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為何都沒有首級?
一代女皇武則天,生前很風光,死前很低調,主動去帝號,歸葬乾陵,去陪了先她而去的唐高宗李治,回歸了一個本色女人。
武則天的墓葬位於陝西省乾縣的梁山上,她的墓葬有兩個流傳千古的不解之謎,一是墓前巍峨聳立的一座石碑,了瞭然,空無一字。二是題目提到的墓前61個沒有首級的守陵人。今天只談第二個不解之謎。
所謂武則天墓前的無頭石像,是指排在乾陵朱雀門兩側的石人群像。東邊有29尊,西邊有32尊,每尊石像都與真人一樣大小,看打扮好像是來自異域他邦的外國使臣,只是他們的頭顱全部不翼而飛。
那麼,為什麼石像上的頭都神秘消失了呢?對於這個謎題,人們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認為那是八國聯軍的傑作,因為搬回他們國家能賣個好價錢。另外,八國聯軍心裡琢磨,那有外國人在中國皇帝面前畢恭畢敬的道理,所以,不管值多少錢,反正不能讓他們國家的人丟臉,於是把頭搬走。沒有臉,又認不出來誰是誰。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到過乾陵,這種說法可能就是人們出於對八國聯軍的痛恨,而故意為之,好讓中國人民永遠不忘那幫罪惡滔天的強盜。
有文獻記載,在明朝末年,乾縣大面積流行一種可怕的瘟疫,死者不計其數。老百姓中普遍有一種看法,認為是乾陵中的外國使臣和洋人作怪,只有讓他們腦袋搬家,才能拯救整個縣,於是大家商量之後,將所有石像的頭都敲碎了。
在明朝還留傳一個故事,說乾陵的石人在太陽落山後,都紛紛變成妖怪為害人間,在村裡踐踏田地,貪吃豬牛,無惡不作。老百姓掄起鋤頭,怒而砸之。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價格不扉的文物,既然無法全部搬走,不如取其關鍵部位,也便於藏匿,於是一部分人偷了頭像,做起了發橫財的春秋大夢。
其實,武則天死於公元705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經歷了無數次的戰亂,和平年代也許沒有人敢打帝王陵墓的主意。但是,在戰亂歲月,人們的眼睛都是紅的,恨不得全天下的東西都佔為已有。有史料記載,從古至今乾陵光是被大軍閥就光顧過無數次,雖然他們沒有打開通往地宮的大門,但是完全可以泄憤外面的石人。所以,時間可以摧殘一切,說不定在若干年以後,武則天的無字碑上也會被搗蛋分子刻上滿滿的文字。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背靠梁,腳蹬川,世世代代做高官」,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這座乾陵,位於海拔1047米的梁山上,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司馬道兩側的南二山峰遙相呼應,人們習慣形象地稱其為「乳峰」。不得不說,乾陵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作為風水寶地,自然少不了後世人的「關注」。我們耳熟能詳的關於乾陵的盜掘消息就有唐末黃巢曾下令幾十萬人挖乾陵無果、五代時期後梁節度使溫韜把唐皇陵盜個遍也是無功而返,甚至民國時期的國軍將領孫連仲真槍真炮用炸藥,乾陵仍舊完好無損。這些消息無不向世人透露著乾陵的牢固且神秘。
不過,值得一提的,我們經常聽到的武則天下令風水大師袁天罡與李淳風在全國為乾陵選址,最後袁天罡在選好的乾陵那放一個銅錢,李淳風放一個銀針,正好銀針插入銅錢孔。這個故事雖然流傳非常廣,但並不是事實,因為袁天罡卒於公元635年,而武則天此時才11歲。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觀看到壯觀的乾陵,最應該感謝的卻是幾個農民工。在1958年的時候,咸陽乾縣縣城當地的幾個採石員用炸藥炸石頭,正巧他們炸的那塊石頭就是墓道口的條形巨石。次年2月,陝西省就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專家們經過發掘以後,發現墓道中的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中記載的相同,於是就認定此處確為「姍姍來遲」的墓道口。(「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縫隙,鑄鐵以固其中」)
