各種原因,洪承疇竟然失敗被俘了。

洪承疇是大明祟禎皇帝的肱股之臣,文武兼備,謀略過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皇太極這方便使勁渾身解數終於讓洪承疇降清,而大明朝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疇以身殉國,崇禎皇帝親自為洪承疇舉辦喪禮,為他輟朝3日,以王侯規格「予祭十六壇」,還御制「悼洪經略文」明昭天下。

1644年,清軍入關佔領京城,洪承疇此時已經是清朝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但是他到了北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自己的家裡。當他懷著非常複雜的心情來到家門口時,發現大門緊閉,上去敲門,無人應答。他在外面徘徊無數次,終於有個小門童出來,洪承疇上前去要進門,門童說:「太夫人吩咐了,說洪大人已經殉國,再有來者都是冒充。」說罷就關上大門。

洪承疇洪承疇雖然沒能為崇禎皇帝盡忠,但是卻是個大孝子,母親閉門不見,他實在受不了。於是每天都去門口跪候,跪了十多天,母親才允許他進門,但是跟他說如果想真正回家,那麼需要為大明的子民再辦一件事情。洪承疇自然滿口應承,洪母開口道:「我要你給滿清設計新的官服,要包含衣冠禽獸的含義,出家人、死去的人還要穿大明的服侍不能變動。」洪承疇一聽,這可真是難為他了,但是為了能重新回歸家庭,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經過無數次的考量,洪承疇終於設計出我們現在看到的清代官服樣式,衣服上有禽獸,頭頂上也是禽獸,連袖口都設計成馬蹄樣式,跪下就是個真禽獸了。等順治皇帝准許了他的設計方案後,洪母才允許他回家,洪承疇也算是為大明做了最後一點貢獻。

以上是流傳許久的一種說法,現在考證不知道清代官服到底出自何人之手,不過從官服的感覺和樣式上看,確實與「衣冠禽獸」分不開。


誠邀,如題。大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朝代,同時也是一個有少數名族建立的國度。由於其是北狄入主中原,所以各項政策與中國漢人傳統都有些區別,比如清朝的官服就很特殊。據史料查證,清朝官員無論大小,一律頭戴頂子,胸掛朝珠,很是奇特。那麼問題來了,清朝官服到底是誰設計的,他又是為何如此設計呢?

其實清朝官服的設計與明朝有關,大家知道,滿清是一個游牧民族,對於這些先進的中原制度還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清初還是沿襲了很多大明的制度的,其實滿清官服上也有大明官服的印記。

劃重點,大清的官服靈感來自大明的罩甲

什麼是罩甲呢?根據現在的留存文獻中記載,所謂罩甲,其實罩甲便是明代時期的一種長款服飾,在出土的明代畫卷和陶瓷雜俑像,你會發現其時的這種對襟罩甲和氈帽是一種常見裝束,罩甲首要用於下級士卒和雜役穿著,由於前期的女真人很難接觸到明朝士大夫階層,但是卻很容易接觸到一般士卒,恰好這種基層士卒穿的罩甲很適宜。於是女真人學習了這種服飾加以演變,就成了後來的官服,不過不得不說,挺難看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在古代,官服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

一、袍子的等級之分。皇帝和太子為龍袍,皇子為龍褂,官員為蟒袍,其中三品以上的文官袍上綉九蟒,四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綉八蟒,七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綉五蟒。

二、官帽的等級之分。順治初年,為籠絡人心,允許官員繼續沿用明朝官服和明朝官帽,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固,將明朝官帽烏紗帽改為清朝的紅纓帽。因此官員的等級便體現在頂戴上。先說顏色之分,一二品為紅色,但一品是純紅,二品是雜紅;三四品為藍色,但三品是亮藍,四品是暗藍。再說所戴之物,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藍寶石或藍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藍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硨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頂,八品戴起花金頂,九品戴鏤花金頂。 另外,有特殊榮譽者,皇上還會獎勵「花翎」。

據悉,蘇麻喇姑參與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繼承遼、金、元在內的歷代衣冠服飾的傳統,又充分保留和體現了滿族的服裝特點。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水之秋,無授權禁轉!

  

  清代的官服,按大家從影視劇中獲得的印象,似乎跟明代官服差別很大,然而細細考究起來,兩者之間的淵源還是很深的。清代的官服與明代一樣,都採用了「補服」的基本形制。何謂「補服」呢?就是在官服的胸前背後綉上一塊圖案,這圖案就叫做「補子」,用補子上的圖案來區別官員的品級。按學者的說法,補子這東西,很可能是來自元朝,明代繼承下來,並把它變成了區別官員品級的符號。清承明制,繼續沿用了補服的形式。不過,清朝的補子和明朝略有不同,明代補子是用金線或綵線把圖案直接綉在官服上,而清代補子是獨立綉好的,再縫到官服上;明代補子一般比較大,幾乎佔據了官服的整個胸前和背後的位置,而清代補子則相對小;明代補子無邊框,而清代補子有邊框。明清補子圖案也略有不同,明代文官補子的飛禽圖案一般都是兩隻,而清代則是一隻。

  

  

  (明清官員官服畫像,可以清楚地看出兩者官服中補子的差異之處)

