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北宋為何被遼金吊打?


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北宋,為何被遼金吊打?

題主的問題,確實讓人困惑?

為什麼呢?

文藝復興,應該是文化、文明建設的高峰期,確實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又一個文學高峰;代表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高峰的文學體裁,上古神話,先秦諸子百家,漢賦,唐詩,宋詞,宋詞的出現,文學又呈現一個文學史上的高峰,宋詞,代表了又一個文學高峰,空前絕後,無可比擬。

而經濟革命,據經濟學家測算,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水平為發達國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那為什麼,作為一個文化、經濟發達的大國,而遭受北方文化、經濟並不發達的遼金部族的吊打呢?

這主要源於,這裡有一個北宋治國方略、軍事體制自認為正確,而實際誤國、誤民的問題。

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以掌握軍事實力的軍事將領,趁後周國主年幼,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登上帝位,因而懼怕歷史重演,「杯酒釋兵權」。

繼而,抑制武將,重文輕武,軍事上,以不識軍事的文官統率軍隊,宦官監軍,且統兵之官,定期輪換調轉,造成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確達到了趙匡胤所忌的武將擁兵自重、造反奪皇位的目的,然而,極大的削弱了古代親兵親將傳統的軍隊的戰鬥力。

大家熟知《水滸》中,大文豪蘇軾家僮出身、毫無軍事才能的高俅,身居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之職——太尉,雖然《水滸》小說中醜化了的,歷史上是實有其人其事的!

而且將軍隊分為禁軍——中央軍,為軍事主力,主要護衛京城,分散兵力駐各地,監視地方;禁軍兵力最高曾達120萬之巨,但是統兵武將臨時選派,不了解掌握軍隊,沒有決策權,戰機稍縱即逝,怎容文官統帥、宦官監軍折騰來折騰去,軍隊雖眾,實則一盤散沙,戰鬥力大打折扣。地方軍為府兵、縣丁,皆農夫、市鎮遊民,毫無戰鬥力。

因而,北宋,已進入封建社會先進的文化、經濟實力大國,當時位居世界一流,而軍事實力,國富兵弱。

面對文化、經濟落後的,處於落後北宋封建社會一個社會形態的奴隸社會的游牧民族,遼金本身弱小的民族,反而變成了攻擊力強悍的強大的馬背民族。

北宋在錯誤的治國方略、軍事體制下,不堪一擊,唯有以先進的生產力產生的發達經濟財富,源源不斷的輸送財富以求和苟且,甚至喪失民族氣節,卑躬屈膝,認賊作父,自稱「侄皇帝」、「兒皇帝」,以至最終造成徽欽二帝北虜五國城,落井觀天,強大的北宋帝國消亡,留下先進發達國家不敵弱小落後民族的歷史笑話!

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的那幾個明君,為什麼到晚年都變得昏聵了?
伍子胥——春秋牛人亂談(一)
追新有理|從古到今,大家都是怎麼「追新」的?
中國歷代重大黨爭
毛澤東與近代中國經世致用思想

TAG:北宋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