民國時期文學大師郭沫若在對明定陵發掘以後,由於當時的技術以及對文物的保護措施不成熟,最終造成萬曆陵中很多珍貴文物難以挽回的損害。郭沫若痛定思痛,認為雖然明朝的陵墓沒做到完美,但是在考古工作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於是在他與眾多考古人員的帶動下,考古專家們決定向上級申報發掘乾隆。不過,當時沒得到批准,上面給的答覆是:「我們不能把好事情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之後,上級下發通知,國內所有帝王陵皆不能挖掘。至此,乾陵始終保留著神秘。
關於乾陵中可能有的珍貴文物,流傳最廣的就是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因為節度使溫韜在盜掘唐皇陵的文物清單之中,並未列出有此真跡,因此專家們猜測,《蘭亭序》真跡有很大可能就在武則天與李治的合葬陵中。
其實,關於乾陵的各種神秘消息層出不窮,也有很多疑團一直魂牽夢繞著乾陵關注者的心。我們在遊覽乾陵時會發現很多難解的疑惑,比如李治的述聖紀碑上記載了高宗的文治武功,為何與之相對的武則天的碑體上卻是在宋金以後才陸續刻上草書、隸書等各種文字,甚至還有女真文字?另外,為何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的61個石人群像都沒有首級?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開始進入文章的正題。
先說一下石像人的身份。眾所周知西側32尊,東側29尊,總共61尊石像,但這些石像人的真實身份並不是「某度」上說的那樣「唐高宗入葬,唐王朝屬下的使節來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耀大唐威風而把他們的雕像立於陵前」。其實,這裡面大有講究。
這些石像所代表的人中,以客使身份和王賓身份入圍的總共六個人,而其他人皆是在「質子宿衛制度」的約束下,前來長安參加葬禮的。何為「質子宿衛制度」?簡單點說,就是唐朝的藩屬小國為體現對大唐的忠誠,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或女兒作為人質留在長安,宿衛城池,這個制度也是唐朝統治四夷的正面寫照。
另外,這些石像所代表的人物中也不都是來參加高宗葬禮的,比如西側第一排靠北的阿史那彌射,他就是死於唐龍朔二年(662年),而我們查閱資料可知唐高宗李治駕崩於唐弘道元年(683年),也就是說有的蕃臣比李治去世還早。
其實,在陵墓周圍設立石像並不是武則天的特例,她也只是按照模仿唐太宗的昭陵的樣式設計的,當年唐太宗曾將象徵14個少數民族首領的石雕像立於昭陵。李治駕崩後,武則天效仿昭陵,立石雕像於司馬道上,目的就是向後人展示大唐的風采,即「誇耀後世」。
而這些石像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沒有首級,可以肯定的是當初乾陵建造完工時,石像全部是完好無損的。關於後來石像首級為何都「丟失」了,向來說法不一,並沒有準確的歷史記載,不過流傳最廣的是「地震說」,據記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咸陽當地發生強烈地震,傳說震級8到11級,當時有數萬人死於地震,而這些石雕像由於頭部材質易裂,最終造成這61尊石像都沒有首級了。
不過,這樣的說法值得推敲,如此強烈的地震只是造成了石像頭部斷裂很難讓人信服。至於那些傳聞有外國人來這裡說自己的先祖被立在乾陵,感覺丟人,然後半夜裝神弄鬼以設計讓老百姓主動砍下首級,這樣的說法更是不可信。筆者認為,石像無首級的根本原因還是人為造成的,或是明清時期的戰爭,亦或是沒被記載的盜掘,總之,人為破壞的可能性最大。
如今,這些石像們雖然沒了首級顯得突兀,但乾陵已經歷經一千三百多年,很多珍貴的古文物、古建築依舊栩栩如生的矗立在那裡,這已經給後世帶來了莫大的欣喜,畢竟站在古帝王陵的建築群之中,遙想當年大唐王朝的盛世雄壯,內心不免產生一絲自豪之感。
