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和副省級市有什麼區別?
地級市和副省級城市差別太大了。僅僅行政級別一項,副省級城市就可以碾壓地級市
1、行政級別。地級市四大班子即黨委書記、市長、人大主任(一般書記兼,但都會配備主持工作的常務副主任,級別提為正廳)、政協主席,級別都是正廳。而副省級城市的四大班子則是當然的副部。其黨委書記按慣例都會身兼所在省的黨委常委,甚至有的還是副書記,在話語權上,不是一般地級市的書記所能匹配的,儘管有的地級市黨委書記,也有高配省委常委的現象。從正廳到副部雖然看起來只差一級,但實際上差的不是一節半截,進入副部序列,不僅意味著進入中管幹部的行列,更重要的是意味著政治待遇的本質提升,真正開始享受到地方大員的待遇。
2、經濟許可權。副省級城市,特別是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五個計劃單列市,在經濟管轄許可權上,享受的是省級待遇,在財稅方面直接向中央彙報,對中央負責。由於副省級城市在稅收上可以獲得更多的留成比例,且有更大的經濟自由裁量權,所以財力雄厚,不是一般地級市所能比擬的。地市級在財稅上都要向本省上交,留成比例相對較低,且在重大經濟政策上都需要報省里批複,省里通盤考慮,一般不會給某個地級市無限制的關照,所以在發展上或多或少存在諸多限制,不像副省級省市那樣有話語權、決定權。
3、立法許可權。副省級市與一般地級市的區別,主要體現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方面,國務院等主管部門將副省級市視為省一級計劃單位。而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00條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由此可見,雖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划上,副省級市政府已經擁有了省級政府的許可權,但副省級市是沒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的。
4、副省級城市名單。我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是計劃單列市,其它都是省會城市。
我國省市自治區行政區域級別分檔有達五個等級之多,副省級(亦稱副部級)城市是第二檔的,第一檔為各省及各自治區和其他四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天津市,比直轄市級別稍低一檔的是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之一,受省級行政區機關管轄。
最初的十六個副省級城市(當時含重慶市)是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0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成為副省級城市的。副省級城市與地級市或地級行政區一起納入各省的直接管轄之下,沒有被計劃單列。
副省級城市為非直轄市的部分省會城市和國家級計劃單列市,包括十個省會城市:分別為遼寧省的瀋陽市、吉林省的長春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江蘇省的南京市、湖北省的武漢市、廣東省的廣州市、山東省的濟南市,浙江省的杭州市,陝西省的西安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和五個計劃單列城市:分別是(廣東省)深圳市、(福建省)廈門市、(浙江省)寧波市、(山東省)青島市、(遼寧省)大連市。重慶市未被直轄之前也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1997年3月升格為直轄市。這十五個城市在1996年以前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形態發展的計劃城市,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職權範圍。
1996年後,只保留了大連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深圳市這五個計劃單列市,其餘十個省會城市取消計劃單列,但仍保留了副省級城市級別。中央規定:這十五個城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的行政級別均為副省級,且錄用必需經過中共中央組織部批准,即屬於中管幹部。也就是說,只有十個省會城市是副省級城市,其他省會城市雖然市委書記通常由副部級的省級常委兼任,但這是因為是該省省會城市地位重要才進行的「高配」。至於其市委書記職務本身是正廳級,其任免許可權亦在所在省委。
在副省級城市之外,其他地級市均為正廳級。地級市在我國行政區划上也只能算是較大的市,與非副省級城市的省會城市一樣,一些省份的地級市由於地位比較重要、經濟較發達,其一把手市委書記通常也由副部級的省級常委兼任。如廣東省珠海市、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江西省贛州市,湖北省宜昌市、襄樊市等等。其中,蘇州市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地級市,其經濟總量在中國地級市以上的市中位列第六位。
