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什麼要研發颱風戰機?
歐洲颱風戰機,也稱歐洲聯合戰機,之所以聯合,就是因為颱風戰機是由歐洲多國聯合研製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颱風戰機是一架尷尬的戰機。
(外掛驚人的颱風)
「颱風」項目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二戰後,隨著北約軍事組織的成形,美國大力推動歐洲軍事一體化的思想,但這個思想的前題是以美國為主導的,比如武器的制式,美國就希望歐洲都統一到美國的標準上。這讓歐洲人很不感冒。但是,一些武器,特別是像現代戰鬥機這樣的武器,研發投入很大,單由一國負擔太重了。於是歐洲人就想到聯合一起搞,當時的想法是,法國的氣動+英國的動力+德國的機械,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同時還可分擔龐大的費用支出。
(從這個角度看,颱風倒是很像我們的殲10的)
但是,「颱風」戰機應該是一架怎樣的戰機,參加研發的歐洲各國一直有分歧。比如義大利、西班牙就希望「颱風」是種輕型的戰鬥機,不要花太多錢就好。而英國人則希望「颱風」不但可格鬥,還要能對地攻擊。法國人就更誇張,竟要求整個項目由法國來領導,這當然得不到大家的贊同。於是,法國人在1985年退出,自己搞自己的「陣風」去了。
(生產線上的「颱風」)
最終,留下來的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四國,在1988年在各方妥協下敲定了颱風的最後定型設計,並於1999年首飛。可是,「颱風」的量產還是困難重重,因為是聯合研發,當然也要聯合生產。各國為了本國政治需要,都要爭一杯羹,結果就是你做一塊我做一塊,最後竟弄出了四條不同的生產線,使「颱風」成本巨貴!據德國聯邦審計署1995年發表的報告材料介紹,「颱風」 計劃費用大為超支,單價高達1.07一1.22億美元,比原定的價格高出兩倍,而同時期的F16隻要5500萬美元。
(「颱風」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
這就很尷尬了,結果參與研發的國家紛減少了原定的購機計劃,「颱風」成本進一步升高。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參與研發的四國,「颱風」幾乎沒有向其他國家賣出一架(2011年有新聞說中東土豪沙烏地阿拉伯有計劃購進40架,不知計劃完成了沒有)。相比同時期賣得風生水起、產量高達數千架、大賣世界數十國的F16,真是天壤之別啊!
(這個角度,「颱風」還是很威猛的)
更尷尬的是,「颱風」在性能與同時期的F16比並無任何優勢可言,即使是與法國的「陣風」、瑞典的「鷹獅」戰機相比,也無過人之處。所以,自誕生以來,甚少在世界舞台上看到「颱風」的影子的,「颱風」幾乎成了一架被人遺忘了的戰機。
總的來說,「颱風」就是一架政治需要而產生的戰機。2017年,歐洲又宣布要研發新一代戰機,以對抗美國的F35,這次的發起國是德法兩國,而老牌的歐洲大國英國則被排除在外。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河西,歐洲聯合戰機,任重而道遠啊。
謝邀,當時歐洲並不需要F-15這種雙發重型戰鬥機,同時也是保住和發展自身航空工業的需要。
歐洲國家更需要的是中型戰鬥機先看一下歐洲參與研發颱風戰鬥機的幾個國家國土面積,英國24.4萬平方公里;聯邦德國24.8萬平方公里,統一後35.7萬平方公里;西班牙50.5萬平方公里;義大利30.1萬平方公里。