【堅持原創,敬請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轉發】
先說一句,乾陵嚴格來說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簡單地說武則天墓前當然不影響理解,但不是很準確。
乾陵中引人注目的文物除了述聖紀碑、無字碑、八稜柱石華表等石雕石刻就是所謂的「六十一蕃臣像」(也稱「蕃像」、「賓王像」),在朱雀門的東西兩側東側有29尊石像,西側有32尊石像,他們要麼是外蕃君長如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于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播仙城主何伏帝延,要麼是君長的使節如默啜(當時的東突厥可汗)使(節)移力貪汗達干,要麼是已經歸附唐王朝而被封為十二衛大將軍、將軍的各位少數民族將領,他們曾經在唐高宗入葬時一同參加葬禮,武則天為了炫揚大唐威勢,特意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這些石像都與真人大小相仿,其冠服穿戴各不相同,有的袍服束腰,也有的翻領紫袖,但他們的共性是都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低調,彷彿在這裡列隊恭迎皇帝陛下的到來,而特別的地方在於,這些石像都沒有腦袋。
石像沒有腦袋的原因迄今還是一個謎。
有說法是八國聯軍看到高鼻深目的洋人站在大唐皇帝陵墓之前,感到丟臉沒面子因而憤而破壞,但是八國聯軍從未進入過陝西境內,這個說法是完全的向壁虛構;還有說法是明朝時期因為天災人禍,受苦受難的百姓因為迷信遷怒於所謂蕃鬼,為了厭勝(厭而勝之,一種避邪祈吉習俗,就是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把石像的腦袋毀去,這個說法雖然不見於史書和方誌,但是從可能的人情物理看,可能性還是不小的。
(華縣大地震發生區位示意圖)
不過,相對比較官方的專家觀點是因為地震造成的破壞。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1月23日,陝西華縣(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一帶發生了震級高達8—11級的大地震。由於此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再加上發生在子夜,所以總共致使800,000以上百姓罹難,其餘震都持續了3年,破壞嚴重而持久。而乾陵距華縣僅有100多公里,亦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考古專家考察後認為這些石像所用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到外力損傷的時候,頭部最容易遭到破壞。當然,這個觀點也有其他學者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地震造成的破壞可能不會這麼整齊劃一,「六十一蕃臣像」無頭的主要原因還是人為破壞。
無字碑,無頭人,武則天的一生充滿謎團。她的陵墓前站著61尊石人像,身高大小和真人接近,卻唯獨沒有腦袋,究竟是何原因?且聽吾慢慢道來。武則天生前稱帝,但死後被廢帝號,只能以皇后身份和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
乾陵坐落於陝西乾縣梁山之巔,距西安80公里左右,據說這裡是著名風水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強強聯合,一起給武則天找的墓地。當然,這個說法相當不靠譜,因為袁天罡早在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就仙逝了,這個時候武則天還是一個12歲的黃毛丫頭。
