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駕崩的時候已經親政,為什麼他沒有遺詔或指定繼承人?


從同治皇帝開始,這個大清皇帝的繼承出現了怪相,那就是同治帝死後無沒有留下子嗣,趕緊抱一個年幼的侄子什麼的即位,而子嗣衰微似乎也成為了清王室衰敗的一個象徵。同治18歲親政,19歲便暴斃,傳言是因為同治得了天花。更有傳言同治是其母親慈禧害死的,因為同治一直對慈禧有很大的不滿,所以對慈禧選的妃子一直是愛理不理。

同治的病也不是天花,而是比天花還厲害的梅毒。同治不滿慈禧的控制,於是慈禧為其選的妃子他一個也沒有臨幸,這也是同治沒有留下子嗣的原因。對於同治遺照,更多的說法是同治留下了口頭詔,當時同治已經病入膏肓,所以以口頭詔的形式留下了關於繼承人的遺詔。但是這卻被慈禧利用,因為這是慈禧再度垂簾聽政的好時機。

據當時的記載,同治帝死前曾經召見師傅李鴻藻,並且還特意把候選人選為已經成年的多羅貝勒。但是還沒等到正式文本出來,還沒等到宣詔,這個李鴻藻便跑去告訴了慈禧。於是可想而知慈禧是多麼憤怒,好不容易回來的皇權豈能再拱手讓人?慈禧下令斷了同治皇帝的醫藥和飲食,禁止所有人進入同治皇帝的寢宮,並且還把已經懷孕的皇后幽禁。

這一場宮廷鬥爭中,慈禧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兒媳和未出世的孫子。當年同治皇帝如此努力爭取皇權,在那一年的鬥爭中,母子親情已經蕩然無存,雙方有的都只有恨。每當讀到慈禧執掌大清時的冷酷,往往更加堅信了那一句「無情最是帝王家」。大清建國之初,就發生了皇太極凌遲處死自己的親姐姐,整整360刀!也許這就是清朝能夠統治中原的原因,也是清朝滅亡的原因。


慈禧與她兒子和兒媳的恩恩怨怨,這要從同治結婚時說起。

當年選妃時東太后看上知書達理為人賢慧的阿魯特氏,而慈禧(西太后)卻看上另一位姑娘,同治從小對東太后有感情,非常厭西太后,就選擇了阿魯特氏為妻,這一下便得罪了慈禧。慈禧暗罵:都是我教子無方一養了這樣一個忤逆之子。

同治將阿魯特氏娶回家,皇后長相也好,脾氣也好,她還讀過大量的書。小倆口過著幸福的生活,每天形影不離,到天晚上,同治讓阿魯特氏背誦唐詩,皇后連背誦十首,竟然一字不錯,同治高興得龍顏大悅。

慈禧不喜歡皇后,皇后對慈禧也是冷眼相待,有人勸皇后說:慈禧皇太后陰險手狠,喜怒無常,她掌管天下人的生死大權,你可不要得罪皇太后。

皇后回答:這個老妖婆算什麼,她只不是先帝的小老婆罷了,也不知從哪個狗洞竄入皇宮。我可是用八抬大轎從大清門抬進來的,正宗的皇后。

這些話不知不覺中傳到了慈禧的耳中,氣得慈禧咬牙切齒地區大罵:俟到時候,我讓你和皇上一起完蛋。

一年後,同治帝不幸染上天花之喜,這可是不治之症。一時間,宮內亂成一困。慈禧奪權的時候到了。

同治自知來日不多,便把皇后召到養心殿西?閣床前,對皇后說:愛妻,我活不了幾天了,現你身懷有孕,現我寫下遺詔,如你生得男孩,便繼承大統,你可作皇太后。

說完,便下令由軍機大臣李鴻藻擬旨。

這個李鴻藻處事圓滑,首鼠兩端,前腳出了養心殿,便直奔??慶宮找慈禧去了。

這時慈禧正在室內考慮皇位繼承人,她站在寬大的窮衣鏡前,望著自己烏黒的秀髮,豐膄的身體,自己尋思道,難道我的美麗年華要過去了嗎?我還不到四十,就要退居二線,去做太皇太后,唉!心有所不甘哪。