是不是有點明白?對於這些歐洲國家來說,重型戰鬥機最大的優勢,大航程其實一點都不需要,一架作戰半徑600到800公里的戰鬥機,已經足夠滿足其冷戰時期,面對蘇聯的防衛需要。大國空軍常講的高低搭檔,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其實並不合適,他更期待的是一款中型機包打天下的想法。同樣是雙中推中型戰鬥機的米格-29被人譏笑只能「保衛機場圍牆」,殊不知在當時歐洲環境下,大家都不過是在機場圍牆周邊打來打去,其480公里的作戰半徑都已經夠用。
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戰鬥力強於輕型戰鬥機,在排除航程需求後,也不比重型戰鬥機差多少。所以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兩架中型戰鬥力要好於一架重型戰鬥機和一架輕型戰鬥力的組合,而一款戰鬥機研發費用和維護費用要比兩款戰鬥機要省,而歐洲國家又相比較富裕,可以養的起全中型戰鬥機空軍。
颱風和陣風都是這種理念的產物,一款多用途戰鬥機包打天下另一個方面,歐洲當時看不上F-15,F-15強悍的是雷達和發動機等子系統,其本身設計理念還是處於60年代末水平,70~80年代出現的數字電傳、靜不穩定、翼身融合等設計理念全都沒有採用。飛行板磚的平台性能並不出色,相比較下,歐洲已經裝備了比F-15略差的狂風戰鬥機,很難去接受比狂風好一點的F-15。狂風的空重13.9噸,比F-15還要重,可變後掠翼設計在低速和高速區域還有優勢,只不過他採用雙中推的動力,導致推重比並不出色。颱風和陣風當初都是以第四代戰鬥機的名義研發的,只不過F-22太狠,把4S烙印打在第四代戰鬥機之上,不得已降為「三代半」,但是其平台設計基礎要比F-15這種早期三代機好太多了,不說別的,颱風可是可以不開加力實現超音速巡航的。
歐洲為了保住自身航空工業的需要歐洲航空工業本身基礎相當出色,其缺乏的不過是國力和市場的支撐,在研發新戰鬥機成本越來越昂貴的情況下,其要不只能放棄自身航空工業,要不就必須整合在一起,抱團取暖。而把歐洲各國航空工業研發實力整合在一起,任何一個對手都不可小覷。
比如說美國引以為傲的航空發動機,F-15最大資本就是其領先蘇聯10年以上的F100發動機,第一款推比8,推力超過10噸的第三代渦扇發動機。但是在歐洲面前,卻沒有吹噓的資本,因為有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
剛才上面提到的狂風戰鬥機,其敗筆是採用雙中推的設計布局導致機動性能不足,但是他用的那個中推,RB199發動機技術含量卻一點都不低,F100在其面前沒有絲毫可以炫耀的資本。RB199發動機的推重比達到7.9,只比F100小一點點,但是人家是帶著反推裝置,而且還是三轉子結構,自身結構複雜度要比F100高很多,真要是比較技術含量,恐怕還是RB199高。惹急了,對狂風基礎上進行魔改,羅羅研發個大推裝上去,不見得比F-15差。RB199發動機結構,噴管處上下兩片是蚌式反推裝置,上下一合可以強行改變尾部氣流方向產生反向推力。
其他方面,英國還有各項全能的BAE,馬可尼,各國整合在一起的歐洲導彈集團(MBDA),德國有造機炮的毛瑟,MBB(梅塞施密特-伯爾科-布洛姆),義大利有已經有類似BAE一樣整合在一起的芬梅尼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狗嘴裡也有幾顆牙,這些老牌製造企業的生存,還直接關係到背後幾萬個工作崗位和選票,直接破產放棄掉,對於歐洲任何一個政黨都是無法承受的政治影響。而大家一起抱團研發款戰鬥機,還有機會以此爭奪國際市場訂單,何樂而不為?但是美國在F-35計划上最「陰險」的地方就是把天生「牆頭草」的英國拉攏過來,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和BAE都獲得相當的零部件生產訂單,這等於把歐洲航空工業最強的英國人從趨向抱團的歐洲中剝離。歐洲航空工業的未來,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今天的「颱風」戰鬥機,其發展源頭可以追溯到1979年由英國發起的「歐洲戰鬥機」(ECF)計劃。根據這個計劃,英國希望發展一種強調多用途能力和快速部署能力的新型戰鬥機;德國則希望獲得一種新型的空優戰鬥機;而法國需要一種可以替換「美洲虎」攻擊機的新型戰鬥/攻擊機,並且在改動不大的前提下,可以作為艦載機使用。此外,法國從一開始就要求「歐洲戰鬥機」(ECF)具備未來出口的可能性,因此也對ECF的質量和成本都提出了具體的參數控制。