乾陵的規模相當大,而且很傳奇,因為如此著名的陵墓竟從未被盜——確切來講是從未被成功盜掘過,1300多年來,各路盜墓大神紛紛光顧,但無論是冷兵器還是大炮火藥,都無法撼動乾陵,那工程質量杠杠的,在我國歷史上實屬漢奸,當時的承包商一定沒有偷工減料。
除了未被盜墓的謎團,再就是乾陵外61尊沒有人頭的石像之謎。就在乾陵陵園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分布著61尊石人像,這些石像殘高在1.5米至1.77米之間,身高和真人差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外國人的形象。這些外國人都是外國使者,用他們守陵是為了突出「萬國來朝」大唐盛世氣象,因此被稱為「蕃像」、「賓王像」。
更重要的是,這些石像齊刷刷的都沒有頭顱,但他們原本都是有頭的,在明朝人寫的乾陵遊記中就有明確記載,只是明朝以後頭顱才「神秘失蹤」了。關於這些守陵人的頭顱去向,有四種說法:
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1月,陝西華縣發生了史上記載最強烈(震級8至8.3級)的關中大地震,造成巨大破壞。乾陵距離華縣100公里,因為工程質量過硬,防震等級高,並未受到毀滅性打擊,但這些石像頂不住,最脆弱的頸部首當其中,全部斷折。這種說法可信度是最高的,因為古代守陵人或守陵獸大多都遭受過毀壞。
二是百姓破壞,可信度40%。據說乾縣一帶曾流行過一場瘟疫,死者不計其數,有一個神棍給當地官府和百姓出主意說,這些都是乾陵的守陵石像在作怪,因為他們是外國人,會給當地帶來噩運,只要讓他們腦袋搬家,就能消滅瘟疫,拯救百姓,於是當地人就把所有石像都砍了腦袋。這種說法有一定可信度,因為古代老百姓是很愚昧很迷信的,但並無史料記載。
三是盜竊毀壞,可信度20%。據說近代一些前來中國「探險」的外國文物販子,看到乾陵61尊石像後,如獲至寶,但苦於石像巨大無法搬運,便只把石像腦袋盜走。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實則不然。別管中國還是外國人,既是文物販子就對文物價值略知一二,這種粗糙的石像並無多少市場價值。
四是洋人破壞,可信度5%。且說清朝末年,八國聯軍侵華,在乾陵發現這麼多外國使臣,居然恭恭敬敬地站在中國皇帝面前朝貢,太丟面子了,於是掄起鎚子把石像的頭都砸爛,藉此發泄憤怒。這種說法最不靠譜。一是八國聯軍侵華根本沒有到過陝西;二是既然泄憤,乾脆把整個石像砸爛更簡單,只砸腦袋更麻煩,不符合邏輯。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認為上述哪一種說法更合理呢?你又有什麼見解?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乾陵是中國僅存未曾被盜,保護完好的大型帝王陵墓,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所在的梁山南二峰酷似仰卧的女性胸部,因而被稱作雙乳山,乾縣當地人習慣上又把乾陵稱為瓜(姑)婆陵。
村民們辛辛苦苦種植的莊稼被毀,有的人家甚至是顆粒無收,村民們沒有辦法就聯合起來,把這些石人翁仲的頭部全部敲下來扔掉,說來也怪,自從石人的頭部被敲掉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村民莊稼被毀的事情。
當然,以上只是當地的傳說而已,石人成精的說法並不靠譜,但這個當地人口口相傳的說法卻是一個例證,也即石人的頭部是被當地石馬道村民敲掉的可能性非常大,至於是不是被外番使者謠言蠱惑,這就無法考證了。
神秘的乾陵就坐落於,陝西咸陽境內梁山北峰之上。遠眺梁山,其三峰北高南低,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部,宛如美麗的女人仰躺於天地間,恰與武則天的女性形象吻合。因而乾陵又有「史上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稱。
梁山南二峰之間,是長長的司馬道。司馬道兩旁堪稱盛唐石刻的露天博物館,依次排列著華表、翼馬、鴕鳥、仗馬及牽馬人、翁仲、無字碑、述聖紀碑、賓王像、石獅等大型石雕120多件。
