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檗屬植物是什麼?


小檗的價值和栽培技術

小檗,落葉小灌木,別名:黃刺花。小檗原產於我國東北南部、華北地區,秦嶺地區也有分布。中國南北均有栽培。小檗春日黃花簇簇,秋日紅果滿枝。小檗的葉色有綠色、紫色、金色、紅色等,根據品種的不同以及陽光照射的強度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適於園林中孤植,宜叢植草坪、池畔、岩石旁、牆隔、樹下,可觀果、觀花、觀葉,亦可栽作刺籬。可盆栽觀賞,是植花籬、點綴山石的優良品種。

小檗枝條叢生直立,分枝密,姿態圓整。春開黃花,腋生傘形花序或數花簇生,秋結紅果,漿果長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小檗喜光稍耐蔭,喜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耐寒性強,萌櫱性強,也較耐乾旱瘠薄,忌積水澇窪。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最好。萌芽力強,耐修剪,適應性強。小檗根、莖、皮可入葯,是做黃連素的材料,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樹皮含黃色素,可製作染料,種子,可用於制肥皂和潤滑油。

小檗培育技術

⒈播種育苗:8~9月採種,除去果皮雜質,將種子晾乾貯藏,翌春播中既可。春播種子宜冬季沙藏60天,清明前後整地作床,按15~20cm的行距開溝條播,覆土1.0~1.5cm,輕壓覆膜,保持土壤濕潤。當年苗高30cm左右,經1次移植,3年生苗可供園林栽培。

⒉扦插育苗:這是小檗主要的繁殖方法,以紅葉小檗為例,於10月下旬或早春尚未萌動時剪取1年生枝條。剪成長6~8cm左右的插穗,除去下部余刺與葉片後成捆,進行生根處理。

⑴整地作床:扦插床底鋪20cm的過篩砂質壤土,施腐熟有機肥及土壤消毒。分干插,和濕插兩種方法。干插是直接將插穗按株行距5×5cm密度插入土中,扦插深度為3~5cm,插完後澆水一次。濕插是將苗床先灌足水,待水下滲後,立即將插穗按上述密度直插,插後可根據情況,數日後再灌水一次。

⑵插後在苗床搭設塑料小拱棚,保溫保濕,加強管理,及時除草鬆土。插穗在苗床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插穗開始萌芽。5月上旬90%以上的幼苗已經開始放新葉,注意通風控溫,適時澆1次透水。6月上旬扦插幼苗長至12cm高時,即可移栽大田,株行距25×60cm。移栽前在苗床澆一次透水後帶土移栽。移栽大田後立即澆1次透水, 6月中下旬結合澆水施肥一次。當年苗高可達40cm,即可出圃栽植。

小檗栽植技術

春季選擇較濕潤的陰坡,半陽坡,營造水土保持護坡林,株行距1.0×1.0m或1.0×1.5m。每年鬆土除草2~3次,成林後每3~4年平茬一次。紅葉小檗多用於園林綠化,栽植於建築物周圍,叢植於草坪、池畔、花壇,或做花刺籬或做盆景。多與水栒子、黃刺玫、黃薔薇、金葉女貞、陝甘花楸、華北衛矛等混植。


關注中國農林科技網,在主界面下方點擊官網申請註冊會員,免費發布供求信息。關注公眾號:中農科技網,瀏覽海量農林資訊,實用技術!


圖片上為小櫱科植物三棵針。別名刺黃柏,樹黃連,長葉小檗。你圖片上最準確稱為正宗廬山小檗。

整株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約1至4米,莖多分枝,枝有細溝紋,具有針刺,一般刺3,堅硬,刺長1至3厘米,葉簇生,倒披針形,葉基漸窄而呈柄狀,全長4至8厘米,全緣,表面革質,花序略呈總狀,腋生。小苞葉片披針形,萼片6,兩輪,花瓣6,橢圓狀,雄蕊短於花瓣,漿果熟時藍黑色,有白粉,夏秋開花。

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溝邊,分布於江西,浙江,江蘇,四川,貴州等地。漿果苦。

中醫認為

性寒,味苦

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作用

用於治療燙傷,扁桃體炎等。

在無名腫毒,丹毒,濕疹,跌打瘀腫,燙傷上,用莖適量,颳去粗皮,切片焙乾,研細未,水調敷。或用麻油,凡士林調成軟膏,塗一層紗布上,敷貼患處。(有奇效)


推薦閱讀:

七步詩里煮的是什麼豆?
桑葉能不能生吃?新葉好還是老葉好?
這是水果嗎,還是某種植物的果實?
描寫櫻花及其它植物的詩句或對聯?
適合陽台養的蘭花有哪幾種?

TAG:植物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