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劉關張真的結拜了么?
「桃園三結義」故事的起源,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開篇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的描述,機緣巧合間,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焚香結拜,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但細細推敲史書中的有關記載,我們發現,「桃園三結義」的真實性的確有待考證。
首先從時間上考證。「桃園三結義」的情節時間,《三國演義》設定為平元年(公元184年),劉備當時28歲。但根據三國志及相關史料推算,彼時劉實為24歲,關羽實為25歲,張飛實為20歲。由此可見,按年齡排,大哥應是關羽而非劉備,結拜順序排列應是關劉張,而不是劉關張。
其次從史籍上考證。「桃園三結義」正史沒有記述,《三國志》、《資治通鑒》從未提及此事。《三國志劉曄傳》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三國志·關羽傳》說,劉備和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也說:「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張飛傳》也記載:「張飛……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由此分析可知,歷史上,劉、關、張三人關係確是非同一般,但只是「恩猶父子」、「恩若兄弟」而已,並非結拜兄弟。在這裡,我覺得從歷史角度來講,劉備和關羽、張飛「恩猶父子」了的關係描述是不準確的,因為古人對「君臣如父子」的等級觀念是非常講究的,劉備作為一名帝王,關、張二人的上級,只是把關、張視作兄弟,但不等於就是結拜兄弟關係。
所以,「桃園三結義」作為《三國演義》謀篇布局的一根主線,只是存在於小說的故事虛構里,其主旨和中心思想就是為了突出一個「義」字。通讀《三國演義》可以看出,劉關張三人在小說里的每個活動場景和行為都是為體現了桃園三結義而展開的。劉備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執意代吳兵敗夷陵,白帝城託孤;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追隨劉備;張飛為關羽報仇心切,鞭打部下,丟了性命,等等場景描述,無不體現一個「義」字。個人認整部小說的最精彩就是前半部分,劉關張謝幕後,小說的精彩程度,可讀性就大大降低了。
最後我想起了一句話,「誰認真誰就輸了」,小說畢竟是文學創作,如果把小說當歷史來認真讀,你就輸了;情節虛構是小說創作的需要,如果你非用史學家的眼光去考究,你也輸了;雖然劉備同關羽、張飛講,三人是結拜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關、張二人傻傻地當了真,也輸了。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桃園三結義不是歷史事實,而是後代民間傳說和戲曲中的段子。其最終完美成型是因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但故事大約在宋元時期已開始流傳,宋末元初赫經的《重建廟記》就有「初,王(關羽)及車騎將軍飛與昭烈為友,約為兄弟」的內容。元代還有「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弟與王」的詩句來吟詠此事。
桃園結義故事故事最早出現在元朝《全相平話三國志》里,這是當時說書人的文字底本,相當於提綱,具體由說書人發揮。大致說關、張在一個蒼蠅館子喝酒的時候,看見一個氣度不凡的人進來。這個人雖然挑一堆草席一堆草鞋,但是氣場很大,這兩個心頭就有些驚訝。關羽就去邀他喝酒。
這個人發覺請他的兩個長得也有點兒獨特——一個紅臉蛋兒一個黑臉膛,心頭也有點感嘆,於是接過來就一飲而盡。然後三個坐下來喝酒,龍門陣越擺越攏。喝高興了張飛就又邀二位去他家繼續醉:
二公見飛言,便隨飛到宅中。後有一桃園,園內有小亭,飛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歡飲。飲間,三人各序年甲,德公最長,關公次之,飛最小。從此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為兄弟。
後來又有元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殺了山西老家想謀反的州長,然後逃亡到河北涿州。
當地土豪張飛開了一家肉店。這哥們兒有頑童脾氣,腦洞大開的想了個玩法:在肉店門口用一塊千斤巨石壓了一把刀,聲稱哪個能搬開巨石,肉嘎嘎就可以隨便割,他分文不取。
恰好關羽路過,就輕而易舉把巨石搬了,然後揚長而去。
張飛回店後聽說還真有這樣的猛人,於是專門跑去旅館會關羽,並拜他為兄長。二個後來又遇到劉備……後來的情節就和上面平話說的差不多了。
這個故事想必流傳很廣,後來羅貫中寫三國時就用了進去,但貫中不愧為大作家,經他提煉,桃園三結義的境界就更高了:
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這一下結義的格局、意義立馬就高大上起來了——「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既有對個人要求,也有志向追求,三觀也很正啊!