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61座無頭賓王像,史上有多種賓王像為何無頭的傳說。有書君就來聊聊有關乾陵賓王像的歷史吧。
一,乾陵選址的傳說。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他清醒的意識到,縱觀歷史沒有不亡之國,沒有不盜之陵。他吸取教訓制定了,以山為陵的規制。
因梁山有利於女主之說,武則天力勸李治,選擇梁山作二人合葬之地。易經中乾為天,又象徵著興旺強健。取乾為天之意,陵墓取名乾陵。有書君認為,從選址到取名,也許冥冥中暗示著女主則天將稱帝。
二,賓王像的由來。
李治薨逝後,曾有11個國家派來使臣參加葬禮。武則天為展大唐萬國來朝的氣派,同時幻想著在陰世亦享陽世榮寵。她將61來賓用石頭雕刻成像,立於墓前朱雀門兩側守靈,因此又稱「蕃像」或「賓王像」。
這些石像採用原雕手法,其高度和真人相仿,雕刻著各民族不同服飾,其背後刻有國家、身份地位、姓名等。他們雙手前恭,猶如真人一般畢恭畢敬肅立,以示對大唐的敬仰尊崇。
有書君認為,這些賓王像不但展示了大唐精美的雕刻藝術,更是睦鄰友好,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大唐盛世的明證。
三,賓王像無頭的傳說。郭沫若曾賦詩道「六十一賓立露天,栩栩如生守陵園」。頗為遺憾的是賓王像的頭顱皆被砸落,實感美中不足了。
其實在明朝初期,這些賓王像的頭顱還是完好無損。劉伯溫曾有詩作《乾陵》,其中一句「蕃王儼侍立層層,天馬排行勢欲騰。」,就可以佐證賓王像頭顱被損應該是明朝後期的事情了。
有關賓王像無頭的傳說,在民間亦有幾種不同版本,且聽有書君一一分解吧。
第一種盜墓說:相傳在明末清初時期,中國來了許多傳教士。他們以傳教為名,四處盜挖珍貴文物偷運國外。因為賓王像太過沉重無法偷運,他們就把頭顱砸下運走。
有書君認為,這種傳說不太靠譜,殘損的石刻頭像並沒有太大的文物價值,偷運出國有些費力而無太大利益。而且還有人在周圍的田野中,發現過幾個石人頭顱。所以這種傳說不足以為據。
第二種外國使臣陰謀說:相傳明末清初,有外國使節到乾陵遊玩。他看到賓王像背後的刻字,看見自己的祖先再給唐朝皇帝守靈,覺得是奇恥大辱。他們施計誘騙百姓將賓王像頭顱砸下。
有書君認為,使臣誘騙百姓只是砸下賓王像的頭顱,而沒有推倒整個石像,其背後的雋刻的國家、身份、姓名依舊存在,外國使臣就有些俺耳盜鈴之嫌了。有書君認為,這種傳說也不足以為據。
第三種地震說:相傳明嘉靖年間,陝西華縣發生八級強度地震,破壞力極大,而乾陵距離華縣只有100公里,亦屬於震中地區。據說,此次地震發生在子夜時分,死亡八十多萬人,各處建築大量損毀。
賓王像也未能幸免於難,因為石像全身受力不均,尤其頸部較細,容易折斷,致使賓王像頭顱脫落。同時,專家發現還有部分石馬等頭顱也折斷了。
有書君認為,災害損毀說比較靠譜。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人們,對地震的破壞力還是心有餘悸吧。有書君認為,這種傳說可以合理的解釋賓王像為何無頭。
歷經千年,乾陵地面的建築雖已有所損毀,可是它們依舊向世人展示著殘缺的美麗。
武則天真的是一個善於用時間打敗一切的人,她死後用1300年時間,證明了其陵墓的堅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更證明了她巾幗不讓鬚眉的睿智。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她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比如無字碑、無頭石人。
武則天陵墓外面的61個石人,為什麼這61個石人沒有頭呢?人們有以下幾種猜測:
一、這些石像叫做六十一番臣,說是有人故意砍斷的,說是外國人來到這裡看見這些人像,覺得恥辱,所以偷偷砍下了頭。
二、當地村民砍下來的,說是明朝時發生了一場瘟疫,石像到了晚上會變成殭屍出來咬人,所以被村民砍下頭來封印他們。
三、又有人說這些石人的頭是在一場大地震中被震斷的。
以上都是猜測,具體為何誰能說得准呢?都是謎了。
非常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悟空問答