所以,「歐洲戰鬥機」(ECF)計劃從一開始就存在了巨大的分歧,進而影響到其的後續發展。英國航宇公司根據皇家空軍的要求,給出了P.106/P.106B戰鬥機方案;德國MBB公司給出了TKF-90空中優勢型戰鬥機方案;法國達索公司也給出了ACX輕型戰鬥機方案。經過了漫長和艱難的磋商、討論和談判,英國航宇公司和德國MBB公司在TKF-90空中優勢型戰鬥機方案的基礎上提出了「歐洲戰鬥機」(ECF)的初始方案。但是,這一方案遭到了法國方面的激烈反對,並且要求法國達索公司在整個計劃中處於主導地位(總體設計),而英國和德國作為子承包商。
法國方面的要求直接導致了「歐洲戰鬥機」(ECF)計划下英國、德國、法國的政府間合作協議的破裂,法國隨後退出「歐洲戰鬥機」(ECF)計劃。經過努力,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在1980年代組成歐洲戰鬥機集團,並且基於之前的TKF-90方案和P.110概念,提出了「敏捷戰鬥機」(ACA)方案,很快就在著名的范保羅航展上公開展示了全尺寸木製模型。至此,「歐洲戰鬥機」EF-2000,正式進入工程發展階段,到1986年8月,EF-2000的首架技術驗證機EAP完成了首飛。
總的來說,「歐洲戰鬥機」EF-2000/「颱風」戰鬥機是一型集西歐尖端航空技術之大成的先進戰鬥機, 也是西歐試圖尋求獨立自主發展新型戰鬥機而不依賴進口美國戰鬥機的一次嘗試,而且從目前來看,這個嘗試還不算失敗。反觀法國獨立研發的「陣風」戰鬥機(法國長期以來獨立發展航空工業,其航空工業技術水平處於西歐領先地位),由於缺乏多國聯合研製的大背景,其訂單數量和出口數量都較為遜色。
(F15)
首先歐洲在1979年就確定了歐洲聯合戰鬥機的項目,而當時的F15也只不過剛裝備美國空軍3年,短期內還不會出售給歐洲各國。同時歐洲各國的國土面積都相當狹小,對F15這種重型戰機需求並不是非常大,研製一款中型戰機、技術上超越F15才是歐洲各國的目標,而且F15也並不能完全滿足歐洲各國的要求。
(冷戰時英德空軍第一任務是攔截蘇聯超音速轟炸機)
冷戰時歐洲各國面對蘇聯隨時可能出現的超音速轟炸機威脅,都對戰機的截擊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中對截擊機需求最迫切的當屬西德與英國。西德位於抗擊蘇聯入侵的第一線,戰機的截擊性能決定了能否第一時間最大限度的攔截超音速轟炸機,為此西德空軍的主力F104、F4都是強調截擊性能的;而英國則需要在大西洋上攔截可能出現的蘇聯超音速轟炸機,因此也對截擊性能有很大的需求。法國則完全相反,法國位於歐洲西岸,沒有被第一時間打擊的危險,法國戰機要做的就是前往東線的歐洲國家上空提供爭奪制空權的幫助,因此法國戰機追求的是機動性,以便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蘇聯前線戰鬥機,這項需求的不同也最終造成法國退出歐洲聯合戰機項目,轉而自己研發颱風戰機。
(颱風戰機)
英德為首的研發小組從一開始就對颱風戰機的截擊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F15雖然高速性能優秀但仍達不到要求。為此颱風在設計時選擇了遠距鴨翼布局,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儘可能的讓主翼後移,相比常規布局同樣翼展下受到的激波阻力更小。同時遠距鴨翼在超音速飛機升力中心後移的情況下,鴨翼的控制效率會更強,可以在很小偏轉角度下就能完成配平,而常規布局的水平尾翼則因為力矩短,需要大角度偏轉才能配平,這樣一來,遠距鴨翼布局的飛機在超音速時飛行阻力更小。