這時李鴻藻呈上草擬的聖旨,慈禧看罷心中大怒。她申手抓住聖旨,將它撕得粉碎。然後怒氣匆匆地直奔養心殿。

養心殿西暖閣內,同治帝已奄奄一息,命若遊絲,皇后擁 著皇帝坐在御榻上,用手絹拭著同治身上的濃瘡。愁雲慘霧,皇后的淚水漱漱而下。

慈禧進得屋來,指看皇后脫口大罵:去死吧!你這個該死的狐狸棈,妖媚感主,是你,害死了我的兒子,今天還想當皇太后,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太陽已經落下去了,天昏地暗,酉刻,同治帝帶著無限的依戀,撒手人寰。

就在這一天夜晚,一攴精銳的部隊從天津出發,士兵們身背鋼槍,腰挎寶刀,用筷子別住馬嘴,悄無聲息地包圍了北京城,他們衝進深宅大院之內,逮捕了試圖反對慈禧立儲的王公大臣。

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愛新覺羅?載湉繼位登基,改元光緒。

阿魯特氏的心已經崩潰,她強忍喪夫之痛,新皇登基,她不再是皇后,也不是皇太后,如此身份不明,備受冷落,剛烈的她決心追隨前夫去,回到家中,吞金自盡。


同治的遺詔,是一件疑案。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我來簡要敘述一下:

據傳說,同治帝在彌留之際,曾對自己的後事做了安排,立有一份遺詔,指定了自己的繼承人。

一天,載淳覺得自己快不行了,便召自己一生中相處時間最長、自己最敬愛和信賴的首席帝師李鴻藻入宮。李鴻藻匆匆趕到養心殿西暖閣的寢宮,當他挑簾進去時,見皇后正坐在載淳身邊。皇后見李鴻藻進來,便起身要迴避。載淳連忙制止:

「師傅年老,又是先帝親信舊臣。你就在這聽我們談話吧,我有重要事情要說。你不必迴避!」

李鴻藻連忙上前給皇上叩頭請安。

載淳說:「師傅不必多禮,起來吧。」然後,他拉著師傅的手,悲戚地說:「我自己知道病好不了了。」

一聽這話,李師傅和皇后都哭了起來。

載淳說:「你們別哭了,我有話要說。」然後,他把臉轉向皇后,問道:「朕駕崩後,你以為誰可以繼承皇位?」

皇后忍住眼淚,答道:「國家需要長大成人的君主,臣妾不願撫養一個沖齡幼主,自己好享太后的尊榮。主少國疑,對朝廷沒什麼好處。」

載淳聽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這個主意太好了,你有這樣賢明的見識,朕實在高興。」

然後,他轉過臉對李師傅說:「這件事我已有了主意,我想立貝勒載澍承嗣皇位。」

於是,載淳便開始口述遺詔。李師傅一邊聽,一邊遵命把皇上旨意草草地記錄下來,形成了一份不到千字的遺詔草稿。遺詔大體內容是講自己為何生前立嗣,為何立載澍為嗣君,其中有幾句很關鍵的話含有抵制太后垂簾的意思。記錄完畢,他把草稿呈給載淳看了一遍,便把遺詔草稿交給他,讓他先退下休息,等一會再進來商定這件大事。

李鴻藻是個膽小怕事的人,他對朝中政柄歸屬瞭若指掌。載淳雖是自己的學生,對自己也很有感情,但畢竟一直是個傀儡皇帝,怎能與陰狠的慈禧太后抗衡?而且載淳病中已有明詔,把朝政委諸太后,皇上現在只是個行屍走肉的牌位,而在皇位立嗣這件大事上卻想獨立做主,是萬萬不可的。想到自己被卷進這場宮廷權力鬥爭,自己何去何從關係身家性命,他不禁渾身顫慄,臉色蒼白。他憑自己多年的官場經驗,很快恢復了鎮靜,一咬牙一頓足,竟拿著那份遺詔來到慈禧寢宮,請求立即召見。一見到慈禧,李鴻藻立即從衣袖中抽出那份遺詔,呈給慈禧。慈禧拿過來細細閱讀,一開始還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但當讀到那幾句含有抵制太后垂簾的遺言時,不禁勃然大怒,從御座上忽地一聲站了起來,把那份遺詔撕得粉碎,然後拋到地上,用腳狠狠地踏著,對李鴻藻說:「你給我下去吧!」