首先我們先了解地級市和副省級市:
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區劃類別與地區、自治州、盟相同,屬地級行政區,由省、自治區管轄。因其行政地位與地區相同,故稱「地級市」。自1983年11月5日開始,在國家行政機構區劃統計上作為行政區劃術語固定下來。
副省級市是中國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其行政級別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前身為計劃單列市,在經濟管理許可權上和省是同級別的。副省級城市的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稅收由副省級城市和中央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無須上繳所在省的財政部門。副省級城市的行政等級比省低半級,比地級市高半級,所以副省級市的經濟更加強,利於城市的自身發展
地級市領導級別一般為正副廳級,由省組織部任命市長和市委書記。副省級市領導級別為副部和正廳級別。省組織部是任命不了副省級別的領導,由中央組織部任命的。
搞清楚地級市和副省級市的區別之前,還要分清楚副省級市與計劃單列市之間的區別。
1、首先,計劃單列市也屬於副省級城市,現存有5個,包括大連、青島、廈門、深圳、寧波。計劃單列市在國家財政上單列(獨立於所在省級財政),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兩分,而無須上繳省級財政。
2、副省級城市其實之前也是計劃單列市,但後續逐步被取消單列,除以上5個外,還有11個,包括重慶(於1997年升為直轄市)、長春、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濟南、杭州。目前,除重慶外的10個副省級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行政級別均為副省級,即四套班子主官行政級別均為副省部級幹部,但除計劃單列市外的10個副省級城市,其財政依然收歸省級政府管轄,這是二者主要區別。
而地級市,財政上理所當然歸省級管轄,行政級別為地市級,即四套班子主官為地市級幹部。雖然其中大部分省會城市、重要城市的書記、市長可能高配省委常委或副省長,但其城市行政級別還是地市級。
當然不同。
一,行政級別不同。副省級城市為副省部級,地級市為地廳級。通俗的來講就是副省級城市的四大班子一把手都為副省部級幹部,是中管幹部,由中央任免,所在省至多只有提名的權力。副省級城市的下屬縣、局委都為副廳級單位。而普通地級市的四大班子一把手皆為正廳級幹部,是省管幹部。下屬的縣、局委也都是正處級。同時副省級城市的市委書記一般都是省委常委,更甚者由省委副書記兼任,而普通地級市由省委常委兼任的話就是高配了。
二,地位不同。副省級城市全國只有15個,要麼是省會城市,如廣州、瀋陽,要麼是經濟強市,如青島、深圳。而普通地級市全國實在太多了。
三,許可權不同,副省級城市包含計劃單列市。擁有部門省級才有的經濟許可權。
雖然現在很多副省級城市都落沒了,但是現在副省級城市的口子已經關了,君不見蘇州這麼強大的地級市至今還成不了副省級城市
您好,我是蟻言堂一隻半解的螞蟻,來為您回答:
地級市與副省級市兩者屬於包含關係,副省級市屬於地級市範疇內,我們國家的行政區劃層級分共分為省級、地級、縣級、鄉級、村級五種,層級分類中沒有副省級這個範疇,只能說副省級城市與普通地級市是有很大差別的。
我國目前副省級城市共有: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15座城市。其中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這5座城市也同屬於計劃單列市,另外10座城市全部為省會。
我們可以看到,東三省省會全部為副省級城市,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遼寧省各有兩座副省級城市。由此可以看出:副省級城市的設立與經濟發展和歷史背景有很大關係。具體與普通地級市的區別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1、行政層級不同:副省級城市的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其「四大班子」領導為省部級副職。而普通地級市其「四大班子」領導屬廳級正職,差半級,當然,一些重要地級市的一把手一般會進入省委常委序列,同樣是省部級副職,但是一般僅限於市委一把手。
2、經濟發展差距:可以定級為副省級城市的對其經濟和人口體量、區位優勢、歷史文化積澱、輻射帶動作用等均有較高要求。經濟發展水平及一般優於普通地級市。