(殲20設計鴨翼的思路與颱風一樣)
颱風採用遠距鴨翼布局極大的提升了飛機的超音速性能,這方面思路是與殲20一樣的。這也讓颱風戰機僅僅裝備2台EJ200中等推力發動機就能進行超音速巡航,遠遠超過F15。可以說在F22出現前,颱風與米格25/31戰機的截擊性能並列全世界最佳。同時颱風戰機在保證超音速性能的同時也兼顧了亞音速機動,堪稱是一款優秀的多功能戰機。
圖一:颱風可能是歐洲聯合研製的最後一款戰鬥機。有了F-35就不會再搞新機了。
首先是研製新型戰鬥機越來越貴,越來越難搞,不抱團是搞不起的。
從二戰以後,研製新型戰鬥機是越來越貴的事,英國還能咬咬牙,搞出來鷂式和閃電兩型戰鬥機,而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這些國家,都是自己搞不起的。二戰後的另一個趨勢是戰鬥機越來越難造,德國這麼強的國家,想要自己單獨攢個戰鬥機都很困難。如果幾個國家分工,各負責一塊來弄,那壓力就小多了。
既然又貴又難,一個國家搞不起,大家一起湊份子總是可以的。於是這幾國就湊在一塊,好基友組隊一起吃雞。法國一向吃獨食,狂風沒參與,颱風本來想參與的,但是談不攏就索性自己干。
圖二:歐洲颱風戰鬥機吸收了很多狂風戰鬥機的經驗教訓。
其次是歐洲列強都希望能給本國航空工業續命。英國是前車之鑒,自我閹割航空工業,先後砍了幾個能成的戰機項目,結果到現在只能造零件,沒有獨立研製一架戰鬥機的能力。德國軍武基因太重,義大利又好面子,肯定都不能放棄航空工業。想維持住航空工業不斷檔,就必須有活干,所以狂風戰鬥機研製成功後,大家坐在一起接著攢颱風戰鬥機。
圖三:颱風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遠遠優於瑞典的鷹獅。
第三就是當時買不來合適的戰鬥機。當時F-15出來太久,而F-22又不肯對外出售。想要對抗蘇27,蘇35,只能是自己攢。當時對颱風戰鬥機的要求非常苛刻,要求能當截擊機用,能當制空機用,還能當攻擊機用。
有同學可能會拿瑞典說事,說瑞典一向自己攢。但是要注意一點,瑞典是永久中立國家,國策是自保,不需要攻擊別人的國土,所以它只需要攢輕型戰鬥機就行,便宜又簡單。而英國,德國哪個不是祖上闊過三代的大戶,從來看不起輕型戰鬥機,一向有裝備重型戰鬥機的傳統。
因為歐洲國家需要一款第四代作戰飛機,但是又沒有獨立研發的能力,所以只能以合作方式研發颱風戰鬥機了。
颱風戰鬥機誕生的時候還算是比較先進的,但是目前看來,他的缺陷也不少。
歐洲國家之所以需要研發一款四代機,因為其主要對手俄羅斯擁有大量的第四代戰鬥機,而且歐洲國家長期對外用兵,需要有一種可以承擔現代化空中作戰任務的戰鬥機,在颱風之前,歐洲國家只能從美國購買F-16戰鬥機,這些飛機性能並不是很好,而且歐洲也需要依靠一個先進戰鬥機的研發項目來繼續維持其航空產業的發展,不至於因為沒有研發項目而陷入經營困境。保住軍用飛機研發能力,對於歐洲各國而言是很重要的,這是避免他們完全稱為其他大國附屬的砝碼。
颱風戰鬥機在多次歐洲對外作戰中都有登場。
颱風戰鬥機是西歐各國空軍主力第四代戰鬥機,其中英德兩國各裝備了200架左右,颱風戰鬥機是由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四國聯合研發的,其中也有法國的貢獻,不過法國較早退出了該計劃,因為法國堅持要由其達索公司領導設計,大量採購法國產零部件,且要求設計符合法國的要求,比如使用M88發動機,可以上航空母艦起降等,這些要求和其他四國的要求有較大的衝突,所以法國選擇了退出研發計劃,法國最後研發的成果就是如今的陣風戰鬥機。
法國根據自己的需求最終研發的成果是陣風戰鬥機,他完全滿足了法國軍隊的各種需求。