其實這個和貫中大爺的個人經歷和抱負、志向是很有關係的(此不贅言)。他把史料和傳說糅合提煉,在漢子們那種意氣相投、互幫互扶、精誠團結抱團結夥的基礎上,還突出了追求家國情懷——說明了貫中大爺高潔的志向和審美情趣,於是成為三國演義中最膾炙人口的橋段。
桃園結義雖不是史實,但千百年來以其展示的純真友誼、家國情懷,成為人們衡量朋友的一把尺子,一桿秤。
羅貫忠的《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家譽戶曉了。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寫外戚和宦官專權,引發黃巾之亂,冀州刺史劉焉出榜招兵檄文傳至涿縣。在百姓看榜時,劉備不禁長嘆一聲,引出張飛後又巧遇關羽。三人一見如果,結為兄弟,焚香拜而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同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羅貫忠在第一回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故事。對後世影響很大,凡事欲舉大事者,做為攏絡人心的一種手段,都要效仿桃園三結義故事,上香,拜劉關張像宣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江湖上義結金蘭,兄弟拜把子也是如此?。那麼歷史真相如何呢?同時代的史學家陳壽寫的《三國志》可信度還是高些。書中描寫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股,顧自見其耳。"生的氣語軒昂,身村魁梧,又自稱漢室宗親,一副大福大貴的儀錶是很有親和力的。三國時期門閥勢力非常強大,如呂布一樣的武勇也只能屈居丁原,董卓門下,否則無出頭之日。張飛屠夫出身,關羽以販棗為業,象他們這樣出身卑微的人,想樊高結貴連門坎都找不到。唯有劉備雖自稱劉勝之後,到他這輩已靠織席販履為業了。與百姓天異,劉備親合力高,嘗說兄弟為手足,妻妾如蔽衣。和關張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冫關羽在兵敗被擒之後,對曹操勸降的人說"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說明劉關張三人情同義合感情深厚,死心踏地追隨的。《三國志.張飛傳》記載i「羽年長張飛數歲,飛兄事之。冫《三國志.劉曄傳》說"且羽γ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裡面都沒有提到劉關張三人結拜的事情。經後世考證關羽還大劉備一兩歲,當時講究門弟和出身,拜把子的事情幾乎不可能,最有可能是元明之際的習俗,被羅貫忠先生給穿越到三國時期了。
桃園結義是藝術在生活上的升華。換言之,就是一種文學修飾。
1.《三國志關羽傳》載,劉備與羽、飛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張飛傳》又載,羽長數歲,飛兄事之。從正史的說法來看,並沒有結義的意思,只是說三人感情不錯,情同兄弟。
因此歷史上桃園三結義並不存在,但這種兄弟般的情誼確實存在。為了形象化、具體化,便於理解和流傳,劇作家們進行了藝術化加工,這樣才有可讀性,否則,書就不好賣了。
不可能結拜,藝術往往需要加工。三國演義尊劉貶曹這是共識,能給劉備加分的就不能放過。比如名傳千古的桃園三結義。龐統有大才能,和諸葛亮齊名,號稱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是龐統長太丑,曹操孫權都看他不上,劉備依然能和他共寢,同理的還有一個張松。所以這都算是給劉備加分。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關羽部分寫到劉備聚集鄉里人的時候,關張就跟著劉備。等到劉備做了平原相,關羽張飛就做了劉備的別部司馬,統御劉備的人。重點來了,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這就是說,劉備對他這兩個唯一的有軍事才能的手下很好,好的就像兄弟一樣。而且關羽整天跟著劉備,沒有怨言。作為初創團隊,有這樣的萬人敵無怨無悔跟著,劉備待他如兄弟,那也是情有可原。
張飛和關羽屬於合傳,他的事迹和關羽前期基本上差不多。因為沒人沒地,三個人基本上屬於同時行動那種。張飛本身就是涿郡人,和劉備是同鄉。而且三國志說他是少與關羽具事先主,也就是說關羽張飛其實很早以前就跟著劉備混了,而不是演藝中天下都要大亂才互相認識的,可以說,算知根知底。而且有羽年長數歲,飛兄視之的記錄。這就說張飛對關羽這個逃亡的很敬重,這兩個可能會有結義的可能。視做兄和恩若兄弟,好似兄弟,他不是形容詞。
所以看這段我們可以得出,關羽和張飛可能有結義,但是和劉備沒有可能。雖然冷冷的厲害排除了這種可能,但是我們不排斥藝術讓他們結義。桃園那一壺濁酒,飲盡了男人的友誼,喝出了我們經久不衰的拼搏精神,讓他們在我們的意願中與桃園結義,更是紛亂三國中最燦爛的一幕!