3、管轄區別:副省級城市源於前期的計劃單列市,是我國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基本可以理解為是在保持行政建制不變的情況下,受省級政府和中央政府雙重管理,賦予這些城市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但是省級政府管理權重更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也可以加關注後多多交流。
中國的現行行政治理構架由四個層級組成的,就是中央、省、市、縣、鄉、村,這裡的省級單位還含有中央直管的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還有一個新疆建設兵團;市裡面還包括了副省級市、地級市、自治盟、自治州,新疆建設兵團的師級單位;縣裡面包含著縣級市、自治縣,新疆建設兵團的團級單位;鄉里還有同級的鎮。
地級市呢,就是原先做為省一級政府派出機構的地區行政公署演變、轉換過來的。大多都是由地區公署所在城市合併地區及下屬的縣級單位成立的,當時就叫地市合併。地市合併的市,一般都管理了原先地區所管轄的縣。相對來說,原先的地區建制,管轄的農業縣比較多點,主要就是以管理傳統的農業、農村、農民為主的;而市呢,就是工商業比較發達、城鎮化率比較高的地區了。同樣,現在的所謂縣級市、縣,也是這樣的。
那麼,問題就比較清楚了,為了更好發展經濟,發揮傳統工商發達城市特別是區域性工商業集中的大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國家就賦予了一些城市比原先的地區更大、更多乃至相當於省一級的行政立法特別是經濟處置的權力,國家每五年都要有一個五年計劃,每年都有計劃、預算、決算,這些副省級的或者是計劃單列的市,就會脫離省或者從所在省裡面單獨列出來,叫做計劃單列城市了。
副省級市是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前身為計劃單列市,其黨政一把手都是省部級副職。市委書記、人大主任、市長、政協主席都是副省級的,由省委報中央審批。但是在行政區劃類別上,副省級市仍然屬於省轄市,由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管轄為主。現有15個副省級市: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是計劃單列市,其它是省會城市。地級市和副省級有什麼不同?這要看具體情況。
副省級城市分兩種,副省級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計劃單列市的實際許可權級別和自主性遠高於副省級省會。除了有副省級的伊犁州,和目前出現的雄安新區,並沒有任何其它省轄的副省級的非省會非計劃單列市。
副省級省會,其副省級更多的是體現在行政高配上,就是為了突出大省會的地位,把省會的政府機關(不僅僅是書記)全部高配半級,這更像是是對省會城市各級機關各級幹部的個人激勵。但是除此之外,副省級省會和地級市省會並無本質不同。甚至除了省會地位,和普通地級市也本無本質的不同,無論管理許可權行政級別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計劃單列市,直接作為省級管理許可權、省級稅收財政支配權和在中央直接和省級一起計劃單列的單位,和地級市相比天差地遠,幾乎沒有可比性。
首先地級市和副省級市都屬於我國一級行政區,都屬於省轄市,都接受省一級直接領導。但副省級市又分為副省級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其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行政級別。例如武漢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其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班子一把手均為副省級,直接屬於中央管理,也是俗話說的中管幹部。
區別二,在權利、義務上副省級市擁有的權利資源大,相應的責任義務也大。如武漢市在湖北省可謂是舉足輕重,GDP佔到全省約40%,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其省會城市的地位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相應的在經濟上武漢市每年上繳財政收入也佔全省大頭。
區別三,領導待遇上,副省級市四大班子一把手在辦公用房、住房、配車、秘書配備、公務接待、工資待遇、醫療福利等待遇上比地級市要好。如武漢市四大班子一把手可以配備35萬以下專車,而地級市一般不單獨配備。
區別四,管理許可權上,計劃單列市享受部分省級經濟與社會管理許可權。例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均為省轄市,但其享受部分省級經濟與社會管理許可權。
區別五,在市轄行政區縣級別上,副省級市轄區一般為副廳級,地級市轄區一般為正處級,而副省級與地級市轄縣都為正處級。
推薦閱讀:
※伊萬.伊里奇著《去學校化社會》
※秦皇島:北戴河旅遊是我永遠的痛(三)
※餓的有多徹底 想的就有多遙遠
※棄嬰(從警十五年的故事之一)
※世界太危險,我給女兒報個防身術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