颱風戰鬥機體現了歐洲各國在航空研發能力方面的缺陷,這些國家只要有一個中途退出,都會導致研發受挫。不過最終,颱風戰鬥機基本算是按照英國的需求研發出來了,其發動機也採用了英國羅羅公司的EJ200航空發動機。不過就目前看來,颱風戰鬥機性能並不算很先進,其雙發也都是中等推力,戰鬥機的完備率也不高,德國空軍有一半的颱風戰鬥機出現故障不能升空,體現出歐洲國家在製造業領域的衰敗。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就成為了世界中心,並誕生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奧匈、義大利等一系列世界級的帝國列強。在世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歐洲各國的關係就決定著世界的關係,歐洲國家的戰爭就是世界大戰……比如一戰。
但也是從一戰開始,歐洲不可遏止地走向了衰落尤其是到二戰結束後,德國戰敗一分為二,法國損失慘重,英國淪為小弟,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荷蘭等成為棋子。相比之下,原來被老歐洲所瞧不起的美國和俄國則成了世界主宰(歐洲人認為:美國是歐洲過去的妓女和逃犯建立的國家,而俄國則是低劣的斯拉夫人)。同時,隨著航空科技進步,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飛機開始主宰天空,如美國的f15、f16,蘇聯米格25、蘇27等,作戰能力遠遠把其他國家飛機甩到後面。當然,這些飛機背後是先進的技術和驚人的投入,門檻越來越高。
冷戰期間,老歐洲飽受蘇聯的軍事壓力,圖系列先進轟炸機經常帶彈在大西洋公海上空巡邏,地上則是鋪天蓋地的鋼鐵軍團,簡直沒有辦法。北約甚至計划過用核彈把西德炸出一條輻射帶來阻擋,想想也夠悲催的。
在這種情況下,提升國防實力爭取面子成了歐洲人一塊心病,保住自己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和玩家地位。在這方面,法國算走在前面的,幻影系列戰鬥機在美蘇兩系之外算獨闢蹊徑,這當然得益於法國獨立自主的心態。
但英德意等國就差得多,前面過渡依賴美國的武器導致自身幾乎沒有完整的軍用航空工業,搞出一款主流性能的戰鬥機幾乎不可能。此時冷戰結束毛熊已死,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國際地位大大增加,甚至開始與美國競爭,然後對武器自主的呼聲又強烈了。在這種形勢下,歐洲國家選擇了聯合來鑄造大國重器,比如軍用戰鬥機戰鬥機,火箭,衛星導航,超算等,項目。當然由於歐洲各種齷蹉,很多項目都不太順利,但相對來說,颱風算是為數不多的成功項目。
當然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為大家的技術太互補了。英國的發動機技術最強,德國的材料和電子技術,義大利航電不錯……西班牙,當時出的錢不少。法國一開始也是參與國,後來不願意單幹了一個陣風,因為法國有全套的技術,不願意受制於人。
颱風最後的成品還是相當不錯的,雙發、三角翼、鴨式布局、高機動性的多用途第四代半戰鬥機。主要用於執行防空和空中優勢任務,兼具對地攻擊能力。只不過和世界其他強國的飛機比,屬於小眾,維修保養體系要重新建立,所以除了歐洲,沒賣出去啥,導致成本高的嚇死人。
而且服役沒多久五代機時代就來了……
五代機這種研發成本,我估計老歐洲已經絕望了,很可能還是老老實實的買f35了。
總之,颱風就是個杯具。呵呵
對了,歡迎關注本寶寶哦,絕對良心內容。
颱風戰機又稱為「歐洲戰鬥機」由歐洲四國英、德意、西聯合研製,與法國的陣風、瑞典的薩博鷹獅戰機並稱為歐洲三雄。
颱風戰機的研製計劃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蘇聯空軍已經裝備了重型的制空型戰機蘇-27,身處抗蘇一線的聯邦德國空軍面臨壓力很大,於是德國空軍開始著手新型戰機的研製工作。當時由於英國和法國也有類似的需求,共同的需求促使他們走向聯合聯合研製的道路。