先說答案,沒有結拜。所謂桃園三結義只出現在了《三國演義》中。這是羅貫中心裡帶有感情色彩的結果,也是現實轉化為藝術的文學創作。
《三國志》關羽傳中說「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張飛傳中說「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所以,他們三人只是朋友關係。
《三國演義》是一部章回體的小說,小說可以有虛構,有改編。三國歷史之所以後世流傳這麼廣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三國歷史精彩紛呈,《三國演義》的改編和創作更是讓這段歷史升華為藝術。很多時候其實不用探究《三國演義》說的真的假的,因為《三國演義》不是要帶給我們歷史真相,帶來的是藝術價值。
謝謝邀請;
其一,毋庸置疑,可信度很高,因為本系千古流傳,心口相通;像古代人士因志趣相投,便結為異性兄弟的很多,例如:唐朝"賈柳樓四十六友",北宋時期水滸人物風雲際會等;其二,至於劉關張那種"標杆式"的結拜更是有文讚譽,有口皆碑:"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關張願扶主";難道不說明問題嗎?其三,儘管時隨境遷,斗轉星移,社會飛速發展到今天,在我們的民間稱兩者之間關係之親密還常常比喻為"桃園兄弟",這種意識早已深深植根於大眾百姓的心目中,揮之不去,歷久彌真!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小說《三國演義》里重點描述的內容。他們的結拜極具代表性,不論是結拜儀式,還是結拜誓詞,後世人們結拜時大多模仿了他們。那句「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至今還活躍在人們口頭。
有些人考據正史,說並無他們結拜的記載,我認為就有點鑽牛角尖。正史里說過他們「恩若兄弟」。說明他們的關係確實非常好。從他們三人間的不離不棄,說明三人間必有共同的信仰。劉備崛起後,關羽鎮守荊州,相當於一字並肩王,這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劉備有句名言「妻子如衣服,衣服破,猶可補;兄弟如手足,手足斷,安可續」。可見,劉備很認可結義。關羽想入蜀與馬超比武時,費詩也說關羽與劉備恩同一體。這些都說明了他們兄弟般的關係。
我認為三人間必有某種紐帶將他們聯繫在一起。而結拜是最好的選擇。。如同呂布屢次認義父一樣。。另外,結義只是一種形式。即使他們沒有採用結義的形式。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方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性質都是一樣的。劉關張用實踐踐行了結義的真諦。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關張真的結拜了。各位,一起討論吧。
「桃園結義」並無太多的歷史依據,不可全信。民間之所有有了桃園結義的傳說,可能是根據史料中三人「恩若兄弟」這一點,又吸收農民起義的事迹,加以想像和發揮出來的。
雖然正史沒有說他們有過結拜,但好到可以同床而睡,關係已經是情同手足,至於他們有沒有義結金蘭其實只是形式了,他們一生沒有相互背叛,出生入死,已經夠義氣了,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們就是異姓的兄弟,甚至超越了兄弟(因為有很多親兄弟都反目成仇,他們三個異姓兄弟到死誰也沒背叛誰,還要怎麼樣?
所以說現在還在刨根問底追這種事,實在是無聊,好兄弟難道非要流於一種沒有意義的形式嗎?結拜過兄弟的上海灘青紅幫有些人不是照樣你死我活的打嗎?
推薦閱讀:
※春秋秦漢的財政策略
※昨夜,巴西遭遇了一場人類文明的浩劫!
※舊影瑣憶·你所不知道的貝蒂娃娃原型
※何香凝小傳:大腳剩女,同盟會管家婆,送給蔣介石一條女裙