遠去的鼓角爭鳴,暗淡了刀光劍影。歷史的車輪滾滾軋過,留給我們的是一串傳奇和令人回味的故事。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關於她的話題源源不斷。她是心胸寬廣的女皇,駱賓王寫文章罵他,她開懷一嘆:「如此人才沒有被發現,是宰相的過失。」她是睚眥必報的女人,任用奸佞,製造酷刑,殘殺無辜。她又是少有的有大才的皇帝,上承貞觀,下啟開元,她為大唐盛世創造了美好的「神話」。
一代女皇的去世,她的陵墓也一直成為後人不斷探討的話題。不斷的有古代帝王陵寢被盜的消息傳出,唯獨武則天的乾陵屹立於陝西咸陽,傳出神秘的嘆息。黃巢要盜武則天的陵寢挖了一條生生的「黃巢溝」也沒有找到墓穴。想要衝天香陣透長安的他也如此而已。歷史上出名的盜墓賊溫韜,多次行動卻遇到每次都是風雲變幻莫測,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民國軍閥河北雄縣人孫連仲以一個師的兵力去尋找和炸毀梁山,都沒有找到墓穴的通道。
1958年的時候,幾個農民一不小心才炸出了乾陵的通道,從此陝西成立了乾陵發掘保護委員會,武則天的墓穴重見天日。武則天的乾陵中除了出名的無字碑以外,還有那61個沒有頭顱的守墓人。關於為什麼這幾個人沒有頭,很多人議論紛紛,那麼有幾下幾種傳言一起來分享。
有專家說是發生在明朝時期的陝西大地震,當時發生在夜裡子時造成的幾十萬人的傷亡,而由於地震乾陵守墓人的頭顱也被損毀。還有說法是一位守墓人的後人當了大官以後,看到了乾陵的守墓人中有自己的祖先,十分生氣。畢竟在古代武則天在很多人看來屬於謀權篡位,牝雞司晨,所以這個這個大官感到十分羞恥,命人毀壞了所有守墓人的頭顱,並把自己先祖的頭顱拿去厚葬,當然這只是傳說,而且並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還有一種說法與第二種說法類似說一個外國使節看到了守墓人中有自己的祖先。我們都知道唐朝盛世萬邦來朝,有幾個外國人也很正常,並且這61個守墓人本來就是「61蕃臣像」。這個外國人看到自己的先祖給人守墓,感到很憤怒,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毀掉,擔心身在異國引起無妄之災。於是在夜晚,他糟蹋了農田,騙村民說是61個守靈人在夜晚作亂,只有毀掉他們的頭顱才能保全自己的農作物。大家聽信了他的謊言,於是一切毀掉了守林人的頭顱。更有人說是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看到了武則天的守墓人中是外國人一氣之下將他們全部損毀。
我們上文提到了溫韜去盜墓的時候,每逢盜墓就風雲莫測,打消了念頭。相傳很多盜墓賊在盜取乾陵的時候,也遇到了這樣的現象,氣急敗壞的他們就順手毀花了61個守墓人的頭塑。文/紅雨說歷史
在陝西咸陽市乾縣的梁山上,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對皇帝夫妻倆——唐高宗李治和他媳婦兒武則天大帝的合葬墓——乾陵就坐落於此。
這裡最早是唐高宗李治生前選取的帝陵,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把武則天也於此合葬。可能是構建太過結實,也有可能是二聖發威,總之乾陵也是截至目前唯一沒有被盜墓賊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唐末黃巢起義時曾經出動40萬大軍,在這裡挖了四五十米深,也沒有挖出墓道,五代十國的時候,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也發動軍隊鑽探乾陵,同樣因為建造的太牢固而無從下手。
1960年在此放炮炸石的卻炸出了意外驚喜,露出了墓道口,為此還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郭沫若也幾次申請,最後總理批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終於保住了乾陵。
除了名震古今、引發眾說紛紜的「無字碑」,碑後的61個無頭蕃臣石像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們的頭究竟到哪兒去了?