---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的主角蘇-27「側衛」戰機---
其實英德等國決定聯合研製戰機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各國認清了自己的美國和蘇聯在經濟和科技上差距,必須聯合起來發揮各自的特長,才能研製出一款先進的戰鬥機。
該計劃首先由英、德、意三國提出,後來法國和西班牙加入,五國決定聯合研製出一種全新的戰鬥機,要求能和蘇聯的蘇-27一較高下。但後來法國對該計劃不滿意,退出了「歐洲戰鬥機」的研製計劃,開始著手研製自己的「陣風」戰鬥機。
-----法制陣風戰機-----
在研製初,本來德國答應承擔1/3的研製費用,但是遇上了蘇聯解體,已經沒有了最大威脅的德國,對新型戰鬥機的需求發生了改變,再加上兩德統一耗費了大量的資金,所以德國開始打退出「歐洲戰鬥機」計劃的算盤,不過這引起了其它幾個國家的反對,迫於壓力,德國還是沒能退出。但德國所承擔的研製費用降至了約1/4,各國採購戰機的數量也減少了很多。
不過好在各國堅持了下來,在1993年的時候,颱風戰機首飛成功。從性能上來看,颱風戰機確實是一款優異的戰機,鴨式三角翼無尾氣動布局,矢量推力發動機,先進的航電系統等等,使得颱風戰機有了可與蘇聯蘇-27和美國F-15相抗衡的資本。
但是,颱風戰機雖然先進,但颱風價格成為了它的軟肋,其單價接近F-22,但是因缺乏隱身性遠沒有F-22先進,而且在性能上也接近法國的陣風,在蘇-35面前也找不到優勢,性價比沒有瑞典的鷹獅戰機高。所以這也是颱風在競標中多次落敗的原因,只有中東的土豪國家才買得起颱風。
---瑞典JAS-37「鷹獅」戰機---
(喜歡的朋友記得給個贊噢,關注什麼的更好啦)
買主力戰機哪有那麼容易,冷戰時期雖然歐洲人可能會是蘇聯赤潮來襲時美國人的防波堤,但同時也是美國人各種榨油的好目標。70年代末的背景是歐洲人報團取暖,政治上的接近催生了很多不靠譜的軍事合作,裝甲兵方面基本失敗,但歐洲戰鬥機基本保留下來了。
同時70年代末也是美國人發力的時期,老美用F-15替換F-4時曾一度希望把退下來的F-4都塞給歐洲人,你覺得F-15會賣么?F-18到是賣,而且也是雙發機,但其戰鬥力跟F-15似乎還是有點差距,價格卻沒有甚至更….
所以歐洲人想要自己搞一款成本低廉的中輕型機,具備強大的超音速機動性,而且在爆發戰爭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及時的補充。英國是最早提出新型戰鬥機需求的,1979年德國人已經確定要與英國人合作,而且達索也加入了。但是最後這位被事實證明是個「攪屎棍」。
1983年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和西班牙一起推出FEFA未來歐洲戰鬥機,不過由於達索非要當頭,1985年義大利、德國和英國一起把法國人踢了出去。1986年該項目的成本已經高達1.8億英鎊。
說起來,歐洲聯合這套其實是很扯淡的,各國軍隊的財力,要求甚至目標戰場環境都不一樣,還都想趁機給本國工業多爭取銀子和工作崗位。德國在東西德統一後很像拆夥,但發現已經投入太多,拆夥就便宜了英國人。1996年德國人一度要切斷資金,但經過英國人的軟磨硬泡,總算在1997年給了5100萬歐元用於試飛,並決定批准採購
推薦閱讀:
※亞平寧小鷹——菲亞特G.91輕型攻擊機小史
※轟20新科技及對空軍的意義
※國內是否會研製類似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
※可以騎的行李箱~簡直就是行李箱中的戰鬥機!顏值還很高
※點燃這支黃頭雪茄--二戰中前期羅馬尼亞空軍在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