  有意思的是,筆者在看電視劇《甄嬛傳》時,赫然發現劇中孫儷扮演的甄嬛穿過一身帶補子的華服,仔細一看,補子居然是一品文官的仙鶴圖案,不禁愕然。按清制,補子只會出現在文武官員以及誥命夫人的官服上,後宮嬪妃的衣服上是斷不會出現補子這種東西的。出現如此不倫不類的服飾,也只能說劇組的服裝設計師腦洞也未免太大了。

  

  (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所穿的一件帶補子的華服)

  清代官服除了在基本形制上繼承了明代的補服形制,還在一些細節上繼承了明代官服的特點,例如基官服兩側開衩、採用較為寬大的袖子、領口為圓領等等。但也有一些地方同明代不一樣。例如清代官服採用了對襟的樣式,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份。但您可千萬別以為這是清朝的「發明創造」,其實按筆者看來,清代的對襟官服,往根子上找還是有明代的「血緣」。明代有一種服裝,稱為「罩甲」,採用的就是對襟長袍的形式。這種服裝原型來自元代,但是卻在明代十分盛行。由於它穿起來十分便於行動,所以無論是貴族外出狩獵,還是公差外出辦公,乃至於軍隊行軍打仗,都喜歡穿這種衣服。可以說,「罩甲」是明代最為流行的一種戎服。清帝祖先早期也曾是明朝邊軍,必然也穿過這種戎服。後世建國以後,為銘記其尚武精神,以這種戎服為藍本設計出了清朝的官服。這跟清代官帽選取了奓檐帽的形制應該是一個道理。

  

  (《明宣宗射獵圖》局部。圖中右側和左側人物都穿著罩甲,左側人物還帶著奓檐帽)

  清代官服有別與明代官服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清代官服中蟒袍被廣泛使用。蟒袍這東西,也是肇始於明代。《清稗類鈔》里說:「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 明人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編》云:「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凡有慶典,百官皆蟒服,於此時日之內,謂之花衣期。」在明代,蟒袍一般是作為賜服存在的,除了親王郡王之外,只有深受皇帝寵幸的重臣或宦官才有穿蟒袍的資格。明代蟒袍上一般除了蟒(類似龍的形象)的圖案外,在衣服下擺處還會綉有海水波浪和岩石的圖案,名曰「海水江崖紋」,意為江山永固。

  

  (身穿蟒袍的明代名臣王鏊的畫像,紅框內的紋樣即為海水江崖紋)

  清代繼承了明代的蟒袍形制,但放寬了限制。上到親王郡王,下到九品的芝麻官,都可以穿蟒袍。清代的蟒袍,圖案上基本沿襲了明代風格,但也出現了一些小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清代蟒袍下擺的海水江崖紋下面,開始出現了所謂「立水」,也就是彩色的斜條紋。清初的時候,「立水」還比較少,但隨著時間推移,「立水」的面積越來越多,到了乾隆朝終於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那種大面積「立水」的風格。遺憾的是,在眾多的清代題材影視劇中,這種大面積「立水」的官服樣式卻被貫穿於整個清代,從清初到清末,用的都是同一種風格的紋樣,這實在是一種欠缺嚴謹的做法。

  

  (一件清代蟒袍,紅框內的即為「立水」紋樣)

  

  (電視劇《于成龍》劇照,紅框內的大面積「立水」是清中期以後才有的風格,在清初的康熙時代是不存在的,此處明顯欠嚴謹了)

  

  

  (紫光閣功臣圖部分肖像,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清代服飾的各種細節)

  清代蟒袍同明代蟒袍的另一大區別,就是明代蟒袍採用寬袖,而清代蟒袍採用了箭袖接馬蹄袖。所謂「箭袖」,其實也是明代出現的。箭袖窄小貼身,利於在北方寒冷地區保暖,也利於騎射作戰,被廣泛應用於明代北方邊軍戎服。清朝崛起之時自然也採用了箭袖這種袖子。同時,為了更好地在寒冷天氣中保護手部,利於作戰,清人又在箭袖上接續了樣式獨特的「馬蹄袖」。而馬蹄袖也就成為了清代統治者引以為榮的民族傳統,在日後將馬蹄袖加入了蟒袍之中。所以這裡有個被誤解很久的問題可以澄清了:清代的官服上其實是沒有馬蹄袖的,馬蹄袖是來自穿在裡面的蟒袍上的。如果一個清代官員裡面沒有穿蟒袍,那麼他將無法做出我們所熟悉的擼馬蹄袖下跪的動作。

  

  

  (上圖為明代箭袖衣,下圖為清代蟒袍,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清代箭袖上又接出了馬蹄袖)

  

  (清代補服實物,可見其上並無馬蹄袖)

  至於清代官服的其他特色,例如披領、朝珠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總體來說,清代官服沿襲了明代官服的基本形制,又加入了尚武的標誌,使其有別與明代官服而獨具特色。

  參考文獻:《清稗類鈔》、《萬曆野獲編》、《清史稿》


推薦閱讀:

古代妃子在皇帝寵幸時來「月經」怎麼辦?
皇太極登基之謎!是逼母殉葬,還是設計打敗哥哥?真相全在這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91
等不及了,給你們看民國優秀廣告top1
十五、一上任就要殺親兄弟的皇帝

TAG:清朝 | 設計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