隨後,便傳下慈禧太后的懿旨,停止給皇帝進葯,也不許外臣入皇帝寢宮探視。不久,大臣們便得到了載淳駕崩的消息。

關於載淳遺詔,還有另一種傳說。

載淳病後,慈禧經常前往探視。但她下令,沒有太后旨意,任何人不許隨便進宮探視,就連皇后也不例外。她怕皇帝、皇后背著自己商量事兒,便讓皇后隨自己一起探病。但皇后對她十分畏懼,不願和她一起去,而是常常私下去看皇上,這使慈禧十分惱火。一天,她去探視,見皇后沒在床前侍候載淳,便借故大罵起來:

「這個妖婢,一點夫妻感情也沒有!」

這時皇后恰好也到了,聽到婆婆這樣辱罵自己,不禁十分氣憤,便理直氣壯地為自已辯白:「沒有奉到太后懿旨,怎敢擅自來看皇上。」

慈禧被皇后搶白一句,竟一時語塞無言,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恨恨而去。

一天,皇后聽說載淳病危,便不顧一切地哭著奔往皇帝寢宮。她一邊給他擦拭膿血,一邊安慰皇上。她看皇上神志還清楚,便問皇上有沒有遺旨。載淳使出吃奶的力氣,在一張紙上寫了幾個字,遞給皇后。皇后接過來剛看一眼,忽然慈禧挑簾進來,大聲罵道: 「你個妖婢,這個時候還來狐媚,是想讓你丈夫快死怎的?皇帝給你什麼東西,快給我!」

皇后不敢隱匿,便把那張紙條遞了過去。

慈禧拿過來看了一遍,冷笑著說:「你的膽子可真不小啊!"她把臉一沉,對太監說:「來人哪!把那張紙給我燒了!」

皇后一見慈禧要燒遺旨,急了,忙說:「那是皇上立嗣的遺詔!」

慈禧聽了大怒,不由分說地撲了上去,啪啪地抽了皇后幾個耳光。慈禧手上的金護指,把皇后的臉刮出一道道血痕。載淳嚇得癱趴在床上,嗯嗯地懇求慈禧別打皇后。慈禧這才罷手,斥令皇后退下。

遭受這番驚嚇,載淳的病情急劇惡化,不久便飲恨死去。

關於載淳遺詔的內容,有不同的記載。

第一種傳說,立貝勒載澍為帝。這個傳說不可信,因為當時載澍還是個5歲的小孩,立他為嗣帝既與皇后不願撫育「沖齡幼主」相矛盾,也不能抵制慈禧垂簾。而且載澍原名載楫,其父奕瞻是康熙帝長子胤禔的六世孫,載淳死後第四年,載淳的九叔,即孚郡王奕譓的嗣子載沛死了,慈禧便做主把載楫過嗣給孚郡王,並更名為載澍,從此才有載澍其人。

第二種傳說,是載淳決定立自己的好朋友,恭親王奕訢長子載澂為嗣帝。這種說法有某些可信的成分,因為載澂當年已17歲,他繼位後能夠自行親政,可以達到抵制慈禧垂簾的目的。而且「澍」和「澂」兩字相近,易於混淆,可能是後人誤記,也可能是為避忌,故意將載澂改寫成載澍。陳夔龍在《夢蕉亭雜記》一書中曾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當載淳駕崩,宣諸王大臣進宮議皇嗣問題時,奕訢突然冒出一句話: 「我要迴避,不能上去。」