這些石像現存61個,皆是胡人裝飾,穿戴各異,高度與真人相仿,可是都齊刷刷的沒有了頭部。
乾陵蕃臣像也叫「賓王像」,最初的數量應該是64個,每尊石像的背後都刻有主人的姓名和來歷,現今官銜姓名可考的只剩有36人,這還是在歷經各朝的考據基礎之上流傳下來的,有吐谷渾、吐蕃、突厥、安北、北庭、安西等民族或都護府,都是小國國主(城主、酋長、首領)兼唐朝政府任命的將軍職位。這些頭頭腦腦被立成石像,忠心耿耿的護佑著陰世的二帝,充分顯示著唐代國力之盛、國威之猛。
到了北宋時,蕃臣像只剩下了61尊,且「姓名漫滅」,多有損壞;到了明朝中期,已經東倒西歪,多已無頭;到了晚清之際,乾脆就「頭部全部丟失」了。
頭部為什麼被砸掉,民間有如下幾種流傳:
一、地震說,此說指出明代中期關中大地震毀壞了石像頭部。二、走私說,此說指出是洋人把它們撬走的。三、某石像主人後代破壞說,此說認為是某個石像主人的後代對先祖被擺放在這裡難以接受,設計把它們腦袋全敲掉了。以上三種說法各有一點道理,但仔細推敲,地震破壞度似乎不會那樣高,明代中期洋人走私中國文物還沒有那麼泛濫,哪家主人後代破壞你家先祖那一個也就是了——所以都不應成為主要理由。
還有專家們分析指出,在破壞最為嚴重的那個階段——遼、金、元時期,陝西恰是這些少數民族的管轄範圍,少數民族統治者不難從石像里找出他們的很多先祖形象,氣急敗壞之下,很可能不注重民族團結,下了黑手。
不是專家的我也可以分析指出,在遼、金、元統治時期,下黑手的動機豈止唯獨少數民族的統治者,當漢族熱血青年面對這些胡人面孔的石頭腦袋時,雖然不敢觸碰胡人朝廷的高壓電線,敲掉幾個石頭腦袋大概還是不太費力且能得到一些心理愉悅感的。
作為一個文史自媒體,往事君來回答一下。
武則天作為唯一的女皇,其生前死後的各種事情,一直備受關注,或桃色、或詭異、或兇殘。武則天的陵墓,千百年來也流下不少疑團。
武則天墓,是民間說法,正式名稱叫乾陵,是武則天與老公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是李治先入住的,當初也是為李治量身定製。武則天死後,兒子李顯把她也埋了進去,古人講究夫妻死後同穴。
下面開始討論正題,61尊石像為何都沒有頭顱?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61尊石像都是誰?
題目中說是61個守靈人,也對。正式說法是「六十一蕃臣像」。
當年李顯把他們爹媽埋在這裡後,乾陵可就成了唯一埋葬兩位皇帝的陵墓,還是夫妻皇帝。為了彰顯他爹媽的「徽烈」,顯示大唐四海臣服的盛世輝煌。李顯就派人刻了一組石像來站在這裡給李治和武則天守陵。
這些石像可不是隨意亂刻,每個都是有真人的,而且當時都是大活人。他們是已經歸順唐朝接受唐朝冊封各種官職的,原少數民族政權的國王。石像都是照著本人1:1比例刻制,而且每個石像後面都刻著這個人的姓名、官職、族屬、國別等。例如,波斯國王、于闐國王、突厥首領等。這是很高調的曬功績啊。
石像的腦袋是何時沒的?
這不是近代人乾的,根據記載推斷應該是從元明時期開始被破壞。宋朝人的遊記中多次提到這些石像,沒有說無頭。明朝人李夢陽的詩中開始提及,石像「斷首折肢」。專家對這些石像頸部研究,發現斷痕並非是同一時期,也就是說石像的頭是逐漸被砸掉的,不是同一次同一人所為。
為何要對石像斬首?
這個問題,專家的意見跟民間傳說相差很大。當地民間傳說,八國聯軍入侵時看到他們祖先被立在這裡給中國皇帝守陵,感到羞愧,於是把石像頭都砍掉了。但是專家說,八國聯軍侵華根本沒到過乾陵。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曾經統治過陝西的元、金,他們的祖先也這些石像中,感到同族祖先侍奉於漢人皇帝陵前是一種侮辱,就把這些石像的頭都砍掉了。
但是,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個漏洞,既然是感覺祖先給人家守陵是一種侮辱,為何只砍掉頭而不是把整個石像都毀掉,這樣才完全沒有留下痕迹。
所以,專家們又說了,1555年此處曾發生過8-11級的大地震,可能在地震中很多石像摔倒把頭肢體等摔碎了。倖存的一些石像,也在後來被慢慢破壞。也就是說,石像被斬首,是自然力量+人力破壞的結果。
推薦閱讀:
※助您遊覽吳哥窟——小吳哥迴廊的浮雕,講述了哪些故事和傳說
※五十五、靠嚇人維持帝國的劉曜
※《延禧攻略》聰慧宮女魏瓔珞歷史原型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宿州大澤鄉,是陳勝吳廣起義的地方
※17位國寶級歷史大家,聯手寫了部中國通史,好看到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