第三種傳說,是載淳在遺詔中要立載治之子溥倫為嗣帝。此說於情於理最為可信。自從得知載淳患天花以後,王公大臣大多認為皇上是九死一生,因而早已私下議論帝位承嗣大事。按照清室祖宗家法,皇帝死後無子,應從皇族近支選一個晚輩的人過繼給他,立為嗣帝。載淳的下一輩屬「溥」字,而「溥」字輩中有個大家認為比較合適的人選,便是道光帝長子奕緯的長孫,儘管其父載治是由別支過繼給隱志郡王奕緯做長孫的,但在名分上,溥倫畢竟是道光帝的長子長孫。因此,由溥倫繼位的呼聲很高。身兼軍機大臣與帝師的李鴻藻,對此不能毫無所知,載淳在與他商量帝嗣問題時,他一定會把這種意見反映給皇上,而立溥倫既合乎家法,又可為載淳自己立嗣,既可為自己心愛的皇后安排好出路,又能把慈禧置於太皇太后的高位,防止她繼續以太后之名干政。因此,載淳遺詔的內容,極有可能是立溥倫為帝。

有人認為,載淳患病後期,基本上失去了知覺,已處於僵死狀態,因而不可能留有遺詔。從當時史料記載上看,這種說法與實際不符。因為載淳雖然身體多處潰爛,但神智還十分清楚。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即駕崩前的第六天,他還能召見群臣,布置臘月事務。在崩逝的前3天,也即十二月初二,他又一次召見群臣,翁同和親眼看見載淳面頰腫甚,唇鼓色紅,虛火滿面,但目光仍很明亮,而且還能和大臣們交談,說自己不想吃飯,只想睡覺。他在去世的前一天,還能進食,臘八粥數匙,茶湯兩次,苡米粥半碗,老米粥半碗。直到十二月初五,才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因此,他在生前為自己立遺詔不僅有必要,而且也有能力。

總之,在慈禧的淫威下,載淳的遺詔沒等公布,便被權欲薰心的慈禧銷毀。從此人們對遺詔噤若寒蟬,除從太監那裡透點風聲外,外人一概不知,終成千古疑案。


載淳的確已經成年親政,但當時的大權仍舊在慈禧太后的手中,載淳的親政說白了就是,與慈禧意見一致就是他親政,與慈禧意見相左,那還得按慈禧的意思來。

所以載淳是否留下遺詔指定繼承人,並無關緊要,重要的還是載淳的母后意思。

傳聞載淳的正宮皇后阿魯特氏當時已經懷孕,慈禧太后因為要掌控權力而害死阿魯特氏與其腹中骨肉,但這是野史並不足為信。

更何況,阿魯特氏有孕在身,同治也一定會讓自己的親兒子繼承大統。至於慈禧,雖然這個孩子成皇帝,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那又如何?阿魯特氏的權勢與慈禧根本不能相比,慈禧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臨朝,阿魯特氏又能如何?歷史上被太皇太后壓制的太后,還少么?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順理成章,最沒有爭議的一個,咸豐皇帝共有兩個兒子,同治是他的長子,次子出生之後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追封憫郡王),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同治18歲親政,19歲就死了根本沒有實權;同時出於對母親慈禧的逆反心理,同治皇帝對於母親安排的後宮嬪妃都扔那不臨幸,他也沒有兒子,所以既沒有遺詔也沒有繼承人。

同治皇帝從小受到了母親慈禧的嚴格管教,朝政大權一直掌握在慈禧手中,就是同治親政後摺子也要拿到慈禧身邊批閱,當然是由慈禧批,同治看看就行。同時可能是小時被管的太嚴了,長大後同治也無心做正事就想著玩,就是恭親王奕?向其奏報朝廷大事時同志也會感到厭煩斥責皇叔,這樣的皇帝哪個朝臣會尊重他?

朝堂上沒權利,在後宮同治更是什麼都管不了。一八七三年正月二十六十八歲的同治皇帝立皇后嬪妃,所有人都是慈禧定的,連大婚後跟誰睡覺慈禧太后也要設計,這激起了同治的逆反心理,後宮嬪妃全不寵幸,這皇帝當的算是太窩囊了。


推薦閱讀:

特斯拉產量創歷史新高,股價大起大落馬斯克難逃其咎
神農氏和炎帝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很多人都不知道
《武訓歷史調查記》
「中國人是外星人嗎?」義大利民眾被中國超級工程震驚到懷疑人生
《英國病人》

TAG:清朝 | 同治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